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格先生编著的《水旱蝗汤悲歌》,以史学工作者的眼光,哲学工作者的睿智,文学工作者的笔触,档案学工作者的理性思维,真实、客观地描摹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满含深情地讴歌了中原儿女不畏强暴、不惧神威、坚忍不拔、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水旱蝗汤悲歌》放弃了其它带有鲜明倾向性的史料记载形式,情有独钟地选择了档案资料作为经纬主体,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仿佛每幅图表,每行数字都反映着时代的沧桑,记录下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因书中所选用的资料,大多出自基层政府普通工作人员之手,所描所绘都是原生态的,更接近“现实”;又因为这些资料的制作者,都来自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有许多人甚至还是某个具体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亲自参与者,耳闻目睹,整个过程和人物都烂熟于心,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所以,它们很少有人工雕凿的痕迹,一切皆出自“自然”,源于生活的实质。
这本书通过统计图表和阿拉伯数字来再现“水旱蝗汤”给中原人民所造成的痛苦和灾难,展现了中原人民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中所发挥出来的智慧。
一
这本书还原了一些长期被误读和误解的历史“真实”。
编著者在《导言》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对水灾、旱灾、蝗灾,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如今,人们的认识和看法都是基本相同的。
而独对“汤灾”的定义发生了分歧,不少学者认为“汤”应为“趟”。因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土匪横行,被视为“土匪的王国”,而土匪又被称为“趟将”,由于语音区分不清造成文字记录的错误、误将“趟”写成了“汤”。这种说法究竟正确与否,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宽泛地讲,“汤”灾,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民国时期兵灾、匪灾的一个统称,都是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灾难。
编著者在这里所言,虽然没有明确地肯定“汤”就是“趟”的误读和误解,但从这本书第四章“汤灾”所选录的档案资料来看,不少学者所认为的“汤”应为“趟”之误的看法是不无道理的。
汤恩伯是1940年入主中原地区的,立足未稳,河南便遭遇了民国三十一年百年未遇的大旱灾。“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颗粒无收,秋禾全数枯萎。于时树叶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细泥,亦用果腹。”这是《河南灾情实况》一书“序”中所言,又云:“灾民因饥饿难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杀儿以求一饱者,所在多有,司空见惯,同时无主弃婴,到处可见,音若泣声,到处可闻,死尸横野,无人收埋,鬼哭神号,无殊地狱。阴森凄惨,绝异人寰,据调查此次旱灾饿死者达二百二十万人。真乃人间空前浩劫。”事实上,据《河南灾情实况》中的统计附录所记,这次旱灾导致河南死亡人数多达三百余万。
更为可悲可恨可憎的是,尽管河南人民已经因旱灾,绝大部分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徘徊,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却熟视无睹,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并没有因“旱灾”而减去分毫。正如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所言:“河南灾民最大的负担是不断加重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繁多的苛捐杂税,不仅使基层灾民无力承担,甚至是国民党政府最基层的官员也无法承担,以致他们外逃躲避,甚至选择死亡。
多灾多难,导致千里赤地“白骨盈野”、“饿殍遍地”。
落后愚昧的乡民村夫,无力怨天,只能尤人,而千夫所指、万人痛骂的自然是地方的军政首脑——大名鼎鼎的“中原王”汤恩伯。
无可否认,汤恩伯入主中原之初收编土匪、流氓及旧军阀,也是导致人们视“汤”为灾害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朱连法先生在《民国上将汤恩伯》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客观,道出了汤恩伯收编杂牌部队及土匪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本来,汤恩伯的野战军军风整肃,军纪严明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第13军行军时,每连纵队均有一军官手持“执行革命军纪”的小旗,压阵于后,专门负责督管军风。然而,收降了众多军纪松懈的杂牌部队之后,部队素质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河南收编的游杂部队与反正伪军,纷纷打起“汤氏”旗号为害乡里。民风强悍的河南之地,民间武装在大战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百姓本不堪其苦。收编之后,这些游杂部队依然难以驾驭,常常滋事生非,鱼肉乡民。而这些帐,则一概记到了汤恩伯的头上。
河南省档案局馆藏的有关“汤”灾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指匪患。
二
《水旱蝗汤悲歌》揭秘了一些尘封半个多世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寇铁蹄的长驱直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以水代兵”的军事斗争策略,在郑州花园口掘开了黄河大堤,企图水淹日军,苟延残喘于一时。
滔天巨浪,滚滚洪流,虽然暂时阻挡住了侵华日军南下的步伐,但它给中原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却是用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表达的。
黄水所到之处,沃野成沼泽,村庄变废墟,数百万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被吞噬,上千万的乡亲顿时失去家园,丧失土地,在战火中东奔西突,饥寒交迫,承受着人世间任何民族都未曾遭遇过的痛苦和折磨。
抗战8年,黄泛区人民在死亡线上徘徊了8年,吃尽了人间的苦和累。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围绕黄河花园口复堤问题,共产党人和国民党政府展开了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激烈交锋。
代表着祖国前途和希望的中国共产党人,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时刻牢记人民的福祉就是自己奋斗的目标。在黄河花园口复堤问题上顾大局,讲团结,重民生,求实效,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耐性,令人由衷地感到敬佩和爱戴。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完全不看黄河决堤8年后所形成的生态环境,置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于不顾,“贸然开工,使其重归故道”。
