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再生稻的种植省工省力,可缓解劳动力及季节的矛盾,达到一种两收高产的目的。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光温条件适宜于再生稻的栽培,结合达州市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总结出适宜达州市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四川省达州市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2.007
  再生稻是头季稻收获后,经过合适的水肥管理,使其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后收获的二茬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再生稻的国家,而四川省是最早利用再生稻的地区。由于再生稻省种省工、提升效益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被广泛推广应用。由于再生稻一种两收的优势,1991年国家农业部把再生稻列为我国农业增产技术的重点推广项目,同时国际水稻研究所也指出,一些热带区域在水稻生产上要多对水稻的再生进行开发和研究。四川东南部有适宜的气候资源和耕作基础,历来是再生稻的重要种植区域。
  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光温条件适宜于再生稻的栽培,近年来由于地方人口密度大,就业率低,农村青壮劳动力向省外输出,留守农村的均为老人与小孩,农业劳动力非常短缺。再生稻由于只需一次播种,后季管理相对简单,省工省力,并且后茬水稻很少施用农药,非常符合达州市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由于目前达州本地农民种植再生稻均凭个人经验,在再生稻的栽培、病虫防治等技术上没有统一的技术指导,使产出质量与产量上水平不一,进一步探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就成为当前发展和推广再生稻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达州市生态条件综述了适宜该市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1 品种选择
  再生稻产量取决于头季稻和再生季稻两季的总产量,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是提高再生稻高产的关键。卢锦荣等研究品种、留桩高度和促芽肥施用量3个因素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再生稻产量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头季稻是再生稻再生潜力的基础,因此应选用头季产量高、再生能力强、抗倒性强的品种。由于光温条件的限制,要合理利用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时间,就必须要求“头季稻+再生稻”的生育期在130~140 d。达州市以选择内6优538、川香优3203、川优6203等再生日期在60~70 d的中早熟品种为宜。
  2 头季稻的播种与管理
  2.1 播种期
  再生稻的高产除了要有优良的再生稻品种,还要有合适的播种期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播种期直接关系到水稻对光温的利用及水稻生育期的长短、植株性状和产量品质。大量的研究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水稻生育期缩短,其叶片数和节间数也相应减少,且水稻头季稻播种期的早晚也将直接影响到收割期和再生稻发苗及能否安全抽穗扬花,并最终影响再生稻的产量。因此,通过调节适宜的播种期,合理计算水稻的安全抽穗期,保证再生稻生长发育的最佳气候生态条件,对再生稻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播种日期的确定,孙晓辉等認为应以当地大多数年份的10 d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3 ℃的终日作为再生稻安全齐穗期,根据头季收割至再生稻齐穗所需天数倒推,以确定头季稻收割期,再按头季稻生育日数倒推确定头季稻播种适期并适时插秧,以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在达州市的气候条件下,为保证再生稻能安全抽穗扬花,就必须要求头季稻在8月10—20日收获,由于再生稻生育期一般在60~70 d,倒推头季稻的播种期应为3月上中旬。以上播种期仅适于达州市平坝地区再生稻的播种,山区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超过500 m),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季节变短,再生稻不能安全齐穗,不推荐种植再生稻。
  2.2 移栽及田间管理
  头季稻移栽期为4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通过14~15 ℃以上即可适时移栽。头季稻栽插密度对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影响极大,合理密植是最终高产的保障,其主要通过足量的有效穗和基本苗来创建高产群体,达到高产的目的,因此适度增加头季稻密度,对增加再生稻有效穗,提高单产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栽植密度以每667 m2栽植1.2万~1.5万穴为宜。移栽前2 d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氮肥分次施用,底肥占65%~70%、分孽肥占15%~20%、穗肥占8%~10%。追肥以“攻头、保尾、控中间”为原则,头季稻破口抽穗后,根外追肥施磷酸二氢钾作为穗粒肥,可以增加粒重和提高结实率。
  收割前10 d,田间保持干湿交替,以后则排水晒田,促进根系生长。促芽肥的施用对再生稻腋芽生长、发苗和提高产量具有明显作用,以齐穗后15~20 d,收割前7~10 d施用,发苗多,有效穗足,穗大,产量高,其施用量以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为宜。施肥时田间应保持湿润,然后落干。对于长势旺的田块,可少施或不施促芽肥。由于头季稻是再生稻的基础,头季稻植株受病虫损伤,就会丧失再生能力。头季稻主要受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的为害,选择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分别用福戈或康宽、井冈霉素或吡唑嘧菌酯对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进行预防,确保稻株健壮及再生芽的成活。
