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罗伯特·席勒,1946年出生,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创始人之一,曾准确预测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201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来自瑞典的电话响起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下文称席勒)正在位于纽黑文的家里洗澡。当妻子告诉他后,他立刻飞奔出浴室,因为“不想错过这么重要的时刻”。这天是10月14日,诺贝尔奖颁奖现场的评委会通过电话告知席勒,因其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他与另外两名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和拉尔斯·彼得·汉森)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席勒在电话里表示:“虽然很多人都表示希望我能获得诺奖,但我深知,还有很多经济学家都具备这个实力。”这位曾准确预测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走势的经济学家,没有预测到自己会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耶鲁的明星教授
1946年,拥有立陶宛和德国血统的席勒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一个工程师家庭。1967年,他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仅用一年便获得硕士学位,1972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席勒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工作。1982年,他来到耶鲁大学,任教至今。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去年曾在耶鲁进行过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选修过席勒的行为金融学课程。讲台上的席勒幽默、风趣,喜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深奥的金融学理论。他讲授的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等课程,每次都是座无虚席。早在几年前,耶鲁的师生们就已经将他列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
就在诺奖揭晓的当天,耶鲁特地为席勒举办了庆祝会。发言时,他有些羞涩拘谨,谦虚地说:“有这么多经济学家都在做研究,我之所以能获奖,也许是因为我曾准确预测了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吧。”
在问答互动环节,谈到美国两党近期频频陷入债务上限和预算方案的僵局时,席勒认为,政治上的分歧局面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重创了民众的消费信心,有可能让刚刚出现回暖信号的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人们不敢花钱消费时,经济就会出现衰退。可怕的是,眼下这种不确定性,就会让人们不敢花钱”。
席勒与其他两位获奖者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3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谈到奖金的用途时,席勒说:“首先,奖金的很大一部分将用来纳税,我相信纳税也是投资的一部分;此外,我的投资将会是多元化的,一部分投向股市,一部分投向房地产市场,还有一部分投向海外市场。我认为美国股市现在处于相对高点,因此不是全世界最值得投资的地方。”
注重研究投资动机
席勒1981年发表了《分红方案的频繁变化是否会影响股价过度波动?》一文,大胆挑战当时盛行的有效市场假说,树立了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的地位。1987年股市大跌之后,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该学说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席勒为之做了大量调查。在对股票投资者进行访谈时,他将重点放在交易动机上,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大多数时候人们做出的交易决策,是出于某种情绪的驱动而非理性计量。
1991年,他与经济学家凯斯和韦斯共同创办卡魏施公司。通过分析全美房价数据,制定了一个重复出售指数,以研究房价未来走势。不久,一家机构看中了该研究的意义及商业机会,很快收购了这个指数并进行联合研究。
2000年,席勒出版了畅销一时的《非理性繁荣》,警示互联网经济已经存在泡沫。没多久,这个泡沫真的破灭了。2005年,席勒再次指出,从长期看,房价上涨并不能跑赢通货膨胀,正常情况下,房价本身不应该远远高于建筑成本。到2006年底、2007年初时,市场表现再次印证了席勒的观点。
与此同时,《非理性繁荣》再版,席勒又一次强调指出:“房价与股价的进一步上涨最终将导致市场的严重下跌。从长期看,消费者信心将会受到影响,并很有可能导致全球大萧条。”2006年8月,在给《华尔街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席勒表示:“市场目前极具风险,金融市场存在大量泡沫,市场陷入大萧条的时间很可能早于我们的预期。”2007年9月,几乎就在雷曼兄弟破产前一年,席勒再次警告说,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即将崩盘。
2009年,席勒荣获德意志银行奖。自此,他在风险警示、金融市场波动、泡沫与危机等领域获得了来自学术界、实证领域乃至政府管理层的关注。2011年,席勒当选彭博社选出的全球金融领域50位最有影响力人士。
娶了台湾儿媳
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拨通耶鲁经济学院学生李斌的电话时,这位跟随席勒教授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席勒教授曾经多次造访中国,对中国元素非常感兴趣。
“席勒教授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每次去中国之前,他都会喜滋滋地跟我说:‘斌,最近我要去一趟中国。’回来后,他都会跟我讨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李斌说。去年11月,席勒受邀到清华大学演讲。在北京期间,他特地去逛了书店,因为“获悉各地书店最受欢迎的书籍,是了解当地人们兴趣点、关注点的最佳方式”。席勒发现,“中国北方的书店喜欢在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书”,而南方的书店“则在最显眼的地方摆放有关风水的书”。他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返回美国后,还与中国博士生讨论有关风水的话题。“他非常认真,在讨论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还从互联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风水的信息。”李斌说。
席勒跟中国的渊源不止于此,他还是中国人的亲戚——他的儿子娶了一位台湾妻子。因此,席勒熟知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当得知李斌即将结婚时,他十分认真地说:“你要带着新娘过来给师傅敬茶。”本以为是句玩笑话,没想到李斌带着爱人去见席勒时,他真的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只中国红的茶壶,请李斌夫妇按照中国风俗敬茶。李斌开玩笑说:“按习俗,徒弟敬完茶后,师傅要给红包的哦。”席勒哈哈大笑,非常得意地掏出一个红包说:“这个我早有准备。”
与其他教授要求博士生研究前沿热点不同,席勒要求博士生做好基础研究。他也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比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同行,席勒是最容易被学生找到的教授。只要不出席外界活动,他总是生活在纽黑文,也一定会出现在耶鲁。“他拥有一个小岛,每年都会带着博士新生去岛上度假,顺便联络一下感情。”李斌说。
