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克平:生于1961年,北京人,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美食评论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APEC北京领导人会议首脑宴会专家顾问。著有《口头馋》《食趣儿》《吃鲜儿》等。
他的新作《吃鲜儿》记录各地佳肴美馔,但最爱仍是家里的饺子
2017年11月19日,董克平的日记写到了第三百篇。这个周末,他去了常州溧阳的天目湖,离开北京前照例拍了张照:夕阳西下,站台上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老朋友陈晓卿评论:见过很多孤独的人,但此时的董克平最孤独。
“孤独的美食家”跟着寒流“下江南”,为的是赴一场“吃”约。天目湖的砂锅大鱼头,汤色奶白,鱼肉酥嫩如豆花;溧阳“三宝”之一的扎肝,将猪肝、笋干、五花肉、油豆腐果混在一起,用猪小肠裹住扎紧,长时间焖烧后,醇厚雄浑,是过年时不可少的一道菜;刚从田里挖来的荠菜,清鲜水灵,在鸡汤里滚上5秒钟,“好吃到要飞起来”;一碗冒着热气的大肠面,肉丸子漂在嫩黄的笋丝和棕红的肥肠之间,“很有滋味”。
“一年365天,200多天都在路上,我愿意出门,总待在北京,真没什么劲。”“下江南”之前的一个中午,在眉州东坡的一个包间里,董克平从果篮里拿过一瓣柚子,一边剥着,一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穿的那条橙红色的裤子格外醒目。两天前,他穿着同一条裤子在宁波象山的渔船上留了张影,享用完一顿黄鱼盛宴后,又飞回北京。
“打飞的去吃一顿饭,说起来挺奢侈的,但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董克平说,“有人问我,这么飞来飞去的累不累?我的回答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美味的向往。”
董克平打开手机备忘录给记者看,他的日程已经排到了明年元旦,这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让他在美食评论圈里得了个“最勤奋”的称号。坊间流传着一个段子:有人到董克平家拜访,董太太出来开门,和善地跟对方说:“找董克平啊,他搬家了,搬走两年了,您不知道吗?现在他住T3航站楼。”
事实上,勤奋的董克平不仅步履不停,还笔耕不辍。从今年1月16日起,他开始写日记,每天不管吃了什么,喝没喝酒,多晚休息,都会图文并茂地写上一篇。陈晓卿说,董克平的日记颇有鲁迅之风,“每天行踪事无巨细,天气、路途、交际等都跃然纸上”。而这些文字,大都是他在等飞机、等人、等上菜、等录影间隙,用手机一字一句敲出来的。
集腋成裘,就有了如今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散落在新书《吃鲜儿》的各个篇章中。一年四季、东西南北,到哪里去吃鲜儿,翻开本书就会找到答案:
清明时节,春江水暖,去镇江扬中吃一回竹笋、秧草烧河豚,滑腻似脂,滋味丰美;小暑前后,苦夏难熬,去杭州的奎元馆吃一碗虾爆鳝面,鳝鱼肥美,开胃且养人;金秋九月,云南的各种菌子上市,鸡枞菌浸润在加了猪骨汤的鸡汤里,鲜甜之味难以言表;到了冬天,正是吃羊肉的好时候,清蒸的内蒙古羔羊鲜香润滑,老字号“西来顺”的油泼羊肉脆嫩筋道,四川的简阳羊汤不膻不腻,醇厚无比……
《吃鲜儿》中,除了这些满足味蕾的美食地图,董克平更关注食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日常的吃喝流水账,将那些“舌尖上的学问”一一道来:日本的生鱼片原是正宗的中国料理,曹植、隋炀帝、唐玄宗都是它的忠实拥趸;《七品芝麻官》中“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戏词家喻户晓,但红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被引进中国,与权臣严嵩斗法的唐知县不可能在几十年前就知道这种食物;至于玉米、土豆、番茄、辣椒等如今常见的食材,无不与复杂的文明交流史息息相关。
