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穆旦被誉为是中国最优秀的现代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作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晚年的穆旦在历经沧桑、体验了人世艰辛后开始变得超脱与平静,他以诚挚冷静的笔触记下了自己心灵活动的轨迹和对现实人生深情的关注,结合着一个凄风苦雨、电闪雷鸣的时代,将自我对世界的怀疑、质问、矛盾与痛苦的过程通通呈现出来。
关键词:穆旦;晚期;诗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80-03
1949年8月,穆旦赴美国留学,他的夫人周与良与之同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学习。1952年,两人分别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和生物学博士学位,顺利毕业。在1953年初,感应着新生祖国召唤的穆旦夫妇,放弃了去台湾和印度新德里大学任教的聘请,谢绝了亲朋的挽留和劝告,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止,克服了重重困难,几经周折回到祖国,此时天津南开大学向夫妻两人伸出了橄榄枝,穆旦和夫人周与良欣然前往,任教南开。归国是诗人穆旦经过郑重考虑的一个人生抉择,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想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建设贡献出毕生的才华和力量。然而让诗人始料不及的是,他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并没有被接受,归国的穆旦,经历的是重重黑暗与打击。
回国之初,穆旦少有诗作而热心于诗歌翻译并成果累累。但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1954年底,在一次有关《红楼梦》的讨论会上,有些人的过激言论触犯了某些领导人,穆旦虽未发言,却也因与发言人关系较为密切而被卷入“反党小集团”,而当年参加“远征军”的爱国行为此刻却成了思想问题受到追查,最终被定为“肃反对象”。这样的认定对热情满腔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于是,穆旦沉默了,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于翻译工作,可谓废寝忘食。诗人的内心是异常苦闷的,他用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工作方式来排遣。然而,内心矛盾重重的诗人,怎能停止他的置疑:
“但这回,我却害怕:/‘希望’是不是骗我?/我怎能把一切抛下?/要是把‘我’也失掉了,/哪儿去找温暖的家?”
——(《葬歌》)
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渴求着以诗歌来表达他的困惑。在1957年初“双百方针”期间出现了貌似宽松的文化环境时,受过“肃反运动”冲击的诗人还是禁不住“诱惑”,接连在报刊上发表了9首诗歌。当然“惩罚”很快就来了。穆旦的诗歌相继受到批判。如此重压下,穆旦仍然没有停止他的译诗工作并且成果斐然,包括以后更为艰苦、更为黑暗的岁月。1958年,灾难再一次不期而至,南开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右倾运动”,穆旦被赶下他热爱的讲台,定罪为“历史反革命”,并要“接受机关管制”,被下放到南开大学图书馆监督劳动。诗人这次彻底沉默了,他停止了译著,中断了与友人的书信来往,只以沉默来表达他的绝望与愤怒:
“多少人的痛苦都随身而没,从未开花、结实、变为诗歌。/又何必追求破纸上的永生,/沉默是痛苦的至高的见证。”
——(《诗》)
但是,这一切磨难也许只是一个预演,1966年,“文革”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全民族的大灾难,穆旦自然是在劫难逃。他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造反派批斗的对象,被抄家,被关“牛棚”,被投入了漫长的劳动改造,直至1976年“文革”结束时,穆旦因大腿意外骨折在医院治疗时心脏病突发憾然离世。
