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被尊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现代经典”。这部小说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本文从小说主人公塑造出发,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危机与救赎这一主题,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 救赎
引言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以“遁世”而闻名的美国作家。1951年发表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一举成名。从他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来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田》)当属他成熟时期的创作。在这部作品中,塞林格找到了自己努力探讨的主题,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写作风格。就《麦田》危机与救赎这一主题,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小说中被动的主人公
塞林格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相似性格特征的人物,他们被评论家称为“不适应环境的主人公”。很明显,《麦田》里的主人公,当然还有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像《九故事》中的主人公,已完全具备了塞林格式人物的典型特征:他们一般都集敏感与敏锐的洞察力于一身,但气质却显得过于纤柔。这种个性使他们注定更容易为生活所伤害,而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者,顶多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极不合作姿态而已。同时,他们也是些彻底的理想主義者,不肯向世俗的约束妥协,但懦弱的个性又往往使他们成为行动的矮子。他们苦闷而又彷徨,始终找不到出口,不明确自己的归宿。
《麦田》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显然是这类人物的典范。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戴着鸭舌帽,学习不专心,言语粗鲁,而且还有一些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喝酒等。这可以说是他对成人世界,或者说丑陋的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抗。“小说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形象就是叛逆者、受害者的形象”,几乎没有哪部小说比《麦田》更贴切地印证了哈桑的这个结论。而这种反抗的具体表现就是所谓的以天真无邪的坦率言词,鞭挞了虚伪、贪污腐化和道德败坏。比如说,深夜里挤满了夜总会的“绝大多数是大学预科和大学里的一些粗俗不堪的家伙”,“见了一些并不可笑的东西却笑得像魔鬼一样”,甚至连他这辈子有过的最好的老师安多里尼先生也是利己主义信条。此外,霍尔顿的女友萨利虽然漂亮却很庸俗,去溜冰只是为了出风头;即使到公墓里凭吊的人也竟然个个假情假意;而虚伪更是他所厌恶的东西,这样的现实状况实在令他难以忍受。“所以对于一个像他这样不肯向世俗妥协,不屑于统一和简化的少年,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反抗。”但同时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霍尔顿这样一个“问题少年”所表现出的叛逆姿态的背后隐藏着一颗极其敏锐而又纤弱的心灵,他的敏感正是体现在他能够准确地感知他人微妙的处境和心理上。霍尔顿和历史老师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孩子的体贴敏感和成人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外,“手提箱”这一事件也很说明问题,虚荣的室友并没有领他的情。而使他感到难过的是——他所具有的这种对生活中缺憾得近乎于直觉的体验本领,柔弱的个性注定霍尔顿是生活中的弱者,他没有力量,没有能力与邪恶的世界进行抗争。因此,他的一些叛逆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消极的不合作而已。
二、小说中的现实世界:卑劣与美好并存
霍尔顿对世俗标准的否认表明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完美,因此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使他拒绝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又使他与现实世界产生了隔阂。安多里尼先生曾预言霍尔顿会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死去”。因为他所要寻找的是他身处其中的环境所不能提供的东西。他最终想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霍尔顿而言,悬崖下面的世界象征着以成人为代表的邪恶和堕落,而儿童的世界所代表的则是人世间所有的美好的东西。
霍尔顿保护童真的这一幻想是纯洁美好的,但毕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他的理想主义也不能令他做出任何实际的行动,尴尬之处正在于此,既不能改变现实世界也不能为自己确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因此,改造社会的任务当然不能由既不愿放弃理想又不敢反抗现实的霍尔顿来完成,而只能落在那些有力量、有信心在一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上获得,就像里斯曼在其《孤独的人群》中所称的“自由意志”的青年们肩上。这样的年轻人不仅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和胆量,而且拥有按其意志行动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在他们身上才能寄托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塞林格在《麦田》中塑造的一系列儿童是这个世界的美好象征,从他们身上体现了几乎所有可贵的品质。