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相关论文
长期以来,学界大多认为内藤湖南是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这一说法并不确切。柳诒徵才是近代史学体系规制下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在1902......
[目的 /意义]“书藏”是儒家集藏典籍的重要理念和尝试之一。阮元创设的杭州“灵隐书藏”和镇江“焦山书藏”,不仅继承了古代藏书楼......
作为“学衡派”中坚人物,柳诒徵是二十世纪史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史学家。柳诒徵史学呈现出“变”与“不变”相交织的特点:其治史领域......
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重要时期,辛亥革命以及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从政治、教育、文化等层面冲击了儒学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
在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的单元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了以下实践。一、收集资料,走进智慧的圣哲民......
陈庆年与江南图书馆徐苏南京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善本珍本尤多,在全国享有盛誉。其前身为江南图书馆和江苏国学图书馆,历史上有许......
清朝末年,战乱频仍,文化事业备受摧残。许多流传数百年的珍贵典籍或毁于战火,或散于动乱。一些藏书家以一己之力,四方奔走,收集典......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号动堂,又号龙蟠迂叟、山髯,江苏镇江人,与江南图书馆坐办(即副馆长)陈庆年同乡,以聪慧好学而深为这位柳冶徵父亲......
南京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值此百年华诞、新馆将正式开馆之际,忝为该馆特聘学术顾问,作此短文,既略略回顾其......
巴陵胜境,俊彩星驰,余君三定居其间矣。其为学也精,硕果累累;为人也和,胜友如云;为官也勉,朝乾夕惕。余以为;高校工作,科研、教学、管理,得其......
李勇慧博士的学位论文《王献唐研究》积六个寒暑的艰辛劳动撰著完成,共60万字,在今年5月举行的论文答辩会上,获得七位答辩委员一致......
《学衡》是柳诒徵一生中所参与时间最长的刊物,在其个人事功里,占有重要的一页。与此相应的,柳诒徵在《学衡》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
郑秋月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3期撰文指出,20世纪20年代是东西方皆面临“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学衡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从历史学的对象、目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诸方面对史学理论作了深入探讨,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理论......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号劬堂。江苏镇江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1900年,进江楚编译局,受业于缪荃孙。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3-1910年,与友人创办新式学堂......
9月5日晚11点,突然传来卞孝萱师仙逝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我感到震惊,难以置信。就在一个月前,我还与先生就其主编《国学续
......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学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我常常想要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去完成对于历史学家的某种想象,那些以一身之性命负载千百年苍茫与幽思的人。时间,被文字凝固了的过去,记......
中国的传统史学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学术,这与传统史学源于政治、我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发达、传统“资治”“垂鉴”史观的影响以及传......
20世纪前半叶,随着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方法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受到西方历史编纂理论与方法的挑战。在章节体主宰中国......
南高学派与学衡派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派别,目前研究者基本上将两派人物合二为一,汇于学衡派大旗之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柳诒徵及其追......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堪称辉煌的学术成就,文化史、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学术热潮,与社会史......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这一学术史事件为观察学术媒介与近代史学的深层次关联提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学术媒介的角度来看,《......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文史学术界大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新”、“旧”为重要分野。其中,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多被视为南方“旧......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一论文要目(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文要目改铸历史:先秦时期“以史为鉴”观念的形成/晁福林/史学史研......
2011年11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东亚近代知识与制度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概念史的视野与方法、东亚近代基本概念的形成、知识......
抗日战争爆发,姚雏辗转来到重庆,在于在任的监察院供职。1942年,柳治做也来到了重庆,居住在嘉陵江畔的柏溪。可是二人一直没有接上关系......
书院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书院为古代的高等教育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宋代书院遍及大江......
重视历史教学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南高学派对此一直都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历史教学承载了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任,而为达此目的,......
郑鹤声(1901—1989),浙江诸暨人,近现代著名史学家。郑鹤声20世纪20年代初期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师承“东南学派”泰......
1922年1月《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刊,由梅光迪、刘伯明、柳诒徵等共同商议,发起创办。它是一家同人刊物,其成员多为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 东......
《铁琴铜剑楼书影》 ,系《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一铁琴铜剑楼是清嘉庆年间著名藏书家瞿绍基及其子孙五代的藏书楼 ,为清代四大藏书......
2010年春天的南京,百花欲争,绿草盈盈,整个城市氤氲着一股蓬勃浓郁的热情。此时的北方还处在未尽的春寒料峭之中,列车为媒,载我从......
当代国学大师卞孝萱先生晚年力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已于2006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囊括了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
二十世纪的史学研究领域,中国文化史作为新兴的门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作为早......
著名中国文化史研究专家柳诒徵在其大作《中国文化史》中曾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