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普通高校引入拓展训练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高校体育实施拓展培训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综合考虑它与目前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互补性,并从拓展培训项目的安全性、科学性、可实施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结合高校场地器材条件、现有师资力量等实施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拓展训练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把素质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对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教师灌输为主,同时注重体能与技术练习;素质拓展训练则通过针对性的游戏、特定的户外场所或未知的大自然环境,使受训人员在游戏活动中亲身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活跃体育课的课堂气氛,而且会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实施课堂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
然而,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拓展训练在发展体能和运动技术方面的局限性、在场地安全保障方面的要求、以及在内容的选择和实施上都需要高校体育部门打破常规,作出相应的部署和调整。
1 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教学的几个问题
1.1 拓展训练自身的局限性
虽然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作为一种体育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拓展训练要求一次参与人数不宜过多,一个教学班人数一般在15人左右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新《纲要》中规定体育课教学班在30人左右为宜,很难达到拓展训练要求;其次,拓展训练需要的训练时间相对较长,只有通过学生的不断体验、反思、总结、归纳,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且其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很难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拓展训练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虽然可以给予学生以身体锻炼,但很难对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主要作用,不能完全适应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
1.2 内容选择问题
一种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强化多方面素质,同时,针对同一种素质,也有多个拓展训练项目可供选择,因此,我们可供选择的拓展训练内容非常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拓展训练项目都适合以体育课的形式进行开展。目前,众多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多是套用商业培训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在选择拓展训练内容时应注意把握这些内容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反映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需要,否则,我们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短时期能起到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看,会阻碍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发展。同时,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中,要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和素质差异分析,充分考虑专业的互补性和结合性,以达到对各类学生教学效果。
1.3 实施策略有待完善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虽然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我国发展迅猛,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拓展训练组织和统一标准。尤其大学生拓展训练在学校中还没有真正推行,其教学策略、方法均套用商业培训模式,其内容是否完全适合大学生发展需要实际,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因此,在教学策略、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引进和提高,建立适合高校实施的模式。
1.4 场地及安全问题
拓展训练多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共同完成挑战任务。其情景设置与户外自然环境结合紧密,而且其多在户外开展活动,有时候为了更好的实施拓展训练,需要专业的场地和器材。然而,目前拥有专业的拓展训练场地器材的高校非常少,这无疑影响其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拓展训练强调的是学生自我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场景里体验和获取积极的、突破自我的经验,但是有时为了实现自我突破、克服心理障碍,往往会设置一些高难度的、带有一些不安全甚至是高危因素的模拟场景,虽然也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在高校里推广素质拓展训练,受训对象是相对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学生,所以很多训练科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成为高校设置拓展培训课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2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安全管理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户外自然环境进行情景设置,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全面考虑,首先,实施教学前必须严格检查场地器材,定期进行保养,以保证器材的安全性,消除场地安全隐患;其次,项目设置必须考虑其危险因素,并充分做好各项保护工作的准备;再次,训练前必须讲清楚实施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检查,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和登记,以防止个别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2.2 加强师资培养
拓展训练并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备户外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运动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实施拓展训练课程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适应性学习,针对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首先,教师必须亲身体验每个项目,了解拓展训练项目内容、教学过程和组织方法;其次,必须加强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学习;再次,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2.3 校企联合,建立高校拓展训练基地
拓展训练在学校的良性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必不可少,要积极开发场地、器材等资源。很多院校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使得拓展训练开展难以为继,影响其发展。为使拓展训练得以实施,既要努力创造与争取,又要因地制宜、灵活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可以采取几所学校联合建设拓展训练基地,这样既可以节约学校开支,又可以整合各学校资源。首先,整合学校资源,加强学校间的协调,充分挖掘和发挥各学校课程资源优势;其次,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再次,争取集中在某个位置建设拓展训练基地。
3 高校体育引入拓展培训课程的几点建议
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进的培训理念,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必须运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互补性建立特色课程体系,以期实现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1 制定有效的實施计划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场地、设施、安全、师资、项目内容、评价方法等多方综合考虑,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
3.2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每个拓展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而对同一素质的提高又可以选择多个拓展训练项目,并且不是所有的拓展训练项目都适宜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选择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拓展训练项目;其次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3.3 训练实施后的反思、归纳和整合
拓展训练不单单重视体验和实践,更注重体验后的反思和归纳整合的一种完整的体验式学习,正如彼得·圣吉提出:只有当反思和归纳整合开始的时候,才是学习真正产生效果的时候。
3.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拓展训练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综合行原则,对学生实施拓展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全面、综合、客观的评价。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素质拓展对5·12地震后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调节与康复的实验研究”研究立项(项目编号:B20091501)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朱德全,寇冬泉.试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与协同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2]李贤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
[3]黄强.大学生素质拓展突破口[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
[4]甘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5]胡仲秋,沈纲.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探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3).
