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浅析作品《沂蒙那座—桥》,探讨作品中所倡导的“红色文化”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上的创新性和创作形式以及表现方式,从而启发更多的舞蹈编创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红色文化;创作形式;舞蹈创作
看到作品命题的时候,“沂蒙”两个字,亲切和熟悉。从蜚声海外的质朴沂蒙小调,到家喻户晓的沂蒙革命故事,再到耳熟能详的沂蒙精神。
“沂蒙”两个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早已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而这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舞蹈作品,所傳达出来的历史意义,鲜明而深刻。
近现代的中国,千疮百孔的,仿佛无论多少个昼夜更替也无法将其安然抚平。那个充斥着压迫和反抗,侵略与斗争,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悲惨而壮烈的历史鲜活得仿佛能够触手可及。
随着以“红色文化“为倡导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舞蹈作品大批涌现,观众在视觉上难免产生疲劳。但与这些众多相同题材的作品截然不同的是,编创者是以“时空穿越”的叙事手法,在舞蹈的呈现方式上,大胆的进行尝试和革新。顺应时代的进步,从乏味的叙述方式中脱颖而出,给观众一种“作品并非单纯述说一件历史事件而已“的想法,让人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编创者在创作上的艺术水准和修养,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并驾齐驱。
作品所讲述的是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沂南妇救会,“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使一个团的兵力及时奔赴战场的真实历史故事。
舞蹈以“现代小女孩“的视角切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舞蹈的开端,编创者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把“现代小女孩”的“动态”与“沂蒙红嫂架火线桥的雕塑博物”的“静态”形成鲜明对比。既能从情节上简明扼要的呈现给观众编创者所想要表述的故事情节和编创用意,又能在舞台艺术和视觉效果上呈现一种“动静”美感和艺术表现力输出。
“现代小女孩“对革命历史的好奇与渴望,在表演者的肢体与眼神的情感流露的夹缝中传递给观众,待至那向历史长河瞭望的目光拉长,主人公亦被时空拉入历史的回忆中。突如其来的穿越让”现代小女孩“一时不知所措,但看到门板”桥“下的红嫂们坚定而隐忍的眼神,和战争前线的紧张与激烈,让她心生敬意,仿佛是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赋予她一种使命感,迅速的把她融入到这场战势紧迫的危机之中,与红嫂们共同浴血奋战。
随着表演者们动作的幅度与力度,以及音乐的强度放大,整个情节也被逐渐推进高潮。前线作战激烈,此时此刻的女英雄们肩上扛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团的兵力,更是一种强大而沉重的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危难之中,相互支撑,彼此给予希望与力量,一边倒下了,另一边又扛起来,她们在硝烟中,扛起了整个民族的希望。编创者成功塑造了“正面,伟大,坚忍不拔,刚毅顽强“的”女英雄“形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女性原有的柔软脆弱的特质。带给观众们一种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力,使之产生强有力的思想上的共鸣。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家国情怀,对”女性“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的崇仰、民族赤诚的信仰。
高潮到达最高点时,女英雄们奋力一搏扛起肩上的重担,挣扎与坚持之间,纷飞的炮火连同她们的呐喊,主人公被一股力量拉回现实世界中,声音刹时戛然而止。
战争终于胜利了。整个舞台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小女孩抑制不住的激动与自豪,女英雄们看到的胜利的曙光,都在不经意间感染观者。舞蹈接近尾声,编创者所要直抒胸臆的情怀已然真真切切地传递出来。
那些充满着惊心动魄的,激昂的,壮烈的,红色的革命历史,那不朽的峥嵘岁月,那伟大的沂蒙精神,皆定格在了那“门板”之中。
从结构样式上来讲,这个作品应属于情节式结构。作品在情节的呈现上兼备抒情性和叙事性,有充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支撑,亦充分表现了传统深厚的本土题材,使之成为一个极富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历久弥新的作品。