“食物背后的东西才最有意思,它直通文化的核心,我们中国文化就建立在饮食之上。”董克平说。从一个单纯的吃货,慢慢变为一个舌尖上的学问家,这条路他走了30年,“时间是个硬性指标,关于饮食这件事,年轻时真的做不到家”。
30多年前,上世纪80年代,董克平还在北京大学读哲学。“一个月二十几块的生活费,要吃饭、要买书,偶尔还有一點小小的交际,能吃饱就不错。”至今,董克平对当时的饥饿感记忆犹深,“那时吃完早餐上课,到了第二、三节课课间,休息时间比较长,各个食堂都推出车来卖包子,我一定得去买个包子吃”。即便如此,第四节课也总是上不踏实。“到了第二学年,我们开始上中国哲学史,当时的老师是陈来,现在是清华国学院的院长。他和我们说,咱们课间不休息,早点儿下课去吃饭。大家一致同意。那个时候,你真能清楚地听到肚子里咕咕叫的声音。”董克平说,“我大学时才108斤,穿一尺八的裤子。”他用手比了下当时的腰围,“女生的裤子都能穿,瘦死了。”
在北大,董克平交了不少朋友,“法律的、英语的、地质的、国政的,学什么的都有,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书,说说彼此的事。那时候真是‘穷聊’,最有钱的是徐小平,当时在北大当老师,但租一个房子又差不多把钱花完了。”后来,在董克平的随笔《口头馋》中,徐小平还专门写了一篇序,讲起董克平在那间简陋的出租屋里,给大家做五星级大餐的趣事:“我们大家听任他在厨房里跑进跑出,叮叮当当忙成一团,而各自也已经饥肠辘辘,等待着小董的奶油蘑菇,来满足一下物质还不富足时代的一次飨享。”
菜端上来,大家交口称赞,“这个奶油蘑菇真棒,真棒,真他妈棒”。等到场子渐冷,平时不说话的孙兆华(如今已是知名企业家)放下筷子,满脸惭愧、心存自卑地说了一句:“唉,俺吃不惯!”话一出口,在座每个人都开始大笑,事实上每个人都“吃不惯”,“实在是难吃极了、难吃疯了”。徐小平写道:“笑声中,我们把现代文明里所有的悖论、荒诞、虚伪和无奈都喷发了出来。”
回忆起这个令人捧腹的场景,董克平感慨万千,“吃那顿饭的人,现在都是成功人士,不同行业各自精彩。”说话间,菜也一道一道地上来。夫妻肺片、棒棒鸡、江团鱼、苕粉、东坡肉、老妈蹄花,都是典型的川菜。服务员端来老成都的手工茉莉花茶,“请董老师品一品”。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饮食文化中的饥饿文化。”董克平指着面前的一盘夫妻肺片,“吃脏器,也是因为没得吃,就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中国人从来没有吃饱过肚子,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全民吃饱;到了上世纪90年代,去餐馆吃饭才成为日常消费的一种。” 90年代的董克平,最常去的正是川菜馆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牛肉、回锅肉等滋味浓郁、好吃不贵的川菜,构成了最初的美食记忆。“那时吃饭还延续着学校的习惯,一个大碗,把菜往米饭上一倒,和匀了,呼噜呼噜就吃完了。”这样吃饭的后果,就是体重的飙升。3年时间里,他从一个108斤的瘦子变成了一个168斤的胖子。
如今的董克平,吃得克制,浅尝辄止,空碟里堆满了果皮和烟灰。“那时刚从学校出来,饿久了的肠胃对动物油脂极为渴望。其实人对肥厚食物的渴望,从原始社会以来一直如此。只不过后来我们有了文化,文化产生了一种限制,让我们为了健康,有意识地拒绝它、远离它。”面对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董克平讲起来,也带着浓浓的哲学范儿。
事实上,几年的未名湖畔生活对董克平的影响一直都在,他的美食评论里总是充满了吃什么,去哪儿吃,以及和谁吃等“终极问题”。从1992年去广州混世界,20多年来,他走南闯北、东突西奔,见识、记录了各地的美味佳肴、风俗人情,成了“北大毕业生里面最懂吃的人”(徐小平语)。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收视热潮,更让作为顾问的董克平名声大噪,在各大电视台的美食烹饪节目中,总能看见他的身影,穿着中式对襟儿,戴着宽边眼镜,评论吃喝,滔滔不绝。
