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对于余华作品的叙事研究较多,但未有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进行对比来看叙事人称的不同效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具有相同的语义内容,由于人称的不同带来了“幸存”和“活着”两种不同效果。《活着》中由于两个叙事主体的存在以及第一人称“经历者”和“叙述者”的差异更易让人读到“幸存”。《许三观卖血记》由于“外聚焦式”的第三人称叙述具有中立性和公正性,展现了人物原生态的生活,更易让人体会到“活着”这一主题。
【关键词】叙事人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现今对于余华叙事策略的研究多从作者本身的创作生涯出发,去寻找创作策略的变化并挖掘其历史价值,通过重复叙事、启蒙叙事、苦难叙事、死亡叙事等叙事方法以及从线性叙事到叙述圆环或网状叙事的叙事结构转变来发掘其对于作者或是对于时代的意义,其中,也涉及叙事人称的问题,但多是从作者在叙述中的地位,即从“主导者”变为“聆听者”来谈,少有谈到《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相似性以及其由于叙事人称带来的不同效果。
一、语义内容的相似性
余弦早在1996年就指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相似性,认为严格地讲,“《许三观卖血记》是《活着》的重复”陈思和和郜元宝也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对《活着》的主题重复,因为虽然它们讲的是不同的故事,但小说叙事的深层结构是完全相同的,都在完成相同的语义内容:丧失。张闳在1997年对于余弦的大部分观点做了驳斥,但他也保留《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在“‘形式’上的‘模式’而非‘主题’上的‘模式’有所趋同”的观点,并认为,作家是否在重复自己要看他在其前后的创作过程中表达手段是否有所创新,是否丰富了形式或是进行了变化,改变了陈旧的表达习惯。《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虽然语义内容相同,但由于其不同的人称,带来了“幸存”和“活着”两种不同的效果。
二、叙事人称带来的不同效果
(一)《活着》与“幸存”
在《活着》日文版的自序中,余华谈到了在《活着》中使用第一人称的问题:“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我用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叙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使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可见余华认为第一人称的使用能够达到更清楚地表现“活着”这一内涵的效果,但实际并非如此。
《活著》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两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来进行交替叙述,第一个是作为民间采风者的“我”在讲述多年前去到乡间采风然后遇到福贵并听完他的人生经历的故事,第二个是作为主要叙述人的福贵讲述了他人生中所遭遇的苦难和他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态度。
这种并非传统意义的第一人称模式不断进行着现实和过去的切换,冲淡了苦难的悲痛感,从而让人难以切身体会福贵努力活着的过程,因此模糊了“活着”的内涵。
当福贵叙述完一部分人生经历后,就由“我”这个采风者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并且与福贵展开对话,说明自己的看法与感想,然后福贵再继续他自己的叙述。这样的打断一共进行了四次,将福贵的叙述分为了五个部分,每次打断和重新叙述的过程都是一个现实和过去切换的过程。诚然,福贵的过去充满了沉重的死亡阴影,但在他叙述这件事情的时间点,他已经是以“唱着歌谣和赶着老牛,时而休息时而劳作”这一豁达形象出现的了。从无边的苦难一下切换到现实的豁达,那种积累的沉重感忽然被消解,接着再从下一个片段开始又慢慢积累,虽然福贵每个阶段的经历依旧让人扼腕悲痛,但是这种悲痛已经没有连续的叙述那样真切地让人体会到福贵的生活,比起体会他所讲述的生活,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在经历了苦难后“幸存”下来的、现实中那个赶着老牛的福贵形象。
其次,由于两个叙述主体的存在,代入时容易产生偏差。余华使用第一人称来让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是为了增强亲近感并让我们更贴切地去从一个比较真实的角度去感受福贵的生活以及心理变化过程,也是想要利用第一人称所给予的代入感。但由于还有另一个叙述者的存在,我们的代入很可能产生偏差。
整本书是跟随作为采风者的“我”而开始的,相比起福贵的苦难人生,读者的立场和角度跟“我”应该更为类似,比起一个亲历者,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余华自己也说,“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但矛盾的是,他刚好又加入了这么一个叙述者作为旁观者而存在,并且比起福贵,让读者产生了更深的代入感,在有意或者无意地顺从第一人称代入之后,读者也就变成了“旁人”,也容易跟随作为旁观者的叙述者“我”产生一些看法,读者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多于一种亲历的态度,这时作者想要展现给读者的生存与生活的关于过程的命题也就成为了最后的有关“幸存”的结果的命题。
再者,即使不考虑两个叙述主体及其切换的问题,因为余华其实很赞同在《活着》中运用第一人称“刚开始我仍然使用过去的叙述方式,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的叙述,结果我怎么写都不舒服,怎么写都觉得隔了一层。后来我改用第一人称,让人物自己出来发言,于是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叙述里充满了亲切之感,这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关键,我知道可以这样写下去了。”但第一人称的叙述也并非真的能达到一种亲近感。福贵在讲述他的人生故事的时候,已经是站在现在的视角来进行回忆,虽然叙述者和叙述对象是同一个人,但由于时空的不同,产生了一种“叙述自我”和“经历自我”的区别。当他进行回忆的时候,有的方面可能隐藏,细节方面可能遗忘,他此刻讲述的时候是以一种经历过的姿态即一种“幸存的结果”来进行回忆,而经历的苦难都成了过去。尽管两者是福贵本人的感受,但此时所叙述的也可能并非是他在经历这一切的时候的真实感受,这种以现在的福贵为第一人称的方法不太利于塑造一种切实生活的真实效果。
