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汽车制造商几年来出资50万美元参与路面安全项目,研究中国少年儿童在公路上的安全性。它就是一家全球较具影响力的车厂戴姆勒·克莱斯勒。
一家卖酒的公司鼓励年轻人合适、正确地饮酒,并和法国交通部门合作,宣传全球道路安全,和中国交通安全协会合作进行安全驾驶教育。这是成立于1805年的百年老店——保乐力加。
“社会责任”、“行业道德”、“品牌战略”三者能否合一?一些优秀企业在关照原始的逐利本性之外,罢黜“股东中心主义”,意识到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在公司内部管理、经营理念、实际运作中体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承担。
然而,会有企业跳出来:“社会责任我明白,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哪里?”
企业“一日不可无”的是利润,企业不接纳社会责任的隐性理由往往也是利润。“社会使命感”尽管光艳照人,却与企业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形成悖论,让人取舍艰难。
不过,优秀企业承负社会责任的理由恐怕也是利润。对员工友善信任,尊重《劳动法》,换来的是工作效率,以人为本,关注资源的再生性问题。会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从长期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也是竞争力,可以借此力量提高企业素质,提升盈利能力。
一家美国公司参观了山东一家集团的厂区后说,“我们不用商务谈判了,你们的企业能这样融入青山绿海中,我对你的企业已经完全信任了。”对环境负责已经成为这家企业诚信的名片。
最近两个月来,CSR在中国升温。9月1日,《第—财经日报》等煤体主办的“2005年中国最佳商业领袖”揭晓,9月7日,“2005年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国际论坛”开讲:10月14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德意志银行共同举办联合论坛,探讨时下广受国际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而应当吸引运输界目光的是,2005年9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家运输企业——香港九龙巴士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九巴”),在每半年进行的“富讨社会责任指数”(FootsieforGood)评估中,继去年达标之后二度开花。同时,九巴首次编制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透明公司在企业管治、员工、乘客、服务、环保及社会公益事务的概况。
哈佛大学的企业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应该集中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考量起九巴服务的细枝末节,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商业逐利。
大约40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CSR并加以量化,指标集中在: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对人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
当然,企业不必拘泥于指数和报告,只要真正从消费者利益、劳工利益、环境利益这三种公众利益出发,踏实经营,就是承担社会责任最好的做法。
中国海运集团在国内电力紧张、运煤价格大幅上涨之时,在一些船队“见利忘义”而毁弃前约之时,却将合同视为政治任务,不仅保证了300多万吨运力的固定投入,而盅还从国外热门航线调回100万吨运力,集团为此承受经济损失约37亿元,这是不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他们没有经受过标准和指数的估价。
语出惊人的郎咸平教授曾经谈到,他“不相信中国企业家在经营的时候考虑了社会责任感”。而从现实看,我国的CSR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不少企业习惯于追求短期利教,不明社会责任是何物,制造了系列反面事例。
在西方,抵制某家企业的手段往往是“拒绝购买”,迫使企业认真听取消费者的声音。而在我国,十些行业因为资源的垄断和稀缺,让公众不可能“拒绝”,企业看到悬卖方市场,心下大安,什么社会责任——毋庸多虑。
10月14日下午,一名14岁女孩在某路公交车上因为票款纠纷,被一位女售票员扯住头发,掐住脖子,导致女孩死亡。这无疑暴露了公交公司对其下属职业教育的不足。人多车少,服务水平、服务项目都由公交自我监督,乘客利益常蹦忽视以至忽略。
我们不应夸大企业家的使命,财富本源已经让企业奔命,不适当的夸大会让企业家难以承受使命的重荷,不能强迫他们成为财富时代的“救世主”。那么,剥去虚幻的“使命”霓裳,从竞争角度看待企业的活动,我们必须拷问:企业是长期在道德底线上逡巡不止,还是立志高远、勇担社会责任了呢?
其实,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当下,公众对企业家的使命认识、一些企业家对自我使命的定位,都有恍惚的错觉,加之新兴财富与社会的良性共存关系尚未生成,法治秩序、道德重建,利益均衡都是不可忽视的羁绊。企业若能诚信为本,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框架内追求经济利益,就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然而,还听到有人“理智”地思索;企业经理人只是受托管理股东们的资产,可以把原本应该支付给股东的钱拿去做好事么?