如果完全按照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复堤”方案实行,势必会引发更多处的决口,造成不可想象的新水患;而如果强烈反对,则会致数以百万计的黄泛区人民仍不能摆脱黄水泛滥之苦,难以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享受抗战胜利的喜悦。基于上述诸多原因,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同意堵口,使黄河重归故道,让豫皖苏黄泛区的人民群众能够早日脱离苦海,重建家园;另一方面则又提出了先整修故道黄河大堤,迁移故道河床居民而后堵口的主张。
国民党政府出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考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合理主张并未充分采纳,仍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韪。
为此,国共双方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马拉松”式的谈判。这本书披露的“开封协议”、“荷泽协议”、“南京协议”、“上海会谈”、“邯郸会谈”等档案资料,向世人揭示了双方围绕黄河花园口复堤进行斗争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国民党官僚阶层的腐败贪婪,都在这一份份无声的记录里得到了一览无余的展现。
三
“水旱蝗汤”危害中原的悲剧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但认真探讨产生这一悲剧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无论是学术价值,或是现实意义,或是档案学的功能,都可谓是很明显的。
造成“水旱蝗汤”一同闹中原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政府无能,基础设施落后等人为的主观原因。编著者在《导言》中的一段话,就要言不烦地论述了产生“水旱蝗汤”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河南灾害,无论频度、广度、还是强度,都要超过其他省份。而致灾原因,则是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从自然原因来看,地域气候特征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河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南北气候在此过渡,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各种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而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破坏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理,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其次,就社会原因而言,腐败的政府,落后的公共设施,不仅直接导致了匪灾、战灾,而且还引发水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1929年、1930年发生在中原的新军阀混战,不仅直接引发了战灾、兵灾,而且加剧了匪灾。1938年的“花园口事件”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黄河决口,结果导致数百公里范围内的良田变成了黄泛区。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灾民大量外出逃荒,黄泛区内大量土地长期处于荒芜状态。1942年大旱发生之后,又加剧了这种状况。所谓“旱极生蝗”,黄泛区内开始发生蝗灾。由于防治不力,再加上有利于蝗虫滋生蔓延的生态环境,最终导致蝗灾在1943年大暴发。国民党政府救助不力,日军烧杀抢掠,水、旱、蝗等自然灾害频发,天灾与人祸交织使灾后余生的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编著者的分析是中肯的,所下的结论应该是准确可信的,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不失为一家之言。
《水旱蝗汤悲歌》放弃了其它带有鲜明倾向性的史料记载形式,情有独钟地选择了档案资料作为经纬主体,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仿佛每幅图表,每行数字都反映着时代的沧桑,记录下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因书中所选用的资料,大多出自基层政府普通工作人员之手,所描所绘都是原生态的,更接近“现实”;又因为这些资料的制作者,都来自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有许多人甚至还是某个具体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亲自参与者,耳闻目睹,整个过程和人物都烂熟于心,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所以,它们很少有人工雕凿的痕迹,一切皆出自“自然”,源于生活的实质。
这本书通过统计图表和阿拉伯数字来再现“水旱蝗汤”给中原人民所造成的痛苦和灾难,展现了中原人民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中所发挥出来的智慧。
一
这本书还原了一些长期被误读和误解的历史“真实”。
编著者在《导言》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对水灾、旱灾、蝗灾,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如今,人们的认识和看法都是基本相同的。
而独对“汤灾”的定义发生了分歧,不少学者认为“汤”应为“趟”。因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土匪横行,被视为“土匪的王国”,而土匪又被称为“趟将”,由于语音区分不清造成文字记录的错误、误将“趟”写成了“汤”。这种说法究竟正确与否,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宽泛地讲,“汤”灾,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民国时期兵灾、匪灾的一个统称,都是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灾难。
编著者在这里所言,虽然没有明确地肯定“汤”就是“趟”的误读和误解,但从这本书第四章“汤灾”所选录的档案资料来看,不少学者所认为的“汤”应为“趟”之误的看法是不无道理的。
汤恩伯是1940年入主中原地区的,立足未稳,河南便遭遇了民国三十一年百年未遇的大旱灾。“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颗粒无收,秋禾全数枯萎。于时树叶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细泥,亦用果腹。”这是《河南灾情实况》一书“序”中所言,又云:“灾民因饥饿难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杀儿以求一饱者,所在多有,司空见惯,同时无主弃婴,到处可见,音若泣声,到处可闻,死尸横野,无人收埋,鬼哭神号,无殊地狱。阴森凄惨,绝异人寰,据调查此次旱灾饿死者达二百二十万人。真乃人间空前浩劫。”事实上,据《河南灾情实况》中的统计附录所记,这次旱灾导致河南死亡人数多达三百余万。
更为可悲可恨可憎的是,尽管河南人民已经因旱灾,绝大部分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徘徊,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却熟视无睹,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并没有因“旱灾”而减去分毫。正如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所言:“河南灾民最大的负担是不断加重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繁多的苛捐杂税,不仅使基层灾民无力承担,甚至是国民党政府最基层的官员也无法承担,以致他们外逃躲避,甚至选择死亡。
