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教育阶段,对儿童之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不仅要求趣味性还要有教育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并且也能够加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阶段的儿童全面的发展身心健康。幼儿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之后身心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应注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尤其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和选择。幼儿园的体育游戏不仅要求趣味性还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性,使幼儿对体育游戏感兴趣,乐于参加,同时也能够得到教育和提高,这也对体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
一、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意义
(一)提高幼儿的体力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增强儿童体力。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时奔跑、跳跃,可以有效的增加血液循环,加强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的运动,很好的锻炼和改善了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增强了儿童的体力。在体育游戏中设定的动作可以帮助儿童做到肢体的灵活和熟练,有利于儿童在生活中正确的做出动作。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会给幼儿带来欢乐,也培养了儿童的进取心。并且体育游戏一般都在户外进行,幼儿可以在活动中接触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增强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推动幼儿的智力发展
体育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任务性,需要儿童开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例如比赛类的活动怎样取胜,捉迷藏的游戏怎样不被人找到,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儿童思维。还有些活动如定向跑或者寻找物品,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
(三)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体育游戏有具有一定的规则,儿童在参与中必须要遵守才能够使游戏顺利的进行,让孩子在游戏之中得到教育。儿童多参与体育游戏可以培养他们关系集体、互相合作的精神,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且加强了勇敢、机智、顽强等优良品质的培养。
(四)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
在体育游戏中会运用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来配合,这有利于幼儿美感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感受美,欣赏美,并且加强了创造美的能力。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架构
(一)设立明确的目标
首先在进行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时要设定好目标,所设定的目标要针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规范作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的体育活动的目标做出了基本的依据,而各个幼儿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幼儿的具体水平来设定具体的目标。并且在体育游戏中还要根据儿童的适应能力和掌握程度,灵活的调整游戏目标,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
(二)选择丰富的、趣味性的形式和内容
体育游戏的设计和选择需要具有合理性,如组织不当会造成难以控制运动负荷的情况出现,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儿童又处在好奇好动的特殊时期,体育游戏的形式内容过于简单又难以引起儿童的热情和参与兴趣。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年龄来选择丰富、趣味性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保证器材和场地的适合,掌握好儿童可以承受的运动量,并且还要构建好游戏的情节,使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儿童身体,还可以为幼儿带来想象的空间,具有教育性。针对小班的幼儿应选择简单有趣的游戏,例如“兔子种萝卜”“蚂蚁搬家”等,这类游戏对肢体的要求也比较低,通过模仿兔子跳、蚂蚁爬等简单的动作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针对中班、大班的幼儿,应选择内容稍微复杂的游戏,可以有多个情节,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变化的同事创造性的参与游戏,这类游戏对于幼儿的动作技能也有一定要求,比较综合性的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三)重视儿童的参与的兴趣
幼儿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兴趣是他们参与活动最根本的动力。教师在设计组织体育游戏时重视是否能够引起儿童的参与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活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器材和场地的吸引。器材是体育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器材和场地的变化可以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利用好现有的器材,启发儿童的发散性想象力,突破常规的用法来操作器材,即使是单一的器械也可以有丰富的互动。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在场地中创造性的摆放和使用器材,开展个性化的竞赛活动。另外教师也可以收集废旧物品来制作有趣的器材。
另外要注意游戏的故事引导。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可以引起儿童的注意,激发参与性,使他们感受到故事的情境发展,使游戏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幼儿的行动愿望,最终使幼儿主动的做出努力来完成目标。
最后要注意游戏情景的布置。幼儿一般喜欢刺激,乐于挑战,教师在布置游戏场景时要注重生动形象,可以很好的吸引注意力,使幼儿更好的融入游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花园、小路来作为游戏场地,设计布置出能够刺激幼儿想象力和参与兴趣的活动场景。
(四)进入游戏时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合适的语言来讲解
较为复杂的体育游戏一般包含着好几个情节和场景,在进入游戏之前教师要讲解清楚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对于躲闪性、竞赛性、球类等无主题的游戏,教师要精练、简短的讲解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同时做适当的示范。在讲解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对于小班的同学要运用引导性的语言,使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来指导幼儿注意一些动作规则;对于中班、大班的幼儿,游戏一般具有主题性和模仿性,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生动形象,激发儿童的情感和想象,同时逼真的做出各种动作来完成游戏。
2.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自主性
幼儿园的儿童一般比较活泼好动,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也没有很好的坚持意识。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时要注意管理幼儿的行为,帮助他们控制自己遵守规则。幼儿做出了违规的行为,教师要采取温柔的手段用简单的语言来引导,使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在游戏进行之前也可以制定惩罚的规则。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在游戏中会表现出一些典型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建立规则,思考游戏的进行顺序,互相监督执行,这样也能够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
3.仔细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
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有利于归纳出有效、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在体育游戏中要认真的观察,了解到这项活动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发展水平,游戏的场景布置、道具、规则是否能够锻炼到儿童,并且根据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及时的做出调整,使儿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并且得到身心的锻炼和发展。教师在观察中还要能够关注并总结出幼儿的兴趣点,儿童一般喜欢热闹、喜欢冒险,对于这类活动比较感兴趣,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组织出各种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教师的观察还应关注于个体的儿童差别化,对于能力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和保护。
(五)结束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游戏的结束也是活动进行的重要部分,教师首先要注意结束的时机。一般是在儿童的情绪比较高涨还没有感觉到累的时候结束,这样可以使儿童留有回味,更加期待下次的游戏。另外要注意结束的气氛要保持欢乐、热闹。最后在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儿童来收拾整理器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三、结束语
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具有引导、支持、观察的作用,需要适当的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儿童在游戏中提高各项能力,促进智力、体力和品质的提高,保证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彬.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策略探讨[J].速读(下旬),2014,(12):305-305.
