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涉江》通过对放逐途中艰难而曲折的描写和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情抒发,表现了动人的悲剧美。全篇悲在先以浪漫脱俗的笔调绘出高驰云天的壮美,而后触发由所经实地的凄楚幽深而引发的无限哀情。这样描写与作者当时满怀壮志凌云的理想、所遭流放的残酷现实正一脉相承,情致一起一落,交叠映衬,撞击出了撼人的悲剧力量,从而产生了很高的美学价值。悲剧美是一种崇高的美,是悲剧主人公内外因矛盾的产物。《涉江》的崇高美具体表现为:形象美、理想美、人格美、感情美。
关键词: 《涉江》 形象美 理想美 人格美 感情美
《涉江》是悲剧诗人屈原的悲剧作品之一。它是屈原在“既老”的晚年,被顷襄王放逐于江南时的一篇悲壮之作。由于本篇记述的放逐行程由鄂渚入溆浦,所走的都是水路,故以“涉江”名之。它通过对放逐途中艰难而曲折的描写和一唱三叹迥环往复的感情抒发,表现出了动人的悲剧美。全篇悲在先以浪漫脱俗的笔调绘出高驰云天的壮美,而后触起由所经实地的凄楚幽深而引发的无限哀情。这样描写与作者当时壮志凌云的理想、所遭流放的残酷现实正一脉相承,情致一起一落,交叠映衬,撞击出了撼人的悲剧力量,从而产生了很高的美学价值。悲剧美是一种崇高的美,是悲剧主人公内外因矛盾的产物。《涉江》的崇高美处于主体——具有崇高理想美的屈原、与客体——楚国的贵族集团和溷浊之世之间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和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迸发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哀怨的情感,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这种崇高美具体表现为:形象美、理想美、人格美、感情美。
崇高的形象美。创造典型形象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试看《涉江》中用浪漫主义手法把被流放的屈原写成的形象:志好奇服,老而弥坚,头戴“切云”之高帽,腰插“陆离”之长剑,身上披挂闪闪发光的明月宝珠,还佩戴着宝贵的玉饰,世人不解,诗人则“高驰而不顾”;驾着有角的青龙和无角的白龙,与大舜遨游在天国乐园,登上昆仑之巅,以“玉英”为食之,可以与天地同寿。这种形象多么崇高而奇特,高洁而傲岸。它是一种“圣洁”之美,美在超脱凡俗,风流飘逸,美在神奇的幻想,豪迈的夸张。诗人洒脱不同凡响的英姿,透出一般可与洁净的明月蓝天相媲美的傲骨,透出一代文豪所具有的同时正散发着浓郁芳香的文化气质,还透出对天国理想那种上下求索、勇于追求的无畏勇气。它表明: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与不幸,诗人的形象都是永生的。这是诗人愤世嫉俗的一种忘我的追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在举世混浊无处容身之时决然投江便是确证。这种形象的塑造,突破了现实生活的正常格局,突破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界线,人与神的界线,人与动物的界线,以非现实的、超人式的理想境界,构造了一幅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图景,织进了屈原个人的丰富瑰丽的想象和他对于生活的深刻领悟与体验。
崇高的理想美。诗人在塑造了自己崇高形象的同时,又表现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屈原站在时代的前面,看清了战国时代国家必然统一的历史趋势,在《离骚》等作品中提出了自己的“美政”理想:对内,举贤授能、遵循绳墨以求富强;对外,合纵抗秦以求统一。他幼时立下这种“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异志[1],至“年既老而不衰”。为了实现这个“异志”,他先后同昏愦无能的楚怀王、顷襄王及其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一伙“党人”作殊死斗争。屈原从任之、怒之、疏之、黜之到迁之,这就是屈原先后同两代楚王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斗争的过程。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顷襄王时,诗人又再一次遭受流放之苦,最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在《涉江》中真实地描绘了这种忠奸不分、阴阳易位的溷浊世界。然而诗人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铿然宣告:“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将董道而不豫”,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忠贞执著,并以“燕雀乌鹊”抨击昏君奸佞,以“露申辛夷”自喻美名,正是基于这一点,千百年来屈子形象一直鼓舞着人们,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争效敬吊屈原之中华古风万世流传。