品读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在毕生遭受磨难与迫害、耻辱与不幸后,穆旦将其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反映在其诗作里。对痛苦的反复咀嚼,让诗人深切地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作为步入晚年的智者,其更有一份对生命即将逝去的寂寞与依恋的情感。因此,穆旦晚年的诗作,境界明净澄澈,又充满着凝重的苦涩和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王佐良先生认为尽管穆旦的诗歌创作已经有近30年的历程,他对诗歌的表现形式仍然非常关注,而驾驭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依旧很强,只是穆旦晚期的诗歌创作情绪和创作主题与以往有所不同,诗歌中有了更多的追问、思索,有了更多内心痛苦的呼喊,表现出一种深沉悲哀的成熟。穆旦如同现代的西西弗斯,他坦然应对现实中不公正的对待,翻译诗歌和创作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尽管社会地位看起来是卑微的,他的努力也不被现实认可,崎岖的现实也改变不了诗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他以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如鲁迅先生一样,充满战斗的热情和勇气。这段时间里,读者都可以看到诗人在字里行间中闪烁着的坚强和不屈的美。
穆旦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也是一个敏感的诗人,在经历了人生那么多的苦难的沧海沧田之后,他的晚年作品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有着对现实人生深情的关注,有着对人生执着的探寻,闪烁着爱、理想的光辉,这是他作为诗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我们对这个一生都在探索追求的诗人所感动的,是他那对民族的关切,对理想和爱情的执着追求与赞美。只是,在经历了1/4个世纪的曲折,诗人的思考已经有了曾经沧海的超越,而带上了一种沉郁的静穆与苍茫。在《理智和感情》一诗中我们看到世界的永恒与人的生命的有限让诗人明白自己不过是“一粒细沙”,个人的“得意和失意”,只是“片刻的聚集”,转眼就会被“永恒的巨流”“冲去”。正因为人生匆匆,理想才尤为可贵。如果没有理想的人生,在诗人眼里“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只会被现实的泥沙所淤塞、吞没、丧失自己的意义与声音。他在困境中仍然对世界和生命之意义保持不懈关注和追问,他让人对理想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让人怦然心动。《冥想》中诗人也发现自己以前“曲折”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是“老之将至”的诗人对人生悟透后的坦然,是勇敢的搏斗者最后无奈的哀叹。但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不意味着自身努力的放弃,与以往一样,穆旦没有完全消极。面对个体努力的有限性,诗人的“答复”是“即使只是一粒沙/也有因果和目的;/它的爱憎和神经/都要求放出光明。/因此它要化成灰,/因此它悒郁不宁,/固执着自己的轨道/把生命耗尽。”(《理智与感情》)他虽然明白理想“只是一个笑谈”,仍然愿意“跟着她走,/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理想》)穆旦仍然在坚持着最后的追寻,也许希望与失望一直在交织着变化,但不变的是他永远的固执。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一般都是孤寂的。在困境与孤寂中的诗人也会不断地追寻着友谊与情感的慰藉。为寻找摆脱心灵的痛苦,诗人试图通过描写对友谊和情感的珍重与呵护来表达内心。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诗人久违了的人性的闪光的诗句。
作者在《友谊》中写到:有时友情几乎随风飘去,但并未失落,又在偶然的际遇下被感情的手,屡次发掘,越久远越觉得可贵。诗人在逆境中,在每一个梦魇一样的日子里,寻求心灵的安慰只有友情了,这时的友情就显得无比珍贵。因此,诗人才会从心里感叹“友谊是一件艺术品,发掘越久远越觉得可贵”。在此,我们能够看到在那苦难的岁月里,他依然保持着坦荡无私的胸怀。
诗人郑敏说:“一个能爱、能恨、能诅咒而又常常自责的敏感的心灵在晚期的作品里显得凄凉而驯服了,这是好事,还是……”是好事还是别的什么呢?郑敏没有给出她的答案,但却如同穆旦的诗歌一样,透出一股沉郁与沧桑来。但是,对自己的坎坷命运有着清醒的意识,对生命有着韧性的坚守的诗人穆旦,内心仍然涌动着热血的穆旦,不会在绝望与虚无中走向沉沦,他的人生始终有一种纵然凄楚,却是顽强的抗争。根,埋在地下,不见阳光,有时还缺少水分,没有显耀的荣光,没有华丽的姿仪,一切外在的美丽都与它无涉。然而,他拥有最顽强的生命,支撑了地平线上那样美丽的植物。失去了根,再伟岸的巨树也会枯竭,根,意味着起源与支点。用这段话来概括诗人晚年的精神面貌,是非常恰如其分的。残酷的灾难没有焚毁他生命的花朵,反而磨练了他生命的硬度、韧度和力度,几十年的风雨洗涤了人生的层层面面,使他变得愈加坚强、沉稳、成熟。1976年的5月、6月、9月和12月,穆旦分别写了《春》《夏》《秋》《冬》,诗人郁结心底的情结,在与自然之景相遇时得以抒谴,自然成了特定情境下的抒情对象。这4首诗歌既显示出诗人在季节变更、岁月流逝面前的感慨与忧郁,也显示出诗人洞见复杂的历史演进关系的智慧。