在霍尔顿急需要用钱的时候,菲把自己用来买圣诞礼物的钱给了他,他被感动得哭了很久。可以说,这真挚的兄妹之情既弥补了家庭之爱的不足,又为他提供了一个逃避险恶环境的避风港。正像R.G.雅格布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儿童才能够真诚相爱。而当人们进入成年,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利害关系时,他们便变得假模假式,变得有心计了。因此当他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爱的并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他们之所以爱他的那些理由。”爱的能力在小说世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给主人公以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主人公自我拯救的基础。毫无疑问,儿童在塞林格式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与人生
《麦田》刻画了一个在危机中痛苦挣扎的灵魂,他表现出强烈的幻灭感和愤世嫉俗的情绪。精神的重负几乎压垮了他纤细脆弱的神经,使他陷入精神崩溃的深渊。摆在他面前的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努力去重新建构生活的根基,否则,等待他的将是精神和肉体的彻底灭亡。作为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所经历的危机也是一种成长的危机。他过分简单地将世界一分为二:儿童所代表的纯真世界和成人代表的虚伪世界。实际上,霍尔顿不止一次地提到公园里鸭子的去向是他对自己个人命运的关注,结冰的湖代表着虚伪的成人世界,而湖里的鸭子就是他自己。
在《麦田》的结尾,情绪跌落到极点的霍尔顿,当看着菲骑木马的时候。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狂喜:“突然间我变得那么快乐,眼看着老菲那么一圈圈地转个不停。我差点儿大叫大嚷起来,我心里简直快乐极了,我老实告诉你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显然,这种没有原因的狂喜非常像一种神秘的精神体验。这种顿悟来临之前,霍尔顿达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我身上都湿透了,特别是我的脖子上和裤子上。我那顶猎人帽在某些部分确实给我挡住了不少雨,但我依旧淋得像只落汤鸡。可我并不在乎”。他站在雨中,不再从猎人帽中寻求逃避,就在这一刻,霍尔顿获得了对人生的一种顿悟。在小说的最后一章,霍尔顿说的几句话很有哲理的味道:“我是说不到你开始的时候,你怎么知道打算怎样做?回答是,你没法知道。我倒是打算用功来着,可我怎么知道呢?我可以发誓说这话问得傻极了。”这几句话暗示了生活不可捉摸的特性和一种超然的生活姿态。
结语
综上所述,主人公所面临的危机及其自我救赎是塞林格创作成熟期所关注的焦点。他所关注的不是人生所处的困境的起因,而是这种困境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中寻找生存的基础,他致力于为他的主人公寻求一种摆脱精神苦闷的可行途径。语
参考文献
[1]J.D.塞林格,孙仲旭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J.D塞林格,罗溪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 救赎
引言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以“遁世”而闻名的美国作家。1951年发表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一举成名。从他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来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田》)当属他成熟时期的创作。在这部作品中,塞林格找到了自己努力探讨的主题,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写作风格。就《麦田》危机与救赎这一主题,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小说中被动的主人公
塞林格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相似性格特征的人物,他们被评论家称为“不适应环境的主人公”。很明显,《麦田》里的主人公,当然还有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像《九故事》中的主人公,已完全具备了塞林格式人物的典型特征:他们一般都集敏感与敏锐的洞察力于一身,但气质却显得过于纤柔。这种个性使他们注定更容易为生活所伤害,而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者,顶多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极不合作姿态而已。同时,他们也是些彻底的理想主義者,不肯向世俗的约束妥协,但懦弱的个性又往往使他们成为行动的矮子。他们苦闷而又彷徨,始终找不到出口,不明确自己的归宿。
《麦田》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显然是这类人物的典范。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戴着鸭舌帽,学习不专心,言语粗鲁,而且还有一些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喝酒等。这可以说是他对成人世界,或者说丑陋的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抗。“小说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形象就是叛逆者、受害者的形象”,几乎没有哪部小说比《麦田》更贴切地印证了哈桑的这个结论。而这种反抗的具体表现就是所谓的以天真无邪的坦率言词,鞭挞了虚伪、贪污腐化和道德败坏。比如说,深夜里挤满了夜总会的“绝大多数是大学预科和大学里的一些粗俗不堪的家伙”,“见了一些并不可笑的东西却笑得像魔鬼一样”,甚至连他这辈子有过的最好的老师安多里尼先生也是利己主义信条。此外,霍尔顿的女友萨利虽然漂亮却很庸俗,去溜冰只是为了出风头;即使到公墓里凭吊的人也竟然个个假情假意;而虚伪更是他所厌恶的东西,这样的现实状况实在令他难以忍受。