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山原是太湖东南部一长条状基岩岛屿,岸线曲折,湖湾众多。地方志书记載,东山“湾”村地名多达二三十个,或村以湾名,或湾以村名。洪湾,即是其中之一,相传为黄梅雨季时,太湖洪水涌进村内而名。
今年7月中旬,连日暴雨,二三十年未遇的涧水上岸,致使前山响水涧、后山石桥头、陆巷寒谷渡等,到处呈现“涧水瀑布”,所幸“好景”不长,短时间内即自动消失至太湖。半个月后,我专程去了一趟洪湾,发现村前伸入太湖的古码头无影无踪,村口路面依然淹没在太湖洪水中,村名“洪湾”确是名副其实的。但清《太湖备考》和民国《吴县志》,均记作吴湾,今环山629路公交站牌则记为红湾。
洪湾,面朝太湖,背靠莫厘峰下平岭,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村后的平岭古道,是旧时后山通往前山的要道之一,至今保存完好。山间的溪涧蜿蜿村内,尚存青石、麻石两座古涧桥;涧水长流,一部分留存于生活、生产所用的涧潭,其余部分汇入太湖。村口有“洪湾里”古巷门,古韵十足。村前有长长的古码头伸入太湖,码头上还有3个牛鼻子缆船石。最难能可贵的是,洪湾还藏着两口有性别的古 井:一口雌井和一口雄井。
雌井,实名八角泉、八角井,因井栏八角形而名,位于洪湾村中部。相传,八角井极爱干净,它的娘家在前山施家平盘(今星光村)。要是井旁染有鱼腥禽畜等脏物,井水就会神神秘秘逃回“娘家”。井水一旦逃掉,村民必须敲锣打鼓到前山去迎请才会回来。如此代代相传,村民始终都很爱护八角井,用过的脏水都会倒得离井远远的,还会在井壁种上石菖蒲挡尘,保证八角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八角井的喜净洁和爱美之心,自然就和女性挂起了钩,久而久之便有了雌井的称呼。
今之雌井,已被村里整修保护。井壁靠下部分用黄石盘筑,靠上部分用青石盘筑,井口里半侧紧靠村民房屋阶沿,建有青石围栏,外半侧间砌青石和花岗石台阶,台阶旁立有一块青石质井碑。古色古香的雌井,既方便村民洗刷和浇灌之用,也不失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雄井,实名石澌泉,东山十大古泉之一。清《太湖备考》记载:“石澌泉,在吴湾太湖滨。”吴湾,即今之洪湾。清代东山诗人吴大本《石澌泉》诗曰:“谁为浚云根,涓涓月一痕。寒香冬不竭,清冽夜难昏。自有本原在,非徒古迹存。水经犹未息,识此示儿孙。”石澌泉没有护栏,人蹲下去用手就能捧起水来。与八角井相反,石澌泉不怕脏,越脏水越多。特别是村姑去石澌泉洗汰,不管把泉水弄得多混浊,泉水不但不会逃走,反而涌出更多更清冽。石澌泉的包容和豁达符合男性特征,自然而然有了雄井之称。
今之雄井,可惜没有雌井那么幸运,村内的年轻人已不知其所处。经过我的多方打探,终于在村口环山公路旁边的“荒郊野外”找到了他。只见荆棘茅草中一圆形小池,黄石盘筑池壁已有部分坍塌。没有村姑的光顾,泉水已不再上溢,干涸的池中,加上掉进的垃圾,像极了一个垃圾洞。真是人去泉枯,不堪入目。
虎丘剑池上方石桥上的两个圆形洞,为山上寺僧从剑池吊水所用,习称“双吊桶”,也称“双井”,桥因名“双井桥”。相传,吴王夫差陪同西施曾在这里以井为镜,故双井又被称为“夫妻井”或“鸳鸯井”。洪湾村没有虎丘的响名,雌、雄井也没有被西施当镜子照过,但称其为东山的“夫妻井”,也算货真价实。少年夫妻老来伴,真心希望雄井重新焕发生气,夫妻双井可以白头偕老、同享天伦之乐!