《春》在诗人的笔下是骚动不安的。青青的小草具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破土而出,肆意生长,像绿色的火焰随风摇弋。它还呼唤着自己的同伴——花朵。花朵亦如同一只只冲动的喇叭,感受着春天的召唤,“反抗着土地”,展现出自己的蓓蕾和芽苞。小草与花朵热情地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正如同年轻人生命的勃发和向上,他们期待祖国美好的明天,并愿意为此努力打拼,再苦再累无怨无悔。但现实的情况是他们有理想,却无可施展;有力量,又“无处归依”,年轻人置身于仿惶、苦闷之中。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悲观绝望,而是明确的表达着自身的所思所想:即使痛苦着也要以新的创造迎来人类的春天。
而《夏》则更是一个烦嚣嘈杂的季节,一派豪言却全无思绪,营造的全然是一个令人沉闷与窒息的局面,在这荒谬的热闹背后,你会惊讶于诗人的敏锐与冷竣:最终人们只好要“汗流侠背地躲进冥想中”。经历着虚假与狂热的年代,身处逆境的诗人,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以他独有的方式嘲弄了这荒唐的岁月。
《秋》和《冬》的基调就全然有别于《春》《夏》的骚动与荒谬,而呈现出一片沉静与安详。从热情与狂暴走过来,从激愤与烦忧走过来,现在,不论是天空、田野,还是河流与树木,整个秋季皆温柔和谐得如一曲抒情的交响乐。确实,一切都该歇息了,都该趁着“死亡的阴影还没有降临”“稍许享受生的幸福”。但是,四季是流动循环的,成熟美好的季节更是不可能永居不去,于是,我们看到了寒冷的北方的冬天。寒冷使人“停止了分赠爱情”“使心灵枯瘦”“封住了你的门口”,甚至,把好梦也用寒风撕破。感觉到生命被寒冷遏止的诗人,不禁开始期待春天的蓬勃了。在深深的寂寞中,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了人生的冬天。虽然内心仍有沸腾的热血和无限的渴望,却无法挽回“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的悲剧。但是,诗人仍然不愿放弃对温暖的寻找,他愿意听从朋友的劝告,抹去对“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的反复咏叹,而相信“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在诗的最后,诗人给我们营造出这么一个朴实且温暖的场景,小屋内,三五知己,一壶沸水,大家哼着小曲,吃着喝着,还谈着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诗人以寒冷中仍在进行着生活与劳动的一群粗犷的生命,来表达他对生活温馨的依恋以及对生命不息的抗争与追问。
在诗人的晚年作品中,诗人发出的感慨有一部分是结合自己人生的磨砺写出来的,最是符合人的本质的东西。郑敏曾说:“没有理由要求一个为痛苦痉挛的心灵,一个包容着火山预震的思维和心态在语言中却化成欢唱、流畅的小溪,穆旦的语言只能是诗人界临疯狂边缘的强烈的痛苦、热情的化身。”诗人一生的经历,也许会使人变得忧郁悲伤,并延伸到作品中。但晚年的穆旦在诗句中并不止宣泄个人狭隘悲情伤怀,而他抒发的是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和对现实的忧思,他表现出的博大胸襟一如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思江湖之远”般的人生境界。诗人将烦恼、不幸、挫折、痛苦、打击等遭遇转化成为一种诗意的体悟,用人性的光芒提升到用诗意的审美态度应对一切人生不幸经历。诗人对事件的理解,没有因为自身不幸的遭遇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小到身边的琐事,在诗人面前都不能抱着不耐烦去做,都应该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如此才是人生大智慧。应视一切为缘,特别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应视为修炼悟道的好机遇。“烦恼即菩提”这句话中正蕴含着这一至深的道理。
与40年代相比,穆旦晚期的诗作仍然保留了其复杂的诗意与丰富的痛苦。但经过人生的磨砺,其语言与诗风却走向了流畅与一种更为澄明的境界;而感受着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依恋和始终得不到理解的寂寞,又使诗人的这些诗作带着深深的静穆与凄楚之感。尽管现实存在的艰辛磨难,让人深感无望,但诗人始终是积极达观、理智清醒的,诗人作品中流露出的忧伤不是绝望的悲哀,而是对生存的渴求,对超越艰难现实的企盼与期待。
参考文献:
〔1〕穆旦.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金素贤.穆旦诗歌的性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7,(4).
