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的煎熬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德在政府的帮助下挺过一轮危机,但市场瓶颈并未打开。能否摆脱补贴依赖,克服技术和成本的局限,将决定中国“光伏巨头”的未来
  
  《財经》记者 宫靖 季敏华 陈竹
  
  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STP,下称尚德)董事局主席施正荣来说,正在过去的这个冬天,无疑是他回国创业以来最感寒冷的。
  
  就在20天前,施正荣一手创立的尚德登上美国《财富》杂志2月号的封面,被称为“中国新太阳王”。
  
  变化转瞬即至。2月18日,尚德公布了去年四季度业绩,期内毛利率仅0.6%。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达6590万美元,每股净亏损0.42美元。受业绩悲观影响,尚德股价自1月中旬开始走跌;至2月23日,已跌至6.64美元/股。
  
  从2005年年底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至今,尚德一直是全球投资者的宠儿。2007年底,其股价一度冲至85美元/股;2006年一季度,尚德董事局主席施正荣一度荣升“中国首富”。
  
  “中国新太阳王”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施正荣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承认尚德正在困难之中,但他坚信,尚德采取的暂缓扩张、限产和减员措施能够应对危机。
  
  不过,从2008年四季度以来,光伏行业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逆转,长达数年的爆炸式增长变为产能过剩。在光伏产能全球第一的中国,约五分之一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倒闭。
  
  一位熟悉尚德的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欧美国家在近期的经济提振计划中,都提到扩大新能源投资;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两年内,欧美的光伏产品市场将难以扩大,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短期内也难以启动。在可见的未来,尚德等光伏企业仍将在一个漫长的冬天里挺进。
  
  “囤硅”之祸
  
  短短五个月间,尚德股价由40美元跌至7美元以下,毛利率由20%以上降至0.6%。这也是整个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这个曾经热得烫手的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光伏业界一直有“拥硅为王”的说法,业内盛传,尚德在2008年四季度前曾大量囤硅,而之后全球硅价暴跌,致其毛利大降。尚德今年2月18日公布的2008年四季报显示,期内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总计5070万美元的“库存和购买佣金”,对毛利率产生了12.2%的负面影响。
  
  这一说法部分验证了有关尚德“囤硅”的传言。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施正荣坦承,2008年9月、10月间,尚德“确实提前购买了一些价格较高的硅”。
  
  他解释说,2008年9月,硅材料仍处于紧缺状态。为了给四季度生产准备原材料,尚德以每公斤350美元-4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部分多晶硅,约占四季度计划产能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当年10月起,硅价开始暴跌,11月即跌至每公斤200美元以下,跌幅达50%。
  
  施正荣同时表示,除原材料价格成本偏高,欧元兑美元持续贬值以及太阳能电池片价格下降,也是尚德2008年四季度亏损的重要原因。
  
  尚德85%左右的电池片销往欧洲市场,主要以欧元计价。施正荣透露,2008年四季度,以欧元计价的电池片降价达15%,期间欧元兑美元贬值8%-10%。最终,按美元折算的电池片价格,实际降幅达20%-25%。
  
  不过,一位江苏省内光伏企业高管私下表示,据其所知,尚德当时囤积的硅可能不止四季度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是不超过二分之一。
  
  这位人士介绍,此前数年,光伏行业处于暴利时代。作为光伏业主要原料的多晶硅价格持续飙涨,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得硅者得天下”奉为铁律——只要能买到硅材料,电池生产商就能大赚。
  
  尚德其时已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市场地位使得它成为少数能拿到长期硅供应合同的企业;供应价一般在200美元/公斤以下,甚至更低,远低于当时现货市场价格。在这位同业人士看来,尚德原本不必在现货市场上大举进货。
  
  但事实相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评价说,2008年9月始,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爆发,而尚德在现货市场上以很高价格买进硅材料,实属反常,这可能是施正荣对即将到来的光伏产业巨变缺乏判断,对未来过于乐观。
  
