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停課不停學,網上教學”成為疫情下的熱話。本澳各校會否出現因應條件不同而成效不一,應否檢視當中的成因及解決方案?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周明明主任:以往網上教學多以補充正式面對面的教學的形式存在,故它的不足與低效會被及時的調整與補充。目前由於疫情的關係,網上教學立即成為了主要的教學模式,對它的期望亦大大增加,其所面臨的挑戰已前所未有:其中包括教育資源的充分性和合理運用,教師在線反饋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家長的配合度以及學生的自律性、自主性。來自更方便的因素綜合的決定了線上學習的有效性。為了在很大程度上不影響教學的進程與質量,澳門各校所呈現出的不同的成效水平非常值得深究與探討。其一,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目前所呈現出來的差異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如果是短期的不適應,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適應,網上教學的成效會有所提高。如果是長期存在的顯性或隱形的問題,這需要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因為,這可能並非只存在於網上教學的形式,很有可能在傳統教學的模式中亦有存在。這意味著問題有可能出現在教學本身,而非教學的模式。所以本段時間大規模的網上教學的不同成效不僅為教育界提供了勘查潛在問題的絕佳機會,也為學生與老師的自我反思與調整提供了極大空間。
澳門中華教育會鄭洪光理事長:從學校層面看,本次疫情引發的突如其來的網絡教育需要,要求學校軟硬件必須能够跟得上,學校各項計劃需要重新調整,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模式也發生很大變化。從各校反映的情況來看,整體上由於近年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澳門學校開展網上教育還是比較順利的。但學校軟硬件條件的不同直接影響著網上教學之開展,對網絡教育之重視程度也在影響著網絡教育之成效。
從教師層面看,教師突然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而採用嶄新的教學模式並不容易。不少資深教師本來對之前一直採用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游刃有餘,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教學改變,難免受到挑戰。也不排除會有個別教師對使用新科技進行教育感到力不從心。抗疫期間,老師既要和學生聯絡,又要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比如使用圖片和文件編輯的技術、把一些學習影片上載到社交平台中、把自己的聲音解說加到給學生的POWERPOINT檔案中,還要備課拍攝……。不少教師的家變成視像教學的佈景牆,每天都需要在電腦前出題目、寫點評或拍短片等等。雖不用到校上班,但工作並不比正常上班輕松。
從學生層面看,學生遇到的困難也顯而易見。雖然受疫情影響不需要學習新課,但是沒有了老師面對面的講解和輔導,沒有同學坐在一起探討問題,學習受影響在情理當中。還有升班和畢業的焦慮。特別是對高三同學來說,不少同學升大還沒有著落,緊張不安可以理解。對於自主性較差的學生,系統如何推使他們學習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同的自覺性令孩子的學習也會不同。從同學反映來看,高年級的學生對網絡教育接受程度相對較高。
從家長層面看,全民待在家中期間,有家長反映因孩子天天在家“大閙天宮”或“無限打機”而感到要“崩潰”了。現政府和企業都復工了,小孩的照顧問題也令不少雙職工家長頭痛不已,更沒有時間來約束孩子上網課。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陳康妮:我一直認為網路教學的這種模式是有很大優勢,它不但讓教育相對公平了,也讓教學場景更豐富。但針對此次疫情來說,網路教學的方式又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不同學校的教育成效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有了差別。這些不好,不僅來自於老師,也來自於學生。
疫情發生得突然,學習轉至線上也突然,傳統教師沒有線上教學經驗,大多數學生更是沒有線上學習的經驗。這樣教學流程變得更複雜,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低,增加了老師的工作內容不說也考驗與學生間的配合。
就疫情而言,網路教學只是應急的。但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大學在應對網路教學的時候就有分化了。有的學校早早就引進網路教學系統了,如我的母校澳洲墨爾本大學,所以可以順利開展。而有的大學則在尋找網路平臺這一關就落後了,耽誤了時間不說,學生老師都不方便。
因此在未來,澳門各大學應該積極參與網路線上教學的實踐,不光是教師與學生對於這套流程的適應性要增加,學校在這方面也應該提供相應的網路技術與課程安排的支持,將線上教學納入日常教學的一部分,最大的發揮其優勢。
政府科技委員會卓重賢委員:在疫情當前,政府提倡停課不停學,讓學生在家學習。本澳部分學校已積極推行網上教學,如一些幼稚園小學採用香港EVI網上互動教學平台,深受家長小朋友歡迎;而各間中學、大學教師通過EMAIL、微信、雲等平台發放教材,及利用大家熟悉的Zoom視訊會議、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軟件上課更是非常普遍。
