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联网对中职生思想发展成为当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人的主体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网络文明对中职生思想意识成长的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中职生思想成长作用
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成为21世纪令人瞩目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伴随着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网络文明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成为当前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网民总数达到2.1亿人。其中,66%的网络用户年龄在18-35岁之间,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用户占53.6%,尤其是在18-2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其中中职生所占比例为1/4),以10.4%的人口比例占了网民总数的35.1%。这表明,中职生作为我国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年青人,他们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社会群体,其思想观念和行为特点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一、促进中职生主体意识的成长
网络社会的崛起,不仅给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而且促使中职生的主体意识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网络对中职生主体意识发展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的增强。
网络社会开放了人们认识活动的领域,实现了人们交往活动的普遍性。由于中职生认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极大增长,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在网络空间,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个性倾向以及认知方式、性格、情感等心理品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使得中职生从以往对外部力量的依赖和所受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更深刻地反思自身、表达自身。
2、民主意识的深化。
在中职学校的校园内,中职生通过网络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是当代青年的民主实践的新形式,可以分为知情和意见参与两个阶段。知情就是中职生通过学校网站以及校园网络论坛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改革措施、校内突发事件以及与学校声誉、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等,了解学校对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以及工作措施等。在此基础上,中职生得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上信箱、网上投票、网络舆论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网络舆论是意见参与的重要形式。中职生可以在校园论坛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设,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这些舆论不但在广大中职学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事情的判断,影响学校管理过程中具体决策的形成和实施。网络促进了中职生的民主参与更加完善和深入,“信息的即速即得创造了更深层次的民主”。而在这一过程中,中职生的民主意识得到不断深化。
3、成长意识的发展。
中职生的成长意识主要表现为其自我实现意识和自我实现观,即
一个人在实践中的自我发展意识以及为自己设定满足自身需要、发挥自身才干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这一目标的看法、态度、追求、观念等思想意识。中职生的主体意识的成长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一种充满自信、积极进取、理性求实的态度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这无疑会大大推动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深入和网络文明建设的发展,中职生的主体意识将进一步走向成熟,将以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主体意识展现出青年一代的崭新的精神面貌。
二、引发中职生思维方式的更新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的的理性认识方式,它的发展总是同一定
的历史时代、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发展的各种思想文化要素的综合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按照生产实践发展的脉络,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思维方式。
1.开放性思维是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在空间维度上的本质特征。早在1995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初,几名青年学生就利用互联网为一位患疑难重症的同学进行全球性的网络会诊。这一事件在中职学校及至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显示出网络时代的中职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超过了他们的师长。今天,中职学生们通过网络开展国际青年交流,利用国外中职校园网络资源从事学习和科研活动,面对重大新闻和热点事件时广泛浏览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新闻信息,等等。这些行为所显示出的是当代中职生的思维时空的开放,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创新性思维是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在时间维度上的本质特征。
网络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与超越的时代,人类凭借信息技术在与时间赛跑。在过去的40年中,一个芯片上的晶体管从几个增加至今天的17亿个,计算机从庞然大物变成微型电脑,互联网把全球联系在一起,世界的信息总量达到了每十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条件下,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思维的角度、方式、内容以及成果不断丰富,思维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不断超越既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思维创新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更加快速。对于今天的网民而言,离开了网络,就会很快成为时间的落伍者,正如中职学生们常说的,“一天不上网,就不知道别人在谈些什么了”。追求创新、勇于创造成为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并渗透在他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3.虚拟性思维是在网络时代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凭借当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在典型的计算机系统生成的虚拟空间或赛博空间中,人类正在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展到虚拟实践阶段。虚拟实践推动了人的虚拟认识的全身心沉浸,其最终结果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得到认识对象“存在在那里”的主观心理感觉。这种全身心的沉浸是虚拟现实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新的认识活动方式,它意味着是对人类某种或者某类经验集合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经验集合的回忆。