〔3〕西渡.名家谈新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178.
〔4〕余世存.穆旦:由来和位置.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蓝棣之.论穆旦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征,一个民族己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徐阳)
关键词:穆旦;晚期;诗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80-03
1949年8月,穆旦赴美国留学,他的夫人周与良与之同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学习。1952年,两人分别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和生物学博士学位,顺利毕业。在1953年初,感应着新生祖国召唤的穆旦夫妇,放弃了去台湾和印度新德里大学任教的聘请,谢绝了亲朋的挽留和劝告,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止,克服了重重困难,几经周折回到祖国,此时天津南开大学向夫妻两人伸出了橄榄枝,穆旦和夫人周与良欣然前往,任教南开。归国是诗人穆旦经过郑重考虑的一个人生抉择,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想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建设贡献出毕生的才华和力量。然而让诗人始料不及的是,他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并没有被接受,归国的穆旦,经历的是重重黑暗与打击。
回国之初,穆旦少有诗作而热心于诗歌翻译并成果累累。但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1954年底,在一次有关《红楼梦》的讨论会上,有些人的过激言论触犯了某些领导人,穆旦虽未发言,却也因与发言人关系较为密切而被卷入“反党小集团”,而当年参加“远征军”的爱国行为此刻却成了思想问题受到追查,最终被定为“肃反对象”。这样的认定对热情满腔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于是,穆旦沉默了,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于翻译工作,可谓废寝忘食。诗人的内心是异常苦闷的,他用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工作方式来排遣。然而,内心矛盾重重的诗人,怎能停止他的置疑:
“但这回,我却害怕:/‘希望’是不是骗我?/我怎能把一切抛下?/要是把‘我’也失掉了,/哪儿去找温暖的家?”
——(《葬歌》)
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渴求着以诗歌来表达他的困惑。在1957年初“双百方针”期间出现了貌似宽松的文化环境时,受过“肃反运动”冲击的诗人还是禁不住“诱惑”,接连在报刊上发表了9首诗歌。当然“惩罚”很快就来了。穆旦的诗歌相继受到批判。如此重压下,穆旦仍然没有停止他的译诗工作并且成果斐然,包括以后更为艰苦、更为黑暗的岁月。1958年,灾难再一次不期而至,南开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右倾运动”,穆旦被赶下他热爱的讲台,定罪为“历史反革命”,并要“接受机关管制”,被下放到南开大学图书馆监督劳动。诗人这次彻底沉默了,他停止了译著,中断了与友人的书信来往,只以沉默来表达他的绝望与愤怒:
“多少人的痛苦都随身而没,从未开花、结实、变为诗歌。/又何必追求破纸上的永生,/沉默是痛苦的至高的见证。”
——(《诗》)
但是,这一切磨难也许只是一个预演,1966年,“文革”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全民族的大灾难,穆旦自然是在劫难逃。他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造反派批斗的对象,被抄家,被关“牛棚”,被投入了漫长的劳动改造,直至1976年“文革”结束时,穆旦因大腿意外骨折在医院治疗时心脏病突发憾然离世。
品读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在毕生遭受磨难与迫害、耻辱与不幸后,穆旦将其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反映在其诗作里。对痛苦的反复咀嚼,让诗人深切地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作为步入晚年的智者,其更有一份对生命即将逝去的寂寞与依恋的情感。因此,穆旦晚年的诗作,境界明净澄澈,又充满着凝重的苦涩和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王佐良先生认为尽管穆旦的诗歌创作已经有近30年的历程,他对诗歌的表现形式仍然非常关注,而驾驭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依旧很强,只是穆旦晚期的诗歌创作情绪和创作主题与以往有所不同,诗歌中有了更多的追问、思索,有了更多内心痛苦的呼喊,表现出一种深沉悲哀的成熟。