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创设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想方设法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开启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鼓励 参与 激发兴趣 提高 实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学习数学能力的欲望,进而才能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鼓励学生参与,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知道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实践的活动中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中有效的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古代问题):有甲、乙两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数就和你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通过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精心设置练习作业,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只有通过有效的作业练习,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进而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期。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除了在注重练习作业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特别注重巩固新知识,强化了对新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例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我由易到难分梯度设计了五种方法对内角和定理进行证明。
方法一:如图1,延长BC至D,过C点作CE∥AB.证明:∠A+∠B+∠ACB=180°。
[B][E][C][D][A][2][1] [F] [E][2][B][C][A][1]
图 1 图 2
[B][C][E][A][2][D] [F] [1][3][4]
图 3
方法二:如图2,过点A作EF∥BC,证明:∠BAC+∠B+∠C=180°。
方法三:如图3,在BC边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交AC于E,作DF∥AC交AB于F。证明:∠A+∠B+∠C=180°。
[B][C][D][A][1] [B][E][C][F][D][A][2][1][3][4]
图 4 图 5
方法四:过点A作AD∥BC(如图4)。证明: ∠BAC+∠B+∠C=180°。
方法五:如图5,过点A任作一条射线AD,再作BE∥AD,CF∥AD。证明:∠BAC+∠ABC+∠ACB =180°。
通过这五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定理进行了证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转换角色,利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再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很好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我们的教学将受影响,甚至抑制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所抱有的期望有多大,都能将通过我们的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有形或无形的鼓舞,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并能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如在数学课堂上,我常常巧妙地、适时地用一句俏皮话、或一个小小的玩笑话、或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下轻轻地在头顶的抚摸……这样的行为都能使师生间紧张的课堂气氛得到缓和,从而舒缓学生对听课产生的压力,继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抒胸怀,既有助于解决问题,又有助于轻松地掌握知识,还能获得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信任与尊重。在课堂上学生渴望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渴求。如我在上课时,若对某个学生有一个关注的眼神或是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能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特别关爱,学生也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我对他们关爱的反馈,便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有了这样的情感互动,我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就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由低效、无效向有效和高效的转变。
因此,我深深体会到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同时,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自己的课堂。我们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我绝不能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学生望而生畏神态。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提倡:回答错了的允许重新纠错回答;回答得不完整的允许再次补充回答完整;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再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各抒己见;我出的错地方允许学生指出和指正;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就能自由发表意见。所以,我的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感觉是一个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教学过程。
四、重视过程评价,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过程评价即指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通过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知道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如在学习“垂径定理”时,我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设计了这样一道考题:已知圆中两弦长6cm和8cm,半径为5cm,求两弦之间的距离。经过讨论,等学生完整回答出两种结果后,我对能够完整做出回答的学生及时做出肯定性评价和鼓励,并给予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祝贺,从而激发了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的树立了这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让学生乐其学、钻其学,精其学,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总之,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对数学教学十分重要,是教好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坚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鼓励 参与 激发兴趣 提高 实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学习数学能力的欲望,进而才能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鼓励学生参与,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知道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实践的活动中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中有效的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古代问题):有甲、乙两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数就和你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通过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精心设置练习作业,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只有通过有效的作业练习,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进而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期。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除了在注重练习作业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特别注重巩固新知识,强化了对新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例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我由易到难分梯度设计了五种方法对内角和定理进行证明。
方法一:如图1,延长BC至D,过C点作CE∥AB.证明:∠A+∠B+∠ACB=180°。
[B][E][C][D][A][2][1] [F] [E][2][B][C][A][1]
图 1 图 2
[B][C][E][A][2][D] [F] [1][3][4]
图 3
方法二:如图2,过点A作EF∥BC,证明:∠BAC+∠B+∠C=180°。
方法三:如图3,在BC边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交AC于E,作DF∥AC交AB于F。证明:∠A+∠B+∠C=180°。
[B][C][D][A][1] [B][E][C][F][D][A][2][1][3][4]
图 4 图 5
方法四:过点A作AD∥BC(如图4)。证明: ∠BAC+∠B+∠C=180°。
方法五:如图5,过点A任作一条射线AD,再作BE∥AD,CF∥AD。证明:∠BAC+∠ABC+∠ACB =180°。
通过这五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定理进行了证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转换角色,利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再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很好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我们的教学将受影响,甚至抑制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所抱有的期望有多大,都能将通过我们的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有形或无形的鼓舞,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并能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如在数学课堂上,我常常巧妙地、适时地用一句俏皮话、或一个小小的玩笑话、或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下轻轻地在头顶的抚摸……这样的行为都能使师生间紧张的课堂气氛得到缓和,从而舒缓学生对听课产生的压力,继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抒胸怀,既有助于解决问题,又有助于轻松地掌握知识,还能获得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信任与尊重。在课堂上学生渴望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渴求。如我在上课时,若对某个学生有一个关注的眼神或是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能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特别关爱,学生也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我对他们关爱的反馈,便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有了这样的情感互动,我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就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由低效、无效向有效和高效的转变。
因此,我深深体会到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同时,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自己的课堂。我们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我绝不能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学生望而生畏神态。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提倡:回答错了的允许重新纠错回答;回答得不完整的允许再次补充回答完整;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再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各抒己见;我出的错地方允许学生指出和指正;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就能自由发表意见。所以,我的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感觉是一个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教学过程。
四、重视过程评价,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过程评价即指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通过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知道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如在学习“垂径定理”时,我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设计了这样一道考题:已知圆中两弦长6cm和8cm,半径为5cm,求两弦之间的距离。经过讨论,等学生完整回答出两种结果后,我对能够完整做出回答的学生及时做出肯定性评价和鼓励,并给予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祝贺,从而激发了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的树立了这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让学生乐其学、钻其学,精其学,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总之,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对数学教学十分重要,是教好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坚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