崇高的人格美。屈原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也就是屈原所说的“内美”。[3]高洁、正直、无私、忠勇,对理想的不倦追求和为之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构成了屈原的美的人格。在《涉江》中,他以奇特的高帽、长铗、明月珍珠、宝璐玉带等装饰物,和并驱的青龙、白龙来表现自己奇特的情操和超人的志趣;他以“玉英”为食来表现自己人格的高洁与脱俗;他以古帝大舜为伴同游天国,来表现他志趣的崇高,而世人又“莫余知”。总之,屈原借这些真、善、美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真、善、美的心灵。“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4]屈原的人格之美是在与“党人一伙”斗争中锤炼出来的。为了坚持美好的理想,虽被流放却公然宣告:“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他明知,在这“阴阳易位”的溷浊之世,要把理想坚持到底,必“将重昏而终身”,但他决心宁死不屈,准备做第二个伍子与比干,心被挖掉,身子被斫成肉酱也在所不辞。这就是屈原的崇高人格!真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在封建社会,孔孟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是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它几乎无孔不入,深入人们的骨髓,但在屈原这里,是连“中庸”的一点影子也找不到的。春秋时,早有“楚材晋用”之故事;战国时,“忠臣去国,不污其节”,朝秦暮楚乃司空见惯。况且像屈原这样旷世奇才,又处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壮志难酬的逆境中,离开故土,远适异国,以求出路,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可以理解的。但屈原决不这样做,足见其人格之崇高、忠贞。这正如圣·艾弗蒙所说:“在悲剧中,我们追求的目标,首先应该是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这种伟大,在我们的心中激起一种温情地赞赏。通过这种温情的赞赏,我们感到心智的喜悦;我们的勇气受到深刻的鼓舞,我们的灵魂得到深深的感动。”[5]
崇高的感情美。笼罩着《涉江》全篇的感情,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诗人反复吟唱的一个“哀”字。那么诗人“哀”什么·一为“哀南夷之莫吾知”、“世溷浊而莫余知”。诗人要在这个“溷浊”的世界去实现美政理想,有谁能够了解他呢·没有一个啊!“党人”自不必说,就是诗人为之忠心耿耿的楚王也不了解他啊!“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6]就是见证。二为“哀吾生之无乐”,这是诗人入溆浦之后“幽独处乎山中”,于是哀情由然而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喟叹。三为哀前世之人“接舆髡首”,“桑扈羸行”,“伍子逢殃”、“比干菹醢”;四为哀当今之世“阴阳易位”,凤凰日远,燕雀巢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五为哀诗人自己“董道而不豫”,“不能变心而从俗”,“将愁苦而终穷”、“重昏而终身”。简言之,这五哀,即是哀“莫吾知”、哀“生无乐”、哀前世、哀今世、哀己之将来,总之是哀情盈篇,令人不堪卒读。但到诗的末尾,诗人就不仅仅是“哀”了。他列举了伍子、比干的遭遇后说:“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难道诗人对“今之人”真不“怨”吗·非也。这是诗人“怨”到极处的愤激之词啊!试想,在“老冉冉之将至”[7]时写的《离骚》中,诗人能公然把矛头对准楚王,发出“怨灵修之浩荡兮”[8]呐喊,怎么当“既老”之时写的《涉江》能不“怨”了呢·可见诗人《涉江》中,由“哀”发展到“怨”了。太史公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9]同样,屈原之作《涉江》,亦“盖自怨生也”。总之,由“哀”而“怨”,笼罩全篇,形成浓重的悲剧氛围,悲剧情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痛苦。”[10]哀而怨的感情正是这种痛苦的表现。但又不仅如此,这种哀怨不是单纯的悲切低沉、无可奈何,全部解除武装,给人给压抑、滞闷之感,而是在哀怨中,“董道不豫”、“高驰而不顾”、“虽僻远其何伤”!因而《涉江》又迸发出不可遏止的昂扬激情,这种感情能唤起人们的同情、景仰和敬佩,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总之,悲剧《涉江》以它庄严的内容,哀怨而昂扬的感情,在形象、理想、人格等方面,给人以强烈的崇高美感。
参考文献:
[1]屈原.桔颂.
