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融入学生感知意念,才是心灵与审美的互动交流。
【关键词】 美术;欣赏;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98-01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审美教育的效果越好。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欣赏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激发其兴趣。
美术欣赏课中,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但是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缩短与欣赏作品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解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说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这样的欣赏课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美术是无声艺术,音乐是有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音乐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能取得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
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当时“梅杜萨号”远洋船触礁事件,表现遇难船员乘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终于看到救援的船只,一刹那间人们所表现出的激情和求生的渴望。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教师选择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作为背景音乐,音乐由抑郁到激动的变化,有如把憧憬寄予梦幻之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很快的感受到了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样,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心灵感悟,学生感受到了作品中所强调的人的激情与理想追求,张扬个性精神和思想解放,强调感情与幻想。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欣赏名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对美术作品欣赏,既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知识,又要向学生传授鉴赏名家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特点的能力。通过对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言准确 、言简意明 、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美术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也要融入学生感知意念,才是对美的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在上欣赏课时,不要急于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过的美术理论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学生的发言中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释作品,最后老师对作品加以总结,以此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术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这是美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例如多媒体投影仪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直观地把画面表现出来可动可静,可平面可立体,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观察,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出壳了》一课中,可运用投影仪出示图片,根据故事的步骤一边讲故事,一边慢慢地展出图片,最后形成完整的画面。这样,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故事,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在一堂美术课上,既要让学生学绘画的基本技法,又要使他们感受到现代化教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及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例如在上设计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构思,不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否定,要在赞扬和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修改作品,使作品更加完整和完美。学生的思想很奇特,常常会设计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或许有的时候,我们还能完全地理解和欣赏,但一定要知道,孩子们的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对人的审美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而感知艺术是需要一种天分的,这种天分来自于童年一种不可言传的感觉,如果在童年时期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扼杀一个人的灵性。但是,美术教育不是专门针对灵性十足的孩子,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们必须在尊重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应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比如在画画时,有时候我们就一定要统一训练,在教学中可以在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按着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一种事物,不要考虑学生画得像不像,应当多考虑学生画得好不好。像不像与好不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前者只是模仿,后者才是创新。
一个教师的教态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的。从教师的教态中,学生可以感到亲切,感到愉快,感到鼓励,感到成功。所以,一个优秀的美术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精力充沛,既有很好的演员技能,又要有精良的导演才华,要亲切自然,具有儿童的行为和语言,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也就喜欢上美术课了。
【关键词】 美术;欣赏;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98-01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审美教育的效果越好。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欣赏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激发其兴趣。
美术欣赏课中,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但是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缩短与欣赏作品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解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说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这样的欣赏课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美术是无声艺术,音乐是有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音乐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能取得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
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当时“梅杜萨号”远洋船触礁事件,表现遇难船员乘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终于看到救援的船只,一刹那间人们所表现出的激情和求生的渴望。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教师选择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作为背景音乐,音乐由抑郁到激动的变化,有如把憧憬寄予梦幻之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很快的感受到了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样,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心灵感悟,学生感受到了作品中所强调的人的激情与理想追求,张扬个性精神和思想解放,强调感情与幻想。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欣赏名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对美术作品欣赏,既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知识,又要向学生传授鉴赏名家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特点的能力。通过对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言准确 、言简意明 、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美术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也要融入学生感知意念,才是对美的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在上欣赏课时,不要急于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过的美术理论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学生的发言中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释作品,最后老师对作品加以总结,以此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术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这是美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例如多媒体投影仪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直观地把画面表现出来可动可静,可平面可立体,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观察,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出壳了》一课中,可运用投影仪出示图片,根据故事的步骤一边讲故事,一边慢慢地展出图片,最后形成完整的画面。这样,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故事,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在一堂美术课上,既要让学生学绘画的基本技法,又要使他们感受到现代化教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及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例如在上设计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构思,不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否定,要在赞扬和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修改作品,使作品更加完整和完美。学生的思想很奇特,常常会设计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或许有的时候,我们还能完全地理解和欣赏,但一定要知道,孩子们的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对人的审美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而感知艺术是需要一种天分的,这种天分来自于童年一种不可言传的感觉,如果在童年时期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扼杀一个人的灵性。但是,美术教育不是专门针对灵性十足的孩子,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们必须在尊重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应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比如在画画时,有时候我们就一定要统一训练,在教学中可以在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按着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一种事物,不要考虑学生画得像不像,应当多考虑学生画得好不好。像不像与好不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前者只是模仿,后者才是创新。
一个教师的教态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的。从教师的教态中,学生可以感到亲切,感到愉快,感到鼓励,感到成功。所以,一个优秀的美术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精力充沛,既有很好的演员技能,又要有精良的导演才华,要亲切自然,具有儿童的行为和语言,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也就喜欢上美术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