从动作上谈,作品中“红嫂“们整个动作的呈现,大致趋于”蹲“,这不仅在感官上与”小女孩“在门板上的动作有明显对比,而且更多的蕴意在于强调突出”红嫂“们在水中架起”火线桥“的不易和艰辛,由此可见编创者的专业素养和对细节的严格要求。
再谈到舞美,作品从开端的两束打光,以及舞蹈过程中的灯光切换,再到舞台银幕在作品情节中设计的激烈的“战火”和胜利的“红巾”,不仅创造出相应的情调,表现出动作发生的环境,而且在故事情节上起到推动和升华的作用,渲染情绪气氛。在道具的运用上,以我个人看来,作品中的两个道具,都运用得恰如其分。“门板“是整个作品的线索和主旨,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是整个舞蹈的情感支撑点和输出点;而”红头巾“则有点睛之笔,从舞蹈的开头和结尾上,有首尾照应,前后相宜的作用,在舞蹈的高潮部分,更是起到传递力量和希望的凝聚点,升华主题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赏析剧目中常常都会着重注意道具在舞蹈中所赋予的寓意,真正达到”借物抒情“、“形意相依”,上升实现艺术性、观赏性、抒情性、寓意性的境界,实属不易。而此作品却做到了。
最后我想谈谈这个作品的由来,真正在历史上,搭架“火线桥“的”红嫂“是三十二名。而这部作品真正受到的灵感源,应是早前由历史事件改编制成的电影—《沂蒙六姐妹》。延伸到电影,便让我思绪中”搭着红盖头的新娘“与电影中”永远的新娘“重合。突然就明白了舞蹈开端灯束下着重强调”新娘“角色的用意。
电影中”新娘“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战争剥夺了她的丈夫,剥夺了她的一生。她终其一生也没见到丈夫一面,用尽了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爱人的归来。尽管如此,她仍然为了家国奋不顾身,这样坚贞的爱,这般坚定的情怀。我想创作者之所以在作品中着重塑造”新娘“这个人物角色,想要表达的,恐怕远远不止这些。
战争“与”女性““两个关键词一直都是处于博弈状态,”战争“一词自古以来便被贴上“男权”的标签,而“女性“生存在”战争“的背景下的卑微地位,往往揭示出”战争“的悲壮。而这部作品呈现的,是极富浓厚”女性主义“立场的,寄寓创作者对于性别、民族、家国等问题的复杂态度,为女性话语有效拓展了表达空间。
结语
作品在舞蹈中纵观历史长河,运用当代舞与时代意义相融合,赋予舞蹈深厚的人文情怀。在舞蹈中探索历史,敬仰历史,烘托出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富有时代色彩的历史符号,从而唤醒人们对革命历史精神教育的重视,以及广大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深刻考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条对历史探究的求学之路,势必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红色文化;创作形式;舞蹈创作
看到作品命题的时候,“沂蒙”两个字,亲切和熟悉。从蜚声海外的质朴沂蒙小调,到家喻户晓的沂蒙革命故事,再到耳熟能详的沂蒙精神。
“沂蒙”两个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早已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而这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舞蹈作品,所傳达出来的历史意义,鲜明而深刻。
近现代的中国,千疮百孔的,仿佛无论多少个昼夜更替也无法将其安然抚平。那个充斥着压迫和反抗,侵略与斗争,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悲惨而壮烈的历史鲜活得仿佛能够触手可及。
随着以“红色文化“为倡导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舞蹈作品大批涌现,观众在视觉上难免产生疲劳。但与这些众多相同题材的作品截然不同的是,编创者是以“时空穿越”的叙事手法,在舞蹈的呈现方式上,大胆的进行尝试和革新。顺应时代的进步,从乏味的叙述方式中脱颖而出,给观众一种“作品并非单纯述说一件历史事件而已“的想法,让人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编创者在创作上的艺术水准和修养,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并驾齐驱。
作品所讲述的是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沂南妇救会,“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使一个团的兵力及时奔赴战场的真实历史故事。
舞蹈以“现代小女孩“的视角切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舞蹈的开端,编创者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把“现代小女孩”的“动态”与“沂蒙红嫂架火线桥的雕塑博物”的“静态”形成鲜明对比。既能从情节上简明扼要的呈现给观众编创者所想要表述的故事情节和编创用意,又能在舞台艺术和视觉效果上呈现一种“动静”美感和艺术表现力输出。