  施正荣则认为,外界的“囤硅”说法并不恰当。他表示,对于尚德,这是“正常的备料”,因为当时的长期合同并不能全部满足硅材料供应,每季度仍需从现货市场采购。至于回过头看市场的急转直下,他愿意承认,当时备料的价格确实“有些不太恰当”。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导致近日尚德股价大跌的主因,并非四季度亏损,而是市场对其未来盈利前景不乐观。早在2008年11月,尚德已发出预亏公告,利空已释放。而刚刚发布的四季报显示,尚德预计下一季度毛利率仅12%-15%,比2008年同期下降超过了5个百分点,这似乎显示尚德危机远非短期可以解除。
  
  “断臂”与“输血”
  
  自2008年11月下旬发出预亏公告、尚德股价开始“跌跌不休”后,业界即猜测尚德可能陷入危机,甚至传言其现金流可能断裂,面临破产。
  
  江苏无锡当地一位接近尚德的官员向《财经》记者表示,尚德确实面临一些危机,但不至破产。
  
  目前,尚德十余亿美元贷款的债权人多数为江苏省内银行。2008年10月上旬,位于江苏常熟的新加坡上市公司中国金属有限公司现金流断裂,使全省十几家银行的40多亿元贷款难以回收。不久,尚德发出了预亏公告,之后又有裁员方面的举动。有关尚德陷入危机的传言即起,在江苏银行界引起震动。
  
  不过,对于尚德这样的企业,无锡市政府不能袖手旁观。据一位当地官员透露,无锡市政府及时介入此事,与企业和银行进行了沟通。在无锡市政府看来,尚德比较特殊,其所处的太阳能行业被政府看好,它又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龙头,自身经营的历史业绩不错,属于政府信用可以介入支持的企业。
  
  政府介入沟通,也获得了来自银行方面的积极响应。后者不但没有采取收贷措施,还在2008年四季度给尚德新增授信6亿美元,总授信额度提高至24亿美元。
  
  不过,银行对于尚德的扩张仍存有顾虑。一位江苏省银行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尚德是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财务比较透明,三季报显示其现金流问题并不严重。但四季度光伏产业供求关系逆转后,硅价和太阳能电池片价格均出现暴跌。如果尚德仍坚持用信贷资金逆市扩张,银行风险就很大。
  
  截至2008年三季度,尚德尚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9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减少逾2亿美元。尚德原计划2012年实现5000兆瓦产能目标,除对无锡总部进行扩产,还准备上马江苏扬州、上海闵行、河南洛阳等多个异地扩张项目。仅位于扬州出口工业区的扬州尚德太阳电池制造基地,设计产能就达3000兆瓦,三期总投资达10亿美元。
  
  现在,在光伏产业巨变的大背景和银行的担忧下,尚德的扩张步伐已开始放缓。施正荣向《财经》记者表示,上述目标暂时未变,但有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根据尚德四季报,2009年尚德总产能将维持在1000兆瓦。这意味着,尚德原来庞大的扩张计划已经推迟。
  
  近年来,尚德还在上游硅材料、硅片领域投入巨资,先后出资数亿美元,参股了辉煌硅能源(镇江)有限公司、扬州顺大控股有限公司和俄罗斯一家硅材料企业。四季报显示,受全球硅价暴跌影响,其在Nitol Solar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和Hoku Materials(美国爱达荷州)公司的投资损失,预期在4900万美元到5200万美元之间。
  
  除了收缩战线,寻求“输血”,尚德亦主动“断臂”。施正荣向《财经》记者证实,由于欧洲客户推迟了部分订单,从2008年四季度至今,尚德实际产量仅为产能的一半,同时裁员800人,占员工人数的近一成,缓聘了2000名新员工。
  
  截至2008年末,尚德总产能为1000兆瓦,稳居全球首位。四季报显示,2008年,尚德售出太阳能产品497.5兆瓦,低于预期的550兆瓦;2009年已有订单600兆瓦,预计全年总订单800兆瓦,开工不足已成定局。
  
  近日《财经》记者在无锡尚德总部采访时看到,尚德部分车间开始以每周“上三休二”乃至“上二休三”的方式安排工时。
  
  “太阳”何时升起
  
  施正荣及其一手创立的尚德,曾经备受投资者青睐。2007年底,尚德股价一度冲至85元/股,施正荣的“中国首富”效应,更带动了一批中国光伏企业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在“太阳急速升起”的背后,与欧美能源政策的调整密不可分。
  
