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乡土油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大地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独特的地貌、风土人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乡土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巨大的艺术价值,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本文概述了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结合一些乡土题材的油画作品对画中的情感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乡土油画作品的艺术风格,揭示艺术家在创作乡土题材油画作品时的情感表现。总体来说,乡土油画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探究乡土油画对当前中国油画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历程
  乡土作为人类生活的根基,一切的活动都在土地上展开,而乡土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主要描画的是农村景色及农民生活。乡土油画的源头要追溯到西方,例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表达了对荷兰农村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法国画家米勒创作的《晚钟》《牧羊女》等作品贴近农民生活,描画社会最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为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中国特定的文化氛围下,不同时期乡土油画的内涵和价值都有所不同。
  20世纪早期,大批留欧画家缺少西方文化根基,只能遵循保守派的创作原则,反对个性或是刻板模仿毕加索、雷诺阿等大师作品。国内著名美术家庞熏琹对西方新兴流派能接纳并吸收,其中《地之子》描绘了中国大地上饱经磨难的农民,直接表达出当时的黑暗社会下农民的生活疾苦。从这里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思想和审美都在发生变化——大地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于农民。抗战期间,庞熏琹、吕斯百等艺术家关注农民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表达了极大的同情,但是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并没有使乡土题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在政治高压的年代下,艺术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许多艺术家把艺术与政治革命结合在一起,例如,罗工柳的《地道战》、靳之林《南泥湾》以工农为形象赞美中国共产党,其逐渐成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体现出军民齐心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形式上粗犷质朴,精神上乐观向上,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西方众多艺术思潮涌入,油画的面貌焕然一新,崛起并迅速发展。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农村改革的推进,艺术家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心理变化、生活方式发展变迁等,乡土文化成为中国油画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
  (二)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油画逐渐向商品化方向发展。艺术家不断创新,试图摆脱政治的束缚,不再一笔一画地描摹现实场景。其不再单纯地描画农民外在形象,注重挖掘深层的心理活动和思考生命的意义,关注城市化背景下农民这一特殊身份的变化。
  从过去到现在,乡土更多地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劳动群众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吸收东西方艺术思想后,国内油画各不相同,要想探究乡土作品的情感表达,人们就要深层次分析艺术风格。
  二、中国乡土油画作品中的艺术风格
  (一)现实主义风格
  改革开放后,美术发展逐渐回温,大批艺术家不再把目光停留在描绘政治和历史上,而是关注现实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乡土美术现实主义的开篇之作《父亲》,画中,父亲眉头紧皱,黝黑的面庞除了布满皱纹,还有辛苦劳作后的汗珠,手中捧着一只破瓷碗,虽然他的眼神中包含了许多苦楚,但依旧咧嘴笑着。“父亲”这一形象是中国无数普通的农民缩影,饱经风霜,吃苦耐劳,仍旧保持一颗对未来乐观的心态。画家罗中立背弃虚假的理想主义,用西方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体现出自然质朴的乡村世界,用艺术唤醒了人民去思考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更是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沧桑。
  《春风已经苏醒》是经历过下乡的何多苓创作的。画家用非常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坐在枯草边的小女孩,她仿佛在思考,陪伴在她旁边的是牛和狗,一阵阵春风带来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春天的生机。这幅具有诗意、色调柔和的乡土作品表达了怜悯、爱。何多苓采用抒情且哀伤的写实主义手法引起社会的共鸣,流露了艰难和悲苦的情感,环境、情结与形象三者结合蕴含着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人性的认识理解。
  (二)古典主义风格
  王沂东的故乡山水成为他创作灵感的圣地,鲁南乡村的民风淳朴、环境静谧使王沂东的作品中不乏深刻理性精神的艺术气质及对那片热土的深情依恋。其创作主题大多来自沂蒙山区的怡人景色和风土人情,王沂东运用严谨的古典主义手法,构图宏大且造型完美,例如,《纯真年代》《蒙山晨雾》画作中采用鲜艳的红色色调,与人物后面远景单纯的白色、黑色和褐色构成的意象化相对比,那些单纯、秀美的乡村姑娘与自然结合,写实中透着一点抽象,整体传达出一种朴实天然的和谐之美,激发人们内心对淳朴平淡的乡村的渴望之情。在探索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同时,王沂东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間艺术的热爱,将古典主义手法运用到创作中,看似简练的表现手法和质朴的语言表达蕴含着对乡土生活的丰富情感,展现出自己的审美理想及艺术追求。
  (三)表现主义风格
  在国内画家沉浸于写实套路时,画家段正渠正在努力寻找其他油画表现形式,当时已显示出有些不同的绘画表现,后仿学表现派的鲁奥,笔触粗犷而沉重。例如,《大黄河》表现中原黄河岸边农民的生活,把土地厚重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拙笨、粗糙的画面,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真实的联想、给人内在力量的情绪。段正渠的创作离不开乡土题材,更是用绘画来表达对陕北的热爱,例如,《东方红》《过山梁》《山歌》等画作传达出强劲的生命力,扎根在厚重、沉稳的黄土地上,宣扬了大自然纯粹的情感,作品具有明显的黑色轮廓线和厚重的颜色,笔触奔放有张力,结合鲁奥手法表现农民精神上的痛苦、快乐。段正渠坚定认为,“陕北就是我想表现的东西”。正如《东方红》画面中戴白头巾的陕北农民,他仿佛在仰天呐喊,面部采用简单粗犷的线条,明暗变化明显,其中背景的红色与农民身上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大色块的构图形式本身成为内容。
  (四)象征主义风格
  西方印象派绘画与象征主义绘画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它是一种表现手法。乡土油画家宫立龙是象征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腊月二十九去给狗柱儿家送福的春秀儿》《探戈》《下大地》等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运用夸张、简单的表现手法,使人物贴近佛的形象。这些作品都是画家在乡下经历过一些事,后来受到启发而创作的,例如,《探戈》中的男人和女人正在跳舞,就如普通的生活一样,揭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其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精神和生活的一种关注,凸显了农民的朴实无华,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活。