罗伯特·席勒,1946年出生,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创始人之一,曾准确预测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201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来自瑞典的电话响起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下文称席勒)正在位于纽黑文的家里洗澡。当妻子告诉他后,他立刻飞奔出浴室,因为“不想错过这么重要的时刻”。这天是10月14日,诺贝尔奖颁奖现场的评委会通过电话告知席勒,因其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他与另外两名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和拉尔斯·彼得·汉森)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席勒在电话里表示:“虽然很多人都表示希望我能获得诺奖,但我深知,还有很多经济学家都具备这个实力。”这位曾准确预测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走势的经济学家,没有预测到自己会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耶鲁的明星教授
1946年,拥有立陶宛和德国血统的席勒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一个工程师家庭。1967年,他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仅用一年便获得硕士学位,1972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席勒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工作。1982年,他来到耶鲁大学,任教至今。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去年曾在耶鲁进行过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选修过席勒的行为金融学课程。讲台上的席勒幽默、风趣,喜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深奥的金融学理论。他讲授的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等课程,每次都是座无虚席。早在几年前,耶鲁的师生们就已经将他列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
就在诺奖揭晓的当天,耶鲁特地为席勒举办了庆祝会。发言时,他有些羞涩拘谨,谦虚地说:“有这么多经济学家都在做研究,我之所以能获奖,也许是因为我曾准确预测了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吧。”
在问答互动环节,谈到美国两党近期频频陷入债务上限和预算方案的僵局时,席勒认为,政治上的分歧局面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重创了民众的消费信心,有可能让刚刚出现回暖信号的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人们不敢花钱消费时,经济就会出现衰退。可怕的是,眼下这种不确定性,就会让人们不敢花钱”。
席勒与其他两位获奖者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3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谈到奖金的用途时,席勒说:“首先,奖金的很大一部分将用来纳税,我相信纳税也是投资的一部分;此外,我的投资将会是多元化的,一部分投向股市,一部分投向房地产市场,还有一部分投向海外市场。我认为美国股市现在处于相对高点,因此不是全世界最值得投资的地方。”
注重研究投资动机
席勒1981年发表了《分红方案的频繁变化是否会影响股价过度波动?》一文,大胆挑战当时盛行的有效市场假说,树立了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的地位。1987年股市大跌之后,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该学说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席勒为之做了大量调查。在对股票投资者进行访谈时,他将重点放在交易动机上,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大多数时候人们做出的交易决策,是出于某种情绪的驱动而非理性计量。
1991年,他与经济学家凯斯和韦斯共同创办卡魏施公司。通过分析全美房价数据,制定了一个重复出售指数,以研究房价未来走势。不久,一家机构看中了该研究的意义及商业机会,很快收购了这个指数并进行联合研究。
2000年,席勒出版了畅销一时的《非理性繁荣》,警示互联网经济已经存在泡沫。没多久,这个泡沫真的破灭了。2005年,席勒再次指出,从长期看,房价上涨并不能跑赢通货膨胀,正常情况下,房价本身不应该远远高于建筑成本。到2006年底、2007年初时,市场表现再次印证了席勒的观点。
与此同时,《非理性繁荣》再版,席勒又一次强调指出:“房价与股价的进一步上涨最终将导致市场的严重下跌。从长期看,消费者信心将会受到影响,并很有可能导致全球大萧条。”2006年8月,在给《华尔街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席勒表示:“市场目前极具风险,金融市场存在大量泡沫,市场陷入大萧条的时间很可能早于我们的预期。”2007年9月,几乎就在雷曼兄弟破产前一年,席勒再次警告说,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即将崩盘。
2009年,席勒荣获德意志银行奖。自此,他在风险警示、金融市场波动、泡沫与危机等领域获得了来自学术界、实证领域乃至政府管理层的关注。2011年,席勒当选彭博社选出的全球金融领域50位最有影响力人士。
娶了台湾儿媳
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拨通耶鲁经济学院学生李斌的电话时,这位跟随席勒教授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席勒教授曾经多次造访中国,对中国元素非常感兴趣。
“席勒教授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每次去中国之前,他都会喜滋滋地跟我说:‘斌,最近我要去一趟中国。’回来后,他都会跟我讨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李斌说。去年11月,席勒受邀到清华大学演讲。在北京期间,他特地去逛了书店,因为“获悉各地书店最受欢迎的书籍,是了解当地人们兴趣点、关注点的最佳方式”。席勒发现,“中国北方的书店喜欢在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书”,而南方的书店“则在最显眼的地方摆放有关风水的书”。他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返回美国后,还与中国博士生讨论有关风水的话题。“他非常认真,在讨论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还从互联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风水的信息。”李斌说。
席勒跟中国的渊源不止于此,他还是中国人的亲戚——他的儿子娶了一位台湾妻子。因此,席勒熟知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当得知李斌即将结婚时,他十分认真地说:“你要带着新娘过来给师傅敬茶。”本以为是句玩笑话,没想到李斌带着爱人去见席勒时,他真的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只中国红的茶壶,请李斌夫妇按照中国风俗敬茶。李斌开玩笑说:“按习俗,徒弟敬完茶后,师傅要给红包的哦。”席勒哈哈大笑,非常得意地掏出一个红包说:“这个我早有准备。”
与其他教授要求博士生研究前沿热点不同,席勒要求博士生做好基础研究。他也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比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同行,席勒是最容易被学生找到的教授。只要不出席外界活动,他总是生活在纽黑文,也一定会出现在耶鲁。“他拥有一个小岛,每年都会带着博士新生去岛上度假,顺便联络一下感情。”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