[6]谢恩杰,宗丹.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新内容野外拓展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拓展训练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把素质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对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教师灌输为主,同时注重体能与技术练习;素质拓展训练则通过针对性的游戏、特定的户外场所或未知的大自然环境,使受训人员在游戏活动中亲身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活跃体育课的课堂气氛,而且会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实施课堂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
然而,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拓展训练在发展体能和运动技术方面的局限性、在场地安全保障方面的要求、以及在内容的选择和实施上都需要高校体育部门打破常规,作出相应的部署和调整。
1 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教学的几个问题
1.1 拓展训练自身的局限性
虽然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作为一种体育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拓展训练要求一次参与人数不宜过多,一个教学班人数一般在15人左右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新《纲要》中规定体育课教学班在30人左右为宜,很难达到拓展训练要求;其次,拓展训练需要的训练时间相对较长,只有通过学生的不断体验、反思、总结、归纳,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且其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很难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拓展训练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虽然可以给予学生以身体锻炼,但很难对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主要作用,不能完全适应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
1.2 内容选择问题
一种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强化多方面素质,同时,针对同一种素质,也有多个拓展训练项目可供选择,因此,我们可供选择的拓展训练内容非常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拓展训练项目都适合以体育课的形式进行开展。目前,众多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多是套用商业培训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在选择拓展训练内容时应注意把握这些内容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反映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需要,否则,我们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短时期能起到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看,会阻碍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发展。同时,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中,要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和素质差异分析,充分考虑专业的互补性和结合性,以达到对各类学生教学效果。
1.3 实施策略有待完善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虽然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我国发展迅猛,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拓展训练组织和统一标准。尤其大学生拓展训练在学校中还没有真正推行,其教学策略、方法均套用商业培训模式,其内容是否完全适合大学生发展需要实际,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因此,在教学策略、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引进和提高,建立适合高校实施的模式。
1.4 场地及安全问题
拓展训练多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共同完成挑战任务。其情景设置与户外自然环境结合紧密,而且其多在户外开展活动,有时候为了更好的实施拓展训练,需要专业的场地和器材。然而,目前拥有专业的拓展训练场地器材的高校非常少,这无疑影响其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拓展训练强调的是学生自我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场景里体验和获取积极的、突破自我的经验,但是有时为了实现自我突破、克服心理障碍,往往会设置一些高难度的、带有一些不安全甚至是高危因素的模拟场景,虽然也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在高校里推广素质拓展训练,受训对象是相对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学生,所以很多训练科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成为高校设置拓展培训课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2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安全管理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户外自然环境进行情景设置,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全面考虑,首先,实施教学前必须严格检查场地器材,定期进行保养,以保证器材的安全性,消除场地安全隐患;其次,项目设置必须考虑其危险因素,并充分做好各项保护工作的准备;再次,训练前必须讲清楚实施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检查,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和登记,以防止个别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2.2 加强师资培养
拓展训练并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备户外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运动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实施拓展训练课程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适应性学习,针对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首先,教师必须亲身体验每个项目,了解拓展训练项目内容、教学过程和组织方法;其次,必须加强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学习;再次,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2.3 校企联合,建立高校拓展训练基地
拓展训练在学校的良性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必不可少,要积极开发场地、器材等资源。很多院校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使得拓展训练开展难以为继,影响其发展。为使拓展训练得以实施,既要努力创造与争取,又要因地制宜、灵活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可以采取几所学校联合建设拓展训练基地,这样既可以节约学校开支,又可以整合各学校资源。首先,整合学校资源,加强学校间的协调,充分挖掘和发挥各学校课程资源优势;其次,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再次,争取集中在某个位置建设拓展训练基地。
3 高校体育引入拓展培训课程的几点建议
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进的培训理念,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必须运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互补性建立特色课程体系,以期实现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1 制定有效的實施计划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场地、设施、安全、师资、项目内容、评价方法等多方综合考虑,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
3.2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每个拓展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而对同一素质的提高又可以选择多个拓展训练项目,并且不是所有的拓展训练项目都适宜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选择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拓展训练项目;其次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3.3 训练实施后的反思、归纳和整合
拓展训练不单单重视体验和实践,更注重体验后的反思和归纳整合的一种完整的体验式学习,正如彼得·圣吉提出:只有当反思和归纳整合开始的时候,才是学习真正产生效果的时候。
3.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拓展训练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综合行原则,对学生实施拓展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全面、综合、客观的评价。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素质拓展对5·12地震后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调节与康复的实验研究”研究立项(项目编号:B20091501)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朱德全,寇冬泉.试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与协同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2]李贤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
[3]黄强.大学生素质拓展突破口[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
[4]甘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5]胡仲秋,沈纲.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模式的探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3).
[6]谢恩杰,宗丹.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新内容野外拓展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