穆旦如同现代的西西弗斯,他坦然应对现实中不公正的对待,翻译诗歌和创作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尽管社会地位看起来是卑微的,他的努力也不被现实认可,崎岖的现实也改变不了诗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他以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如鲁迅先生一样,充满战斗的热情和勇气。这段时间里,读者都可以看到诗人在字里行间中闪烁着的坚强和不屈的美。
穆旦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也是一个敏感的诗人,在经历了人生那么多的苦难的沧海沧田之后,他的晚年作品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有着对现实人生深情的关注,有着对人生执着的探寻,闪烁着爱、理想的光辉,这是他作为诗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我们对这个一生都在探索追求的诗人所感动的,是他那对民族的关切,对理想和爱情的执着追求与赞美。只是,在经历了1/4个世纪的曲折,诗人的思考已经有了曾经沧海的超越,而带上了一种沉郁的静穆与苍茫。在《理智和感情》一诗中我们看到世界的永恒与人的生命的有限让诗人明白自己不过是“一粒细沙”,个人的“得意和失意”,只是“片刻的聚集”,转眼就会被“永恒的巨流”“冲去”。正因为人生匆匆,理想才尤为可贵。如果没有理想的人生,在诗人眼里“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只会被现实的泥沙所淤塞、吞没、丧失自己的意义与声音。他在困境中仍然对世界和生命之意义保持不懈关注和追问,他让人对理想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让人怦然心动。《冥想》中诗人也发现自己以前“曲折”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是“老之将至”的诗人对人生悟透后的坦然,是勇敢的搏斗者最后无奈的哀叹。但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不意味着自身努力的放弃,与以往一样,穆旦没有完全消极。面对个体努力的有限性,诗人的“答复”是“即使只是一粒沙/也有因果和目的;/它的爱憎和神经/都要求放出光明。/因此它要化成灰,/因此它悒郁不宁,/固执着自己的轨道/把生命耗尽。”(《理智与感情》)他虽然明白理想“只是一个笑谈”,仍然愿意“跟着她走,/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理想》)穆旦仍然在坚持着最后的追寻,也许希望与失望一直在交织着变化,但不变的是他永远的固执。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一般都是孤寂的。在困境与孤寂中的诗人也会不断地追寻着友谊与情感的慰藉。为寻找摆脱心灵的痛苦,诗人试图通过描写对友谊和情感的珍重与呵护来表达内心。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诗人久违了的人性的闪光的诗句。
作者在《友谊》中写到:有时友情几乎随风飘去,但并未失落,又在偶然的际遇下被感情的手,屡次发掘,越久远越觉得可贵。诗人在逆境中,在每一个梦魇一样的日子里,寻求心灵的安慰只有友情了,这时的友情就显得无比珍贵。因此,诗人才会从心里感叹“友谊是一件艺术品,发掘越久远越觉得可贵”。在此,我们能够看到在那苦难的岁月里,他依然保持着坦荡无私的胸怀。
诗人郑敏说:“一个能爱、能恨、能诅咒而又常常自责的敏感的心灵在晚期的作品里显得凄凉而驯服了,这是好事,还是……”是好事还是别的什么呢?郑敏没有给出她的答案,但却如同穆旦的诗歌一样,透出一股沉郁与沧桑来。但是,对自己的坎坷命运有着清醒的意识,对生命有着韧性的坚守的诗人穆旦,内心仍然涌动着热血的穆旦,不会在绝望与虚无中走向沉沦,他的人生始终有一种纵然凄楚,却是顽强的抗争。根,埋在地下,不见阳光,有时还缺少水分,没有显耀的荣光,没有华丽的姿仪,一切外在的美丽都与它无涉。然而,他拥有最顽强的生命,支撑了地平线上那样美丽的植物。失去了根,再伟岸的巨树也会枯竭,根,意味着起源与支点。用这段话来概括诗人晚年的精神面貌,是非常恰如其分的。残酷的灾难没有焚毁他生命的花朵,反而磨练了他生命的硬度、韧度和力度,几十年的风雨洗涤了人生的层层面面,使他变得愈加坚强、沉稳、成熟。1976年的5月、6月、9月和12月,穆旦分别写了《春》《夏》《秋》《冬》,诗人郁结心底的情结,在与自然之景相遇时得以抒谴,自然成了特定情境下的抒情对象。这4首诗歌既显示出诗人在季节变更、岁月流逝面前的感慨与忧郁,也显示出诗人洞见复杂的历史演进关系的智慧。
