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学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我们应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通过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自经历将生活原形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很多问题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如《钟面的认识》《统计》《图形的认识》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看图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多体会到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环境布置,说说有几扇窗、几块黑板、几盏灯等,指导学生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物品的数量。
  二、在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六一”前夕学校按每人10元给各班自行购买图书赠送给每个班级,充实班级图书角的书籍。我就请同学们担任学校购书采购员,调查图书市场,设计最佳购书方案。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利用星期天去各书店进行调查,各书店在“六一”期间都实行了优惠销售,儿童书店与新华书店的书价相同,儿童书店的图书全部实行“八折”销售,新华书店是买5本送一本。学生调查后又进行计算、比较,最后设计出了最佳的购书方案。 这种贴近生活、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真正感悟到数学不是空洞、枯燥乏味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在每堂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整理所学的内容,梳理所学的知识。在一组例题或一单元相关知识学完后,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进行复习。如,复合应用题的教学,新授时,引導学生归纳小结一步计算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间的发展变化;复习时,通过自编题等学习活动并结合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悟出题目内容变,而其结构不变,掌握了复合应用题的一般解法,并构建了复合应用题的一般结构。这样教学从近期效应看,学生解题思路清晰,且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解决了以往通过四个例题的教学,有些学生虽会解答四类题目,但不能把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有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只会依样画葫芦解题的偏向。
  从长期效应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解了知识,再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归并、删除、提取,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实际上已是一种创新劳动。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这四项内容,它们都是以思维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且呈螺旋形上升态势。学生在学习中凭借原有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了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在实践中,手脑结合,大胆实验或验证;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找到各知识点的连接点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较合理的知识序列,建立信息库,便于日后提取、删除、归并,进入新的实践、探究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知识的分叉点与联接点,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促进数学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谶是古人编造的预言性文字和图记。它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种奇特的现象。在古人的心目中这是一个神秘的东西,被认为是上天的意志在人间的预示或警告。本文先是探究谶的起源,然后对于秦代这一特殊时期的谶言进行搜集、归纳,通过传统的研究方法分析其产生方式,然后着重以新的视角深入分析秦代谶言,尝试借助心理史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方法解读秦代谶言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现象,以期对于中国古代谶言的研究作出些许的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介的成长,使文化产生了质的转变。时间上的大体一致,大量的复制品,商品化的文化产品,广受欢迎的特点,不同于过去,新时代的文化。大众传播也深刻影响了少林文化的命运。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发展和传播历史的少林文化在当代大众传播手段尤其电影的作用下,不仅迅速在国内获得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更走出国门在全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大众传媒在传播少林文化、塑造少林文化的同时,
期刊
摘 要: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中西方在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导致不同区域上所孕育出来的文化也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这些差异体现在民族文化,认知结构以及审美角度上,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各国的文化不断进行交流与碰撞,因此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之中了解他国的文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以文化和跨文化为立足点,对在跨文化语境之中外国文学的翻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要方法论——妙悟,是儒释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看来,它更多受到佛教禅悟之影响。本文立足于佛教禅悟与诗歌妙悟之相似点,通过“悟”之来源,“悟”之传受者,“悟”之方法,“悟”之外显途径以及“悟”之境界这五个方面的阐释,来传达禅宗文化在诗歌领域的渗透,从而反证援禅入诗是对禅宗文化的有力传播。  关键词: 禅悟 ; 妙悟; 传播 ; 援禅入诗  佛教早在汉朝就传入我国,
期刊
夜半  偎在你我的小窝,  被子还残存你的体温,  杯子里还剩下你喝过的半盏茶,  你却离去,  那样的匆匆。  来不及道别,  来不及让我为你带上药、披上衣,  我开始失魂落魄,  没有你的日日夜夜,  我已如行尸走肉,  单等着你能回来。  你在,世界便有意义,  生命便有色彩,  你是我的阳光、空气和水。  等你。  作者简介:  孙烨(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从事协同学研究
期刊
摘 要:学校教育,德为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适时在学校中推广学习《弟子规》活动,让学生学习背诵弟子规,同时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契时、契机、契理地融入弟子规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益学生的身心。  关键词:《弟子规》 ;融入;思想品德教学  一、将《弟子规》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我看了很多人已经走上社会的人,在谈自
期刊
摘 要:嵌瓷是粤东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的独特装饰形式,它的产生和流行与潮汕的特定经济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联系密切,本文以粤东地区嵌瓷作为考察对象,对它的题材进行解读、归类。文同时也对粤东嵌瓷所展现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潮汕地区;嵌瓷;文化  嵌瓷艺术自明朝中期诞生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局限于潮汕、闽南、台湾地区,而且一直是作为民间装饰艺术存在。潮汕地区作为嵌瓷艺术发源地之一
期刊
皓月隐,老鸹眠。  几枝霓虹,几枝霓虹闪。  霭霾恋世风躲闲。  紫竹荷塘,紫竹荷塘浅。  怅风华,笑痴颠。  一帘幽梦,一帘幽梦散。  三分旖旎勿需掩。  流芳千古,流芳千古念。  作者简介:  吕萍,女,1978年04月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市,硕士学历,在职博士,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产业经济。
期刊
摘 要: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教学方法和多维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审美活动的主导,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在音响感知中得到情感体验和抒发,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审美;激发兴趣;强化自我;重视实践  音乐教育课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