三、提升中职生的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是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思想水平、价值追求状态的表现,它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标志之一。信息网络是人类精神文化编织的世界,网络时代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推动了中职生朝着真、善、美的更高目标前进。
1.人文精神是在人们对成功的实践依赖于价值尺度的认识基础上升华起来的一种关心人、爱护人、强调一切言行应该从人民、人类的利益出发的求善、求美的思想意识。譬如中职生们在拒绝反动网络游戏、主动传播爱国主义网络游戏的行动中,民族情感、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和提高;又如中职生通过积极参与网络救助活动、开展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等,思想道德修养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网络伦理道德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网络文明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人的实践精神及其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络世界是一个“电子蛮荒”地带,正是凭借一批批网络开拓者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不懈努力,技术进步和文化建设并行,一个丰富多彩、无穷无限的网络世界得以建构。直至今天,网络世界的建构也只能说刚刚开始,新的创造和发展日新月异。中职生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之一,他们发挥出自主、自强、创造、进取的实践精神,运用网络这个追求自由的手段和力量,在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道路上不懈努力。
3.自我超越精神是人始终寻求需要的满足的永恒生命冲动,是人类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品质。人的自我超越精神推动着人的社会生活和自身的发展。网络世界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对自我和现实的一种超越。有研究者认为,归要到底,网络文化是人的理性力量的表征和确认。网络世界中人的自我超越活动比比皆是,譬如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自己的想像、直觉、愿望、理想变成可以身临其境进行体验的虚拟实在,从而大大延伸了人的认识和实践领域;又如中职生在网络社区中的虚拟交往活动中,人们不但会理想化对交往对象的认识,而且会最佳化地表现自我,或者是改变自己的性别、角色,构造内心希望但具有现实不可能性的另类生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文明在给中职生带来思想成长的新境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淡化。
全球化的信息传播造成西方意识形态的大量涌入,中职生受到诸如抽象人性论、西方的民主和人权观等社会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弱化。
2.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失范。
自由平等的网络文化会引发中职生网络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化、利已主义膨胀、社会责任感缺失、错误自由观的泛滥等。
3.人格心理异化。
虚拟实践容易导致中职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多重人格、感情冷漠、网络沉溺等人格心理的异化现象。
对于这些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指导。我们应通过加强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推进网络阵地的发展、深化网络思想教育规律的研究、强化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努力消除各种负面影响,趋利避害。我们只有真正把发挥网络文明对中职生的促进作用和消除网络对的中职生负面作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实现网络社会条件下中职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同舫,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
[2] 冈特利特主编,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3] 张怡等,虚拟认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4] 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关键词] 互联网中职生思想成长作用
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成为21世纪令人瞩目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伴随着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网络文明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成为当前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网民总数达到2.1亿人。其中,66%的网络用户年龄在18-35岁之间,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用户占53.6%,尤其是在18-2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其中中职生所占比例为1/4),以10.4%的人口比例占了网民总数的35.1%。这表明,中职生作为我国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年青人,他们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社会群体,其思想观念和行为特点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一、促进中职生主体意识的成长
网络社会的崛起,不仅给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而且促使中职生的主体意识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网络对中职生主体意识发展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的增强。
网络社会开放了人们认识活动的领域,实现了人们交往活动的普遍性。由于中职生认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极大增长,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在网络空间,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个性倾向以及认知方式、性格、情感等心理品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使得中职生从以往对外部力量的依赖和所受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更深刻地反思自身、表达自身。
2、民主意识的深化。
在中职学校的校园内,中职生通过网络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是当代青年的民主实践的新形式,可以分为知情和意见参与两个阶段。知情就是中职生通过学校网站以及校园网络论坛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改革措施、校内突发事件以及与学校声誉、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等,了解学校对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以及工作措施等。在此基础上,中职生得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上信箱、网上投票、网络舆论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网络舆论是意见参与的重要形式。中职生可以在校园论坛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设,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这些舆论不但在广大中职学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事情的判断,影响学校管理过程中具体决策的形成和实施。网络促进了中职生的民主参与更加完善和深入,“信息的即速即得创造了更深层次的民主”。而在这一过程中,中职生的民主意识得到不断深化。
3、成长意识的发展。
中职生的成长意识主要表现为其自我实现意识和自我实现观,即