[2]鲁迅全集(第一卷):297.
[3][6][7][8]屈原.离骚.
[4]屈原.抽思.
[5][法]圣·艾弗蒙.论古代和现代的悲剧.西方文论选(上卷):271页.
[9]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关键词: 《涉江》 形象美 理想美 人格美 感情美
《涉江》是悲剧诗人屈原的悲剧作品之一。它是屈原在“既老”的晚年,被顷襄王放逐于江南时的一篇悲壮之作。由于本篇记述的放逐行程由鄂渚入溆浦,所走的都是水路,故以“涉江”名之。它通过对放逐途中艰难而曲折的描写和一唱三叹迥环往复的感情抒发,表现出了动人的悲剧美。全篇悲在先以浪漫脱俗的笔调绘出高驰云天的壮美,而后触起由所经实地的凄楚幽深而引发的无限哀情。这样描写与作者当时壮志凌云的理想、所遭流放的残酷现实正一脉相承,情致一起一落,交叠映衬,撞击出了撼人的悲剧力量,从而产生了很高的美学价值。悲剧美是一种崇高的美,是悲剧主人公内外因矛盾的产物。《涉江》的崇高美处于主体——具有崇高理想美的屈原、与客体——楚国的贵族集团和溷浊之世之间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和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迸发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哀怨的情感,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这种崇高美具体表现为:形象美、理想美、人格美、感情美。
崇高的形象美。创造典型形象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试看《涉江》中用浪漫主义手法把被流放的屈原写成的形象:志好奇服,老而弥坚,头戴“切云”之高帽,腰插“陆离”之长剑,身上披挂闪闪发光的明月宝珠,还佩戴着宝贵的玉饰,世人不解,诗人则“高驰而不顾”;驾着有角的青龙和无角的白龙,与大舜遨游在天国乐园,登上昆仑之巅,以“玉英”为食之,可以与天地同寿。这种形象多么崇高而奇特,高洁而傲岸。它是一种“圣洁”之美,美在超脱凡俗,风流飘逸,美在神奇的幻想,豪迈的夸张。诗人洒脱不同凡响的英姿,透出一般可与洁净的明月蓝天相媲美的傲骨,透出一代文豪所具有的同时正散发着浓郁芳香的文化气质,还透出对天国理想那种上下求索、勇于追求的无畏勇气。它表明: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与不幸,诗人的形象都是永生的。这是诗人愤世嫉俗的一种忘我的追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在举世混浊无处容身之时决然投江便是确证。这种形象的塑造,突破了现实生活的正常格局,突破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界线,人与神的界线,人与动物的界线,以非现实的、超人式的理想境界,构造了一幅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图景,织进了屈原个人的丰富瑰丽的想象和他对于生活的深刻领悟与体验。
崇高的理想美。诗人在塑造了自己崇高形象的同时,又表现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屈原站在时代的前面,看清了战国时代国家必然统一的历史趋势,在《离骚》等作品中提出了自己的“美政”理想:对内,举贤授能、遵循绳墨以求富强;对外,合纵抗秦以求统一。他幼时立下这种“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异志[1],至“年既老而不衰”。为了实现这个“异志”,他先后同昏愦无能的楚怀王、顷襄王及其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一伙“党人”作殊死斗争。屈原从任之、怒之、疏之、黜之到迁之,这就是屈原先后同两代楚王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斗争的过程。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顷襄王时,诗人又再一次遭受流放之苦,最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在《涉江》中真实地描绘了这种忠奸不分、阴阳易位的溷浊世界。然而诗人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铿然宣告:“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将董道而不豫”,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忠贞执著,并以“燕雀乌鹊”抨击昏君奸佞,以“露申辛夷”自喻美名,正是基于这一点,千百年来屈子形象一直鼓舞着人们,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争效敬吊屈原之中华古风万世流传。
