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最大的误区是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教师一直把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所谓小学数学分层布置作业,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既注重他们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布置作业,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的体现,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世界上没有安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这样,每个学生在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施教,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2、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现阶段我们的教学工作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对人数多的“大班”而言,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做到“因人而教”,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分层教学无疑是最佳教学策略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确立了“分层教学研究”的主题,并做了一些有成效的探索。
二、分层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1、摸底调查,划分层次。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重新编排座位。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要向学生说明这种分组和座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会不间断调整。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可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差等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2、分层布置,讲究策略。对学生分层后,教学中对待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如对A层学生主要是“望着他们走(学)”,即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需太细的指导;对B层学生主要是“指着他们走(学)”,即重在点拨,适时指导;对C层学生主要是“扶着他们走(学)”,即重点辅导,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上的困难耐心、细致地辅导。
对A层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以下手段:一是拿出少量作业让学生互改互评,锻炼学生,多数作业还需要教师批改;二是教师帮助学生选择部分课外读物,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整理与复习时学生可以自己(或合作)整理出知识结构;四是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提供给学生生产生活中与课本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促其发展。对B层学生的作业,一是要全批全改,有问题当面指出让其更正;二是让学生自编一些题来做,以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对C层学生,一是要反复抓、抓反复,促其巩固知识;二是教师要分解知识,降低难度和要求,培养运用知识和综合思维的能力;三是找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解决,以增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逐步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3、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为主,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同时,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了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4、善于总结,扬长避短。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也不能一劳永逸,更不能全篇一律,一定要加大创新力度,多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且要善于总结出其中的成功和不足,对于行之有效的作法要深入推广,对于欠缺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尤其我们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因我们的好心而打击C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因此助长A组学生的骄傲心理,更不能因此在班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高低贵贱之别,挫伤某些学生的自尊心。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布置作业,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的体现,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世界上没有安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这样,每个学生在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施教,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2、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现阶段我们的教学工作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对人数多的“大班”而言,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做到“因人而教”,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分层教学无疑是最佳教学策略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确立了“分层教学研究”的主题,并做了一些有成效的探索。
二、分层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1、摸底调查,划分层次。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重新编排座位。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要向学生说明这种分组和座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会不间断调整。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可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差等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2、分层布置,讲究策略。对学生分层后,教学中对待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如对A层学生主要是“望着他们走(学)”,即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需太细的指导;对B层学生主要是“指着他们走(学)”,即重在点拨,适时指导;对C层学生主要是“扶着他们走(学)”,即重点辅导,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上的困难耐心、细致地辅导。
对A层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以下手段:一是拿出少量作业让学生互改互评,锻炼学生,多数作业还需要教师批改;二是教师帮助学生选择部分课外读物,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整理与复习时学生可以自己(或合作)整理出知识结构;四是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提供给学生生产生活中与课本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促其发展。对B层学生的作业,一是要全批全改,有问题当面指出让其更正;二是让学生自编一些题来做,以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对C层学生,一是要反复抓、抓反复,促其巩固知识;二是教师要分解知识,降低难度和要求,培养运用知识和综合思维的能力;三是找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解决,以增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逐步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3、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为主,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同时,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了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4、善于总结,扬长避短。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也不能一劳永逸,更不能全篇一律,一定要加大创新力度,多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且要善于总结出其中的成功和不足,对于行之有效的作法要深入推广,对于欠缺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尤其我们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因我们的好心而打击C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因此助长A组学生的骄傲心理,更不能因此在班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高低贵贱之别,挫伤某些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