所以,虽然《活着》这篇文章的死亡以及回忆给人以强大的震撼,但作者想要通过运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活着”而不是讲述“苦难后的幸存者”的目的并没有切实达到。
(二)《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同样描写“丧失”这一主题,同样记述底层的小人物在苦难中如何生存,但《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不同,它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的自序中说:“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他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以为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作者弱化了对故事的干预,只记录谈话,不解释和评论事情,造成了一种隐居幕后,无人叙述的效果,客观上也呈现出了一种生活原生态的特点。田红认为这是向“人物主体性”转变的表现,而这种人物主体性的转变和对于生活原生态的真实描写,有利于切身体会《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活着”而不是“幸存”。
《许三观卖血记》的第三人称采取了一种“外聚焦型视角”,是指从“外部”观察的叙述角度,是一种零度感情的纯客观叙事,作者只是把现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不作评论,这种外部聚焦又成为“戏剧式”,正是因为这种形式,《许三观卖血记》几乎不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记录人物的对话,用大量的对话来结构全篇,使得文章的主题以及人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而叙述者则隐退、掩藏,使得叙事具有冷静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来让主人公自己发言,甚至让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也自己发言,造成一种众声喧哗的生动形象的效果。而这种由生活的对话以及细节构成的小说,真实而又生动地为读者展现了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的挣扎,因此可以说是尾随着文中的人物不断走过他们历史的轨迹,这种直接的展现所产生的冲击力由于没有现实和过去的不断切换而不断累积,使得读者心中的同情心理不断膨胀,对于文中人物的苦难也逐渐能够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多看到的是文中人物努力在苦难中生存,努力“活着”这一命题。
参考文献:
[1]余弦.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J].当代作家评论1996,(04) :12-15.
[2]张闳.《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1997,(02):19-23.
[3]余华.活着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7.
[4]顾建新,孙艳秋. 小说第一人称叙事再探[J].写作2006,(05) :30-32.
【关键词】叙事人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现今对于余华叙事策略的研究多从作者本身的创作生涯出发,去寻找创作策略的变化并挖掘其历史价值,通过重复叙事、启蒙叙事、苦难叙事、死亡叙事等叙事方法以及从线性叙事到叙述圆环或网状叙事的叙事结构转变来发掘其对于作者或是对于时代的意义,其中,也涉及叙事人称的问题,但多是从作者在叙述中的地位,即从“主导者”变为“聆听者”来谈,少有谈到《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相似性以及其由于叙事人称带来的不同效果。
一、语义内容的相似性
余弦早在1996年就指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相似性,认为严格地讲,“《许三观卖血记》是《活着》的重复”陈思和和郜元宝也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对《活着》的主题重复,因为虽然它们讲的是不同的故事,但小说叙事的深层结构是完全相同的,都在完成相同的语义内容:丧失。张闳在1997年对于余弦的大部分观点做了驳斥,但他也保留《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在“‘形式’上的‘模式’而非‘主题’上的‘模式’有所趋同”的观点,并认为,作家是否在重复自己要看他在其前后的创作过程中表达手段是否有所创新,是否丰富了形式或是进行了变化,改变了陈旧的表达习惯。《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虽然语义内容相同,但由于其不同的人称,带来了“幸存”和“活着”两种不同的效果。
二、叙事人称带来的不同效果
(一)《活着》与“幸存”
在《活着》日文版的自序中,余华谈到了在《活着》中使用第一人称的问题:“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我用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叙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使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可见余华认为第一人称的使用能够达到更清楚地表现“活着”这一内涵的效果,但实际并非如此。
《活著》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两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来进行交替叙述,第一个是作为民间采风者的“我”在讲述多年前去到乡间采风然后遇到福贵并听完他的人生经历的故事,第二个是作为主要叙述人的福贵讲述了他人生中所遭遇的苦难和他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态度。
这种并非传统意义的第一人称模式不断进行着现实和过去的切换,冲淡了苦难的悲痛感,从而让人难以切身体会福贵努力活着的过程,因此模糊了“活着”的内涵。