今年7月中旬,连日暴雨,二三十年未遇的涧水上岸,致使前山响水涧、后山石桥头、陆巷寒谷渡等,到处呈现“涧水瀑布”,所幸“好景”不长,短时间内即自动消失至太湖。半个月后,我专程去了一趟洪湾,发现村前伸入太湖的古码头无影无踪,村口路面依然淹没在太湖洪水中,村名“洪湾”确是名副其实的。但清《太湖备考》和民国《吴县志》,均记作吴湾,今环山629路公交站牌则记为红湾。
洪湾,面朝太湖,背靠莫厘峰下平岭,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村后的平岭古道,是旧时后山通往前山的要道之一,至今保存完好。山间的溪涧蜿蜿村内,尚存青石、麻石两座古涧桥;涧水长流,一部分留存于生活、生产所用的涧潭,其余部分汇入太湖。村口有“洪湾里”古巷门,古韵十足。村前有长长的古码头伸入太湖,码头上还有3个牛鼻子缆船石。最难能可贵的是,洪湾还藏着两口有性别的古 井:一口雌井和一口雄井。
雌井,实名八角泉、八角井,因井栏八角形而名,位于洪湾村中部。相传,八角井极爱干净,它的娘家在前山施家平盘(今星光村)。要是井旁染有鱼腥禽畜等脏物,井水就会神神秘秘逃回“娘家”。井水一旦逃掉,村民必须敲锣打鼓到前山去迎请才会回来。如此代代相传,村民始终都很爱护八角井,用过的脏水都会倒得离井远远的,还会在井壁种上石菖蒲挡尘,保证八角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八角井的喜净洁和爱美之心,自然就和女性挂起了钩,久而久之便有了雌井的称呼。
今之雌井,已被村里整修保护。井壁靠下部分用黄石盘筑,靠上部分用青石盘筑,井口里半侧紧靠村民房屋阶沿,建有青石围栏,外半侧间砌青石和花岗石台阶,台阶旁立有一块青石质井碑。古色古香的雌井,既方便村民洗刷和浇灌之用,也不失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雄井,实名石澌泉,东山十大古泉之一。清《太湖备考》记载:“石澌泉,在吴湾太湖滨。”吴湾,即今之洪湾。清代东山诗人吴大本《石澌泉》诗曰:“谁为浚云根,涓涓月一痕。寒香冬不竭,清冽夜难昏。自有本原在,非徒古迹存。水经犹未息,识此示儿孙。”石澌泉没有护栏,人蹲下去用手就能捧起水来。与八角井相反,石澌泉不怕脏,越脏水越多。特别是村姑去石澌泉洗汰,不管把泉水弄得多混浊,泉水不但不会逃走,反而涌出更多更清冽。石澌泉的包容和豁达符合男性特征,自然而然有了雄井之称。
今之雄井,可惜没有雌井那么幸运,村内的年轻人已不知其所处。经过我的多方打探,终于在村口环山公路旁边的“荒郊野外”找到了他。只见荆棘茅草中一圆形小池,黄石盘筑池壁已有部分坍塌。没有村姑的光顾,泉水已不再上溢,干涸的池中,加上掉进的垃圾,像极了一个垃圾洞。真是人去泉枯,不堪入目。
虎丘剑池上方石桥上的两个圆形洞,为山上寺僧从剑池吊水所用,习称“双吊桶”,也称“双井”,桥因名“双井桥”。相传,吴王夫差陪同西施曾在这里以井为镜,故双井又被称为“夫妻井”或“鸳鸯井”。洪湾村没有虎丘的响名,雌、雄井也没有被西施当镜子照过,但称其为东山的“夫妻井”,也算货真价实。少年夫妻老来伴,真心希望雄井重新焕发生气,夫妻双井可以白头偕老、同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