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纸婚书似乎意味着尘埃落定,但新的生活也扑面而来,很多事情也许才刚刚开始
经过三年多的恋爱,多次谈判、沟通、互相让步,2005年12月19日,凯雷与太保人寿终于情定上海滩。
当天,美国凯雷集团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东方滨江酒店正式签署协议。凯雷携其战略投资伙伴、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向太保人寿注资4亿美元。注资后,凯雷方面获得24.975%的太保人寿股份。同时,太保集团亦将向太保人寿注资,额度为与4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双方投入总值将达66亿元人民币。
一纸婚书似乎意味着尘埃落定,但新的生活也扑面而来,很多事情也许才刚刚开始。
情定上海滩
作为国内第三大寿险公司,太保人寿2004年保费收入达到344.90亿元,占有国内寿险市场11%的市场份额。截至2004年底,太保人寿在全国共设有521家分、支公司(营业部)和3000余家营销服务部,拥有2.06万名员工和21.20万名营销员。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看上去很美。随着金融业对外资的一步步开放,友邦、诚信等外资公司来势汹汹,国内的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也在大踏步前进,太保人寿的处境并不妙。抛开外界因素,太保人寿自身的偿付能力亦存在很大缺口。2005年7月底,保监会向太保正式下达偿付能力预警《通知》。《通知》称,2004年,太保寿险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为43.46亿元,而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46.70亿元”,因此,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存在90.16亿元的缺口。实际上,太保集团自2000年就开始替太保人寿挑选战略投资者,以解决其巨额利差损问题。
2002年夏天,凯雷在高盛介绍下,开始同太保人寿接触。这一谈,就是三年。双方在资产净价值、注资方式等方面一直存在分歧。在凯雷之前,高盛、荷兰国际集团和花期等国际投资集团也曾看好太保人寿,但谈判都没有结果。2005年8月底,市场又传出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参与收购太保股权的消息。最终,几经周折,太保还是与凯雷走到了一起。
太保集团董事长王国良说服了董事会,“不能为了要钱搞错了公司发展方向”;同时,凯雷亦同意向寿险公司一次性注资。王国良曾经担心,凯雷是否计划仅仅在太保上市后就抛售手中的股份获取利润。如果那样,将与太保引入长期战略伙伴、改革内部机制,再造一个更富有竞争力的人寿保险公司的初衷南辕北辙。对此,凯雷承诺,即使将来凯雷脱手,保德信将从凯雷手中获得太保的一定股份,保德信也会一直作为外方股东持股。
对于这桩婚事,太保集团董事长王国良曾笑称,“我们是紧紧地爱上了对方,仅仅是因为嫁妆就谈了三年,现在双方都满意了!”
至于凯雷为什么会把目光锁定在太保人寿身上,凯雷亚洲投资基金联席主席杨向东曾经表示:“凯雷投资企业的标准是根据行业和公司本身情况而定。简单来说,我认为寿险业是一个成长型行业,太保也是一个成长型企业,‘成长型’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和增值空间。”
盛富资本董事、总经理黄立冲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金融保险行业是一个具有准入门槛和政策限制的行业,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尤其是在中国,正是跑马圈地的时候,谁占上了谁就有优势。”
而太保为什么选择凯雷,而不是其他机构投资者?杨向东表示并不清楚此前太保与其他公司的接触情况,但他认为:“凯雷与美国保德信的组合应该是最优的组合。一方面,凯雷是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投资经验丰富;另一方面,美国保德信在寿险行业历史悠久的管理经验,它曾经在短短几年内把亚洲一个濒临破产的寿险公司变成了高盈利企业。”
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太保2005年度系统会议上,王国良坦言合资后的太保将进行“痛苦”的改革。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去年年底,作为全球最大的私人投资基金之一,凯雷在中国市场连续两次大手笔运作,出手不凡。除了参股太保人寿以外,2005年10月凯雷投资还以3.75亿美元收购了85%的徐工机械股份。《纽约时报》评论这次并构是一个外国资本第一次全面收购一个中国国有企业。
尽管凯雷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先生曾表示“凯雷在中国不会赚一票就走人”,但是作为一个私人基金,凯雷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投资—收回投资—获得高额回报。
黄立冲指出,按照私人基金的操作惯例,对于太保人寿这样的非控制性收购,过段时间基金一般都会退出。“通常,私人基金投资时会携带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此后,私人基金会将其所持股份转让给他的战略合作伙伴。甚至有时候,私人基金注入的资本都是由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的。当然,这一切都不会公布于世。至于上市,通常并不是非控制性收购退出的渠道。”今年2月14日,太保集团召开的司务会议上,太保集团总经理霍联宏主持会议,他指出,做好全民推进集团整体上市工作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若照此推理,凯雷从太保身上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并非难事,但是太保引进凯雷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能否完成向国际水准的寿险公司的转变仍很难预料。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从凯雷近年在中国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越来越多的国际私人股权风险投资机构将涌入中国,希望能从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但仍具潜力的市场获得巨大回报。