琢磨个来回,仍用九巴的例证来应对“理智”:只有在企业的支出能同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公共活动和股东利益可能交汇的时候,企业社会责任才不会“缺钙”,脱离了现实利益的公共使命,不是盲目即是紊乱,不是激情就是扯淡。
(编辑/陈致成)
一家卖酒的公司鼓励年轻人合适、正确地饮酒,并和法国交通部门合作,宣传全球道路安全,和中国交通安全协会合作进行安全驾驶教育。这是成立于1805年的百年老店——保乐力加。
“社会责任”、“行业道德”、“品牌战略”三者能否合一?一些优秀企业在关照原始的逐利本性之外,罢黜“股东中心主义”,意识到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在公司内部管理、经营理念、实际运作中体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承担。
然而,会有企业跳出来:“社会责任我明白,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哪里?”
企业“一日不可无”的是利润,企业不接纳社会责任的隐性理由往往也是利润。“社会使命感”尽管光艳照人,却与企业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形成悖论,让人取舍艰难。
不过,优秀企业承负社会责任的理由恐怕也是利润。对员工友善信任,尊重《劳动法》,换来的是工作效率,以人为本,关注资源的再生性问题。会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从长期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也是竞争力,可以借此力量提高企业素质,提升盈利能力。
一家美国公司参观了山东一家集团的厂区后说,“我们不用商务谈判了,你们的企业能这样融入青山绿海中,我对你的企业已经完全信任了。”对环境负责已经成为这家企业诚信的名片。
最近两个月来,CSR在中国升温。9月1日,《第—财经日报》等煤体主办的“2005年中国最佳商业领袖”揭晓,9月7日,“2005年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国际论坛”开讲:10月14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德意志银行共同举办联合论坛,探讨时下广受国际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而应当吸引运输界目光的是,2005年9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家运输企业——香港九龙巴士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九巴”),在每半年进行的“富讨社会责任指数”(FootsieforGood)评估中,继去年达标之后二度开花。同时,九巴首次编制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透明公司在企业管治、员工、乘客、服务、环保及社会公益事务的概况。
哈佛大学的企业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应该集中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考量起九巴服务的细枝末节,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商业逐利。
大约40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CSR并加以量化,指标集中在: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对人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
当然,企业不必拘泥于指数和报告,只要真正从消费者利益、劳工利益、环境利益这三种公众利益出发,踏实经营,就是承担社会责任最好的做法。
中国海运集团在国内电力紧张、运煤价格大幅上涨之时,在一些船队“见利忘义”而毁弃前约之时,却将合同视为政治任务,不仅保证了300多万吨运力的固定投入,而盅还从国外热门航线调回100万吨运力,集团为此承受经济损失约37亿元,这是不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他们没有经受过标准和指数的估价。
语出惊人的郎咸平教授曾经谈到,他“不相信中国企业家在经营的时候考虑了社会责任感”。而从现实看,我国的CSR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不少企业习惯于追求短期利教,不明社会责任是何物,制造了系列反面事例。
在西方,抵制某家企业的手段往往是“拒绝购买”,迫使企业认真听取消费者的声音。而在我国,十些行业因为资源的垄断和稀缺,让公众不可能“拒绝”,企业看到悬卖方市场,心下大安,什么社会责任——毋庸多虑。
10月14日下午,一名14岁女孩在某路公交车上因为票款纠纷,被一位女售票员扯住头发,掐住脖子,导致女孩死亡。这无疑暴露了公交公司对其下属职业教育的不足。人多车少,服务水平、服务项目都由公交自我监督,乘客利益常蹦忽视以至忽略。
我们不应夸大企业家的使命,财富本源已经让企业奔命,不适当的夸大会让企业家难以承受使命的重荷,不能强迫他们成为财富时代的“救世主”。那么,剥去虚幻的“使命”霓裳,从竞争角度看待企业的活动,我们必须拷问:企业是长期在道德底线上逡巡不止,还是立志高远、勇担社会责任了呢?
其实,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当下,公众对企业家的使命认识、一些企业家对自我使命的定位,都有恍惚的错觉,加之新兴财富与社会的良性共存关系尚未生成,法治秩序、道德重建,利益均衡都是不可忽视的羁绊。企业若能诚信为本,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框架内追求经济利益,就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然而,还听到有人“理智”地思索;企业经理人只是受托管理股东们的资产,可以把原本应该支付给股东的钱拿去做好事么?
琢磨个来回,仍用九巴的例证来应对“理智”:只有在企业的支出能同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公共活动和股东利益可能交汇的时候,企业社会责任才不会“缺钙”,脱离了现实利益的公共使命,不是盲目即是紊乱,不是激情就是扯淡。
(编辑/陈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