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有一些第一次遇到的事情,它们是一些平凡又特殊的事情,就像到处都有树木和花朵,但是你细看的时候,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却都有着不同。
没有夏树以前,我是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人,我的工作是编儿童书,也需要阅读和写作。这样的工作和喜好,也适合独立和专心。但是一个小孩子的生活却要求我去做很多简单、琐碎和耐心的事情。而小孩子也和大人不一样,他们还不知道规则,只有基本的本能,所以他们的行为都是任性的,需要身边的大人来引导和解释。
早晨起来,夏树想出去玩。我告诉他,今天下雨,不能出去,小鸟都没有出来呢。他就会问:“小鸟为什么不出来呢?”
他这样问,我就得给他解释:下雨会淋湿小鸟的翅膀,淋湿了就飞不动啦。我这样解释了,他还会往下问。他会问“那小鸟在家里干什么”或者一些你想不到的问题。我要再给他一些解释,并且必须耐心,还要尽量地使用他能够听懂的语言,从他能够理解的角度。
小孩子有问不完的问题,因为他要通过问问题来了解事物,增长知识,填补他的无知。如果在他问问题的时候,你正好在煎着鸡蛋、上着厕所,或者换着衣服要出门去,不能耐心地进行解答,那他的心里就会留下一个疑惑和期待,他甚至会发现你要出门了,非要跟着你去。这时候,你还得跟他解释他为什么不能去,让他留在家里。
夏树还会对为什么每天放学以后,要先写作业而不能在外面玩一会儿不理解;对为什么非要学英语不理解;对他为什么经常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理解;对老师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却不能批评老师不理解。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都要给他解释半天。我忙着工作或者家务的时候,就会不耐心起来,而他对我的解释也会半信半疑,很不满足。
每一天都有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几乎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些我解释了,夏树也理解了,但他却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但是对那些我耐心地解释了、他理解了的事情,就会做得好一些。
到他七八岁,有了一些理智以后,他的理解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就好一些了。
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夏树永远有着无穷无尽的疑问,他会问“为什么有些问题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写的字跟书上印刷的不一样。而学钢琴指法的时候,他理解了手为什么要自然地弯垂着以后,马上就做好了。学一些词义的时候,他理解了,于是马上就记住了。他的英语一直比其他的课目差,就是因为他不理解一个个单词为什么要这样组合,他不愿意硬去背记一些他不理解的东西。
夏树是一个对事物要求理解的孩子。不理解的事物,他就会疑惑和抗拒,或者不感兴趣。这也是夏树性格的一个特点。这种性格使他很少盲目地顺从别人,但也使他不去揣摸别人的心理,说一些应酬的、乖巧的话。我带他去应酬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只会礼节性地笑笑,然后只听着别人说话。
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容易从根本上改变的,它能够在一方面有利于你,一方面又很可能约束着你、妨碍着你。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事情,理解了肯定就能够做得更好一些。
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比如为什么要打针吃药,为什么要学琴、为什么要学英语、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理解了,他就会知道怎么做了。在学习上,孩子理解了课本上的内容,理解了老师的讲解以后,他就能够更轻松地完成作业。在一些抽象的问题上,像“为什么父母很辛苦”、“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等等,孩子理解了,他就会有良好的心态,并且尽到自己的责任。
有一些父母是不习惯给孩子讲道理的,他们只要求孩子去做,像下命令一样。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是很顺从的,但也可能是经常对抗父母的,因为他们在一些事情上,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也不知道不去做会带来什么损失。
我有一次走在两个中学生的身后,听到一个在对另一个说:
“星期天在家里,让我妈烦死了。她光跟我说对门的那个孩子学习好,楼上的谁考上什么大学了。她也不想想我怎么能跟人家比。”
“我妈也是,我一看电视她就催我去学习,也不想想我在学校一天到晚地学,回家不就休息一天嘛!”另一个也埋怨着。
两个女孩一路上都在倾诉着她们对父母的不满。父母没有让她们理解他们的期望和催促,她们也没有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去理解他们。
学校里有一些老师,讲课不断地重复一些公式、定理、答案,而不注意推导和讲解它们形成的过程,课后学生便只会套公式。题目稍有变化,他们就做不出来。有一些老师也缺乏耐心,他们会批评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却很少询问他们学习不好的原因,也很少数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
世上凡事都蕴含着情理,应该尽量让孩子去理解它们。只要他们理解了,肯定就会比不理解要做得更好一些。
所以,那些对事物理解了的孩子,经常处于的状态是:我会了,我明白了,我感受到了,我掌握了,我知道了,我马上去做。
而那些对事物还不理解的孩子,经常处于的状态却是:我不会,我不明白,我没有感受到,我没有掌握,我不知道怎么去做,我很苦恼。
编辑 沈万臻
没有夏树以前,我是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人,我的工作是编儿童书,也需要阅读和写作。这样的工作和喜好,也适合独立和专心。但是一个小孩子的生活却要求我去做很多简单、琐碎和耐心的事情。而小孩子也和大人不一样,他们还不知道规则,只有基本的本能,所以他们的行为都是任性的,需要身边的大人来引导和解释。
早晨起来,夏树想出去玩。我告诉他,今天下雨,不能出去,小鸟都没有出来呢。他就会问:“小鸟为什么不出来呢?”