崇高的人格美。屈原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也就是屈原所说的“内美”。[3]高洁、正直、无私、忠勇,对理想的不倦追求和为之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构成了屈原的美的人格。在《涉江》中,他以奇特的高帽、长铗、明月珍珠、宝璐玉带等装饰物,和并驱的青龙、白龙来表现自己奇特的情操和超人的志趣;他以“玉英”为食来表现自己人格的高洁与脱俗;他以古帝大舜为伴同游天国,来表现他志趣的崇高,而世人又“莫余知”。总之,屈原借这些真、善、美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真、善、美的心灵。“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4]屈原的人格之美是在与“党人一伙”斗争中锤炼出来的。为了坚持美好的理想,虽被流放却公然宣告:“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他明知,在这“阴阳易位”的溷浊之世,要把理想坚持到底,必“将重昏而终身”,但他决心宁死不屈,准备做第二个伍子与比干,心被挖掉,身子被斫成肉酱也在所不辞。这就是屈原的崇高人格!真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在封建社会,孔孟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是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它几乎无孔不入,深入人们的骨髓,但在屈原这里,是连“中庸”的一点影子也找不到的。春秋时,早有“楚材晋用”之故事;战国时,“忠臣去国,不污其节”,朝秦暮楚乃司空见惯。况且像屈原这样旷世奇才,又处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壮志难酬的逆境中,离开故土,远适异国,以求出路,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可以理解的。但屈原决不这样做,足见其人格之崇高、忠贞。这正如圣·艾弗蒙所说:“在悲剧中,我们追求的目标,首先应该是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这种伟大,在我们的心中激起一种温情地赞赏。通过这种温情的赞赏,我们感到心智的喜悦;我们的勇气受到深刻的鼓舞,我们的灵魂得到深深的感动。”[5]
崇高的感情美。笼罩着《涉江》全篇的感情,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诗人反复吟唱的一个“哀”字。那么诗人“哀”什么·一为“哀南夷之莫吾知”、“世溷浊而莫余知”。诗人要在这个“溷浊”的世界去实现美政理想,有谁能够了解他呢·没有一个啊!“党人”自不必说,就是诗人为之忠心耿耿的楚王也不了解他啊!“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6]就是见证。二为“哀吾生之无乐”,这是诗人入溆浦之后“幽独处乎山中”,于是哀情由然而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喟叹。三为哀前世之人“接舆髡首”,“桑扈羸行”,“伍子逢殃”、“比干菹醢”;四为哀当今之世“阴阳易位”,凤凰日远,燕雀巢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五为哀诗人自己“董道而不豫”,“不能变心而从俗”,“将愁苦而终穷”、“重昏而终身”。简言之,这五哀,即是哀“莫吾知”、哀“生无乐”、哀前世、哀今世、哀己之将来,总之是哀情盈篇,令人不堪卒读。但到诗的末尾,诗人就不仅仅是“哀”了。他列举了伍子、比干的遭遇后说:“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难道诗人对“今之人”真不“怨”吗·非也。这是诗人“怨”到极处的愤激之词啊!试想,在“老冉冉之将至”[7]时写的《离骚》中,诗人能公然把矛头对准楚王,发出“怨灵修之浩荡兮”[8]呐喊,怎么当“既老”之时写的《涉江》能不“怨”了呢·可见诗人《涉江》中,由“哀”发展到“怨”了。太史公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9]同样,屈原之作《涉江》,亦“盖自怨生也”。总之,由“哀”而“怨”,笼罩全篇,形成浓重的悲剧氛围,悲剧情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痛苦。”[10]哀而怨的感情正是这种痛苦的表现。但又不仅如此,这种哀怨不是单纯的悲切低沉、无可奈何,全部解除武装,给人给压抑、滞闷之感,而是在哀怨中,“董道不豫”、“高驰而不顾”、“虽僻远其何伤”!因而《涉江》又迸发出不可遏止的昂扬激情,这种感情能唤起人们的同情、景仰和敬佩,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总之,悲剧《涉江》以它庄严的内容,哀怨而昂扬的感情,在形象、理想、人格等方面,给人以强烈的崇高美感。
参考文献:
[1]屈原.桔颂.
[2]鲁迅全集(第一卷):297.
[3][6][7][8]屈原.离骚.
[4]屈原.抽思.
[5][法]圣·艾弗蒙.论古代和现代的悲剧.西方文论选(上卷):271页.
[9]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