小学散文类课文词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细节:“所指”与“能指”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占很大分量教学内容的散文,其语言比其他文体更丰富、更多彩、更精美,且作者往往能对词语进行特殊与巧妙的使用。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还原、比较、迁移、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明晰散文中关键词语的“所指”与“能指”,并转化成自身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小学散文;词语教学;所指;能指
  本文所述“散文”,是指艺术性散文或文学性小品文,也称“美文”。著名作家毕飞宇在《阅读时,不要放过你的耳朵》中提到,在散文中,字和词的意义重大,它们是一个作家的终极,它们也许就是本质。读者如果把字和词错过了,就可能把整个作品错过了,甚至把这个作家错过了。就一般读者而言,散文阅读除了要读懂文字,更要从文章的语言中读懂作者和文中人物的个性、精神、情感等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小学教材中的散文,其语言往往比其他文体更丰富、更多彩、更精美,特别是词语,作者往往对其进行特殊与巧妙的使用。孙绍振先生在其《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中指出,从符号学理论角度分析,这一类词语存在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一方面是“所指”,即科学的、工具的语言,讲究语义的准确和规范;另一方面是“能指”,即文本语境中的语言、语义往往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从这种个人化的运用中,我们能够辨认作者和文中人物的个性、精神、情感等深层次的内涵。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中“我很快乐,也很惧(jù)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读到句子中的“快乐”一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明亮宽敞的图书柜,舒适的阅读座位,崭新的书籍,甚至还有饮料零食……而课文大力铺陈的读书环境却是“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yè)下挤过去。哟(yō),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尴尬的阅读环境和孩子气狡黠幼稚的伪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在强烈的求知欲支配下的窃读,即使再狼狈、再尴尬、再困难,对作者来说,也是快乐的。在这里,作者之所以能够对词语进行特殊与巧妙的使用,就是所谓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转移。
  回看学生的表达,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表达,他们最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转移,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他们基本上只能运用“所指”之意进行表达。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有极大的关系。这个学段的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他们眼里所看到的世界,心里所感受到的情感更多的是直观的。当然,低年级教学还没有涉及“文体”这个概念,因此这阶段的文章是为学生学习字、词、句服务的,直至中年级,才会渗透非常浅显的文体意识。这时课文也会出现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供学生学习、欣赏,比如《触摸春天》《鸟的天堂》《搭石》等。这些文章承载的学习任务,除了要让中年级学生学习领悟感情、阅读散文的方法,以及品味情感表达的行文结构等之外,还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词语的“所指”与“能指”之妙,领会其要旨并将其运用于表达之中。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所指”与“能指”之奥妙并形成表达能力呢?
  一、还原明“所指”
  还原明“所指”,是把原生的语义、字典上的语义想象出来。比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的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jùn)俏(qiào)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còu)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这个语段中,对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凑”字的意思是一个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查字典,明白“凑”字在字典里的意思之一是“聚合”,如凑钱、凑数、凑合、拼凑等。那么,在课文中,是什么“拼凑”出了这只小燕子?这样的初步理解,让学生还原“凑”字的“所指”。
  二、比较品“能指”
  學生虽然通过上一环节理解了“凑”字之“所指”,但显然还不够,他们还要理解“能指”。如果文中“凑”字是指“拼凑”之意,那么就会给读者传递一种牵强之意,好像这羽毛、翅膀、尾巴随便就凑合而成一只小燕子,这与郑振铎所描绘的可爱的燕子、美丽的春光格格不入。而正是这随意的一“凑”,刻画了春天里的燕子非常轻巧、活泼、玲珑,就像大师速写一样,一羽毛、一翅膀、一尾巴,这么简单的三笔,一只活泼、机灵、简洁、轻盈又充满写意韵味的燕子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凑”字蕴含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如何让学生品味“凑”字“能指”的妙趣呢?对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是品味语言的方法之一。比如对于上文“凑”字的体会,教师首先可以出示句子让学生比较:“凑(còu)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的“凑”字,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觉产生各种答案:拼成、组成、合成、形成等。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些词语和“凑成”比较,你觉得哪个用得更妙?为什么?很显然,如果将学生所列出的词语替换原句的词语,就没有了原句之轻巧灵活的写意韵味。
  三、迁移尝其用
  关于迁移,很多教师的设计理念就是充分地领悟之后的运用。其实,迁移不仅是领悟语言妙处之后的运用,同时也是在迁移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从而更准确地运用语言。迁移不仅是机械的练习,还应该在练习中提升。在教学这一文段时,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或见过的一种小动物,并进行说话练习与仿写,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一点,即忽略了对“凑”字的运用指导。很多学生模仿这一段描写一种小动物时,结尾总不忘用上“凑成了……”,如“一身洁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加上两只红宝石一般的眼睛,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这里的“凑”字用得还算凑合,“凑”出了小白兔的活泼机灵与写意韵味。但也有学生这样写:“一身黑白相间的绒毛,四条胖乎乎的腿,加上一对超级黑眼圈,凑成了憨厚可爱的大熊猫。”这里的“凑”字就运用得不够恰当。细思原因,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还原对比环节时没有细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凑”字之妙,所以学生运用起来当然只能“依样画葫芦”。
  四、拓展固其能
  以上的迁移只能是学一词用一词。这当然是引导学生从领会词语到运用词语的重要一步,但是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止于学一词用一词,那么学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言语能力,因此拓展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拓展环节主要运用在习作的指导中。比如在低年级的写句子教学中、中年级的写景写作指导中,特别是在高年级的散文文体初步写作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词语锤炼。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散文的本体特征应该是“贵在有情”“贵在有‘我’”——有作者自我的真情实感。而词语的语义正是在抒情性的语境中,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转化生成。散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发掘文章的“所指”与“能指”,并转化成自身的语言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语句都充满了这种超越常规的、瞬时的语义,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依赖者长期戒断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资料与方法对29例接受长期戒断的MA患者与31名正常对照进行全脑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
用户规模:某部委作为省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研究、指导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面临问题:为了实现高效快捷,以安全可靠的电子信息化
该文以不同品种柑橘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 flavonoids,PMFs)的提取检测为目的,建立乙醇索氏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MFs的方法.结果表明,6种PMFs在2.5μg/mL~500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MRI对胶质瘤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Ki-67、p53表达水平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胶质瘤患者的MRI平扫、增强扫描图像、AP
一、当前高考文言文的考查范围及复习方法分析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考查主要以人物传记类为主,如 016年全国乙卷的文言文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017年全国乙卷的文言文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018年全国乙卷的文言文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由此可见,人物传记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题材。人物传记是以某个人物为中心点进行展开,讲述这个人的生老病死和功过是非的文章。这些人物主要是各朝代的
针对某船用柴油机滑油系统递进分配器在运行中出现指针动作频率异常的情况,通过现场排查、平台测试和零件拆检的手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分配器流道内部存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443例浅表组织肿物(A组为甲状腺结节132例,术前疑诊恶性结节;B组为乳腺结节126例,术前疑诊恶性结节,C组疑诊浅表脂
这篇文章是2007年11月A刊中“知识讲堂”栏目里“了解智能光网络”的姊妹篇,我们介绍了智能光网络,更要注意的是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我们看看铁通在这方面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形势变得日趋严峻,节能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清洁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
因为业务发展的需求.许多单位都进行了主机托管业务.即购买一台服务器放到当地电信、网通的机房。使用这种业务时.托管服务器可以实现不间断.高速接入Internet的需求,井且可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