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作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具有教育、经济、娱乐、情感寄托等功能,家庭必然是接受终身教育和推广终身教育的场所。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德育环境是学校、也是家长们的一个新的愿望和追求。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含义认识不够明确从而出现了误区。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分析;教育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确,一个孩子从孕育出生到长大成人,时时离不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人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但是我们有些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误区,现总结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分析
1.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家长过高期望。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好的孩子园,能够进入重点小学、中学直至考入重点名牌大学,将来有好的前途。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大量的钱物为孩子进行“教育投资”,除购买大量的图书玩具外,还为孩子选择报名钢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情况,这样盲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尽人意。实际上,在这些过高期望的背后隐含的是父母“从众”“攀比”的心理,过高的期望容易扭曲孩子的个性,甚至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兴趣,是被动的学习,这样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看重人的知识学历,更看重人的品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由于对学习、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责任感,拥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品行等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就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3.重知识方面的学习轻生活能力的培养
有的家长误认为成功的教育是抓好孩子的学习,而对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屑一顾,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该会就会了。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真的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孩子,孩子离开家、离开父母什么也做不成。据报道有些高校年年都有因无法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而退学或休学的大学生。笔者所在的孩子园大班有的孩子不会用筷子、不会自己剥鸡蛋还有的不会自己穿衣服,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帮助,这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4.重特色轻全面发展
当今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特色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孩子园和小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报名参加了舞蹈、绘画、某种乐器、英语等特长班的学习。大家知道,任何一门特长的发展,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作基础,盲目的学习而不是量体裁衣、不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相反一味地苦苦相逼非但不能让孩子成为什么家,还有可能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抓特色发展,而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家长应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加大宣传正确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家长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学习丰富的教子知识。家长要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相关知识,按照孩子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2.淡化過度的心理期望值
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往往会事与愿违。家长应当按照孩子的兴趣特点和自身的天赋,为他们量身设计学习和生活目标,并不断鼓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人的生活道路充满了荆棘和陷阱,虚幻与诱惑,要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抵制诱惑,学会选择与放弃,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人格高尚、富有个性和时代特点的有用之人。
3.正确认识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功能上的不同作用
学校教育是主体,小孩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最系统、最集中、最牢固的。而家庭教育则应当是配合学校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内容是由其地位和目的所决定,重点在于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适当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优良意志与品质——坚定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如果这些非智力因素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开发,那么他们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做到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教育内容的和谐统一,教育作用的和谐统一,教育角度的和谐统一。
4.正确处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施教者,孩子是受教者,家长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成人的思维模式强加于孩子身上,将会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和逆反。因此家长应在端正教育指导思想的前提下,顺应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地让他们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发展。
按现在社会要求来讲,一个人应该是“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在这个公式中人格是个人素质的核心,家长最能起作用的是人格、能力、健康,这又取决于我们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消除误区,让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分析;教育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确,一个孩子从孕育出生到长大成人,时时离不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人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但是我们有些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误区,现总结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分析
1.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家长过高期望。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好的孩子园,能够进入重点小学、中学直至考入重点名牌大学,将来有好的前途。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大量的钱物为孩子进行“教育投资”,除购买大量的图书玩具外,还为孩子选择报名钢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情况,这样盲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尽人意。实际上,在这些过高期望的背后隐含的是父母“从众”“攀比”的心理,过高的期望容易扭曲孩子的个性,甚至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兴趣,是被动的学习,这样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看重人的知识学历,更看重人的品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由于对学习、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责任感,拥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品行等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就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3.重知识方面的学习轻生活能力的培养
有的家长误认为成功的教育是抓好孩子的学习,而对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屑一顾,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该会就会了。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真的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孩子,孩子离开家、离开父母什么也做不成。据报道有些高校年年都有因无法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而退学或休学的大学生。笔者所在的孩子园大班有的孩子不会用筷子、不会自己剥鸡蛋还有的不会自己穿衣服,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帮助,这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4.重特色轻全面发展
当今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特色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孩子园和小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报名参加了舞蹈、绘画、某种乐器、英语等特长班的学习。大家知道,任何一门特长的发展,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作基础,盲目的学习而不是量体裁衣、不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相反一味地苦苦相逼非但不能让孩子成为什么家,还有可能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抓特色发展,而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家长应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加大宣传正确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家长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学习丰富的教子知识。家长要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相关知识,按照孩子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2.淡化過度的心理期望值
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往往会事与愿违。家长应当按照孩子的兴趣特点和自身的天赋,为他们量身设计学习和生活目标,并不断鼓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人的生活道路充满了荆棘和陷阱,虚幻与诱惑,要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抵制诱惑,学会选择与放弃,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人格高尚、富有个性和时代特点的有用之人。
3.正确认识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功能上的不同作用
学校教育是主体,小孩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最系统、最集中、最牢固的。而家庭教育则应当是配合学校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内容是由其地位和目的所决定,重点在于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适当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优良意志与品质——坚定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如果这些非智力因素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开发,那么他们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做到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教育内容的和谐统一,教育作用的和谐统一,教育角度的和谐统一。
4.正确处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施教者,孩子是受教者,家长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成人的思维模式强加于孩子身上,将会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和逆反。因此家长应在端正教育指导思想的前提下,顺应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地让他们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发展。
按现在社会要求来讲,一个人应该是“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在这个公式中人格是个人素质的核心,家长最能起作用的是人格、能力、健康,这又取决于我们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消除误区,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