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加强了大学生的“五养成”教育,提出“思想品德、阳光心理、专业技能、健康体魄、职业素质”的五个养成,为提升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五养成 职业生涯指导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31-02
2011年7月,我院承担了云南省财政厅“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助学成才研究工程”的子项目“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的专题研究。结合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品德、心理、专业技能、体育活动和职业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寻找五种素质养成的切入点,并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培养效果,逐步形成了我校富有特色的“五养成”教育模式。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力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使我院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学校前列。
1 注重良好品德养成,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我们注重良好品德的教育,把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满足了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能力提升为核心,抓学生干部培训,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抓党员学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身边的人带动周围的人”,推动班级党支部建设,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成才与祖国的利益、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急需人才的基层、生产第一线去,到边远、艰苦的行业去工作。三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对待挫折和困难要意志坚强、充满信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具备勤奋务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式和自身的能力、素质选择就业岗位。一是要求班主任从一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让学生尽早知道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把就业和学业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破除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形成迟就业不如早就业,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重新选择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2 注重专业技能养成,增强就业竞争力
(1)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学院以就业指导为切人点,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深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积极探索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的有效途径,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造价员资格培训考试等获得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四是严格学业规范制度,以“谈话制度、警示制度、班级目标考核办法”等八项制度为基础,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为构建基本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一身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2)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的竞争。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已由原来重学历转变为更重能力,重理论更重实践,重专业素质更重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我们通过开展“五养成”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锻炼、发展大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一是把就业指导与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大学一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突出职业定向,二、三年级以专业和职业能力训练为抓手强化实践锻炼,大学四年级以模拟招聘和就业见习为重点开展就业准备。三是以社团为纽带,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结合专业学习,通过举办工程字、工程制图、建筑方案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等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是使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如每年开展节水宣传、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爱心活动、禁毒防艾宣传与调研等等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3 注重阳光心理养成,提升就业心理素质
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盲目自信、自卑畏怯、盲目攀比、患得患失、依赖等待、从众等等消极心态。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考验的过程,我们把就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一是引导大学生培养客观独立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敢于战胜逆境的坚强品质、积极冷静的情感性格、顽强坚定的自信心、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针对一些毕业生心理问题突出的实际,学院组织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和心理疏导,调整好学生的心态,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其更加成熟和完善。三是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使大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4 注重健康体魄养成,夯实就业基础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大学生在运动能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指标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一些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体力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他们体育意识特别是运动锻炼观念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了体育锻炼和必要的体力活动。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我们一是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集体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每年举办一届班级集体舞、拔河等全民健身活动,要求各班90%以上的同学参与,改变运动会上只有少数运动员参与的现状,将运动会变成全员参与的体育盛会。二是学院团委组织各班级以招标方式承办各项体育活动,包括常年举办的“生命之源”杯篮球赛、足球赛等,积极推行班级、宿舍、个人体育活动的开展。三是倡导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号召广大同学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意识,养成健康的体魄,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合格建设者。 5 注重职业素质养成,提高就业质量
学院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成员由就业指导中心、党群办、团委和毕业班班主任共同组成。学院特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抢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及建筑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线”的工作方针。一是实行就业工作“三项制度”,即就业目标“责任制”、就业效果“奖惩制”和就业过程“联系制”,制订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就业办公室、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签订就业工作责任书,实行“关键节点考核”,形成了良好的导向机制。二是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问卷、推荐表、用人单位调查表等资料准备工作。三是充分动员教职员工尽可能提供就业信息,利用往届毕业生分布的地理优势建立信息点,及时反馈各地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利用校园网实现就业网上需求信息查询、网上用人单位情况介绍、网上自荐、网上政策咨询以及学院就业工作QQ群等多种渠道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四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将毕业生的资料介绍汇编成册,寄送给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 学校—— 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不断加深学院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邀请企业的一些经理人和校友对在校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每年举办小型招聘会数十场。五是认真组织填写毕业生离校联系卡,建立上报制度,及时准确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编制就业工作简报,宣传报道就业动态。就业指导中心和班主任及时跟踪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续指导与服务。
几年来,学院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开展“五养成”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就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格局。2012年,学院初次就业率又有了新的突破,达到91.28%,连续多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学校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牟海萍.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69-71.
[2] 胡爱民.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3):8-11.
[3] 王立明.标本兼治,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6(2):111-113.