尽管已成为美食圈的红人,但董克平却不敢以美食家自居。他的微博简介只一排字:一枚喜食好色四处游走找吃的无业游民。“我这个人喜欢吃,嘴馋,小时候可吃的东西太少,肚子里缺肉少油,见着什么都觉得好吃。后来去过的地方多了,慢慢就有了区域的比较。”董克平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背后关联着气候、地理、历史等一系列要素,研究这些兴趣盎然,其乐无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浅薄,惶恐一直相伴。”
在新书《吃鲜儿》的扉页,董克平题了8个字: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出自宋代词人林洪的《山家清供》。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不一,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也正是董克平对美食的见解:“北京豆汁很多人接受不了,但也有人趋之若鹜;黔东南的羊癟(biě),当地人拿它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我喝了一口就吐得不敢尝试第二口,我只能说自己不喜欢,却不能说它不好吃。”
在他看来,味道也是有记忆的。“人们的口味习惯,基本上在6到9岁就形成了。长大后,你会遇到更多的滋味,它們很好吃,但不是你熟悉的味道。在你最饿的时候,最想吃的是什么?肯定是家里的吃食,而不是外面的那些大菜。”
董克平胡同出生,胡同长大,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喜欢吃馅儿。“小时候家里吃顿肉就算改善伙食,白菜帮子剁剁,包成饺子、包子,现在我也爱吃大白菜猪肉馅儿。”董克平说。在他眼中,飞来飞去的日子劳碌辛苦,虽能尝遍各地美味,但最能舒肠抚胃的吃食,还是那些味道各异的饺子。“吃上饺子,就像回到北京,回到了熟悉的胡同、院子,回到了我的家人和朋友身边。”
他的新作《吃鲜儿》记录各地佳肴美馔,但最爱仍是家里的饺子
2017年11月19日,董克平的日记写到了第三百篇。这个周末,他去了常州溧阳的天目湖,离开北京前照例拍了张照:夕阳西下,站台上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老朋友陈晓卿评论:见过很多孤独的人,但此时的董克平最孤独。
“孤独的美食家”跟着寒流“下江南”,为的是赴一场“吃”约。天目湖的砂锅大鱼头,汤色奶白,鱼肉酥嫩如豆花;溧阳“三宝”之一的扎肝,将猪肝、笋干、五花肉、油豆腐果混在一起,用猪小肠裹住扎紧,长时间焖烧后,醇厚雄浑,是过年时不可少的一道菜;刚从田里挖来的荠菜,清鲜水灵,在鸡汤里滚上5秒钟,“好吃到要飞起来”;一碗冒着热气的大肠面,肉丸子漂在嫩黄的笋丝和棕红的肥肠之间,“很有滋味”。
“一年365天,200多天都在路上,我愿意出门,总待在北京,真没什么劲。”“下江南”之前的一个中午,在眉州东坡的一个包间里,董克平从果篮里拿过一瓣柚子,一边剥着,一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穿的那条橙红色的裤子格外醒目。两天前,他穿着同一条裤子在宁波象山的渔船上留了张影,享用完一顿黄鱼盛宴后,又飞回北京。
“打飞的去吃一顿饭,说起来挺奢侈的,但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董克平说,“有人问我,这么飞来飞去的累不累?我的回答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美味的向往。”
舌尖上的学问
董克平打开手机备忘录给记者看,他的日程已经排到了明年元旦,这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让他在美食评论圈里得了个“最勤奋”的称号。坊间流传着一个段子:有人到董克平家拜访,董太太出来开门,和善地跟对方说:“找董克平啊,他搬家了,搬走两年了,您不知道吗?现在他住T3航站楼。”
