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离不开我们的英语常规课堂阵地,阅读课作为英语学科的核心课型,担负着实现课程新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困于阅读教学“语言第一、应试第一”的价值取向,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合理有效地设计阅读教学问题,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为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有效设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1. 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良现象
问题,作为“脚手架”,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级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促成学生批判性等较高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是,在大量的实际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无论是在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还是读后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诸多的不良倾向:设问未能凸显文本的核心主线,未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未能明确表达设计意图。导致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的理解不到位,对文本的内涵挖掘不深刻,无法将学生的主体思维与自我意识涌入到阅读过程中,很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和发展思维。
2. 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建议
为了避免问题设计常见的不良倾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从一定的角度去思考,而思考的出发点就是我们所理解文本所设计的问题。问题设计会受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教学理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有效实施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和发展思维。
2.1 问题设计要凸显文本脉络
现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一般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先对文章进行宏观把握,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进行细节阅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梳理文本时也要遵循这样的模式,对文本进行宏观把握时要注意凸显文本脉络,设计理解文本脉络的有效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避免出现杂乱无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问题设计。
案例一:人教版必修第一模块Unit 5 Reading 《Elias’ Story》这篇阅读文本中,主人公Elias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了Nelson Mandela的伟大事迹,在梳理文本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Q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nd How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梳理出前两段的主旨大意:The life of Elias before he met Mandela和后三段的主旨大意:The change in Elias’ life after he met Mandela,从而使文章框架清晰可辨。然后再顺着这个框架对文本信息做进一步的梳理.
2.2 问题设计要拓展文本内涵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主旨大意后,教师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并让学生引用文中实事加以证实。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内涵和写作意图等进行提问。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Who is this text most probably intended for and why?
What kind of language is used in the text?
2.3 問题设计要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在理解文本主旨大意和深层内涵之后,一个有想法的读者不会完全接受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和事实,他应该能够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对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和评价。这时,教师通常需要就话题、内容、语言或思维等方面设计一定的评价性问题,让学生结合文本对照自身,把自己放在作者或文体主体的位置上进行反思和评价。这类问题一般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因此对培养学生深层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案例二:人教版必修第五模块Unit 5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时,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框架,了解文本内容后,设计了以下评估型问题:
Q1: Do you think these three examples are well-chosen? Why (not)?
Q2: If you were the writer, would you choose the same three theme parks as the writer did? If not, can you design another one?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以辩证评判的观点评价作者的选材意图和写作效果,并且把自己放在作者的位置上跟自身进行比对和反思,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意图等,对主题公园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展开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篇幅长,内容多,导致教师设计的问题数量多、内容杂、次序乱,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明确的思路,对问题发展的主线、设问指向、认知难易等有个清晰的认知,并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结合问题的类型及其特征,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在读前、读中、读后有效地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实现英语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涡阳第一中学)
1. 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良现象
问题,作为“脚手架”,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级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促成学生批判性等较高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是,在大量的实际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无论是在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还是读后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诸多的不良倾向:设问未能凸显文本的核心主线,未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未能明确表达设计意图。导致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的理解不到位,对文本的内涵挖掘不深刻,无法将学生的主体思维与自我意识涌入到阅读过程中,很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和发展思维。
2. 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建议
为了避免问题设计常见的不良倾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从一定的角度去思考,而思考的出发点就是我们所理解文本所设计的问题。问题设计会受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教学理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有效实施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和发展思维。
2.1 问题设计要凸显文本脉络
现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一般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先对文章进行宏观把握,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进行细节阅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梳理文本时也要遵循这样的模式,对文本进行宏观把握时要注意凸显文本脉络,设计理解文本脉络的有效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避免出现杂乱无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问题设计。
案例一:人教版必修第一模块Unit 5 Reading 《Elias’ Story》这篇阅读文本中,主人公Elias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了Nelson Mandela的伟大事迹,在梳理文本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Q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nd How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梳理出前两段的主旨大意:The life of Elias before he met Mandela和后三段的主旨大意:The change in Elias’ life after he met Mandela,从而使文章框架清晰可辨。然后再顺着这个框架对文本信息做进一步的梳理.
2.2 问题设计要拓展文本内涵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主旨大意后,教师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并让学生引用文中实事加以证实。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内涵和写作意图等进行提问。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Who is this text most probably intended for and why?
What kind of language is used in the text?
2.3 問题设计要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在理解文本主旨大意和深层内涵之后,一个有想法的读者不会完全接受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和事实,他应该能够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对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和评价。这时,教师通常需要就话题、内容、语言或思维等方面设计一定的评价性问题,让学生结合文本对照自身,把自己放在作者或文体主体的位置上进行反思和评价。这类问题一般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因此对培养学生深层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案例二:人教版必修第五模块Unit 5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时,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框架,了解文本内容后,设计了以下评估型问题:
Q1: Do you think these three examples are well-chosen? Why (not)?
Q2: If you were the writer, would you choose the same three theme parks as the writer did? If not, can you design another one?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以辩证评判的观点评价作者的选材意图和写作效果,并且把自己放在作者的位置上跟自身进行比对和反思,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意图等,对主题公园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展开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篇幅长,内容多,导致教师设计的问题数量多、内容杂、次序乱,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明确的思路,对问题发展的主线、设问指向、认知难易等有个清晰的认知,并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结合问题的类型及其特征,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在读前、读中、读后有效地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实现英语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涡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