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思维和印象里,犯罪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不完善的社会制度、不稳定的家庭和缺乏良好的教育等环境因素。这个结论总体说来不错,但如果把它看作唯一的原因,那就值得商榷了。
随着遗传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猜测和研究,基因密码是否早已决定了一个人是向善还是向恶?是否某些人由于遗传上的原因,更具有容易犯罪的倾向呢?
从马加爵缺失MAO基因说起
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家对马加爵的研究。在2006年举行的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华裔科学家陈景虹指出,马加爵的暴力倾向可能和缺失MAO基因有关。陈景虹指出,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控制,有些人比较好斗,有些人则内向平和,这是先天性的行为,大脑中的MAO酶控制着脑神经质的浓度。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完全去掉MAO,小老鼠就会有暴力倾向。人也是这样,如果缺少这个基因,也会有异常行为发生,如暴怒、好斗等,以致犯罪。
2002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特里·莫菲特等研究人员,在针对自1972年出生于新西兰的1037名儿童的跟踪调查中发现,那些缺少MAO基因的儿童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好斗心理。
陈景虹介绍说,在母亲怀孕期间,如果承受很大压力,婴儿可能会天生缺失MAO酶,当他/她长大后,犯罪的概率就比较高。问题是,MAO基因缺失者平常症状并不很明显,他们一般表现为害羞,容易紧张,在紧张时会十指相握,并不时地摩擦。在学校里,老师往往会认为他们比较老实,一般不会找他人的麻烦。其实,这种人对压力的耐受力远低于正常人,一旦他们面临失业或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就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科学家同时发现,在这些缺少MAO基因的儿童中,只有接受不良教育的儿童在成人后才会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而在适宜的家教下长大的孩子并没有出现反常行为。从马加爵异于常人的举止和暴力倾向分析,陈景虹认为,他很有可能属于MAO基因缺失者。
犯罪与基因存在某种联系
几年前,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医生C·罗伯特·克洛宁格提出一份报告,认为男孩的父母如果是罪犯,即使他从小就给别人哺养,成长后比起亲生父母不是罪犯的人来,犯罪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之多。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名叫梅迪尼克的心理学家,曾耗时30年专门研究犯罪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他研究了14427名丹麦男性养子的情况,发现在这批人中,如果亲生父母是经济犯罪分子,那么孩子成为经济罪犯的可能性达到20%;如果亲生父母和赡养父母都是犯罪分子,那么孩子成为罪犯的可能性上升为24.5%;如果亲生父母和瞻养父母都是清白公民,那么这个比率将下降为13.5%。上述数字尽管并非太清晰,但至少可以看出一种趋势:就是犯罪和家族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当然,如果根据这些材料,就把犯罪行为统统归结为生物学原因,那就未免太荒谬了。因为就连研究者本人也认为,所谓家族因素,只是指某些人由于遗传上的缘故,具有比较容易犯罪的倾向而己。至于是否真正犯罪,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他所处的客观环境。对于这样的人,只要加强管理,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同样可以成为体面的公民。
遗传可否直接支配“犯罪”
2001年的一天,美国俄勒冈市的两个女学生失踪了。随后,警察在沃德·韦弗家后院的水泥板下发现了这两个女孩的尸体。这种情况令那些经验丰富的侦探感到该案似曾相识。因为这个家族的老沃德·韦弗,因于1981年谋杀一名年轻妇女和她的未婚夫而被判死刑,当时他就将那名年轻妇女埋在自家后院的水泥板下。现在,儿子的作案手法与父亲如出一辙。
科学家们对沃德·韦弗父子犯罪行为的兴趣早已超过了犯罪本身,他们希望借此探究人类暴力的根源。科学家对比了沃德父子的详细资料:59岁的老沃德和40岁的小沃德,两人都曾因强奸亲戚而被告上法院,都曾因虐待动物而成为被告;两人还喜欢在野外活动、猎杀动物;两人都曾在军队服役,都有过失败的婚姻,都有5个孩子。然而,在小沃德的成长过程中,老沃德对他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小沃德4岁时父母离异,父子两人便不在一起生活了。小沃德由母亲的第二任丈夫抚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的两代人走上了相同的犯罪道路,这就提出了有关犯罪遗传学和犯罪生物学的问题。暴力行为是否可以由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
哪些内在因素是犯罪主使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布朗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凶狠好斗动物的体内,其神经介质5-羟基吲哚乙酸和血清紧张素的含量都很低。接着他又发现,那些从小就好斗的人的脑脊液中,也存在相似情况。因此他认为5-羟基吲哚乙酸以及血清紧张素的含量和好斗行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大家知道,由好斗行为引起的犯罪倾向性,比之于正常人当然要大得多。
梅迪尼克使用一种新型测量脑波的神经测量法,来研究罪犯和常人脑电图的区别。他在丹麦进行了一次测验,记录下129名11-13岁男孩的脑电图。9年之后,这129名男子中有的成了犯罪分子。梅迪尼克重新研究了那些罪犯9年前的脑电图记录,发现这些孩子甲型波频率很低,每秒钟只有8-9次,而正常孩子一般是10-12次。因此他认为,这是犯罪的内在原因。当然这个假说是否正确,或者究竟正确到什么程度,目前谁也下不了结论。
传说中的“七宗罪”,在数百年前便已诞生,用以告诫人类远离万恶的欲望与放纵,而所有这一切在人类的基因中它们都明显地存在,并成为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至少50%的人类行为都与基因有关。基因甚至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观点,如偏爱过山车、对死刑的看法等。这些内容不但牵涉到遗传秘密,还牵涉到大脑秘密,是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大部分都不是目前科学水平所能解释得了的,需要科学家做进一步的探索。
随着遗传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猜测和研究,基因密码是否早已决定了一个人是向善还是向恶?是否某些人由于遗传上的原因,更具有容易犯罪的倾向呢?