“现代小女孩“对革命历史的好奇与渴望,在表演者的肢体与眼神的情感流露的夹缝中传递给观众,待至那向历史长河瞭望的目光拉长,主人公亦被时空拉入历史的回忆中。突如其来的穿越让”现代小女孩“一时不知所措,但看到门板”桥“下的红嫂们坚定而隐忍的眼神,和战争前线的紧张与激烈,让她心生敬意,仿佛是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赋予她一种使命感,迅速的把她融入到这场战势紧迫的危机之中,与红嫂们共同浴血奋战。
随着表演者们动作的幅度与力度,以及音乐的强度放大,整个情节也被逐渐推进高潮。前线作战激烈,此时此刻的女英雄们肩上扛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团的兵力,更是一种强大而沉重的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危难之中,相互支撑,彼此给予希望与力量,一边倒下了,另一边又扛起来,她们在硝烟中,扛起了整个民族的希望。编创者成功塑造了“正面,伟大,坚忍不拔,刚毅顽强“的”女英雄“形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女性原有的柔软脆弱的特质。带给观众们一种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力,使之产生强有力的思想上的共鸣。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家国情怀,对”女性“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的崇仰、民族赤诚的信仰。
高潮到达最高点时,女英雄们奋力一搏扛起肩上的重担,挣扎与坚持之间,纷飞的炮火连同她们的呐喊,主人公被一股力量拉回现实世界中,声音刹时戛然而止。
战争终于胜利了。整个舞台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小女孩抑制不住的激动与自豪,女英雄们看到的胜利的曙光,都在不经意间感染观者。舞蹈接近尾声,编创者所要直抒胸臆的情怀已然真真切切地传递出来。
那些充满着惊心动魄的,激昂的,壮烈的,红色的革命历史,那不朽的峥嵘岁月,那伟大的沂蒙精神,皆定格在了那“门板”之中。
从结构样式上来讲,这个作品应属于情节式结构。作品在情节的呈现上兼备抒情性和叙事性,有充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支撑,亦充分表现了传统深厚的本土题材,使之成为一个极富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历久弥新的作品。
从动作上谈,作品中“红嫂“们整个动作的呈现,大致趋于”蹲“,这不仅在感官上与”小女孩“在门板上的动作有明显对比,而且更多的蕴意在于强调突出”红嫂“们在水中架起”火线桥“的不易和艰辛,由此可见编创者的专业素养和对细节的严格要求。
再谈到舞美,作品从开端的两束打光,以及舞蹈过程中的灯光切换,再到舞台银幕在作品情节中设计的激烈的“战火”和胜利的“红巾”,不仅创造出相应的情调,表现出动作发生的环境,而且在故事情节上起到推动和升华的作用,渲染情绪气氛。在道具的运用上,以我个人看来,作品中的两个道具,都运用得恰如其分。“门板“是整个作品的线索和主旨,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是整个舞蹈的情感支撑点和输出点;而”红头巾“则有点睛之笔,从舞蹈的开头和结尾上,有首尾照应,前后相宜的作用,在舞蹈的高潮部分,更是起到传递力量和希望的凝聚点,升华主题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赏析剧目中常常都会着重注意道具在舞蹈中所赋予的寓意,真正达到”借物抒情“、“形意相依”,上升实现艺术性、观赏性、抒情性、寓意性的境界,实属不易。而此作品却做到了。
最后我想谈谈这个作品的由来,真正在历史上,搭架“火线桥“的”红嫂“是三十二名。而这部作品真正受到的灵感源,应是早前由历史事件改编制成的电影—《沂蒙六姐妹》。延伸到电影,便让我思绪中”搭着红盖头的新娘“与电影中”永远的新娘“重合。突然就明白了舞蹈开端灯束下着重强调”新娘“角色的用意。
电影中”新娘“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战争剥夺了她的丈夫,剥夺了她的一生。她终其一生也没见到丈夫一面,用尽了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爱人的归来。尽管如此,她仍然为了家国奋不顾身,这样坚贞的爱,这般坚定的情怀。我想创作者之所以在作品中着重塑造”新娘“这个人物角色,想要表达的,恐怕远远不止这些。
战争“与”女性““两个关键词一直都是处于博弈状态,”战争“一词自古以来便被贴上“男权”的标签,而“女性“生存在”战争“的背景下的卑微地位,往往揭示出”战争“的悲壮。而这部作品呈现的,是极富浓厚”女性主义“立场的,寄寓创作者对于性别、民族、家国等问题的复杂态度,为女性话语有效拓展了表达空间。
结语
作品在舞蹈中纵观历史长河,运用当代舞与时代意义相融合,赋予舞蹈深厚的人文情怀。在舞蹈中探索历史,敬仰历史,烘托出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富有时代色彩的历史符号,从而唤醒人们对革命历史精神教育的重视,以及广大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深刻考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条对历史探究的求学之路,势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