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而这一切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置疑。因此,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说:“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而这一切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置疑。但是,当今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传统的书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成人们也热衷于看电视、上网查资料,把书籍束之高阁。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长此以往,缺乏名著与优秀文化熏陶的一代人,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那如何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会读书的习惯呢?我觉得关键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结合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简要谈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策略。
一、共读导趣
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阅读无形给学生以榜样带动作用,学生之间也可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玩一样的童年生活。每学期开学初,老师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捧着本书到教室里与学生一起静静地阅读,当学生读书无目的无头绪时,老师可以适时的点拨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好的读书内容,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利用晨读时间美美地、静心的阅读。当整个教室里笼罩着安然、恬静的氛围时,那么阅读将会变得很光明。
二、以导诱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根据学生爱表现的特点,每天语文课前教师让一名学生作好准备,带领大家诵读两三首古诗、三四个多音字、五六个成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学习典故、警句、名人名言等,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有一种“知识就是力量”的感觉。如此坚持,使学生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三、以奖促趣
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设立了读书角,除了学校图书馆每月借的一部分书以外,还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一二本到班级中共享,教师会给每位贡献书的学生利用晨会课推荐自己图书的机会。中午阅读时间让学生到读书角自由找书阅读,如果谁的书出借的次数最多,对书的主人给予奖励,对借阅次数最多的学生也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免做一次作业,奖励学生一本好书等等。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仿效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四、以诵激趣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校将中华传统经典纳入读书活动课教学计划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一周一课时,指派专门的教师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教育的诵读、赏析活动。通过读书课中教师的指导与点拔,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懂得珍视个人的独特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定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为了让学生达到日积月累,从小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学校将70首诗按年段分配,并根据各年段再积累一些优秀的诗词进行编排,让学生背诵。但纯粹的背诵比较枯燥,学生对古诗也难以理解,教师便分散难点,每周先让学生自定篇目,自择方法记住古诗,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教大家学古诗,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教得认真,学得也投入,学生们在教与学的同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期末以摘星星的方式进行诵读考核,学生读得主动,记得也牢固。
五、以繪保趣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学生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成功者。”绘本阅读,其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当学生到了一定阶段,经历了多次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想象思维更加的活跃,此时,教师在绘本阅读中,找到关键处,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无意的模仿变成有意的练习,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并尝试绘画写话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可以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绘本《小老鼠忙碌的一天》的最后是这样写的,小老鼠说:“今天我们都很忙喔!”“不过,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呢……”大老鼠说着,拉起了小老鼠的手。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不需要猜想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就把这任务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给故事一个完美的结果吧!你会发现:经过孩子们的想象,这故事更生动更有趣味了。
六、以演巩趣
小学生毕竟年纪小,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爱不释手,阅读兴趣日趋高涨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进步和收获的喜悦,激发读书后的成就感。学校利用“在阳光下成长”第十五届艺术节活动,采用相声、小品、成语接龙、讲故事、朗诵、童话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书读多了,学生的积累就丰厚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靠读书“读”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梅子涵.阅读经典
【3】吉林教育,2013(27)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而这一切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置疑。因此,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说:“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而这一切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置疑。但是,当今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传统的书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成人们也热衷于看电视、上网查资料,把书籍束之高阁。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长此以往,缺乏名著与优秀文化熏陶的一代人,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那如何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会读书的习惯呢?我觉得关键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结合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简要谈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策略。
一、共读导趣
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阅读无形给学生以榜样带动作用,学生之间也可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玩一样的童年生活。每学期开学初,老师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捧着本书到教室里与学生一起静静地阅读,当学生读书无目的无头绪时,老师可以适时的点拨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好的读书内容,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利用晨读时间美美地、静心的阅读。当整个教室里笼罩着安然、恬静的氛围时,那么阅读将会变得很光明。
二、以导诱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根据学生爱表现的特点,每天语文课前教师让一名学生作好准备,带领大家诵读两三首古诗、三四个多音字、五六个成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学习典故、警句、名人名言等,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有一种“知识就是力量”的感觉。如此坚持,使学生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三、以奖促趣
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设立了读书角,除了学校图书馆每月借的一部分书以外,还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一二本到班级中共享,教师会给每位贡献书的学生利用晨会课推荐自己图书的机会。中午阅读时间让学生到读书角自由找书阅读,如果谁的书出借的次数最多,对书的主人给予奖励,对借阅次数最多的学生也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免做一次作业,奖励学生一本好书等等。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仿效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四、以诵激趣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校将中华传统经典纳入读书活动课教学计划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一周一课时,指派专门的教师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教育的诵读、赏析活动。通过读书课中教师的指导与点拔,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懂得珍视个人的独特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定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为了让学生达到日积月累,从小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学校将70首诗按年段分配,并根据各年段再积累一些优秀的诗词进行编排,让学生背诵。但纯粹的背诵比较枯燥,学生对古诗也难以理解,教师便分散难点,每周先让学生自定篇目,自择方法记住古诗,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教大家学古诗,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教得认真,学得也投入,学生们在教与学的同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期末以摘星星的方式进行诵读考核,学生读得主动,记得也牢固。
五、以繪保趣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学生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成功者。”绘本阅读,其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当学生到了一定阶段,经历了多次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想象思维更加的活跃,此时,教师在绘本阅读中,找到关键处,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无意的模仿变成有意的练习,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并尝试绘画写话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可以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绘本《小老鼠忙碌的一天》的最后是这样写的,小老鼠说:“今天我们都很忙喔!”“不过,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呢……”大老鼠说着,拉起了小老鼠的手。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不需要猜想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就把这任务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给故事一个完美的结果吧!你会发现:经过孩子们的想象,这故事更生动更有趣味了。
六、以演巩趣
小学生毕竟年纪小,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爱不释手,阅读兴趣日趋高涨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进步和收获的喜悦,激发读书后的成就感。学校利用“在阳光下成长”第十五届艺术节活动,采用相声、小品、成语接龙、讲故事、朗诵、童话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书读多了,学生的积累就丰厚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靠读书“读”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梅子涵.阅读经典
【3】吉林教育,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