一个人在实践中的自我发展意识以及为自己设定满足自身需要、发挥自身才干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这一目标的看法、态度、追求、观念等思想意识。中职生的主体意识的成长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一种充满自信、积极进取、理性求实的态度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这无疑会大大推动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深入和网络文明建设的发展,中职生的主体意识将进一步走向成熟,将以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主体意识展现出青年一代的崭新的精神面貌。
二、引发中职生思维方式的更新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的的理性认识方式,它的发展总是同一定
的历史时代、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发展的各种思想文化要素的综合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按照生产实践发展的脉络,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思维方式。
1.开放性思维是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在空间维度上的本质特征。早在1995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初,几名青年学生就利用互联网为一位患疑难重症的同学进行全球性的网络会诊。这一事件在中职学校及至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显示出网络时代的中职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超过了他们的师长。今天,中职学生们通过网络开展国际青年交流,利用国外中职校园网络资源从事学习和科研活动,面对重大新闻和热点事件时广泛浏览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新闻信息,等等。这些行为所显示出的是当代中职生的思维时空的开放,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创新性思维是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在时间维度上的本质特征。
网络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与超越的时代,人类凭借信息技术在与时间赛跑。在过去的40年中,一个芯片上的晶体管从几个增加至今天的17亿个,计算机从庞然大物变成微型电脑,互联网把全球联系在一起,世界的信息总量达到了每十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条件下,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思维的角度、方式、内容以及成果不断丰富,思维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不断超越既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思维创新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更加快速。对于今天的网民而言,离开了网络,就会很快成为时间的落伍者,正如中职学生们常说的,“一天不上网,就不知道别人在谈些什么了”。追求创新、勇于创造成为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并渗透在他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3.虚拟性思维是在网络时代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凭借当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在典型的计算机系统生成的虚拟空间或赛博空间中,人类正在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展到虚拟实践阶段。虚拟实践推动了人的虚拟认识的全身心沉浸,其最终结果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得到认识对象“存在在那里”的主观心理感觉。这种全身心的沉浸是虚拟现实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新的认识活动方式,它意味着是对人类某种或者某类经验集合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经验集合的回忆。
三、提升中职生的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是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思想水平、价值追求状态的表现,它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标志之一。信息网络是人类精神文化编织的世界,网络时代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推动了中职生朝着真、善、美的更高目标前进。
1.人文精神是在人们对成功的实践依赖于价值尺度的认识基础上升华起来的一种关心人、爱护人、强调一切言行应该从人民、人类的利益出发的求善、求美的思想意识。譬如中职生们在拒绝反动网络游戏、主动传播爱国主义网络游戏的行动中,民族情感、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和提高;又如中职生通过积极参与网络救助活动、开展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等,思想道德修养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网络伦理道德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网络文明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人的实践精神及其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络世界是一个“电子蛮荒”地带,正是凭借一批批网络开拓者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不懈努力,技术进步和文化建设并行,一个丰富多彩、无穷无限的网络世界得以建构。直至今天,网络世界的建构也只能说刚刚开始,新的创造和发展日新月异。中职生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之一,他们发挥出自主、自强、创造、进取的实践精神,运用网络这个追求自由的手段和力量,在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道路上不懈努力。
3.自我超越精神是人始终寻求需要的满足的永恒生命冲动,是人类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品质。人的自我超越精神推动着人的社会生活和自身的发展。网络世界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对自我和现实的一种超越。有研究者认为,归要到底,网络文化是人的理性力量的表征和确认。网络世界中人的自我超越活动比比皆是,譬如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自己的想像、直觉、愿望、理想变成可以身临其境进行体验的虚拟实在,从而大大延伸了人的认识和实践领域;又如中职生在网络社区中的虚拟交往活动中,人们不但会理想化对交往对象的认识,而且会最佳化地表现自我,或者是改变自己的性别、角色,构造内心希望但具有现实不可能性的另类生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文明在给中职生带来思想成长的新境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淡化。
全球化的信息传播造成西方意识形态的大量涌入,中职生受到诸如抽象人性论、西方的民主和人权观等社会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弱化。
2.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失范。
自由平等的网络文化会引发中职生网络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化、利已主义膨胀、社会责任感缺失、错误自由观的泛滥等。
3.人格心理异化。
虚拟实践容易导致中职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多重人格、感情冷漠、网络沉溺等人格心理的异化现象。
对于这些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指导。我们应通过加强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推进网络阵地的发展、深化网络思想教育规律的研究、强化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努力消除各种负面影响,趋利避害。我们只有真正把发挥网络文明对中职生的促进作用和消除网络对的中职生负面作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实现网络社会条件下中职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同舫,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
[2] 冈特利特主编,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3] 张怡等,虚拟认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4] 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