  三、结语
  乡土是油画创作的重要素材,人们要重视中国乡土油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很多乡村土地被改造成高楼大厦,乡土空间越来越小,大批农民选择去城市发展,丰富了油画创作素材。乡土油画作品不仅要表现农民和乡村风景,抒发自身情感,也要关注社会,结合当下农村出现的“空心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正确引导大众的审美观念,走在时代前沿,最终创作出激起大众内心共鸣的乡土作品。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峰(1970-),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
其他文献
在绘画创作中,画面色彩与构图对画面效果和氛围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众多画家中,闫平的画是最打动笔者的,她的画有一种精神上的光感,可以驱散生活的焦虑与疲惫。她的画色彩浓郁热烈,形式与构图简洁但又丰富,有独特的风格。  闫平生于山东,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家协会理事,是中国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女画家。她的绘画让人眼前一亮,像是精神上的一束光,让人看到了生活中除去焦虑、
期刊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为今名——和顺。“和谐和顺”在今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再次闯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2020年1月19日下午,云南省腾冲市的和顺古镇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和顺古镇的石板路上,蓝天白云,
期刊
马奈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当地的政府官员。虽然他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但是他并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组织的画展,这让他和印象派的关系变得很微妙。16岁时,马奈在开往巴西的轮船上当见习水手,在当水手的旅途中,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他,使其萌生了开启印象派绘画的念头,他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是印象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年轻时,马奈毅然来到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工作室学习。学习期间,他练就了深厚的基本功
期刊
绘画与平面设计既存在紧密的关系,也有着显著的性质区别。有人认为,只要具备较强的绘画功底,就能够进行平面设计,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但是,平面设计师一定要有一定的绘画功底。绘画与平面设计存在重叠部分,但是均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绘画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意境和艺术审美,而设计体现的更多是一种实用性。绘画是非功利的、非实用性的,平面设计是艺术的、实用性的。  一、绘画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共性  (一)线条、色彩和比例
期刊
一个艺术家的研究兴趣及专注程度,取决于其价值取向和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这影响着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宫浩钦的作品将东方的笔墨韵味和西方油画技法相融汇,成功地实现了自己艺术语言的历险。他的一个特别之处是选择各式各样的飞机,作为其艺术精神的中心符号,讴歌时代、鞭笞战争,又激昂奋进、与时代唱和相唤。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决定了他倾力探索的航空绘画在当代绘画艺术领域内具有独树一帜、难以逾越、无法复制的独特性。  “
期刊
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人们认为,文艺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曾经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逐渐呈现出衰败的态势,直到14世纪才得以复兴,因而称之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至西欧各国,于16世纪到达顶峰。随着当时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的发展,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社会力量开始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并由此开启了一
期刊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艺术大师,他在造型领域是现当代绘画中最伟大的强调“变形”的画家之一。其感觉的独特性来自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和性取向等多方面因素,而造型的邏辑产生于他另类优异的天赋和长期艰苦的探索和研究。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探索空间的,培根就是在绘画造型领域中继承塞尚和毕加索、最终开创出自己独特绘画风格并可以反映出多维度空间的艺术大师。他对人类精神世界本质的挖掘和表现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奠定了
期刊
杨丽萍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舞蹈独特风格。早年的杨丽萍仅仅是一名舞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丽萍已经发展成为舞蹈编排者和创作者,这其中经历的艰辛和磨难是外人很难想象的。本文结合杨丽萍编排的舞蹈作品《云南映印象》和《雀之灵》,分析其舞蹈风格。  一、杨丽萍和《云南映象》  自诞生以来,舞蹈作品《云南映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切期待,形成了一股“杨丽萍风”。这部作品共分为6场,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
期刊
3D墙绘是指建立在二维基础上的一种立体绘画。这种绘画形式不同于平面绘画,在特定的视角下,它会产生强烈的立体视觉冲击,会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D墙绘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绘画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起源于街头涂鸦,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在商业与生活中。3D墙绘这个概念可以基本囊括这种形式的主要运用之处,以墙、地等媒介为载体,通过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手段对建筑物进行装饰美化,已成为环境艺术的重要手段
期刊
云南红河流域世代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傣族支系,因当地傣族女性喜欢在腰间缠绕多条华丽的花腰彩带,得名花腰傣。基于此,本文以花腰傣的主要聚集地元江县为例,简要分析了传承至今的元江花腰傣舞蹈类型,探寻传承元江花腰傣舞蹈的有效方法。  花腰傣以能歌善舞、服饰华丽闻名,其传统文化较为原始,并没有受到中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显著影响,所以传承至今的文化极为原生态。元江花腰傣传承至今的舞蹈类型和风格较为独特,研究其舞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