多灾多难,导致千里赤地“白骨盈野”、“饿殍遍地”。
落后愚昧的乡民村夫,无力怨天,只能尤人,而千夫所指、万人痛骂的自然是地方的军政首脑——大名鼎鼎的“中原王”汤恩伯。
无可否认,汤恩伯入主中原之初收编土匪、流氓及旧军阀,也是导致人们视“汤”为灾害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朱连法先生在《民国上将汤恩伯》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客观,道出了汤恩伯收编杂牌部队及土匪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本来,汤恩伯的野战军军风整肃,军纪严明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第13军行军时,每连纵队均有一军官手持“执行革命军纪”的小旗,压阵于后,专门负责督管军风。然而,收降了众多军纪松懈的杂牌部队之后,部队素质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河南收编的游杂部队与反正伪军,纷纷打起“汤氏”旗号为害乡里。民风强悍的河南之地,民间武装在大战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百姓本不堪其苦。收编之后,这些游杂部队依然难以驾驭,常常滋事生非,鱼肉乡民。而这些帐,则一概记到了汤恩伯的头上。
河南省档案局馆藏的有关“汤”灾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指匪患。
二
《水旱蝗汤悲歌》揭秘了一些尘封半个多世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寇铁蹄的长驱直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以水代兵”的军事斗争策略,在郑州花园口掘开了黄河大堤,企图水淹日军,苟延残喘于一时。
滔天巨浪,滚滚洪流,虽然暂时阻挡住了侵华日军南下的步伐,但它给中原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却是用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表达的。
黄水所到之处,沃野成沼泽,村庄变废墟,数百万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被吞噬,上千万的乡亲顿时失去家园,丧失土地,在战火中东奔西突,饥寒交迫,承受着人世间任何民族都未曾遭遇过的痛苦和折磨。
抗战8年,黄泛区人民在死亡线上徘徊了8年,吃尽了人间的苦和累。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围绕黄河花园口复堤问题,共产党人和国民党政府展开了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激烈交锋。
代表着祖国前途和希望的中国共产党人,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时刻牢记人民的福祉就是自己奋斗的目标。在黄河花园口复堤问题上顾大局,讲团结,重民生,求实效,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耐性,令人由衷地感到敬佩和爱戴。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完全不看黄河决堤8年后所形成的生态环境,置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于不顾,“贸然开工,使其重归故道”。
如果完全按照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复堤”方案实行,势必会引发更多处的决口,造成不可想象的新水患;而如果强烈反对,则会致数以百万计的黄泛区人民仍不能摆脱黄水泛滥之苦,难以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享受抗战胜利的喜悦。基于上述诸多原因,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同意堵口,使黄河重归故道,让豫皖苏黄泛区的人民群众能够早日脱离苦海,重建家园;另一方面则又提出了先整修故道黄河大堤,迁移故道河床居民而后堵口的主张。
国民党政府出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考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合理主张并未充分采纳,仍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韪。
为此,国共双方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马拉松”式的谈判。这本书披露的“开封协议”、“荷泽协议”、“南京协议”、“上海会谈”、“邯郸会谈”等档案资料,向世人揭示了双方围绕黄河花园口复堤进行斗争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国民党官僚阶层的腐败贪婪,都在这一份份无声的记录里得到了一览无余的展现。
三
“水旱蝗汤”危害中原的悲剧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但认真探讨产生这一悲剧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无论是学术价值,或是现实意义,或是档案学的功能,都可谓是很明显的。
造成“水旱蝗汤”一同闹中原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政府无能,基础设施落后等人为的主观原因。编著者在《导言》中的一段话,就要言不烦地论述了产生“水旱蝗汤”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河南灾害,无论频度、广度、还是强度,都要超过其他省份。而致灾原因,则是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从自然原因来看,地域气候特征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河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南北气候在此过渡,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各种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而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破坏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理,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其次,就社会原因而言,腐败的政府,落后的公共设施,不仅直接导致了匪灾、战灾,而且还引发水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1929年、1930年发生在中原的新军阀混战,不仅直接引发了战灾、兵灾,而且加剧了匪灾。1938年的“花园口事件”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黄河决口,结果导致数百公里范围内的良田变成了黄泛区。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灾民大量外出逃荒,黄泛区内大量土地长期处于荒芜状态。1942年大旱发生之后,又加剧了这种状况。所谓“旱极生蝗”,黄泛区内开始发生蝗灾。由于防治不力,再加上有利于蝗虫滋生蔓延的生态环境,最终导致蝗灾在1943年大暴发。国民党政府救助不力,日军烧杀抢掠,水、旱、蝗等自然灾害频发,天灾与人祸交织使灾后余生的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编著者的分析是中肯的,所下的结论应该是准确可信的,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不失为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