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新机遇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基建”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基建”的信息数字化转型升级,档案馆也开始从以资源数字化为主导的数字档案馆向新型信息技术支撑的智慧档案馆发展。本文探讨了“新基建”给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新基建”;档案馆信息化;新型信息技术;机遇;数字化
  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环境下档案馆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多数档案馆处于观望状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丰富、完善及应用不断推动以智慧档案馆为核心的新型档案馆的建设发展。但是,通过对智慧档案馆实践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我国多数档案馆仍处于观望状态,仅有少数档案馆勇于尝试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融入智慧档案馆建设中。在“新基建”浪潮的冲击下,大多数档案馆仍处于急需自我革新与革新意识薄弱的矛盾之中,从而导致多数档案馆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1.2 档案馆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局限性。信息技术在档案馆的推广应用,使得档案馆的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新颖。但是,这些信息技术在档案馆的应用普遍处于浅层次状态,服务内容并不深入,缺乏对用户的感知、智能决策及行为分析的实践应用,更缺乏对深度学习、语言理解及情感分析的应用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档案馆在推广应用新型信息技术方面往往忽略了对信息技术深层次应用价值的探索和挖掘,因此,能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增值性服务的档案馆更是寥寥无几。
  1.3 档案馆社会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新基建”时代背景下,很多行业将以5G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信息技术引入到其社会化服务中。反观档案学界,通过引进新型信息技术来提升服务能力的设想却很少见。然而,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复杂,服务要求更为多样化、个性化、效率化,用户的这些诉求向档案馆相对落后保守的服务形式发出了警报。毫无疑问,“新基建”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向档案馆社会化服务提出挑战。
  2 “新基建”环境下档案馆信息化面临的新机遇
  2.1 机遇一:信息基础设施在档案馆的重构
  2.1.1 加强档案馆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当前正值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期,档案馆应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和“新基建”的发展趋势,进行国家层面的档案馆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站在战略制高点自上而下将高层次的总体构想层层延伸,确保各系统或项目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和“整体的明确性”。从宏观角度看,档案馆信息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得到国家层面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这是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从中观角度说,相关制度体系是保障档案馆信息化标准规范统一、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有利于实现国家范围内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从微观角度说,不同地区档案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基础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具体措施。
  2.1.2 加快构建“云端 本地”融合的基础设施平台。用户在线查档需求要求档案馆需要构建“本地 云端”融合的基础设施平台。基于云计算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档案馆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应考虑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引入其中,构建“本地 云端”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完整系统的融合基础设施带动区域馆际之间服务协同、业务协同、数据协同的管理大格局,打破“信息孤岛”壁垒,实现档案“掌上”查阅服务。
  2.2 机遇二:新型信息技术在档案馆信息化中的应用不断深化
  2.2.1 人工智能在档案馆的应用实践。“新基建”具有鲜明的技术属性,与企业关系更为紧密,主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更多依靠专业机构来实施。因此,档案馆应主动与相关企业主体合作,积极引进新型信息技术,研发新型智能产品,以满足档案馆信息化进程中在智能管理和用户服务上对信息技术的新需求。
  2.2.2 新型信息技术在档案馆的应用借鉴。当前,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已经进入了“5大智物移云”时代,同时,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也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提升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能。采用大数据技术能收集、整理、分析档案数据以及挖掘档案资源、用户数据等[1];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档案进行智能挑选和智能鉴定划控[2];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感知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需求信息,使用户的需求得到准确而全面的满足[3];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档案馆信息服务移动终端平台,实现档案宣传的移动化、泛在化[4];借助云计算技术打造互联互通的“云档案馆”能够实现馆际之间的联动与馆藏资源的共享。[5]
  2.3 机遇三:新型信息技术在档案馆社会化服务中不断介入
  2.3.1 优化智能获取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档案馆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新技术系统的应用,优化智能获取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比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搜索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在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中快速搜索、分析、筛选满足用户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偏好检索系统,充分将档案馆数字化馆藏资源与用户检索偏好相结合,为用户挖掘、提供符合其偏好的档案资源;基于专题档案资源人工智能推荐系统,结合实时热点,分专题向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档案信息资源,将档案馆馆藏资源展现在用户眼前,实现档案被智能获取利用的可能性。
  2.3.2 推進档案馆社会化服务方式转型。5G牵动着一系列新型信息技术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档案馆需要转变“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被动式的服务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巧妙将新技术转化为“熟技术”,将“5大智物移云”等新型信息技术的特点应用于档案馆社会化服务中,有助于推动社会化服务方式的创新。比如,档案馆可采用5G独特的技术优势,结合VR/AR技术,制作专用的VR终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推出不同的VR/AR使用模式,让用户体验全新的沉浸式服务;在进行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档案馆为注册用户定制专属AI,准确解读用户的心理和情绪,及时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同时追踪用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形成用户档案,并及时更新数据,当用户再次提出相关信息需求时,则可以直接从云端数据库中调取。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 时代,公共文化机构需要通过跨界融合共同发展。文章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入手,通过分析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融合发展机遇,探讨融合发展内容,提出了融合服务的基本构架:资源服务层、知识服务层、智慧服务层,以期对我国三馆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跨界融合;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种文化服务机构面临着馆藏资源共享发展以及公众用户
摘 要:本文以档案记忆观、数字人文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记忆资源整合与城市记忆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对城市记忆资源搜集、存储、整合主体等进行了探讨;以城市记忆服务原则为基础,提出专业化、普及化、定制化三种城市记忆服务类型。  关键词:城市记忆;数字人文;资源整合;城市记忆服务;数据挖掘  1 理论基础  1.1 档案记忆观。1997年冯惠玲在博士论文《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首次提出
现当代文学档案是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专业档案,在选择入藏时,无论是从研究者的需求角度还是从本体特性和历史特性角度,将判断文学档案的已知或未知的史料价值为基本原则,才能使
音乐教学对人的发展极其深远,音乐既是一种教学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为了上好音乐课,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地方的特色音乐,调动学生的积
摘 要:我国综合档案馆职能定位经历了五个时期历史演变并呈现出职能定位发展的渐进性、档案保管基地定位的稳定性、定位影响因素的综合性、与其他机构的关联性的特点。综合档案馆职能定位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坚持职能法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一体多维、多元复合”的基本方向、坚持文化事业机构的基本属性、坚持探索创新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综合档案馆;职能;职能定位;机构改革;档案事业  1 综合档案馆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
文章调查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师课堂即时评价应用的实际情况,研究其在音乐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策略,以提高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摘 要:伴随着新《档案法》的实施,档案开放利用将面临新的法治环境。对新旧《档案法》中有关档案开放利用规制的数量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新《档案法》中有关档案开放利用规制的进步性,并指出其对优化档案开放利用工作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有所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档案法》;法律规制;档案开放;档案利用;档案公布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美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难点。美育在小学阶段要落到实处核心在于课程。实施美育主要途径有:更新美育课程观念;构建美育课程
纸质档案展示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保护问题,如何在纸质档案的展示利用中做好保护至关重要。《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馆藏大量珍贵纸质档案,且以纸质展品的展示为主。研究以该展示馆为例,分析展示馆内纸质档案的展示利用现状及保护问题,结合纸质档案的展示环境和展示手段,浅谈展示馆纸质档案的展示与保护。
2021年3月12日上午,河南省档案馆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深入学习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河南省委要求,对全馆党史学习教育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