从马加爵缺失MAO基因说起
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家对马加爵的研究。在2006年举行的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华裔科学家陈景虹指出,马加爵的暴力倾向可能和缺失MAO基因有关。陈景虹指出,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控制,有些人比较好斗,有些人则内向平和,这是先天性的行为,大脑中的MAO酶控制着脑神经质的浓度。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完全去掉MAO,小老鼠就会有暴力倾向。人也是这样,如果缺少这个基因,也会有异常行为发生,如暴怒、好斗等,以致犯罪。
2002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特里·莫菲特等研究人员,在针对自1972年出生于新西兰的1037名儿童的跟踪调查中发现,那些缺少MAO基因的儿童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好斗心理。
陈景虹介绍说,在母亲怀孕期间,如果承受很大压力,婴儿可能会天生缺失MAO酶,当他/她长大后,犯罪的概率就比较高。问题是,MAO基因缺失者平常症状并不很明显,他们一般表现为害羞,容易紧张,在紧张时会十指相握,并不时地摩擦。在学校里,老师往往会认为他们比较老实,一般不会找他人的麻烦。其实,这种人对压力的耐受力远低于正常人,一旦他们面临失业或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就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科学家同时发现,在这些缺少MAO基因的儿童中,只有接受不良教育的儿童在成人后才会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而在适宜的家教下长大的孩子并没有出现反常行为。从马加爵异于常人的举止和暴力倾向分析,陈景虹认为,他很有可能属于MAO基因缺失者。
犯罪与基因存在某种联系
几年前,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医生C·罗伯特·克洛宁格提出一份报告,认为男孩的父母如果是罪犯,即使他从小就给别人哺养,成长后比起亲生父母不是罪犯的人来,犯罪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之多。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名叫梅迪尼克的心理学家,曾耗时30年专门研究犯罪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他研究了14427名丹麦男性养子的情况,发现在这批人中,如果亲生父母是经济犯罪分子,那么孩子成为经济罪犯的可能性达到20%;如果亲生父母和赡养父母都是犯罪分子,那么孩子成为罪犯的可能性上升为24.5%;如果亲生父母和瞻养父母都是清白公民,那么这个比率将下降为13.5%。上述数字尽管并非太清晰,但至少可以看出一种趋势:就是犯罪和家族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当然,如果根据这些材料,就把犯罪行为统统归结为生物学原因,那就未免太荒谬了。因为就连研究者本人也认为,所谓家族因素,只是指某些人由于遗传上的缘故,具有比较容易犯罪的倾向而己。至于是否真正犯罪,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他所处的客观环境。对于这样的人,只要加强管理,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同样可以成为体面的公民。
遗传可否直接支配“犯罪”
2001年的一天,美国俄勒冈市的两个女学生失踪了。随后,警察在沃德·韦弗家后院的水泥板下发现了这两个女孩的尸体。这种情况令那些经验丰富的侦探感到该案似曾相识。因为这个家族的老沃德·韦弗,因于1981年谋杀一名年轻妇女和她的未婚夫而被判死刑,当时他就将那名年轻妇女埋在自家后院的水泥板下。现在,儿子的作案手法与父亲如出一辙。
科学家们对沃德·韦弗父子犯罪行为的兴趣早已超过了犯罪本身,他们希望借此探究人类暴力的根源。科学家对比了沃德父子的详细资料:59岁的老沃德和40岁的小沃德,两人都曾因强奸亲戚而被告上法院,都曾因虐待动物而成为被告;两人还喜欢在野外活动、猎杀动物;两人都曾在军队服役,都有过失败的婚姻,都有5个孩子。然而,在小沃德的成长过程中,老沃德对他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小沃德4岁时父母离异,父子两人便不在一起生活了。小沃德由母亲的第二任丈夫抚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的两代人走上了相同的犯罪道路,这就提出了有关犯罪遗传学和犯罪生物学的问题。暴力行为是否可以由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
哪些内在因素是犯罪主使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布朗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凶狠好斗动物的体内,其神经介质5-羟基吲哚乙酸和血清紧张素的含量都很低。接着他又发现,那些从小就好斗的人的脑脊液中,也存在相似情况。因此他认为5-羟基吲哚乙酸以及血清紧张素的含量和好斗行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大家知道,由好斗行为引起的犯罪倾向性,比之于正常人当然要大得多。
梅迪尼克使用一种新型测量脑波的神经测量法,来研究罪犯和常人脑电图的区别。他在丹麦进行了一次测验,记录下129名11-13岁男孩的脑电图。9年之后,这129名男子中有的成了犯罪分子。梅迪尼克重新研究了那些罪犯9年前的脑电图记录,发现这些孩子甲型波频率很低,每秒钟只有8-9次,而正常孩子一般是10-12次。因此他认为,这是犯罪的内在原因。当然这个假说是否正确,或者究竟正确到什么程度,目前谁也下不了结论。
传说中的“七宗罪”,在数百年前便已诞生,用以告诫人类远离万恶的欲望与放纵,而所有这一切在人类的基因中它们都明显地存在,并成为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至少50%的人类行为都与基因有关。基因甚至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观点,如偏爱过山车、对死刑的看法等。这些内容不但牵涉到遗传秘密,还牵涉到大脑秘密,是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大部分都不是目前科学水平所能解释得了的,需要科学家做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