《春》在诗人的笔下是骚动不安的。青青的小草具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破土而出,肆意生长,像绿色的火焰随风摇弋。它还呼唤着自己的同伴——花朵。花朵亦如同一只只冲动的喇叭,感受着春天的召唤,“反抗着土地”,展现出自己的蓓蕾和芽苞。小草与花朵热情地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正如同年轻人生命的勃发和向上,他们期待祖国美好的明天,并愿意为此努力打拼,再苦再累无怨无悔。但现实的情况是他们有理想,却无可施展;有力量,又“无处归依”,年轻人置身于仿惶、苦闷之中。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悲观绝望,而是明确的表达着自身的所思所想:即使痛苦着也要以新的创造迎来人类的春天。
而《夏》则更是一个烦嚣嘈杂的季节,一派豪言却全无思绪,营造的全然是一个令人沉闷与窒息的局面,在这荒谬的热闹背后,你会惊讶于诗人的敏锐与冷竣:最终人们只好要“汗流侠背地躲进冥想中”。经历着虚假与狂热的年代,身处逆境的诗人,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以他独有的方式嘲弄了这荒唐的岁月。
《秋》和《冬》的基调就全然有别于《春》《夏》的骚动与荒谬,而呈现出一片沉静与安详。从热情与狂暴走过来,从激愤与烦忧走过来,现在,不论是天空、田野,还是河流与树木,整个秋季皆温柔和谐得如一曲抒情的交响乐。确实,一切都该歇息了,都该趁着“死亡的阴影还没有降临”“稍许享受生的幸福”。但是,四季是流动循环的,成熟美好的季节更是不可能永居不去,于是,我们看到了寒冷的北方的冬天。寒冷使人“停止了分赠爱情”“使心灵枯瘦”“封住了你的门口”,甚至,把好梦也用寒风撕破。感觉到生命被寒冷遏止的诗人,不禁开始期待春天的蓬勃了。在深深的寂寞中,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了人生的冬天。虽然内心仍有沸腾的热血和无限的渴望,却无法挽回“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的悲剧。但是,诗人仍然不愿放弃对温暖的寻找,他愿意听从朋友的劝告,抹去对“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的反复咏叹,而相信“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在诗的最后,诗人给我们营造出这么一个朴实且温暖的场景,小屋内,三五知己,一壶沸水,大家哼着小曲,吃着喝着,还谈着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诗人以寒冷中仍在进行着生活与劳动的一群粗犷的生命,来表达他对生活温馨的依恋以及对生命不息的抗争与追问。
在诗人的晚年作品中,诗人发出的感慨有一部分是结合自己人生的磨砺写出来的,最是符合人的本质的东西。郑敏曾说:“没有理由要求一个为痛苦痉挛的心灵,一个包容着火山预震的思维和心态在语言中却化成欢唱、流畅的小溪,穆旦的语言只能是诗人界临疯狂边缘的强烈的痛苦、热情的化身。”诗人一生的经历,也许会使人变得忧郁悲伤,并延伸到作品中。但晚年的穆旦在诗句中并不止宣泄个人狭隘悲情伤怀,而他抒发的是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和对现实的忧思,他表现出的博大胸襟一如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思江湖之远”般的人生境界。诗人将烦恼、不幸、挫折、痛苦、打击等遭遇转化成为一种诗意的体悟,用人性的光芒提升到用诗意的审美态度应对一切人生不幸经历。诗人对事件的理解,没有因为自身不幸的遭遇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小到身边的琐事,在诗人面前都不能抱着不耐烦去做,都应该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如此才是人生大智慧。应视一切为缘,特别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应视为修炼悟道的好机遇。“烦恼即菩提”这句话中正蕴含着这一至深的道理。
与40年代相比,穆旦晚期的诗作仍然保留了其复杂的诗意与丰富的痛苦。但经过人生的磨砺,其语言与诗风却走向了流畅与一种更为澄明的境界;而感受着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依恋和始终得不到理解的寂寞,又使诗人的这些诗作带着深深的静穆与凄楚之感。尽管现实存在的艰辛磨难,让人深感无望,但诗人始终是积极达观、理智清醒的,诗人作品中流露出的忧伤不是绝望的悲哀,而是对生存的渴求,对超越艰难现实的企盼与期待。
参考文献:
〔1〕穆旦.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金素贤.穆旦诗歌的性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7,(4).
〔3〕西渡.名家谈新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178.
〔4〕余世存.穆旦:由来和位置.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蓝棣之.论穆旦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征,一个民族己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