他这样问,我就得给他解释:下雨会淋湿小鸟的翅膀,淋湿了就飞不动啦。我这样解释了,他还会往下问。他会问“那小鸟在家里干什么”或者一些你想不到的问题。我要再给他一些解释,并且必须耐心,还要尽量地使用他能够听懂的语言,从他能够理解的角度。
小孩子有问不完的问题,因为他要通过问问题来了解事物,增长知识,填补他的无知。如果在他问问题的时候,你正好在煎着鸡蛋、上着厕所,或者换着衣服要出门去,不能耐心地进行解答,那他的心里就会留下一个疑惑和期待,他甚至会发现你要出门了,非要跟着你去。这时候,你还得跟他解释他为什么不能去,让他留在家里。
夏树还会对为什么每天放学以后,要先写作业而不能在外面玩一会儿不理解;对为什么非要学英语不理解;对他为什么经常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理解;对老师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却不能批评老师不理解。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都要给他解释半天。我忙着工作或者家务的时候,就会不耐心起来,而他对我的解释也会半信半疑,很不满足。
每一天都有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几乎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些我解释了,夏树也理解了,但他却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但是对那些我耐心地解释了、他理解了的事情,就会做得好一些。
到他七八岁,有了一些理智以后,他的理解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就好一些了。
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夏树永远有着无穷无尽的疑问,他会问“为什么有些问题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写的字跟书上印刷的不一样。而学钢琴指法的时候,他理解了手为什么要自然地弯垂着以后,马上就做好了。学一些词义的时候,他理解了,于是马上就记住了。他的英语一直比其他的课目差,就是因为他不理解一个个单词为什么要这样组合,他不愿意硬去背记一些他不理解的东西。
夏树是一个对事物要求理解的孩子。不理解的事物,他就会疑惑和抗拒,或者不感兴趣。这也是夏树性格的一个特点。这种性格使他很少盲目地顺从别人,但也使他不去揣摸别人的心理,说一些应酬的、乖巧的话。我带他去应酬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只会礼节性地笑笑,然后只听着别人说话。
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容易从根本上改变的,它能够在一方面有利于你,一方面又很可能约束着你、妨碍着你。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事情,理解了肯定就能够做得更好一些。
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比如为什么要打针吃药,为什么要学琴、为什么要学英语、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理解了,他就会知道怎么做了。在学习上,孩子理解了课本上的内容,理解了老师的讲解以后,他就能够更轻松地完成作业。在一些抽象的问题上,像“为什么父母很辛苦”、“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等等,孩子理解了,他就会有良好的心态,并且尽到自己的责任。
有一些父母是不习惯给孩子讲道理的,他们只要求孩子去做,像下命令一样。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是很顺从的,但也可能是经常对抗父母的,因为他们在一些事情上,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也不知道不去做会带来什么损失。
我有一次走在两个中学生的身后,听到一个在对另一个说:
“星期天在家里,让我妈烦死了。她光跟我说对门的那个孩子学习好,楼上的谁考上什么大学了。她也不想想我怎么能跟人家比。”
“我妈也是,我一看电视她就催我去学习,也不想想我在学校一天到晚地学,回家不就休息一天嘛!”另一个也埋怨着。
两个女孩一路上都在倾诉着她们对父母的不满。父母没有让她们理解他们的期望和催促,她们也没有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去理解他们。
学校里有一些老师,讲课不断地重复一些公式、定理、答案,而不注意推导和讲解它们形成的过程,课后学生便只会套公式。题目稍有变化,他们就做不出来。有一些老师也缺乏耐心,他们会批评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却很少询问他们学习不好的原因,也很少数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
世上凡事都蕴含着情理,应该尽量让孩子去理解它们。只要他们理解了,肯定就会比不理解要做得更好一些。
所以,那些对事物理解了的孩子,经常处于的状态是:我会了,我明白了,我感受到了,我掌握了,我知道了,我马上去做。
而那些对事物还不理解的孩子,经常处于的状态却是:我不会,我不明白,我没有感受到,我没有掌握,我不知道怎么去做,我很苦恼。
编辑 沈万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