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只要抓住机会,就不难捕捉到思维的训练点,教者要注意巧设情境,善于引导,那么将会获得教学质量和思维训练的双丰收。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思维方式,比如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等,这些思维训练不仅促进学生迈向更高层次的创造思维,还可以使学生理解多种思维过程、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相互关系,并掌握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结合和统一。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话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思维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而语言则恰恰相反。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 )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 越好。
  二、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与思维的关系
  1.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进行识字教学,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識字效果,还应该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有目的地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观察是智力的窗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着的。(没有思维的观察不能称其为观察。)又因为低年级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精细的辨别能力尚差,空间知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还不高,注意力还很不稳定,不会对字形主动进行集中深入的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都是由问题而起的。”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老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以使其有目的地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从而激起求知的愿望和要求,使识字教学在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氛围中进行。不仅能提高识字效果,还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充分发展。
  变换角度、扩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果说认真观察是学生掌握字形的有效手段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以加深对生字(词)意思的理解,则是学生掌握字义的必要延伸。尤其是可以抓住此环节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系统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发展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2.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就应充分重视思维训练。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认识事物的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求异,认识事物的个性,从而发现特点,这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发现规律与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求同求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两翼思维”,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巩固。
  3.作文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
  写作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结构和安排材料。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英、美、日等文化教育发达国家的作文教学目标都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随着教改的深化,我国语文教学界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水平的战略意义。
其他文献
中学生在处理物理中的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根据给定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他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一定的理解,但有的理解得不深不透。于是,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着不认真审题,乱套物理公式,滥用条件,只凭经验直觉去解题等错误,尤其是当他们面对形形式式的“陷阱”题时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解答这类题目,分清真伪,使他们能安全地飞越“陷阱”,便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
期刊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实验和相关习题中经常出现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现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较深刻地了解同位素标记技术,以便于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  教材中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介绍比较简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现将同位素标记法相关内
期刊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效益,并非教师教的多即效益高,而是指向学生学没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爱与尊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孔子在《学记》中曾说“亲其师,信其道”,
期刊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尤其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一篇文章或同一句话,也许因为读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的设置显得至关重要。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充
期刊
我们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便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提高解答的速度以及正确性,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整体思想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整体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数与式中的整体思想  分析:本题按逐步相乘,会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本题可以先通过观察,把式子中相同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用一個字母来表示,例如设 为 , 为 ,那么,  分
期刊
当今的社会,科技发展带来了知识面和知识量增加,而学校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特别是现代语文教学,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除依靠教师课堂教学传授为主外,还要靠学生通过自学来实现。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提高自学兴趣  人的任何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动机是指激起或控制这个行动愿望和意图,
期刊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活力,只有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能有真正的生活。”只有构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已超越了普遍的规范,达到了自由创造的境界;学生真正能体验到理智探险的愉悦。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
期刊
现在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英语口语问题,小学英语课堂仍是说英语、用英语交流的主渠道。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多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优化小组学习,发挥评价激励功能。但是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
期刊
近年来,对于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探讨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国家教委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对课程教材和课堂模式进行修改,制订出《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标准》,对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目的和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为核心,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键。  国家教委颁布的初中语文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寓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占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能仪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与其心理需求达成一致。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