當下全球網上教育平台大熱,是否擔心本澳出現學生教育資源不足問題?因為本澳一般家庭都有電腦設備、智能手機或掌上電子產品等,所以本澳的學生應該不缺硬件設備而參與不了網上教育課程。反而我們要關注的是,是否所有學校有足够的網上教學和專業的培訓來提升教師相關方面的應用能力。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周明明主任:以往網上教學多以補充正式面對面的教學的形式存在,故它的不足與低效會被及時的調整與補充。目前由於疫情的關係,網上教學立即成為了主要的教學模式,對它的期望亦大大增加,其所面臨的挑戰已前所未有:其中包括教育資源的充分性和合理運用,教師在線反饋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家長的配合度以及學生的自律性、自主性。來自更方便的因素綜合的決定了線上學習的有效性。為了在很大程度上不影響教學的進程與質量,澳門各校所呈現出的不同的成效水平非常值得深究與探討。其一,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目前所呈現出來的差異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如果是短期的不適應,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適應,網上教學的成效會有所提高。如果是長期存在的顯性或隱形的問題,這需要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因為,這可能並非只存在於網上教學的形式,很有可能在傳統教學的模式中亦有存在。這意味著問題有可能出現在教學本身,而非教學的模式。所以本段時間大規模的網上教學的不同成效不僅為教育界提供了勘查潛在問題的絕佳機會,也為學生與老師的自我反思與調整提供了極大空間。
澳門中華教育會鄭洪光理事長:從學校層面看,本次疫情引發的突如其來的網絡教育需要,要求學校軟硬件必須能够跟得上,學校各項計劃需要重新調整,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模式也發生很大變化。從各校反映的情況來看,整體上由於近年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澳門學校開展網上教育還是比較順利的。但學校軟硬件條件的不同直接影響著網上教學之開展,對網絡教育之重視程度也在影響著網絡教育之成效。
從教師層面看,教師突然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而採用嶄新的教學模式並不容易。不少資深教師本來對之前一直採用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游刃有餘,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教學改變,難免受到挑戰。也不排除會有個別教師對使用新科技進行教育感到力不從心。抗疫期間,老師既要和學生聯絡,又要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比如使用圖片和文件編輯的技術、把一些學習影片上載到社交平台中、把自己的聲音解說加到給學生的POWERPOINT檔案中,還要備課拍攝……。不少教師的家變成視像教學的佈景牆,每天都需要在電腦前出題目、寫點評或拍短片等等。雖不用到校上班,但工作並不比正常上班輕松。
從學生層面看,學生遇到的困難也顯而易見。雖然受疫情影響不需要學習新課,但是沒有了老師面對面的講解和輔導,沒有同學坐在一起探討問題,學習受影響在情理當中。還有升班和畢業的焦慮。特別是對高三同學來說,不少同學升大還沒有著落,緊張不安可以理解。對於自主性較差的學生,系統如何推使他們學習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同的自覺性令孩子的學習也會不同。從同學反映來看,高年級的學生對網絡教育接受程度相對較高。
從家長層面看,全民待在家中期間,有家長反映因孩子天天在家“大閙天宮”或“無限打機”而感到要“崩潰”了。現政府和企業都復工了,小孩的照顧問題也令不少雙職工家長頭痛不已,更沒有時間來約束孩子上網課。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陳康妮:我一直認為網路教學的這種模式是有很大優勢,它不但讓教育相對公平了,也讓教學場景更豐富。但針對此次疫情來說,網路教學的方式又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不同學校的教育成效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有了差別。這些不好,不僅來自於老師,也來自於學生。
疫情發生得突然,學習轉至線上也突然,傳統教師沒有線上教學經驗,大多數學生更是沒有線上學習的經驗。這樣教學流程變得更複雜,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低,增加了老師的工作內容不說也考驗與學生間的配合。
就疫情而言,網路教學只是應急的。但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大學在應對網路教學的時候就有分化了。有的學校早早就引進網路教學系統了,如我的母校澳洲墨爾本大學,所以可以順利開展。而有的大學則在尋找網路平臺這一關就落後了,耽誤了時間不說,學生老師都不方便。
因此在未來,澳門各大學應該積極參與網路線上教學的實踐,不光是教師與學生對於這套流程的適應性要增加,學校在這方面也應該提供相應的網路技術與課程安排的支持,將線上教學納入日常教學的一部分,最大的發揮其優勢。
政府科技委員會卓重賢委員:在疫情當前,政府提倡停課不停學,讓學生在家學習。本澳部分學校已積極推行網上教學,如一些幼稚園小學採用香港EVI網上互動教學平台,深受家長小朋友歡迎;而各間中學、大學教師通過EMAIL、微信、雲等平台發放教材,及利用大家熟悉的Zoom視訊會議、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軟件上課更是非常普遍。
當下全球網上教育平台大熱,是否擔心本澳出現學生教育資源不足問題?因為本澳一般家庭都有電腦設備、智能手機或掌上電子產品等,所以本澳的學生應該不缺硬件設備而參與不了網上教育課程。反而我們要關注的是,是否所有學校有足够的網上教學和專業的培訓來提升教師相關方面的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