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斯托弗·利恩
(作者供职于美国西北大学,著有《害羞:正常行为如何变成一种疾病》一书)
人们需要多长时间去哀悼去世的亲人?这个问题有点古怪甚至令人反感。从丧亲遭遇中恢复,是个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过程。尽管有时需要几个月才能走出悲伤,但形式各异,程度不同的悲痛,仍然是人们对失去亲人的一种自然反应。
然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组织编写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丧亲之痛的理解,不认为丧亲之痛是一种高度个人化、不可预见的经历。新版《手册》给精神病学专家和全科医生提议,两周时间的悲痛是比较合适的,此后,可能会被认为是抑郁症。
换言之,14天后,大多数人还认为只是处于丧亲之痛的初始阶段时,医生就应该能够辨别出这种反应是正常反应,还是出现了精神紊乱的抑郁症状。有种说法是哀悼期应该迅速短暂且高效,这种说法既令人困扰,又实无必要。
此外,由于误诊可能性很高,定义“可接受的”痛苦,可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负责旧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艾伦·法兰,在这一领域有着40年的经验,他说自己难以区分正常的悲痛和两周时间的轻度抑郁——而且“任何人都难以做到”。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初诊医生的反应。80%的抗抑郁药物都中由他们开出来的,这会涉及很多病人。修改后的《手册》将导致处方数量增加,因为诊断病人中,那些只是经历短暂抑郁期但也有悲痛特点的人,其处方也将被囊括在内。
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影响范围远远超出美国,所以这个手册一出来就在国际上引起了热议。例如,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这个手册有“过分简化的危险”,充满“瑕疵”,同时警示误诊事件会随之大量发生。
更为复杂的是,该手册的作用并不只是局限在健康医疗体系内。学校、法庭和监狱都会用到这份手册,目的是确认精神病治疗是否必要,而且能否报销。
早期版本的《手册》很谨慎,没有把悲痛列为抑郁症诊断的范围内,因为悲痛和抑郁都能引起失眠,没有胃口,精神萎靡不振以及心绪紧张——两者极易混淆。而且,如纽约大学的杰罗姆·韦克菲尔德教授所言,当人们处于“婚姻破裂,爱情背叛,失业,财务困境,自然灾难以及可怕的医疗诊断”事件中时,“类似的悲伤之情”也会出现。
对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宣称新版手册是基于科学依据的说法,韦克菲尔德表示强烈怀疑。他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B.福斯特教授都指出,“新的《手册》应缩小临床抑郁的分类,而不是相反。”
尽管反对声很高,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仍然坚持对抑郁症标准的修改,他们只是在手册中添加了一个补充说明,授予主治医师在两周之后进行抑郁症诊断的选择权。显然,精神病学协会认为误诊率是极小的。第五版《手册》修订小组主席大卫·库普弗说,精确的诊断是基于“扎实准确的临床判断”。
然而,这已经不是精神病学协会阻碍诊断的第一个案例了。1994年发行的第四版《手册》中,社交恐惧症的判定标准被极大的降低,导致该组织不得不警告执业医师不要将其与正常的害羞混淆。
尽管如此,之前少见的“悲伤”成了经济被提及的话题。就连“预期恐惧”也成了诊断标准。所谓“预期恐惧”,是指人们可能会做一些丢脸和尴尬的事。新版《手册》称新增的“儿童悲伤”症状包括一些常见的儿童期行为,如“粘人”“怕冷”“畏缩”,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使紊乱症患病率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无论是协会还是其支持者都没从中吸取教训。即使已经做出让步,称“14天的时间来进行确诊有点太短”,但《精神病学时报》前任编辑罗纳德W.皮斯仍然坚持“在忽略抑郁症状发生的‘背景’下,这是对的”。
这些影响巨大且难以逆转的类似的决定,导致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宣布减少对新版手册的支持,这个研究所曾经注入大量资金支持精神病学协会。研究所主任托马斯R.英索尔援引《手册》第五版中的话“缺乏有效性”,认为其“诊断依据的是一大堆临床症状的一致性,而非客观实验的测量”。
今天,这种一致性在消失(其是否真实存在也值得怀疑)。在未来,人们也许有可能不再依据“生物指标”来判定抑郁症,但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却在增加筹码,这给处于丧亲之痛的人们增加了暗示——两周后,悲痛就会变质。最终,哀痛也可演变成一种疾病。
译/仪修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