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问提升工作坊的参与度与讨论深度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在语文学科领域,将“提问策略”作为与“直接教学策略”“间接教学策略”并列的一类有效教学方法;在化学学科领域,标准中更是明确提出“提问互动技能”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提出好的问题,在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众多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看来,“尽管提问是教师行业最基本的工具,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还是拒绝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提问”。为与更多教师培训领域的专家学者沟通交流“改进提问技能”的话题,我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幼儿园教科研主任付琪老师一起,设计并主持了“用提问提升工作坊的参与度与讨论深度”工作坊。
  1.研修活动的设计理念
  此次研修活动基于成人教育“自愿、经验、自主、行动”的学习原则设计。活动基于参与者(教师培训工作坊设计者)的自身需求(自愿),关注参与者自身相关经验(经验),创造练习机会供参与者动手操作与投入研讨(自主),并指向活动之后的行动改进(行动)。
  活动预设理性目标与体验目标。理性目标为在结构化问题的推动下,参与者基于自身相关经验,共创一些提升教师培训工作坊参与度与讨论深度的提问技巧;体验目标为参与者愿意投入讨论,参与者对结构化的问题设计感兴趣,并愿意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
  2.研修方式与工作坊流程
  研修活动以工作坊研讨为主要形式,采用系列引导策略与团队共识工作坊方法,遵循“情境设定—头脑风暴—整理—命名—反思”的基本流程展开,并最终借助反应性问题与诠释性问题,对整体活动的目标达成度进行检验。
  首先,坊主开场,介绍工作坊日程安排。其次,与参与者共创工作坊参与原则。第三,开展“超级名片”热身活动,引入“改进提问技能”的主题。第四,组织关于提问技能的开场讨论,引出关键问题:有哪些具体的提问技巧有助于我们提升工作坊(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与讨论深度。第五,运用有收敛的头脑风暴,研讨关键问题,并形成初步共识。最后,对整场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并邀请观察员总结点评。
  3.研修实施效果
  工作坊作为一种参与性、实践性较强的培训组织形式,是体验和研讨“改进提问策略”这一常谈常新的话题的很好载体。
  此次研修活动,最终创设出21条针对关键问题的实用提问技巧,大家一致认为:提问要有层次、启发性和实际意义,目标要指向清晰,提问者要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问题难度要符合學情并给回答者留出足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由于结构化的问题与流程设计的推动,参与者在研讨过程中投入、专注,彼此注意倾听和回应,借助反应性问题“您会选择什么颜色形容这些提问技能,有哪些内在感受”,工作坊设计的体验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栏目编辑 _ 于萍
其他文献
课程是现代学校实施教育的载体,也是国家教育主权的载体。因此,学校课程必须体现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表达。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第八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课程建设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从校本课程开发到课程体系建构,学校课程发展经历了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文化建设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多样化发展,如何更加有效地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如何更加完善地体现不同学段课程的价值,如
项目研究背景  1.发展的需要  转变评价学生的视角,是当前推进“减负”工作的需要。北京市教委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负”是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家长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理途径,已然成为切实落实“减负”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进一步深化新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曾在海外教授四年中文课程。新加坡的辅华中学以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培养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理念  初到学校,我对学生的基本印象就是: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会在胸前佩戴一个工作牌,学生只要在楼道遇到挂着工作牌的老师都会鞠躬问好。  有人说新加坡的学生很“老实”,我觉得这是因为学校乃至国家都注重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少年宫追求“兴趣培养、个性发展、快乐成长、终身受益”的价值观和“绿色生命”教育思想,围绕“活动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研究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公益性原则,探索校内外融合发展,为中小学生、学校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随着东城区素质教育“学区制”“学院制”改革的不断推进,2013年9月,崇文少年宫成为“东城区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执行基地,成为东城区学生开展文化
近年来,在蓬勃兴起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中,北京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及师生遵循领导与管理齐抓、思考与行动同在、事实与概念同构的文化领导原则,在文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价值驱动、特色引领、学生中心、教师发展和成果外化的文化建设路径,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学生发展要求。  价值驱动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学校各个群体所认同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和观念仪轨的综合,它
武汉市某小学因“班干部”问题受到各方关注——班里共42个小学生,却有近50个班干部职位,除了大家熟悉的班长、组长、课代表,还有关长、门长、领读员……而同样因“班干部”问题备受关注的是武汉市另一所小学——学校少先队里98个大队长、中队长和队委被要求取下臂上代表身份的“二道杠”“三道杠”,代之以统一的志愿者标识,没有差别。两所学校,在“班干部”问题上截然不同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那么,作为一线
北工商附小原名良乡中心校,2016年与北京工商大学合作办学,更名为北工商附小。北京工商大学强调的是实业兴国、实干兴校,工为实、商为诚。原良乡中心校的办学特色是体验教育。学校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充满希望、蓬勃生长的种子,要让体验成就每一颗种子的梦想,努力为每一颗种子创造无限生长、充分体验的可能。体验教育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参与、实践和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分析,北京工商大学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社团工作,近些年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不断丰富社团工作的内涵,充分利用学校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发展社团课程,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为学生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的优势,发挥学生自主发展社团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参与学校各种活动、主动承担学校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让全体学生在自主社团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担当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是一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课程的有效实施,必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评价?  为此,我实施了“设计与制作”主题活动。首先,选择不同的评价项目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其次,提炼出哪些项目适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哪些适用于学生自评或互评,哪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通过“设计与制作”主题活动,我总结出
北京市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四个中心”建設和首善标准确立中,教育部门承担着特殊使命,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产生明显的社会影响。在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西城区重视教育顶层设计和基础保障,“红墙意识”教育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意蕴;中小学积极行动,通过建立育人长效机制,注重德育创新,逐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显为师生的自觉行动。特别是,西城区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