  2004年底,德国率先推出《可再生能源法》,为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提供补贴。随后,西班牙、意大利亦推出类似法案。巨额补贴使成本高昂的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利润空间,光伏产业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爆炸式增长。
  
  不过,即使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突破了5000兆瓦,发电量依然只占全球发电总量的0.01%。由于业界高度预期美国、中国将在未来数年启动太阳能发电补贴措施,加之以尚德为代表的一批光伏企业上市引起的财富效应,中国光伏产业急速膨胀。乐观人士甚至认为:“近十年内上多少产能也难以满足需求。”
  
  急速增长的产能引发了对上游原材料的争夺。作为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的核心原料,成本不足40美元/公斤的硅价格一路飙升,2008年三季度末,达到了400美元/公斤的历史高点。
  
  处于光伏产业中下游的尚德电力,正是上述爆炸式增长的领跑者和受益者之一。但危机到來时,亦难逃影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最多至2009年下半年,光伏行业就会供大于求,金融危机只不过使这场巨变提前到来。
  
  台湾金鼎综合证券研究员洪秋安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业内初步估计,2010年光伏产业需要硅材料4万至5万吨,但按目前产能建设进度,届时供给量将达7万余吨,仅中国大陆就达3万吨。
  
  更重要的是,光伏产业长期依靠欧美高额补贴维持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遭遇了现实挑战。各国对太阳能发电实施高额补贴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存在争议。有能源专家认为,德国、西班牙的高额补贴会导致恶性循环,人们竞相投资太阳能产业,推高了设备成本。
  
  在德国,保守派立法者认为,太阳能发电增长如此迅速,可能会抬高电价,加重消费者负担,因此开始寻求大幅削减政府支持太阳能发展的激励措施。目前,德国强制光伏上网电价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保守派希望这一进度走得更快。一份提案草稿显示,2009年,德国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将下降30%,此后将每年下降9%;《可再生能源法》的期限也将从20年缩减为15年。
  
  这种态势,对于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尚德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市场迟迟没有启动,使得“尚德们”已经预备好的产能没有了用武之地。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大陆累计安装太阳能电池片仅150兆瓦,2008年市场总量仅40兆瓦;这与尚德每年1000兆瓦的产能相比,少到几可忽略。
  
  此外,在中国2008年底宣布的“4万亿”救市计划中,也未明确支持太阳能发电的实质性内容。
  
  惟一让光伏企业寄予希望的,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将在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发电。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迟迟没有大规模启动光伏市场,有两大现实考量。
  
  一是光伏产品目前成本偏高。以国家已批准的1兆瓦上海崇明岛光伏电站为例,每发1度电,国家需补贴4元钱,这相当于补贴风能发电的数倍;二是部分决策者认为光伏发电虽然环保,其上游硅材料生产却易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业界流传的一件事是,中央政府一位高层在视察某光伏企业时,曾称其“作为高污染行业中的一个企业……”。
  
  施正荣表示,尽管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客户推迟订单,却也催生了美国和多个欧洲国家对太阳能的进一步扶持政策;当前硅价下跌,则有望帮助光伏企业尽快实现2012年“1元钱生产1度电”的目标。届时,中国市场就有启动的希望。
  
  据金鼎综合证券研究员洪秋安计算,当多晶硅价格为200美元/公斤时,太阳能发电成本约为3.28元/千瓦时;若多晶硅价格下降至100美元/公斤,发电成本将下降至2.18元/千瓦时。
  
