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灌输为主。教师“一言堂”,讲的过多过细,学生课堂参与少。由于教师过分注重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无从发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有着太多的弊端,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指出“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至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标也有清楚的解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式学习,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改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定位于知识传授者,教师的职责即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只是传授教材上以及教学大纲上规定的语文知识,重知识、轻能力。而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就是被动的接受,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听、多说、多练,而教师则充当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者与引导者。
  首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选择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如师生对话、分组讨论、班级讨论、话剧表演等。如五年级有一则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寓意较浅显,文章篇幅较长,有许多人物对话。鉴于此,我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4组, 学生分别担任编剧、导演、小演员等角色,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演练,表演得活灵活现;其次,减少教师的讲问,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再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地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呢?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種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如在讲《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先发问“你们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描述他们心目中的天堂。接着,我又问“你们听说过鸟的天堂吗?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这节课老师讲的轻松自如,学生学的兴趣盎然。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竞争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利用课余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表现的机会,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心无旁忌,自由热情地把自己的才华都展现出来,在展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多表扬、少批评,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再次,借助灵活的教法及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陶行知)为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学生在课前应领悟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预习时主要从生字新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自己学到的新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几方面入手。
  其次,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疑问会化作一股无形的动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勤思、善问,主动求知,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教会学生在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求疑。如:在《白杨》一课的教学中,当学到:“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我建议学生提问几个含有“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提出了许多有质量的问题。如: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去新疆工作?爸爸为什么要带“我们”去新疆念书?爸爸有什么心愿?这位新疆工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沿着问题思考,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再次,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预习阶段——学新阶段——消化阶段——应用阶段——复习阶段。如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养成下列阅读习惯:(1)标画出生字词,解决字词障碍;(2)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的思想内容;(3)了解作者经历;(4)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顾立群,《让学生在预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6)
  [2] 崔爽,《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科技促进发展》,2009(06)
  [3] 徐培林,《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刍议》,《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师生互动的桥梁。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古人亦云:
期刊
新课标提出:“应将祖国各民族有优秀传统的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学习民族音乐,不仅是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也是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在中小学校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这不仅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  众所周知,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里,祖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在总结了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许多中学生在上作文课时却心情沮丧、唉声叹气,写起文章也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期刊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解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且能减轻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信心。作为教师,要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新课标改革后,我们更关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了。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独立的、带有创造性的活动,要提高写作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再者从语文教育的总体结构来看,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核,所以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应把作文教学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
期刊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教法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要积极适应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我认为,美术教师应从自身素质、教学方法、转变角色这几方面做出调整。    一、美术教师在新课改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面临新课改的挑战,笔者归纳为以下几
期刊
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解读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其基本理念就是在领悟体育教学内涵前提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教学目标,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根据新
期刊
中学数学新《大纲》指出:数学例题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授知识,提供范例,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善于发扬数学例题本身蕴藏的内在规律,使之反映的数学概念、思维方法更为广泛、深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就数学例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素质作以下一些实践与尝试。    一、探索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常听学生反映:课内例题听得懂,课外练习不会做。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优化课堂结构,敢于尝试开放性教学和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新课改、新形势、新内容、新体系、新方法,这一系列的“新”让每一位刚刚接触新课程的高中教师都感到任重道远。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融入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我在一年多来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以下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教学过程问题    1.教学内容量大,教学时间太紧,规定课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