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类型浅析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升学考试中,考查的重点。对于文言句式的翻译和理解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句式的一种,在文言句式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对宾语前置句的类型和用法简要分析如下: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通常有条件地改变它应在介词、动词后边的位置,而位于介词、动词之前,这种情况叫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的类型有:
  
  1 古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焉、胡、奚等。
  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操”的宾语,译为“大王你拿什么礼物来的呢?”符合宾语前置的条件。所以将宾语“何”置于动词“操”的前面。这样的句子还有:“沛公安在?”(《鸿门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刿曰:何以战?”(《曹刿论战》)等。
  
  2 古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只要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就叫否定句。如果在这样的句子中代词作宾语,这个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游褒禅山记》)“余”是代词作宾语,应放在动词“欺”的后边,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因为这是个否定句。“余”是代词作宾语,符合宾语前置的条件。所以将宾语“余”置于动词“欺”的前面。这样的句子还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或“是”等的帮助。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时,“之”或“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意义。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和“惑”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译为“不会断句。不会解决疑惑”。为了强调宾语,而将“句读”和“惑”置于动词之前。这样的句子还有:“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唯利是图,惟命是从”等。
  
  4 介词宾语是方位名词,在文言文中也放在介词前面。需要前置
  
  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东”和“南”是介词“向”的宾语,译为“项王和项伯面朝东坐着,亚父范增面朝南坐着”。因为介词“向”的宾语是方位名词“东”和“南”。所以将宾语置于介词“向”的前面。这样的句子还有:“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等。
其他文献
古人除了名和字。还有别号。号是自己取的,不受家族行辈制约,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但一般都寓有一定的含义。  1.李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后有一支迁入中亚碎叶城,到其父一辈,又迁回蜀地,住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遂以“青莲”自号。  2.杜甫号“少陵野老”。汉宣帝许后葬于长安鸿固原,因其陵稍小于宣帝杜陵,故名“少陵”。杜甫居于陵西,因自号“少陵野老”。  3
就这样  坐在海的怀抱里  想一个故事的过程  和结局    故事的开头  早已忘记  可故事的结局  却那么遥远    坐在海的怀抱里  想用我的胸膛  给你筑一个  温暖的窝    窝的原型  我早已模糊  可你的笑容呵  还是抓不到
期刊
狐狸多给人狡猾、奸诈之感,狐假虎威的成语也常被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欺压人。关于狐假虎威的文字记载。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距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楚宣王、江乙和昭奚恤。  昭奚恤何许人也?战国时楚国令尹。令尹在我国历史上,其职权在不同时代有着天壤之别。明清朝的令尹,其实就是一县之长,在不同朝代曾有县长、县令、知县、县尹等称呼。而在战国时代的楚国,令尹则是其设置的最高官职
品读2009年51份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的命题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普遍重视,选材来自课外。51份试题中。有50份考查了说明文阅读,且有46份试题的说明文阅读材料都来自课外,选取的是最新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方面的文章。二是题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以主观性题型为主。50份说明文阅读试题共设计了416道小题,填写、简答等主观性试题就有398道,约占95.6%。三是所占分值较高。50份说明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之后,规模经济的存在促使行业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行业产量增加的速度一旦超越世界市场需求增加的速度,产
得心应手。语出《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本义是指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也形容做事很顺利。后人多用以描述书法或绘画艺术。如李嗣真《续画品录》:“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也可用来形容一切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对象了然于心,然后挥笔写出,无不驾轻就熟,左右逢源,从容自如,自然妥贴。得心,就是要接近自然感知外物
铭是我国历来都很为人重视的文体,指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多用于表示规戒、劝勉或褒赞。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西晋陆机在《文赋》中指出:“铭博约而温润。”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强;温,指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指语调柔顺。这都说明铭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约,含义深远。  讲到刻铭自励,人们就容易想到座右铭。据《文选,崔瑗》吕延济题注,座右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