  据悉,一个多月前,由尚德担任理事长单位的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已向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去一份产业情况汇报,呼吁国家三年内批准兴建2000兆瓦太阳能电站。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崔容强认为,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未来,只要挺过眼前的逆境,光伏企业仍然前景可期。但在逆境的时候,崛起和倒下,或许都不遥远。■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下行,使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气候新政”打了折扣,由此受到来自政敌的批评    《财经》记者 王欢    2月25日,又有151名分别来自新南威尔士州、西澳大利亚州和新西兰的消防队员,开始向地处澳大利亚东南方向的维多利亚州进发。    此时,距离此次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维多利亚山火灾难爆发之时,已有18天之久。国际社会对澳山火的关注度或已悄然减退,但澳国民自知,2月22
期刊
潘饰演的人物,仿佛都成了早年那个死囚的变体与延伸,悲怆异常。世界荒谬的泥沾在他们身上      好莱坞“坏小子”西恩·潘得奖了:凭借在电影《米尔克》里的出色表演,荣膺前不久颁发的第8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此前,他于2004年已得过第76届奥斯卡最佳奖项(《神秘之河》)。这次潘的获奖,又一次印证好莱坞的风向标发生了变化。黑色、另类的导演和演员,开始从美国电影的主流风格下突围,走上前台。这么多年来,
期刊
在一周的时间里,为众多内容相继破题——巩固盟友关系、向穆斯林世界示好、重申朝核强硬态度、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财经》记者 李昕 黄山 林靖 实习记者 欧阳斌    黑西装,浅蓝色T恤,双手搭在沙发扶手上,微微后仰;尽管不时露出笑容,眉宇间总带有三分威严——这是62岁的希拉里·克林顿,她现在的身份是美国国务卿。    “还有半小时,飞机就该起飞了。”站立一侧的希拉里的助手看看表,小声说。    
期刊
810亿元的利润若因不按合约规定及时分红而灰飞烟灭,谁应负责?    《财经》记者 宋燕华    810亿元,曾经属于公募开放式基金(下称基金)投资者的红利收益,因基金公司未及时分配、再次投入二级市场而损失殆尽——这一尴尬现实,正在被相关基金努力忽略。    根据Wind资讯统计,从2007年1月1日至今两年多,从未进行过分红的开放式基金有16只,涉及13家基金公司。它们在2006年、2007年连
期刊
“躲猫猫”事件“网友调查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实验,最大意义还在于再次提醒人们,如果不能有效地完善基础性制度,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真相保障机制,其他的外在作用力再活跃也无济于事    因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动议,由其主持产生的“网友调查委员会”介入云南“躲猫猫”事件,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但迄今该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未能有任何结论。如果对中国的法律制度有基本的认知,对当前司法制度也有基本常识,这样的结果应
期刊
伴随着投资计划的落实与投资规模的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将大幅上升;推动消费内需则有赖于民生政策的出台    《财经》记者 霍侃 王长勇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在即,宏观经济议题或许从未像现在这样牵动人心。    公众期待着在“两会”上求解诸多关键问题:已经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落实?它们能否帮助中国经济渡过难关?未来还会出台怎样的“保增长”政策?“保增长”的
期刊
此次金融海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震荡,应对症下药。中国有条件率先走出衰退,但改革、调整的任务艰巨    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给2008年打上了历史性的标记。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显现,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去杠杆化”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动荡过程,并将成为2009年市场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    对每个企业而言,此次危机和衰退是一部最好的教材,我们都为此付出了学费。但
期刊
元宵夜的火灾,亦使公司化运作和新址建设中的“黑洞”端倪渐显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罗昌平    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下称央视新址)大火发生半月之后,指向渎职侵权的调查已获新的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措施。    2009年2月9日晚8时20分左右,农历元宵之夜,央视新址因其工作人员擅自雇用烟花公司违规燃放A类烟花,导致北配楼起火并持续近六个小时。事故导致一死七伤(参见《财
期刊
如果“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审批权再次调整后的项目环评仍难逃有名无实的尴尬    《财经》记者 张瑞丹    2月24日,中国环境保護部(下称环保部)终于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版本的直接审批和委托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目录。    此时,距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下称《环评分级审批规定》)正式实施,只有不足一个星期。1月16日,经过数
期刊
一审被判极刑,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正在秦城监狱等待生死攸关的二审开庭    《财经》记者 罗洁琪 于宁      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李培英在受查近两年后,日前被山东济南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极刑——“死刑立即执行”。    2月10日,一审判决结果公布,法院认定李培英犯有受贿罪和贪污罪: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且具有索贿情节,判决死刑立即执行;贪污罪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鉴于其贪污赃款已全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