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作文教学的三大误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疼的一件事情。学生写作文,感到心烦,老师教作文、批作文感到收效甚微。那么,问题何在呢?我认为,作文教学的误区是制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误区一,单一文体程序控制。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基本上是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单元模式编排,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即是按照这种单一的文体程序分学段实施控制。这样,学生在小学至初一学段主要是读写记叙文,到初二、初三主要是读写说明文、议论文,结果造成了学生作文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作文形式、作文内容呆板、单调的奇怪现象。
  
  误区二,听说读写单行。
  聽说读写是相对独立又有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思维的干扰,只看到它们的相对独立性,而看不到它们密切的内在联系,更谈不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听说教学设计,少数老师也只是把听说教学看成是阅读教学的“边角料”。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娴熟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时,课文“写作特点”的归纳又成了阅读教学的“边角料”。听说读写“我行我素”,各走各的路。写作教学的重担就这样无情地落在了两周一次的“作文课”上了。
  误区三,作文写作与作文修改分离。
  (写作与修改分离是作文教学的另一误区。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写,老师改;一是“写”与“改”相隔时间久远。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结果只会是老师太苛求,学生盯分数;或者是“无可奈何本交去,似曾相识文归来”。
  如何突破作文教学中的这些误区?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立体交叉的作文教学体系
  事实上单一文体程序控制的作文教学,既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认识能力如观察、思维、想象、内部言语诸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突破这一误区。一是在小学高年级,初中低年级综合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建立“作文模式”,如可在同一学段让学生练习写作简单记叙文(一人一事),简短的说明文(说明实物),小议论文等,避免老师把“写作特点”的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边角料”,将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要花大气力指导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博览中积累知识,陶冶性情,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做好作文储备工作。
  二、写作、修改两不误
  有人说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有人说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这两面种说法都有失偏颇。作文既是写出来的又是改出来的。既会写又能改方是“文章能手”。故此,作文教学首先应改变现行教学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定势”,把作文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当年指点子女写作时,有两条原则,一是“写的时候要写自己的话”;二是“写定之后自己用心改。”《语文标准》特别提出了各学段写作的次数、字数的量化要求。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增加修改次数的量化指标。这又可分为指令性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对大部分学生,要求按指令指标自改或互改,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则可适当减少指令性作文修改次数,而适当增加指导性修改量次。其实,教师修改学生作文宜采用“启发式”,摒弃精批细致的批改方式。这样,把写作、修改的权力全交还给学生,可避免教师批语“空对空”的现象,又能克服因老师批改不及时而造成学生对作文“淡忘”的情况,让学生在写作、修改中体悟作文的道理。三是教师应逐渐改变作文评价模式,变“甄别”、“选拔”式作文评价模式为重发展、显个性式评价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写作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赵婧,女,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如对朝鲜书迷来说,通过地下市场借阅,是他们接触国外流行小说的重要渠道。  在朝鲜,犯罪小说和间谍小说深受民众喜爱。不过,如果打算一饱眼福,普通朝鲜人往往需要去民间的“图书黑市”碰碰运气,并且按小时支付租金。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类出版物与官方政策有出入,它们通常只向那些“信得过”的顾客——如高校学生提供;按朝鲜人的收入而论,租金也不便宜。  “外国小说早已存在,但最近才有‘颠覆性’的作品出现,”韩
可以和能够把自己最好的观察和研究能力奉献给客观的、非时间性的现象,做一个这样的人,真是有特殊的福分,它使我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个人的命运和周围人的行为,对此,我是多么高兴和感激啊!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允许我们漠视把我们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类联系在一起的义务。  我们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状况奇特得很,我们中的每个人,既非自愿也无人邀请,就在这世界上作一短暂的逗留,对于为了什么却一无所知。在日常生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好伙伴》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用词的精准,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还让学生领悟了课文用词的精妙。学生在感悟中,情感得到熏陶,朗读水平得到了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一、从“们”字中体会伙伴多  比较一:小伙伴来看望他。  小伙伴们来看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