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慈善书画院成立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河南慈善事业的发展,利用书画艺术筹集慈善资金,经有关部门批准,河南首家慈善书画院最近在郑州成立。河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副省长刘新民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并讲了话。会后,来自省会郑州的30余著名书画家们挥毫泼墨进行了现场创作,开展了成立后的首次義举——救助百名孤儿笔会。这次活动是由河南省慈善书画院、大河报社、河南移动通信公司共同组织的。
  慈善书画院是由河南省慈善总会主管,主要从事非营利性书画的社会服务组织,并接受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的领导和管理。倡导“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向困难群体奉献爱心的精神,积极开展书画艺术交流,组织展览、讲座、培训、救助笔会和义卖活动。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为促进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前不久,在贛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十大道德标兵”表彰会上,当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从市领导手中接过授予他的“十大道德标兵”的奖牌时,台下响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就是江西省石城县小松敬老院院长邓孟先。    “我要用爱心熨暖老人的心”    1984年8月,在村干部工作岗位上干了28年之久的罗源村党支部书记邓孟先,被选调到了小松敬老院任院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映入邓孟先眼帘的是:在5间摇摇欲坠
期刊
大会开始的时候,大家似乎就已经看到、感觉到了这次研讨会非同寻常的意义。大会进行当中,当来自世界各国的慈善工作者、法律专家和来自中国全国各地的慈善工作者、专家、学者就慈善的法律问题进行比较、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时,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的大步前进的新的曙光。  会议开始的时候,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逐步走向法制社会,各方面的立法都在趋于规范化,然而
期刊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童年的时光对我来说忧多于喜,但它却丰富了我的人生。  小升初那年,我的成绩十分优异,但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我没有能够进入重点校,而是去了一所普通中学。每年减免一千元学习费用,用我的实际行动慢慢地取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信任。我在初一下学期当上了班长,并且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屡屡获得市、区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大家见了我父母总是高高地举起大拇指,父母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看到父亲那
期刊
2005年8月12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政局会议室内,“广西慈善总会扶持王金菊同学赴澳门科技大学学习座谈会”正在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广西慈善总会领导和恭城县政府领导及县宣传部、民政局、公安局、教育局、嘉会乡政府、恭城中学、县慈善会领导和王金菊的父亲、哥哥及她本人共20多人。  家住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嘉会村豆腐榨屯的王金菊,父母体弱多病,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王金菊放假在家时只能到邻居姐妹家
期刊
时间:2004年4月18日  地点:川西北高原(青藏高原东南麓)  气候:天寒地冻,雪花飞舞,空气稀薄    天刚蒙蒙亮,在四川松潘通往红原县的山路上,一辆面包车如蜗牛一般喘着粗气,艰难地爬行着。这是一段高山峡谷路程,从松潘县的川主寺谷底到青藏高原尕尔台,由海拔2800米到3800米,60多公里盘升垂直距离1000米,汽车时而贴壁临崖,时而仰天攀援。车上的人一个个眉头深蹙,紧咬牙关,剧烈的颠簸和高
期刊
我的心灵世界里,总会隐藏着一个心跳,蓝色的,她很微弱,却又很明亮。  也许我是一个幸福却又不幸的孩子,物质生活丰裕,家庭温馨欠佳,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不多。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大了点是在阿姨家度过的,现在也只是短时间的和妈妈在一起。  也许因为我失去了好多年的母爱,我想补回来。那次妈妈离开我的时候,我想留住她却迈不出那一步,努力闭了闭眼,滚烫的泪水涌了出来。望着那远去的车影,没了,没了……回头看着那长
期刊
初秋时节,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留学生到中国修习汉语。他一未去北大,二未去清华,却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喜欢大连,大连的风光,大连的人。“特别是大连的义工,”这位英国青年因为激动而神采飞扬,“他们助人为乐的风尚,让美丽的大连锦上添花。这么说吧,是这里的义工吸引了我。”  大连义工的神奇魅力,居然使英吉利海峡的浪花涌到渤海湾来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更让我惊奇的是,起步早、服务十分出
期刊
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人,偶尔去工地,算起来还是在家的日子居多。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他不甚了解。因为父亲似乎很少笑,至少我很少看到。所以,我有些怕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回避他。  那时我很贪玩,抓住机会便与小伙伴们东奔西跑。爷爷有时会看着我玩。如果让爸爸看到了,他就会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然后就冲着正向前跑的我喊:“青青,回家读书去,别乱走!扭伤了脚我可不管。”我也就只能悻悻地跟在他后面走了!就这样,只
期刊
傍晚,女儿还没有回家。我不时到门口张望一番,心里有些不踏实。觉得女儿最近几天行动有点怪怪的,中午还缠着我提前支取了这个月的零花钱。孩子有钱可不是件好事,她会不会……我坐不住了,焦急地向学校走去。  放学后的校园显得有些空旷,我抬头向女儿所在的班级望去,教室里的灯已经灭了。我急匆匆地走出校门,发现前面不远处几个小不点儿一边走着一边议论着什么。哇,其中的一个小女孩不正是我的女儿么?我三步并作两步跨到女
期刊
毕沅,字湘衡,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好学,10岁已能写诗。他以《续资治通鉴》而名扬学林,学识渊博,著述浩繁,留有《传经表》、《经典文字辨证书》、《关中胜迹图记》、关中、山左、中州《金石记》等著作。  清乾隆31年(1766),毕沅在甘肃任巩秦阶道,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布政使。38年任陕西巡捕。50年调河南巡抚,不久升为湖广总督。  他在陜西时间最长,先后约达10余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