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追求!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洋溢生命的气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也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诊视学生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以问题的形成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鼓励大胆创新;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9-0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追求!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洋溢生命的气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也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珍视学生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一、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语文,感受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再追求生硬枯燥的训练和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自悟。课堂充满儿童情趣,具有语文特点,学生乐于参与,促进了学生发展。
  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创设了情境化的课堂,整堂课就是一个童话:今天是小兔聪聪的生日,它邀请小动物们去参加它的生日聚会。老师扮演聪聪,孩子们都带上头饰,扮演那些来参加聚会的小动物。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课的开始,孩子们纷纷自我介绍:“我是可爱的小鸡,大家都叫我贝贝。”“你们都认识我吗?我是大名鼎鼎的小花狗洋洋。”课堂上,教师始终以聪聪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师生的对话不再是指令式的,完全变成了征询式,如“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我也想加入你们,好吗?”孩子们置身于故事之中,他们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情感及争先恐后表述感想、见解的欲望,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的语言中。此时,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的说教,早已成为他们乐于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
  二、以活动的视角处理教材,建构生命课堂
  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而教材是静态的,教材上的知识点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我们有时若不进行改变就很难达到优质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
  只有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可以说是要以活动为主线贯穿始终的,作为要教师善于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教材的内在智力因素,合理地整合教材,把教材静态的情境图变成了可操作的场景,把抽象的知识点演变成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教材提供的有些过于简单的内容要充实材料,引导学生生动地活动,如有的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的则要学生亲身动手操作的,还有的培养观察能力、协作精神的游戏活动;有的是个体活动,有的是组内活动,也有全班学生的互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体现“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课标理念。
  如,我执教《在大熊猫的故乡》一课时,为了探究大熊猫故乡的奥秘,我设置了这么一个大熊猫科学考察记录表,分成五个版块:习性、环境与生活条件、样子、其他。把全班学生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每组布置考察任务,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完成表格。在课文结束后,我又制作了一个大熊猫知识超市,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天敌、作息时间、克隆、生存现状、生活习性、趣闻等。学生们有的欣赏着五彩缤纷的大熊猫的图片、录象,有的带着感受静静地聆听大熊猫故乡多姿多彩的声音,还不时把自己的感受与同桌分享,多么欣喜的合作探究场面。
  三、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语文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必须有学生在现实的语文探究活动中去理解和发展,学生认知的过程、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学法的领悟、意志的磨练都不能越俎代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游戏、制作、交流探究中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比告诉学生结论更重要。老师在教学中要顺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提出可探究、研讨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们的课堂要设计一系列探究性活动。根据儿童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认识特征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通过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探究活动,让学生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外显和内化的探究,更为自觉地参与、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建立了一种“以探究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有效地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做到了课内外有机结合,学习空间更具活力。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虽然小蝌蚪是孩子们常见的小动物,但对它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对于“青蛙是怎样捉虫的?它一天可以捉多少虫?”等知识恐怕就没几个人知道了。这时,我用多媒体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小青蛙捉虫的情景,再配上适当的音乐和讲解,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文字走向图象,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平板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此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唤起他们强烈的审美情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快乐中培养听说能力,增长知识。
  另外在探究的教学组织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化,老师在讲台前的时间少了,多数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们交流,变语文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合作者、水平的评判者,处处体现出关怀、尊重、信任,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不同的意见。
  四、以问题的形成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鼓励大胆创新
  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产生求知欲的根本原因。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与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紧密联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 瓦特、牛顿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了人们没有在意的问题,诱发了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完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发明。可见,注重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是何等的重要。课堂上要把问题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一开始,孩子们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我会先有意识地示范几次。
  如,在上《嘱咐》一课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踊跃提问:(1)谁嘱咐谁?(2)嘱咐些什么?(3)母亲为什么要嘱咐我?(4)为什么母亲的嘱咐是无声的?(5)母亲的眼睛为什么疲惫了还闪着光芒?孩子们提完问题后,我再要求学生读课文,学习时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课文。同时,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也教给孩子们提问题的一些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懂的词语提问、对不明的现象提问、对一些用法特殊的标点提问、对人物的行为提问、对重复的句子提问……使孩子提问题的水平逐步提高,让他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亦会变得其乐无穷。
  学生自己设问、自己解答,比教师过细过碎地给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意识。老师教学中提出:“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等具有方向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同时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五、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宽松的氛围、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学中的情感激励、多元评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教师要十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感,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我们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否定,要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和平共处,同喜同忧。激励性的语言随处可用,如“你真棒”“你太聪明了”“老师接受你的意见”“看谁(组)做的快”等等;我们只要对他们多留意、多帮助,他们的闪光点是随处可见的,教师要即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我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加以肯定,甚至表示想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当学生完成了任务时,用“你成功了”“你真能干”;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也会用“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做到的”使学生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就会明显增强。课堂上一句谢谢,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一次热情的握手、拥抱,可以让孩子们感到尊重;一次亲切的抚摸,可以给孩子真诚的鼓励。俗话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在语文教育中,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在言语世界沉潜往复,并为他们发挥潜能创造机会,他们的生命之河一定会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我们的教学从情感、思维、课程内容等方面为学生的发展拓宽了空间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更会思考,更会表达了。让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让每一堂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 《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2]《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28日
  [2]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其他文献
10月30日,为期四天的2008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落下帷幕。本届展览会吸引了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44696人。规模效应与专业效应
摘 要: 通过梳理普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指出当下其教学模式存在的课程定位与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翻译教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教学模式、师资、教材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商务英语 翻译 项目导向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通过对学生科学、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帮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采取“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促使传统教学的转变,既适应应试教育的需求,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学习模式 协作式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32-02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新兴技术方兴
为了培养青少年高尔夫球手,促进广佛地区青少年高尔夫事业的发展,2015年1月3日,佛山云东海高尔夫球会再次赞助邀请世界高球名将崔京周先生在球会训练基地免费为中国的青少年
【摘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之一,需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和修订,主要包含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加强实际动手环节和增加学生思考机会等多方面才能满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大气污染 实验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8-01  环境工程是集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为一体的
社会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要求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专业性知识的运用上,还体现在学生工作中的人文素养上.显然,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今高职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一门热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本文从多媒体课件的选材、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竞争与评价机制的课堂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应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来调控学生
与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史相对应,中国的日本研究史亦经久不衰,而近代方发刊的日本研究刊物,也已有了百年积淀。全面审视中国的日本研究刊物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的日本研究及其
【摘要】追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但要有方法上的要求,还要选择好内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从课堂的礼节开始,接下来做好课的导入,还要有随时处理课堂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有效而真实。  【关键词】高效 语文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54-01  课堂教学是对知识的
主要人物rn王小明rn男,四十岁,广告公司小老板,草根逆袭成社会准精英,娶了女神一样的妻子,日子却越过越忐忑.rn刘晓丽rn女,二十四岁,婚介公司情感咨询师,有模样,有个头,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