当福贵叙述完一部分人生经历后,就由“我”这个采风者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并且与福贵展开对话,说明自己的看法与感想,然后福贵再继续他自己的叙述。这样的打断一共进行了四次,将福贵的叙述分为了五个部分,每次打断和重新叙述的过程都是一个现实和过去切换的过程。诚然,福贵的过去充满了沉重的死亡阴影,但在他叙述这件事情的时间点,他已经是以“唱着歌谣和赶着老牛,时而休息时而劳作”这一豁达形象出现的了。从无边的苦难一下切换到现实的豁达,那种积累的沉重感忽然被消解,接着再从下一个片段开始又慢慢积累,虽然福贵每个阶段的经历依旧让人扼腕悲痛,但是这种悲痛已经没有连续的叙述那样真切地让人体会到福贵的生活,比起体会他所讲述的生活,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在经历了苦难后“幸存”下来的、现实中那个赶着老牛的福贵形象。
其次,由于两个叙述主体的存在,代入时容易产生偏差。余华使用第一人称来让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是为了增强亲近感并让我们更贴切地去从一个比较真实的角度去感受福贵的生活以及心理变化过程,也是想要利用第一人称所给予的代入感。但由于还有另一个叙述者的存在,我们的代入很可能产生偏差。
整本书是跟随作为采风者的“我”而开始的,相比起福贵的苦难人生,读者的立场和角度跟“我”应该更为类似,比起一个亲历者,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余华自己也说,“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但矛盾的是,他刚好又加入了这么一个叙述者作为旁观者而存在,并且比起福贵,让读者产生了更深的代入感,在有意或者无意地顺从第一人称代入之后,读者也就变成了“旁人”,也容易跟随作为旁观者的叙述者“我”产生一些看法,读者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多于一种亲历的态度,这时作者想要展现给读者的生存与生活的关于过程的命题也就成为了最后的有关“幸存”的结果的命题。
再者,即使不考虑两个叙述主体及其切换的问题,因为余华其实很赞同在《活着》中运用第一人称“刚开始我仍然使用过去的叙述方式,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的叙述,结果我怎么写都不舒服,怎么写都觉得隔了一层。后来我改用第一人称,让人物自己出来发言,于是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叙述里充满了亲切之感,这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关键,我知道可以这样写下去了。”但第一人称的叙述也并非真的能达到一种亲近感。福贵在讲述他的人生故事的时候,已经是站在现在的视角来进行回忆,虽然叙述者和叙述对象是同一个人,但由于时空的不同,产生了一种“叙述自我”和“经历自我”的区别。当他进行回忆的时候,有的方面可能隐藏,细节方面可能遗忘,他此刻讲述的时候是以一种经历过的姿态即一种“幸存的结果”来进行回忆,而经历的苦难都成了过去。尽管两者是福贵本人的感受,但此时所叙述的也可能并非是他在经历这一切的时候的真实感受,这种以现在的福贵为第一人称的方法不太利于塑造一种切实生活的真实效果。
所以,虽然《活着》这篇文章的死亡以及回忆给人以强大的震撼,但作者想要通过运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活着”而不是讲述“苦难后的幸存者”的目的并没有切实达到。
(二)《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同样描写“丧失”这一主题,同样记述底层的小人物在苦难中如何生存,但《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不同,它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的自序中说:“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他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以为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作者弱化了对故事的干预,只记录谈话,不解释和评论事情,造成了一种隐居幕后,无人叙述的效果,客观上也呈现出了一种生活原生态的特点。田红认为这是向“人物主体性”转变的表现,而这种人物主体性的转变和对于生活原生态的真实描写,有利于切身体会《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活着”而不是“幸存”。
《许三观卖血记》的第三人称采取了一种“外聚焦型视角”,是指从“外部”观察的叙述角度,是一种零度感情的纯客观叙事,作者只是把现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不作评论,这种外部聚焦又成为“戏剧式”,正是因为这种形式,《许三观卖血记》几乎不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记录人物的对话,用大量的对话来结构全篇,使得文章的主题以及人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而叙述者则隐退、掩藏,使得叙事具有冷静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来让主人公自己发言,甚至让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也自己发言,造成一种众声喧哗的生动形象的效果。而这种由生活的对话以及细节构成的小说,真实而又生动地为读者展现了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的挣扎,因此可以说是尾随着文中的人物不断走过他们历史的轨迹,这种直接的展现所产生的冲击力由于没有现实和过去的不断切换而不断累积,使得读者心中的同情心理不断膨胀,对于文中人物的苦难也逐渐能够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多看到的是文中人物努力在苦难中生存,努力“活着”这一命题。
参考文献:
[1]余弦.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J].当代作家评论1996,(04) :12-15.
[2]张闳.《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1997,(02):19-23.
[3]余华.活着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7.
[4]顾建新,孙艳秋. 小说第一人称叙事再探[J].写作2006,(05)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