事实上,勤奋的董克平不仅步履不停,还笔耕不辍。从今年1月16日起,他开始写日记,每天不管吃了什么,喝没喝酒,多晚休息,都会图文并茂地写上一篇。陈晓卿说,董克平的日记颇有鲁迅之风,“每天行踪事无巨细,天气、路途、交际等都跃然纸上”。而这些文字,大都是他在等飞机、等人、等上菜、等录影间隙,用手机一字一句敲出来的。
集腋成裘,就有了如今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散落在新书《吃鲜儿》的各个篇章中。一年四季、东西南北,到哪里去吃鲜儿,翻开本书就会找到答案:
清明时节,春江水暖,去镇江扬中吃一回竹笋、秧草烧河豚,滑腻似脂,滋味丰美;小暑前后,苦夏难熬,去杭州的奎元馆吃一碗虾爆鳝面,鳝鱼肥美,开胃且养人;金秋九月,云南的各种菌子上市,鸡枞菌浸润在加了猪骨汤的鸡汤里,鲜甜之味难以言表;到了冬天,正是吃羊肉的好时候,清蒸的内蒙古羔羊鲜香润滑,老字号“西来顺”的油泼羊肉脆嫩筋道,四川的简阳羊汤不膻不腻,醇厚无比……
《吃鲜儿》中,除了这些满足味蕾的美食地图,董克平更关注食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日常的吃喝流水账,将那些“舌尖上的学问”一一道来:日本的生鱼片原是正宗的中国料理,曹植、隋炀帝、唐玄宗都是它的忠实拥趸;《七品芝麻官》中“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戏词家喻户晓,但红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被引进中国,与权臣严嵩斗法的唐知县不可能在几十年前就知道这种食物;至于玉米、土豆、番茄、辣椒等如今常见的食材,无不与复杂的文明交流史息息相关。
“食物背后的东西才最有意思,它直通文化的核心,我们中国文化就建立在饮食之上。”董克平说。从一个单纯的吃货,慢慢变为一个舌尖上的学问家,这条路他走了30年,“时间是个硬性指标,关于饮食这件事,年轻时真的做不到家”。
奶油蘑菇与川菜
30多年前,上世纪80年代,董克平还在北京大学读哲学。“一个月二十几块的生活费,要吃饭、要买书,偶尔还有一點小小的交际,能吃饱就不错。”至今,董克平对当时的饥饿感记忆犹深,“那时吃完早餐上课,到了第二、三节课课间,休息时间比较长,各个食堂都推出车来卖包子,我一定得去买个包子吃”。即便如此,第四节课也总是上不踏实。“到了第二学年,我们开始上中国哲学史,当时的老师是陈来,现在是清华国学院的院长。他和我们说,咱们课间不休息,早点儿下课去吃饭。大家一致同意。那个时候,你真能清楚地听到肚子里咕咕叫的声音。”董克平说,“我大学时才108斤,穿一尺八的裤子。”他用手比了下当时的腰围,“女生的裤子都能穿,瘦死了。”
在北大,董克平交了不少朋友,“法律的、英语的、地质的、国政的,学什么的都有,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书,说说彼此的事。那时候真是‘穷聊’,最有钱的是徐小平,当时在北大当老师,但租一个房子又差不多把钱花完了。”后来,在董克平的随笔《口头馋》中,徐小平还专门写了一篇序,讲起董克平在那间简陋的出租屋里,给大家做五星级大餐的趣事:“我们大家听任他在厨房里跑进跑出,叮叮当当忙成一团,而各自也已经饥肠辘辘,等待着小董的奶油蘑菇,来满足一下物质还不富足时代的一次飨享。”
菜端上来,大家交口称赞,“这个奶油蘑菇真棒,真棒,真他妈棒”。等到场子渐冷,平时不说话的孙兆华(如今已是知名企业家)放下筷子,满脸惭愧、心存自卑地说了一句:“唉,俺吃不惯!”话一出口,在座每个人都开始大笑,事实上每个人都“吃不惯”,“实在是难吃极了、难吃疯了”。徐小平写道:“笑声中,我们把现代文明里所有的悖论、荒诞、虚伪和无奈都喷发了出来。”
