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民主”的民主特征与法律界限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过程民主”是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重要民主特征被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其目的 是为了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方针,充分发挥人民作为民主主体在公共决策和国家权力有序运行中的重要参与、监督和保障作用.由于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实现的重要制度载体,因此,“全过程民主”的实现必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民主特征的“全过程民主”,不仅重视作为民主价值重要表现的“选举结果”,更重视选举后的人民的参与和监督.在我国现行政治制度下,“全过程民主”也包含了应当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伴随人民民主全过程发挥治理作用的功能.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要在法治轨道上来推进各项民主制度建设,注重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机制以及民主治理方式的法律界限,从而保证“全过程民主”健康、持续和有序地发挥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的民主功能.
其他文献
声音功能的创新运用在近期国产影片中多有展露,并且形成了新的美学特色.从声音表现空间的美学功能出发,探究国产电影里的声音呈现,拟从声音的地域性、运动感和空间感三个层面分析影片《春江水暖》中声音的创新应用,即“声音透视感”,从而认知声音在讲故事、串联场景、造型等方面呈现的重要作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既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也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强调人民民主的全程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生活的全域性、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民主流程的闭合性.用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但仍存在缺乏统筹规划、民主政治立法有待完善、促进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有待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民主政治立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化,构
黄河文明既是中华民族早期自身蓬勃生长的成果,也是与其他各类文明竞争碰撞、汇聚交融的结晶.在新时代国家文化体系建构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重要工作的开展中,黄河文明的底色并不浓厚,其特色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重新梳理新时代黄河文明形成发展的机理、描述新时代黄河文明复兴战略构想,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黄河文明的复兴有赖于复兴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丰富多元.本文以黄河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组成部分的中庸之道为例,探讨黄河文明复兴的必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民主政治新形态,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成果的理论升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特质体现在历史性、批判性、辩证性和体系性四个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党领导中国民主建设百年历程的经验总结,是具体的、历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批判西方民主制度和理论存在的逻辑矛盾和价值问题,超越西方民主对“多数决” “竞争性选举”等民主核心内涵的片面理解,在手段与目的 、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民主过程和治理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多领域、多主体、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