经过三年多的恋爱,多次谈判、沟通、互相让步,2005年12月19日,凯雷与太保人寿终于情定上海滩。
当天,美国凯雷集团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东方滨江酒店正式签署协议。凯雷携其战略投资伙伴、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向太保人寿注资4亿美元。注资后,凯雷方面获得24.975%的太保人寿股份。同时,太保集团亦将向太保人寿注资,额度为与4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双方投入总值将达66亿元人民币。
一纸婚书似乎意味着尘埃落定,但新的生活也扑面而来,很多事情也许才刚刚开始。
情定上海滩
作为国内第三大寿险公司,太保人寿2004年保费收入达到344.90亿元,占有国内寿险市场11%的市场份额。截至2004年底,太保人寿在全国共设有521家分、支公司(营业部)和3000余家营销服务部,拥有2.06万名员工和21.20万名营销员。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看上去很美。随着金融业对外资的一步步开放,友邦、诚信等外资公司来势汹汹,国内的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也在大踏步前进,太保人寿的处境并不妙。抛开外界因素,太保人寿自身的偿付能力亦存在很大缺口。2005年7月底,保监会向太保正式下达偿付能力预警《通知》。《通知》称,2004年,太保寿险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为43.46亿元,而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46.70亿元”,因此,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存在90.16亿元的缺口。实际上,太保集团自2000年就开始替太保人寿挑选战略投资者,以解决其巨额利差损问题。
2002年夏天,凯雷在高盛介绍下,开始同太保人寿接触。这一谈,就是三年。双方在资产净价值、注资方式等方面一直存在分歧。在凯雷之前,高盛、荷兰国际集团和花期等国际投资集团也曾看好太保人寿,但谈判都没有结果。2005年8月底,市场又传出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参与收购太保股权的消息。最终,几经周折,太保还是与凯雷走到了一起。
太保集团董事长王国良说服了董事会,“不能为了要钱搞错了公司发展方向”;同时,凯雷亦同意向寿险公司一次性注资。王国良曾经担心,凯雷是否计划仅仅在太保上市后就抛售手中的股份获取利润。如果那样,将与太保引入长期战略伙伴、改革内部机制,再造一个更富有竞争力的人寿保险公司的初衷南辕北辙。对此,凯雷承诺,即使将来凯雷脱手,保德信将从凯雷手中获得太保的一定股份,保德信也会一直作为外方股东持股。
对于这桩婚事,太保集团董事长王国良曾笑称,“我们是紧紧地爱上了对方,仅仅是因为嫁妆就谈了三年,现在双方都满意了!”
至于凯雷为什么会把目光锁定在太保人寿身上,凯雷亚洲投资基金联席主席杨向东曾经表示:“凯雷投资企业的标准是根据行业和公司本身情况而定。简单来说,我认为寿险业是一个成长型行业,太保也是一个成长型企业,‘成长型’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和增值空间。”
盛富资本董事、总经理黄立冲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金融保险行业是一个具有准入门槛和政策限制的行业,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尤其是在中国,正是跑马圈地的时候,谁占上了谁就有优势。”
而太保为什么选择凯雷,而不是其他机构投资者?杨向东表示并不清楚此前太保与其他公司的接触情况,但他认为:“凯雷与美国保德信的组合应该是最优的组合。一方面,凯雷是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投资经验丰富;另一方面,美国保德信在寿险行业历史悠久的管理经验,它曾经在短短几年内把亚洲一个濒临破产的寿险公司变成了高盈利企业。”
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太保2005年度系统会议上,王国良坦言合资后的太保将进行“痛苦”的改革。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去年年底,作为全球最大的私人投资基金之一,凯雷在中国市场连续两次大手笔运作,出手不凡。除了参股太保人寿以外,2005年10月凯雷投资还以3.75亿美元收购了85%的徐工机械股份。《纽约时报》评论这次并构是一个外国资本第一次全面收购一个中国国有企业。
尽管凯雷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先生曾表示“凯雷在中国不会赚一票就走人”,但是作为一个私人基金,凯雷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投资—收回投资—获得高额回报。
黄立冲指出,按照私人基金的操作惯例,对于太保人寿这样的非控制性收购,过段时间基金一般都会退出。“通常,私人基金投资时会携带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此后,私人基金会将其所持股份转让给他的战略合作伙伴。甚至有时候,私人基金注入的资本都是由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的。当然,这一切都不会公布于世。至于上市,通常并不是非控制性收购退出的渠道。”今年2月14日,太保集团召开的司务会议上,太保集团总经理霍联宏主持会议,他指出,做好全民推进集团整体上市工作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若照此推理,凯雷从太保身上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并非难事,但是太保引进凯雷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能否完成向国际水准的寿险公司的转变仍很难预料。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从凯雷近年在中国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越来越多的国际私人股权风险投资机构将涌入中国,希望能从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但仍具潜力的市场获得巨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