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基础化学学科的特点,阐述了目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现状,分析研究了目前高校基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如何改进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础化学;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践
一、基础化学学科特点
基础化学的学科特点是由课程内容和结构特点决定的。课程内容是从学科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其内容一方面要符合基础化学学科本身发展规律,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这些都是为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作为一所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且以化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其基础化学课程是使学生成为新型高素质化工类人才的第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它承上启下,是学好工科化工类后续化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基础化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由于基础化学内容烦琐,学生负担过重,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大部分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展示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前沿知识涉及少,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对于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抽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而且会和后续物理化学课程内容重复。所添加的分析化学的内容,在教学中仅通过几个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很难让学生自主找到实验方法和途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整个理论及操作过程也不能深刻体会。还有原子结构等微观知识,学生的数学知识跟不上,导致在理解如薛定谔方程时出现困难,学生更会畏首畏尾,无法激发基础化学学习热情。虽然课程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缺乏趣味性和探索性,缺乏创造性,学生都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演示实验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从而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三、解决方法初探
对于理论教学,以引导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层层剖析;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精讲多练。由于大学课堂容量远远大于中学课堂,刚进校门的大一学生首先会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化学平衡及重点知识的讲授中应适当放慢进度,让学生适应大学教学。在每章授课前,将本章的知识点告知学生,让学生事先预习,并建立基础化学预习与复习网络平台以帮助学生预习,促使他们更专心地听老师讲授课程中的疑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用色彩、图片、动画等多种生动的形式表现抽象的、难懂的内容。如讲解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利用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化学平衡的应用及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在每次实验后,增加部分与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习题,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思维乃至智力的最显著特征是概括性。在实验课上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选做实验”和“兴趣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使学生对相关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当然,教师对所教知识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很有帮助。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在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另外要多读书,多内省,不断反省自身教学方面的不足;多实践,多上课,多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既要虚心治学,又要勇于创新,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基础化学课程,从而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阎 芳,韩玮娜,常 亮.基础化学教学经验与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4).
[2]徐志珍.现代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6).
关键词:基础化学;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践
一、基础化学学科特点
基础化学的学科特点是由课程内容和结构特点决定的。课程内容是从学科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其内容一方面要符合基础化学学科本身发展规律,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这些都是为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作为一所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且以化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其基础化学课程是使学生成为新型高素质化工类人才的第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它承上启下,是学好工科化工类后续化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基础化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由于基础化学内容烦琐,学生负担过重,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大部分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展示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前沿知识涉及少,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对于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抽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而且会和后续物理化学课程内容重复。所添加的分析化学的内容,在教学中仅通过几个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很难让学生自主找到实验方法和途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整个理论及操作过程也不能深刻体会。还有原子结构等微观知识,学生的数学知识跟不上,导致在理解如薛定谔方程时出现困难,学生更会畏首畏尾,无法激发基础化学学习热情。虽然课程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缺乏趣味性和探索性,缺乏创造性,学生都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演示实验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从而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三、解决方法初探
对于理论教学,以引导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层层剖析;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精讲多练。由于大学课堂容量远远大于中学课堂,刚进校门的大一学生首先会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化学平衡及重点知识的讲授中应适当放慢进度,让学生适应大学教学。在每章授课前,将本章的知识点告知学生,让学生事先预习,并建立基础化学预习与复习网络平台以帮助学生预习,促使他们更专心地听老师讲授课程中的疑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用色彩、图片、动画等多种生动的形式表现抽象的、难懂的内容。如讲解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利用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化学平衡的应用及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在每次实验后,增加部分与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习题,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思维乃至智力的最显著特征是概括性。在实验课上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选做实验”和“兴趣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使学生对相关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当然,教师对所教知识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很有帮助。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在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另外要多读书,多内省,不断反省自身教学方面的不足;多实践,多上课,多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既要虚心治学,又要勇于创新,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基础化学课程,从而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阎 芳,韩玮娜,常 亮.基础化学教学经验与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4).
[2]徐志珍.现代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