[2]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1-63.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并且也能够加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阶段的儿童全面的发展身心健康。幼儿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之后身心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应注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尤其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和选择。幼儿园的体育游戏不仅要求趣味性还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性,使幼儿对体育游戏感兴趣,乐于参加,同时也能够得到教育和提高,这也对体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
一、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意义
(一)提高幼儿的体力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增强儿童体力。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时奔跑、跳跃,可以有效的增加血液循环,加强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的运动,很好的锻炼和改善了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增强了儿童的体力。在体育游戏中设定的动作可以帮助儿童做到肢体的灵活和熟练,有利于儿童在生活中正确的做出动作。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会给幼儿带来欢乐,也培养了儿童的进取心。并且体育游戏一般都在户外进行,幼儿可以在活动中接触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增强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推动幼儿的智力发展
体育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任务性,需要儿童开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例如比赛类的活动怎样取胜,捉迷藏的游戏怎样不被人找到,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儿童思维。还有些活动如定向跑或者寻找物品,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
(三)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体育游戏有具有一定的规则,儿童在参与中必须要遵守才能够使游戏顺利的进行,让孩子在游戏之中得到教育。儿童多参与体育游戏可以培养他们关系集体、互相合作的精神,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且加强了勇敢、机智、顽强等优良品质的培养。
(四)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
在体育游戏中会运用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来配合,这有利于幼儿美感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感受美,欣赏美,并且加强了创造美的能力。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架构
(一)设立明确的目标
首先在进行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时要设定好目标,所设定的目标要针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规范作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的体育活动的目标做出了基本的依据,而各个幼儿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幼儿的具体水平来设定具体的目标。并且在体育游戏中还要根据儿童的适应能力和掌握程度,灵活的调整游戏目标,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
(二)选择丰富的、趣味性的形式和内容
体育游戏的设计和选择需要具有合理性,如组织不当会造成难以控制运动负荷的情况出现,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儿童又处在好奇好动的特殊时期,体育游戏的形式内容过于简单又难以引起儿童的热情和参与兴趣。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年龄来选择丰富、趣味性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保证器材和场地的适合,掌握好儿童可以承受的运动量,并且还要构建好游戏的情节,使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儿童身体,还可以为幼儿带来想象的空间,具有教育性。针对小班的幼儿应选择简单有趣的游戏,例如“兔子种萝卜”“蚂蚁搬家”等,这类游戏对肢体的要求也比较低,通过模仿兔子跳、蚂蚁爬等简单的动作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针对中班、大班的幼儿,应选择内容稍微复杂的游戏,可以有多个情节,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变化的同事创造性的参与游戏,这类游戏对于幼儿的动作技能也有一定要求,比较综合性的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三)重视儿童的参与的兴趣
幼儿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兴趣是他们参与活动最根本的动力。教师在设计组织体育游戏时重视是否能够引起儿童的参与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活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器材和场地的吸引。器材是体育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器材和场地的变化可以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利用好现有的器材,启发儿童的发散性想象力,突破常规的用法来操作器材,即使是单一的器械也可以有丰富的互动。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在场地中创造性的摆放和使用器材,开展个性化的竞赛活动。另外教师也可以收集废旧物品来制作有趣的器材。
另外要注意游戏的故事引导。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可以引起儿童的注意,激发参与性,使他们感受到故事的情境发展,使游戏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幼儿的行动愿望,最终使幼儿主动的做出努力来完成目标。
最后要注意游戏情景的布置。幼儿一般喜欢刺激,乐于挑战,教师在布置游戏场景时要注重生动形象,可以很好的吸引注意力,使幼儿更好的融入游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花园、小路来作为游戏场地,设计布置出能够刺激幼儿想象力和参与兴趣的活动场景。
(四)进入游戏时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合适的语言来讲解
较为复杂的体育游戏一般包含着好几个情节和场景,在进入游戏之前教师要讲解清楚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对于躲闪性、竞赛性、球类等无主题的游戏,教师要精练、简短的讲解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同时做适当的示范。在讲解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对于小班的同学要运用引导性的语言,使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来指导幼儿注意一些动作规则;对于中班、大班的幼儿,游戏一般具有主题性和模仿性,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生动形象,激发儿童的情感和想象,同时逼真的做出各种动作来完成游戏。
2.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自主性
幼儿园的儿童一般比较活泼好动,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也没有很好的坚持意识。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时要注意管理幼儿的行为,帮助他们控制自己遵守规则。幼儿做出了违规的行为,教师要采取温柔的手段用简单的语言来引导,使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在游戏进行之前也可以制定惩罚的规则。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在游戏中会表现出一些典型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建立规则,思考游戏的进行顺序,互相监督执行,这样也能够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
3.仔细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
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有利于归纳出有效、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在体育游戏中要认真的观察,了解到这项活动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发展水平,游戏的场景布置、道具、规则是否能够锻炼到儿童,并且根据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及时的做出调整,使儿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并且得到身心的锻炼和发展。教师在观察中还要能够关注并总结出幼儿的兴趣点,儿童一般喜欢热闹、喜欢冒险,对于这类活动比较感兴趣,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组织出各种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教师的观察还应关注于个体的儿童差别化,对于能力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和保护。
(五)结束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游戏的结束也是活动进行的重要部分,教师首先要注意结束的时机。一般是在儿童的情绪比较高涨还没有感觉到累的时候结束,这样可以使儿童留有回味,更加期待下次的游戏。另外要注意结束的气氛要保持欢乐、热闹。最后在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儿童来收拾整理器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三、结束语
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具有引导、支持、观察的作用,需要适当的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儿童在游戏中提高各项能力,促进智力、体力和品质的提高,保证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彬.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策略探讨[J].速读(下旬),2014,(12):305-305.
[2]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