回忆起这个令人捧腹的场景,董克平感慨万千,“吃那顿饭的人,现在都是成功人士,不同行业各自精彩。”说话间,菜也一道一道地上来。夫妻肺片、棒棒鸡、江团鱼、苕粉、东坡肉、老妈蹄花,都是典型的川菜。服务员端来老成都的手工茉莉花茶,“请董老师品一品”。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饮食文化中的饥饿文化。”董克平指着面前的一盘夫妻肺片,“吃脏器,也是因为没得吃,就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中国人从来没有吃饱过肚子,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全民吃饱;到了上世纪90年代,去餐馆吃饭才成为日常消费的一种。” 90年代的董克平,最常去的正是川菜馆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牛肉、回锅肉等滋味浓郁、好吃不贵的川菜,构成了最初的美食记忆。“那时吃饭还延续着学校的习惯,一个大碗,把菜往米饭上一倒,和匀了,呼噜呼噜就吃完了。”这样吃饭的后果,就是体重的飙升。3年时间里,他从一个108斤的瘦子变成了一个168斤的胖子。
如今的董克平,吃得克制,浅尝辄止,空碟里堆满了果皮和烟灰。“那时刚从学校出来,饿久了的肠胃对动物油脂极为渴望。其实人对肥厚食物的渴望,从原始社会以来一直如此。只不过后来我们有了文化,文化产生了一种限制,让我们为了健康,有意识地拒绝它、远离它。”面对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董克平讲起来,也带着浓浓的哲学范儿。
食物背后关联着气候、地理、历史
事实上,几年的未名湖畔生活对董克平的影响一直都在,他的美食评论里总是充满了吃什么,去哪儿吃,以及和谁吃等“终极问题”。从1992年去广州混世界,20多年来,他走南闯北、东突西奔,见识、记录了各地的美味佳肴、风俗人情,成了“北大毕业生里面最懂吃的人”(徐小平语)。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收视热潮,更让作为顾问的董克平名声大噪,在各大电视台的美食烹饪节目中,总能看见他的身影,穿着中式对襟儿,戴着宽边眼镜,评论吃喝,滔滔不绝。
尽管已成为美食圈的红人,但董克平却不敢以美食家自居。他的微博简介只一排字:一枚喜食好色四处游走找吃的无业游民。“我这个人喜欢吃,嘴馋,小时候可吃的东西太少,肚子里缺肉少油,见着什么都觉得好吃。后来去过的地方多了,慢慢就有了区域的比较。”董克平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背后关联着气候、地理、历史等一系列要素,研究这些兴趣盎然,其乐无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浅薄,惶恐一直相伴。”
在新书《吃鲜儿》的扉页,董克平题了8个字: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出自宋代词人林洪的《山家清供》。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不一,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也正是董克平对美食的见解:“北京豆汁很多人接受不了,但也有人趋之若鹜;黔东南的羊癟(biě),当地人拿它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我喝了一口就吐得不敢尝试第二口,我只能说自己不喜欢,却不能说它不好吃。”
在他看来,味道也是有记忆的。“人们的口味习惯,基本上在6到9岁就形成了。长大后,你会遇到更多的滋味,它們很好吃,但不是你熟悉的味道。在你最饿的时候,最想吃的是什么?肯定是家里的吃食,而不是外面的那些大菜。”
董克平胡同出生,胡同长大,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喜欢吃馅儿。“小时候家里吃顿肉就算改善伙食,白菜帮子剁剁,包成饺子、包子,现在我也爱吃大白菜猪肉馅儿。”董克平说。在他眼中,飞来飞去的日子劳碌辛苦,虽能尝遍各地美味,但最能舒肠抚胃的吃食,还是那些味道各异的饺子。“吃上饺子,就像回到北京,回到了熟悉的胡同、院子,回到了我的家人和朋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