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文化从视觉认知和感受的角度,可以分为文本和图像文化两大类。文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系统准确的传达和沟通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图像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想象所创造的另一种表现与传达的方式。”① 视觉图像的历史远比文字文本的历史要久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开始运用视觉图像来记录重大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国的鹤鱼石斧彩陶缸画面上图案的独立性判断出它所传递的故事:以白鹤为图腾的部落曾经战胜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这可能是领导这次战斗的首领生前最富有意义的斗争,因此在他死后,描述战斗结果的记录性图画被画在了他的翁棺之上。在文字出现后,视觉图像在重大纪念性事件的记录上依旧占据重要象征地位,并且沿用许久,例如凯旋门上的浮雕。
文本和图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不同的地位。“如果说文学、哲学、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文本系统为主,那么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则主要是以图像系统为主。”②我们的文明发展是先图像后文字,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院课程设置中,对文本资料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越对图像的重视程度。文史类专业几乎都以文本为重点资料,图片资料仅仅以佐证的形式出现。而同时期的西方院校设有美术史和视觉传播专业,这些专业的研究和教学都对视觉图像的地位重新确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如今,西方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吸收并借鉴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一种研究方法。对西方美术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符号学、现象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包括女性主义理论等。虽然在这里无法一一列出曾经或者正在影响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但这恰恰证明了与视觉相关的艺术史正已成为了一种多元性的学科。
视觉图像的重要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对美术史的贡献上。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被称之为图像时代或视觉文化时代,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到新兴的电影、电视、摄影、广告、设计、动漫、游戏等无一不是以“视觉图像”为构成。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Grimp)简易的概括“视觉文化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③。他认为改变我们时代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而这些视觉物象来源于每个人的行为方式。
视觉研究能集中在某些科学图像的技术细节上,然后又释放于便于理解类似这张照片的广阔而松散的思维框架中,充分的开放本学科,超越一切界限的对视觉实践进行研究。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是因为:1.当今的视觉文化正在向科学和非艺术图像的方向上倾斜,例如荷兰的放射物理学博士Arie Van′t Riet使用X射线照射植物和昆虫,再用Photoshop处理颜色得到图像。这是一种新的包罗万象。图像超越了人文主义的边界;2.视觉文化涉及历史、艺术批评、艺术实践、艺术教育、女性主义、女性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殖民主义研究、行为研究、人类学与视觉人类学、电影与媒体研究、考古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视觉传达、平面与书籍装帧、广告学以及艺术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视觉文化是交叉学科,因为它始于这些学科视野之外的区域,却又立足于这些学科。所以视觉文化的问题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其解决之道可能会同时在几个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视觉文化是直接的视觉图像与经验的领域,它是关于“日常所见”的思索。会逐渐在现今组成该领域的许多学科、反学科与超学科中不断出现。
视觉文化的交叉学科性在视觉素养上也能得到佐证,詹姆斯埃尔金斯在《视觉研究》中曾经概括了视觉素养相关的能力。这里,他将其划分了8 点:艺术史、非西方视觉能力、无法复原的、涉及图像制造的、科学中的、特效与数码图像、平面设计、建筑空间。
对图像的记忆能力和对图像的阐释能力涵盖了来自各方面的视觉素养。图像是构建出来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图像一旦被构建出来,必然会对观者通过暗示而反构建观者。如《鹤鱼石斧图》的真实含义至今仍有颇多的争议,其中蕴藏的含义,是视觉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通常,原始图案的谜团,是建立在考古学之上由人类学家解决。尽量增加相关知识的积累是增强视觉素养的办法。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通常被排除在视觉素养之外,但是如上所说,现在的视觉文化日益趋向科学和非艺术性图像转变,所以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也是不可缺乏的。但这也不是单一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只是为了阐明高科技物质是一座充满有趣视觉技术的宝库。同样的论调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纳德的著作中。在《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一书中,他提到“既然视觉文化有别于艺术或设计,那么,研究视觉文化的最佳方法就不会是纯粹的艺术历史或设计历史”。他在研究了伍尔芙的论述后,得出结论:艺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④。理查德·豪厄尔斯在《视觉文化》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学习视觉文化所需的理论有图像学、形式、艺术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解释学,并阐述了视觉文化传播的媒介有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⑤。这恰恰说明视觉文化是一门交叉学科,艺术史只是研究它的理论之一,美术也只是它的传播媒介之一。
正因为视觉研究的“交叉性”,也很容易让初学者错觉门槛很低。生物学家会以为对细胞凋亡、代谢的图样烂熟于心就已经进入了视觉研究的大门;视觉实践者会以为自己能够创作图像就可以阐释图像。各行业在初涉视觉研究时,或许都会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视觉研究的精髓。但是松散的主题与未经理论化的方法选择使得生产文本变得过于简单,并使得相关比较研究变得徒劳。评价独立文本几乎没有意义。詹姆斯埃尔金斯更愿意看到这样的一种视觉研究:具有更高密度的理论与策略;对其自身历史有更多的反映;对现存视觉理论保持审慎;更加关注临近的不同学科;更加警惕其自身的视觉观感;在其政治思想上更难以预测;在其主题选择上更加灵活甚而打破陈规。这也是笔者在研究中尽力追求的。
注释:
①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总序
②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总序
③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
④马尔科姆·巴纳德. 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44-51
⑤理查德·豪厄尔斯. 视觉文化[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味》.三联书店,2007.
