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占据着主要地位,满堂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眼光,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求真
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同课文产生共鸣或者产生分歧。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
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学生之所以对此冷淡,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就难以“归真”。再上这篇课文的第四部分的时候,我给学生介绍了更多的历史背景,也介绍了当时更多的爱国青年的行为以及反动派的残忍、无人性、对爱国青年的肆意屠杀,以及鲁迅那种一语中的、把笔杆子当冲锋枪的写作风格。学生有了审美沟通前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再听录音时,内心激动,溢于言表。读起课文来学生就好像是当时的鲁迅。
此外,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求得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求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王维的《山居秋暝》、陶渊明的《饮酒》有表达不同心绪的情感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杨朔的《荔枝蜜》有寓情于景的自然美;苏轼的《赤壁赋》、柳永的《雨霖铃》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
以《荷塘月色》为例:学生在学这篇散文的时候,首先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使用,妙不可言;如果加上老师清晰而有情感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学生眼前呈现出作者笔下的荷塘,学生就还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讲究“线条、色彩、质感”的绘画美,再通过启发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识贮备丰富一些,还可以挖掘文章中的理性美。但如果我们只是照字念经,学生永远体会不到什么是“袅娜”、什么是“羞涩”,美就无从说起,鉴赏美也就失去了“眼睛”。
三、求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说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印象很深的是:我在上课文《我与地坛》的时候,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感人语句,读一读,并联系自我谈一谈体会。文章讲述的是母亲对残疾儿子那种深沉、伟大、无私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心情。有一位学生讲述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讲述自己在外求学,耳边常响起母亲的叮咛,也常常因没有得到好成绩而懊恼愧疚,学生是哽咽着说完这一切的。讲完后,许多女生掉下了眼泪。同学们完全融入文章的情和生活的情中,当这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問题都会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求真、求美、求情是其根本,也是其旺盛的生命力所在。
一、求真
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同课文产生共鸣或者产生分歧。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
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学生之所以对此冷淡,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就难以“归真”。再上这篇课文的第四部分的时候,我给学生介绍了更多的历史背景,也介绍了当时更多的爱国青年的行为以及反动派的残忍、无人性、对爱国青年的肆意屠杀,以及鲁迅那种一语中的、把笔杆子当冲锋枪的写作风格。学生有了审美沟通前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再听录音时,内心激动,溢于言表。读起课文来学生就好像是当时的鲁迅。
此外,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求得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求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王维的《山居秋暝》、陶渊明的《饮酒》有表达不同心绪的情感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杨朔的《荔枝蜜》有寓情于景的自然美;苏轼的《赤壁赋》、柳永的《雨霖铃》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
以《荷塘月色》为例:学生在学这篇散文的时候,首先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使用,妙不可言;如果加上老师清晰而有情感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学生眼前呈现出作者笔下的荷塘,学生就还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讲究“线条、色彩、质感”的绘画美,再通过启发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识贮备丰富一些,还可以挖掘文章中的理性美。但如果我们只是照字念经,学生永远体会不到什么是“袅娜”、什么是“羞涩”,美就无从说起,鉴赏美也就失去了“眼睛”。
三、求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说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印象很深的是:我在上课文《我与地坛》的时候,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感人语句,读一读,并联系自我谈一谈体会。文章讲述的是母亲对残疾儿子那种深沉、伟大、无私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心情。有一位学生讲述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讲述自己在外求学,耳边常响起母亲的叮咛,也常常因没有得到好成绩而懊恼愧疚,学生是哽咽着说完这一切的。讲完后,许多女生掉下了眼泪。同学们完全融入文章的情和生活的情中,当这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問题都会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求真、求美、求情是其根本,也是其旺盛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