[4] 毛文学.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6):39-40.
关键词:大学生 五养成 职业生涯指导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31-02
2011年7月,我院承担了云南省财政厅“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助学成才研究工程”的子项目“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的专题研究。结合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品德、心理、专业技能、体育活动和职业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寻找五种素质养成的切入点,并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培养效果,逐步形成了我校富有特色的“五养成”教育模式。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力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使我院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学校前列。
1 注重良好品德养成,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我们注重良好品德的教育,把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满足了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能力提升为核心,抓学生干部培训,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抓党员学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身边的人带动周围的人”,推动班级党支部建设,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成才与祖国的利益、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急需人才的基层、生产第一线去,到边远、艰苦的行业去工作。三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对待挫折和困难要意志坚强、充满信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具备勤奋务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式和自身的能力、素质选择就业岗位。一是要求班主任从一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让学生尽早知道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把就业和学业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破除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形成迟就业不如早就业,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重新选择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2 注重专业技能养成,增强就业竞争力
(1)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学院以就业指导为切人点,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深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积极探索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的有效途径,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造价员资格培训考试等获得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四是严格学业规范制度,以“谈话制度、警示制度、班级目标考核办法”等八项制度为基础,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为构建基本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一身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2)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的竞争。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已由原来重学历转变为更重能力,重理论更重实践,重专业素质更重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我们通过开展“五养成”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锻炼、发展大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一是把就业指导与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大学一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突出职业定向,二、三年级以专业和职业能力训练为抓手强化实践锻炼,大学四年级以模拟招聘和就业见习为重点开展就业准备。三是以社团为纽带,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结合专业学习,通过举办工程字、工程制图、建筑方案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等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是使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如每年开展节水宣传、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爱心活动、禁毒防艾宣传与调研等等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3 注重阳光心理养成,提升就业心理素质
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盲目自信、自卑畏怯、盲目攀比、患得患失、依赖等待、从众等等消极心态。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考验的过程,我们把就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一是引导大学生培养客观独立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敢于战胜逆境的坚强品质、积极冷静的情感性格、顽强坚定的自信心、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针对一些毕业生心理问题突出的实际,学院组织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和心理疏导,调整好学生的心态,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其更加成熟和完善。三是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使大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4 注重健康体魄养成,夯实就业基础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大学生在运动能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指标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一些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体力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他们体育意识特别是运动锻炼观念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了体育锻炼和必要的体力活动。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我们一是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集体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每年举办一届班级集体舞、拔河等全民健身活动,要求各班90%以上的同学参与,改变运动会上只有少数运动员参与的现状,将运动会变成全员参与的体育盛会。二是学院团委组织各班级以招标方式承办各项体育活动,包括常年举办的“生命之源”杯篮球赛、足球赛等,积极推行班级、宿舍、个人体育活动的开展。三是倡导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号召广大同学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意识,养成健康的体魄,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合格建设者。 5 注重职业素质养成,提高就业质量
学院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成员由就业指导中心、党群办、团委和毕业班班主任共同组成。学院特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抢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及建筑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线”的工作方针。一是实行就业工作“三项制度”,即就业目标“责任制”、就业效果“奖惩制”和就业过程“联系制”,制订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就业办公室、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签订就业工作责任书,实行“关键节点考核”,形成了良好的导向机制。二是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问卷、推荐表、用人单位调查表等资料准备工作。三是充分动员教职员工尽可能提供就业信息,利用往届毕业生分布的地理优势建立信息点,及时反馈各地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利用校园网实现就业网上需求信息查询、网上用人单位情况介绍、网上自荐、网上政策咨询以及学院就业工作QQ群等多种渠道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四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将毕业生的资料介绍汇编成册,寄送给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 学校—— 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不断加深学院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邀请企业的一些经理人和校友对在校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每年举办小型招聘会数十场。五是认真组织填写毕业生离校联系卡,建立上报制度,及时准确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编制就业工作简报,宣传报道就业动态。就业指导中心和班主任及时跟踪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续指导与服务。
几年来,学院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开展“五养成”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就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格局。2012年,学院初次就业率又有了新的突破,达到91.28%,连续多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学校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牟海萍.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69-71.
[2] 胡爱民.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3):8-11.
[3] 王立明.标本兼治,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6(2):111-113.
[4] 毛文学.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