[3]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7]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吕 敏,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本和图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不同的地位。“如果说文学、哲学、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文本系统为主,那么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则主要是以图像系统为主。”②我们的文明发展是先图像后文字,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院课程设置中,对文本资料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越对图像的重视程度。文史类专业几乎都以文本为重点资料,图片资料仅仅以佐证的形式出现。而同时期的西方院校设有美术史和视觉传播专业,这些专业的研究和教学都对视觉图像的地位重新确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如今,西方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吸收并借鉴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一种研究方法。对西方美术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符号学、现象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包括女性主义理论等。虽然在这里无法一一列出曾经或者正在影响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但这恰恰证明了与视觉相关的艺术史正已成为了一种多元性的学科。
视觉图像的重要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对美术史的贡献上。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被称之为图像时代或视觉文化时代,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到新兴的电影、电视、摄影、广告、设计、动漫、游戏等无一不是以“视觉图像”为构成。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Grimp)简易的概括“视觉文化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③。他认为改变我们时代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而这些视觉物象来源于每个人的行为方式。
视觉研究能集中在某些科学图像的技术细节上,然后又释放于便于理解类似这张照片的广阔而松散的思维框架中,充分的开放本学科,超越一切界限的对视觉实践进行研究。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是因为:1.当今的视觉文化正在向科学和非艺术图像的方向上倾斜,例如荷兰的放射物理学博士Arie Van′t Riet使用X射线照射植物和昆虫,再用Photoshop处理颜色得到图像。这是一种新的包罗万象。图像超越了人文主义的边界;2.视觉文化涉及历史、艺术批评、艺术实践、艺术教育、女性主义、女性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殖民主义研究、行为研究、人类学与视觉人类学、电影与媒体研究、考古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视觉传达、平面与书籍装帧、广告学以及艺术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视觉文化是交叉学科,因为它始于这些学科视野之外的区域,却又立足于这些学科。所以视觉文化的问题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其解决之道可能会同时在几个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视觉文化是直接的视觉图像与经验的领域,它是关于“日常所见”的思索。会逐渐在现今组成该领域的许多学科、反学科与超学科中不断出现。
视觉文化的交叉学科性在视觉素养上也能得到佐证,詹姆斯埃尔金斯在《视觉研究》中曾经概括了视觉素养相关的能力。这里,他将其划分了8 点:艺术史、非西方视觉能力、无法复原的、涉及图像制造的、科学中的、特效与数码图像、平面设计、建筑空间。
对图像的记忆能力和对图像的阐释能力涵盖了来自各方面的视觉素养。图像是构建出来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图像一旦被构建出来,必然会对观者通过暗示而反构建观者。如《鹤鱼石斧图》的真实含义至今仍有颇多的争议,其中蕴藏的含义,是视觉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通常,原始图案的谜团,是建立在考古学之上由人类学家解决。尽量增加相关知识的积累是增强视觉素养的办法。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通常被排除在视觉素养之外,但是如上所说,现在的视觉文化日益趋向科学和非艺术性图像转变,所以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也是不可缺乏的。但这也不是单一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只是为了阐明高科技物质是一座充满有趣视觉技术的宝库。同样的论调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纳德的著作中。在《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一书中,他提到“既然视觉文化有别于艺术或设计,那么,研究视觉文化的最佳方法就不会是纯粹的艺术历史或设计历史”。他在研究了伍尔芙的论述后,得出结论:艺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④。理查德·豪厄尔斯在《视觉文化》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学习视觉文化所需的理论有图像学、形式、艺术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解释学,并阐述了视觉文化传播的媒介有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⑤。这恰恰说明视觉文化是一门交叉学科,艺术史只是研究它的理论之一,美术也只是它的传播媒介之一。
正因为视觉研究的“交叉性”,也很容易让初学者错觉门槛很低。生物学家会以为对细胞凋亡、代谢的图样烂熟于心就已经进入了视觉研究的大门;视觉实践者会以为自己能够创作图像就可以阐释图像。各行业在初涉视觉研究时,或许都会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视觉研究的精髓。但是松散的主题与未经理论化的方法选择使得生产文本变得过于简单,并使得相关比较研究变得徒劳。评价独立文本几乎没有意义。詹姆斯埃尔金斯更愿意看到这样的一种视觉研究:具有更高密度的理论与策略;对其自身历史有更多的反映;对现存视觉理论保持审慎;更加关注临近的不同学科;更加警惕其自身的视觉观感;在其政治思想上更难以预测;在其主题选择上更加灵活甚而打破陈规。这也是笔者在研究中尽力追求的。
注释:
①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总序
②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总序
③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
④马尔科姆·巴纳德. 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44-51
⑤理查德·豪厄尔斯. 视觉文化[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味》.三联书店,2007.
[3]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7]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吕 敏,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