  3 头季稻的收获时间与留茬高度
  头季稻的收割时间与头季稻的产量和再生稻再生芽的萌发有直接的关系。收割过早,营养物质转化不完全,影响头季稻产量;收割过迟,影响再生芽的萌发和抽穗时间。因此,必须找准收获时间,平衡头季稻和再生稻的产量,达到总产的最大化。大量研究表明以全田谷粒黄熟度达90%以上收获为宜,或稻株上再生芽从头季稻叶鞘伸出1~2 cm后收割,时间约为8月上中旬,尽量在8月20日前抢收完成,收获时要尽量避免对稻桩的损伤。
  头季稻收割时的留桩高度也直接影响再生芽萌发生长、有效穗、千粒质量和产量。随着留桩高度的降低,再生稻生育期延长,由于秋季降温快,有可能导致再生稻灌浆期间遭遇低温,降低其结实率。高留稻桩的再生稻萌发早,发苗快,生育期短,且能保住较多的节位争取较多的有效穗提高产量。大量研究证明,再生稻留桩上的倒二芽、倒三芽成穗产量占总产量的70%~80%。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留桩30~40 cm,采取“留二保三争四五”的原则,再生稻的有效穗多且产量高。由于不同品种节间长短不一和不同地区间温度差异,造成种植户判断留桩高度有一定的差异。头季稻收获过晚,收获后与下一季作物之间时间较紧,留桩高度可为30~50 cm,再生稻生育期短,能保证安全抽穗开花,以穗多夺高产。相反,如头季稻收获过早,收后季节间时间充足,留桩高度可在20 cm内,再生稻生育期延长,利用低位芽形成大穗争取高产。
  4 再生稻的管理与收获
  再生稻再生季的营养生长期比较短,为头季稻的1/2,大约60 d。头季稻收后不得立即灌水,应晒田3 d后灌水2~3 cm,有利增加浮根,为再生稻提供强壮根系,切忌灌深水,容易淹死低节位腋芽和因无氧呼吸而造成烂根。由于头季稻收后4~5 d,再生苗已基本长出,之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养分需求量大,其养分主要依靠稻桩上贮存的养分,同时还需通过施肥来进行补充,因此头季稻收割后应及时补施发苗肥。收割后3 d,结合灌水每667 m2施尿素7~10 kg,促进腋芽早生快发,争取苗齐苗匀。
  肥水管理应遵循早割多施肥、晚割少施肥、浅水勤灌的原则,保持浅水层让田间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减施肥量。再生稻抽穗前后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这时应保持6~7 cm的水层,齐穗后田间保持湿润,不宜断水过早,灌浆后田面保持干干湿湿,成熟后排干田水,做好收割准备。再生稻的病虫防治由于其田间通风状况好,生育期短,正常情况下病虫为害比较轻,可不作特别管理。再生稻由于植株较小,且各节位再生芽生长发育先后不一,抽穗成熟也参差不齐,所以要坚持全田达到90%以上黄熟时收割,避免收获过早,稻穗不成熟造成的再生稻减产。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较抽象、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分析了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及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对流通重要性的认识不一致,各地区财政经济条件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保证培养质量,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质量监控体系非常必要。本又依据民办高职院校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质量监控体系的
摘 要 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都离不开对中幼龄林的抚育,它不仅可以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而且对绿化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中幼林抚育间伐期,还可以获得部分木材,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基于此,根据小陇山张家庄林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培育优质幼林,以期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张家庄林场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
为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教学实效性不强,教授该门课程教师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照本宣科现象普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通过对高
随着铁路时速的提升,为降低及缓解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越来越多的隧道均需要设置帽檐斜切式缓冲结构作为洞门。但帽檐斜切式洞门施工技术复杂,立模定位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调查,了解广东省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招生方式的衔接、培养目标的
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要依靠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分配来实现,两者的协调适应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根据对比近年天津高等教育的相
新型城镇化作为本世纪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我国新型城 镇综合体建设为视角,分析新型城镇综合体建设与现代物流业高效融合的内在需求
摘 要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贮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林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运用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加强林业营造林技术改进,让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尤为必要。基于此,对林业营造林技术进行全面解析,增加人们对林业营造林技术的掌握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