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笛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乐器,其浑厚、圆润、悠扬的音色深得人们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当前高校的长笛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略显欠缺。因此,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审美能力作为长笛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多种策略在长笛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长笛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感受美以及评价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训练、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在高校长笛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长笛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准确地表达出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并能够使学生与作者和演唱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一、长笛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
音乐是人们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当一首乐曲进入耳朵的时候,人们的内心世界就会逐渐丰满,并流露出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如果演奏者在音乐演奏过程中,毫无音乐感受,内心一片空白,只是空洞的音乐符号在跳动,那么再熟练的演奏技巧也不能打动观众和听众的心。长笛表演并不只是需要演奏者拥有熟练的演奏技能,而是需要演奏者通过长笛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情感,架起与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长笛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跳动的音符和优美的乐曲,都能够构造出一个个饱满的画面形象,在潜意识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让学生冲破束缚、放飞自我,吹奏出能够流露真情的音乐作品。
长笛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还表现在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用多个角度看待事物等方面。用长笛去演奏优美的乐曲,除了需要演奏者掌握娴熟的长笛演奏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出欢愉和愁思。学生在学习长笛演奏时,会逐渐积累对音乐的感知,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对音乐的内涵和所承载的情感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在长笛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的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其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升华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品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度,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多个方面去看待事物。
二、长笛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当前,由于缺乏审美方面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多数高校教师在长笛教学中还存在重视演奏技巧训练,忽视情感、审美培养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艺术灵气,缺乏情感表达,只能成为一个会模仿的演奏者。因此,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曲子的文化背景、曲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和体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打破局限,对全国各民族以及世界各国的民族乐曲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在演奏过程中能更好地进入乐曲的人文境界,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教师在长笛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教会学生欣赏不同民族、国家的音乐之美,带领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此外,灵活的长笛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演奏经验,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熟练的长笛吹奏技巧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必备条件,但是如果不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仅仅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创造能力也很难形成。因此,教师在长笛教学过程中要打破硬性培养的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灵活性。教师应当对本班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长笛演奏水平、发展方向、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应选取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长笛作品作为练习曲目,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乐曲作品来提高学生对长笛的学习兴趣。另外,丰富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提高长笛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因此,在长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机会,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舞台实践,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克服对舞台的恐惧,提高随机应变能力,使作品演奏充分呈现演奏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关联,在长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了解审美能力对学生长笛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在进行长笛训练时,教师可以纳入其他音乐形式的欣赏、学习,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析长笛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08).
[2]姜磊.高师院校長笛教学中审美感知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1(13).
(作者简介:曹真臻,女,硕士,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长笛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感受美以及评价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训练、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在高校长笛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长笛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准确地表达出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并能够使学生与作者和演唱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一、长笛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
音乐是人们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当一首乐曲进入耳朵的时候,人们的内心世界就会逐渐丰满,并流露出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如果演奏者在音乐演奏过程中,毫无音乐感受,内心一片空白,只是空洞的音乐符号在跳动,那么再熟练的演奏技巧也不能打动观众和听众的心。长笛表演并不只是需要演奏者拥有熟练的演奏技能,而是需要演奏者通过长笛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情感,架起与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长笛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跳动的音符和优美的乐曲,都能够构造出一个个饱满的画面形象,在潜意识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让学生冲破束缚、放飞自我,吹奏出能够流露真情的音乐作品。
长笛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还表现在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用多个角度看待事物等方面。用长笛去演奏优美的乐曲,除了需要演奏者掌握娴熟的长笛演奏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出欢愉和愁思。学生在学习长笛演奏时,会逐渐积累对音乐的感知,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对音乐的内涵和所承载的情感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在长笛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的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其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升华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品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度,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多个方面去看待事物。
二、长笛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当前,由于缺乏审美方面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多数高校教师在长笛教学中还存在重视演奏技巧训练,忽视情感、审美培养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艺术灵气,缺乏情感表达,只能成为一个会模仿的演奏者。因此,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曲子的文化背景、曲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和体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打破局限,对全国各民族以及世界各国的民族乐曲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在演奏过程中能更好地进入乐曲的人文境界,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教师在长笛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教会学生欣赏不同民族、国家的音乐之美,带领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此外,灵活的长笛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演奏经验,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熟练的长笛吹奏技巧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必备条件,但是如果不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仅仅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创造能力也很难形成。因此,教师在长笛教学过程中要打破硬性培养的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灵活性。教师应当对本班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长笛演奏水平、发展方向、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应选取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长笛作品作为练习曲目,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乐曲作品来提高学生对长笛的学习兴趣。另外,丰富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提高长笛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因此,在长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机会,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舞台实践,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克服对舞台的恐惧,提高随机应变能力,使作品演奏充分呈现演奏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关联,在长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了解审美能力对学生长笛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在进行长笛训练时,教师可以纳入其他音乐形式的欣赏、学习,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析长笛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08).
[2]姜磊.高师院校長笛教学中审美感知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1(13).
(作者简介:曹真臻,女,硕士,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