“所以对于一个像他这样不肯向世俗妥协,不屑于统一和简化的少年,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反抗。”但同时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霍尔顿这样一个“问题少年”所表现出的叛逆姿态的背后隐藏着一颗极其敏锐而又纤弱的心灵,他的敏感正是体现在他能够准确地感知他人微妙的处境和心理上。霍尔顿和历史老师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孩子的体贴敏感和成人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外,“手提箱”这一事件也很说明问题,虚荣的室友并没有领他的情。而使他感到难过的是——他所具有的这种对生活中缺憾得近乎于直觉的体验本领,柔弱的个性注定霍尔顿是生活中的弱者,他没有力量,没有能力与邪恶的世界进行抗争。因此,他的一些叛逆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消极的不合作而已。
二、小说中的现实世界:卑劣与美好并存
霍尔顿对世俗标准的否认表明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完美,因此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使他拒绝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又使他与现实世界产生了隔阂。安多里尼先生曾预言霍尔顿会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死去”。因为他所要寻找的是他身处其中的环境所不能提供的东西。他最终想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霍尔顿而言,悬崖下面的世界象征着以成人为代表的邪恶和堕落,而儿童的世界所代表的则是人世间所有的美好的东西。
霍尔顿保护童真的这一幻想是纯洁美好的,但毕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他的理想主义也不能令他做出任何实际的行动,尴尬之处正在于此,既不能改变现实世界也不能为自己确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因此,改造社会的任务当然不能由既不愿放弃理想又不敢反抗现实的霍尔顿来完成,而只能落在那些有力量、有信心在一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上获得,就像里斯曼在其《孤独的人群》中所称的“自由意志”的青年们肩上。这样的年轻人不仅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和胆量,而且拥有按其意志行动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在他们身上才能寄托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塞林格在《麦田》中塑造的一系列儿童是这个世界的美好象征,从他们身上体现了几乎所有可贵的品质。在霍尔顿急需要用钱的时候,菲把自己用来买圣诞礼物的钱给了他,他被感动得哭了很久。可以说,这真挚的兄妹之情既弥补了家庭之爱的不足,又为他提供了一个逃避险恶环境的避风港。正像R.G.雅格布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儿童才能够真诚相爱。而当人们进入成年,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利害关系时,他们便变得假模假式,变得有心计了。因此当他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爱的并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他们之所以爱他的那些理由。”爱的能力在小说世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给主人公以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主人公自我拯救的基础。毫无疑问,儿童在塞林格式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与人生
《麦田》刻画了一个在危机中痛苦挣扎的灵魂,他表现出强烈的幻灭感和愤世嫉俗的情绪。精神的重负几乎压垮了他纤细脆弱的神经,使他陷入精神崩溃的深渊。摆在他面前的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努力去重新建构生活的根基,否则,等待他的将是精神和肉体的彻底灭亡。作为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所经历的危机也是一种成长的危机。他过分简单地将世界一分为二:儿童所代表的纯真世界和成人代表的虚伪世界。实际上,霍尔顿不止一次地提到公园里鸭子的去向是他对自己个人命运的关注,结冰的湖代表着虚伪的成人世界,而湖里的鸭子就是他自己。
在《麦田》的结尾,情绪跌落到极点的霍尔顿,当看着菲骑木马的时候。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狂喜:“突然间我变得那么快乐,眼看着老菲那么一圈圈地转个不停。我差点儿大叫大嚷起来,我心里简直快乐极了,我老实告诉你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显然,这种没有原因的狂喜非常像一种神秘的精神体验。这种顿悟来临之前,霍尔顿达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我身上都湿透了,特别是我的脖子上和裤子上。我那顶猎人帽在某些部分确实给我挡住了不少雨,但我依旧淋得像只落汤鸡。可我并不在乎”。他站在雨中,不再从猎人帽中寻求逃避,就在这一刻,霍尔顿获得了对人生的一种顿悟。在小说的最后一章,霍尔顿说的几句话很有哲理的味道:“我是说不到你开始的时候,你怎么知道打算怎样做?回答是,你没法知道。我倒是打算用功来着,可我怎么知道呢?我可以发誓说这话问得傻极了。”这几句话暗示了生活不可捉摸的特性和一种超然的生活姿态。
结语
综上所述,主人公所面临的危机及其自我救赎是塞林格创作成熟期所关注的焦点。他所关注的不是人生所处的困境的起因,而是这种困境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中寻找生存的基础,他致力于为他的主人公寻求一种摆脱精神苦闷的可行途径。语
参考文献
[1]J.D.塞林格,孙仲旭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J.D塞林格,罗溪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