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从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和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到探索汇率变动与就业波动的相关性实证分析,再到针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总结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就业的关系。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汇率;劳动力就业;实证分析
1.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汇率水平的变动走势为标志,我国汇率改革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在实施汇率体制改革的同时,汇率水平不断贬值,改变了长期扭曲的状态。从1978年的美元兑人民币的1:1.5贬至1994年一月的l:8.7,在贬值的同时也放松了外汇管制,恢复和扩大外汇留成制度,实施外汇额度交易。
第二阶段:1994年1月--2005年7月21日。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第三阶段:从2005年7月21日起至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中国现今就业情况分析
2.1就业总量
2008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7480万人,其中城镇30210万人,占38.99%,乡村47270万人,占61.01%。1990--2008年,共增加从业人员12731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8.9万人。
2.2就业结构
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90--200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8.5%提高到33.2%,从业人员达到2571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1.4%提高到27.2%,从业人员达21109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60.1%下降到39.6%,从业人员为30654万人。
2.3失业率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8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50.4万人。
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就业影响分析
3.1相关分析
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就业人口进行相关分析。鉴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分别选择1991---1993年、1994--2008年和1991-2008年的汇率和就业总量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991--1993年人民币汇率与就业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712185,表现出高度正相关。由于分析采用直接标价法,可见,当人民币升值时,就业减少。1994--2008年人民币汇率与就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491835呈一定的负相关。这表明自94年以来,人民币呈现出升值国内就业将上升的趋势。但从1991-2008年总体数据看,即便考虑到1994年以后人民币在波动中逐步升值的影响,1991-2008年人民币汇率和就业间的相关系数仍达到0.43082786呈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贬值时,国内就业将上升。
为得出更准确结论,现将1991--2008年数据做回归分析。
3.2 回归分析
对就业情况对汇率变化反应程度做回归分析, 建立模型log(emp)= c + a*log(rate)
其中,emp代表就业人口总量,rate代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利用Eviews5 统计软件对1991--2008年的人民币汇率和就业人口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log(emp)= 9.273778+0.169424*log(rate)
由以上数据可知,在4.48%的显著性水平下,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为22.84%,表明回归方程具有的一定程度的解释力。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4.481%,反映了就业与汇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t检验值较大,显示出回归系数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169424,表明在1991--2008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值1%,就业人口就增加0.169424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就业量的基数很大,0.169424个百分点将造成就业总量的一定程度变化,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相对明显。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民币汇率比较稳定阶段(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汇率变动幅度较小对就业的影响不太显著。(2)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时(1994年以前),国内就业直接受到影响,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就业的减少,贬值在一定时期内可增加就业。(3)从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就业增长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就业的增加。
4.分析建议:
由以上结论可见,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我国劳动力就业是弱相关的,因为劳动力就业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本文,我们主要就人民币汇率变动这一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以本文研究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方式,缓解汇率波动而引发的就业压力
国内经济结构诸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优化的前提,是有效落实以质取胜、以名牌取胜和科技兴贸以及市场多元化等诸项战略的产业体系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始终保持高增长,甚至超过GDP增长速度,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应该重视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研发水平、积累技术专利,鼓励企业创造知名品牌,扶持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延伸加工贸易上游研发和零部件、下游服务业的产品链,降幅价值和科技含量高的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适度增长、梯度合理、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结构。
4.2适当增加贸易保护功能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在我国加快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势必在短期内造成就业压力的增大,这时适当增加贸易保护又显得势在必行,降低关税和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据估算,出口退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促进出口的效果,相当于人民币贬值两个百分点,相反,如果我们将出口退税率从17%降到996,对抑制出口来说,相当于人民币升值了16%。出口退税对贸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万解秋、徐涛:《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
[2] 姜烨、司端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南都学坛》,2006年第5期
[3]刘振彪,陈建中: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及其消除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6)
作者简介:罗腾蛟,男,重庆万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汇率;劳动力就业;实证分析
1.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汇率水平的变动走势为标志,我国汇率改革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在实施汇率体制改革的同时,汇率水平不断贬值,改变了长期扭曲的状态。从1978年的美元兑人民币的1:1.5贬至1994年一月的l:8.7,在贬值的同时也放松了外汇管制,恢复和扩大外汇留成制度,实施外汇额度交易。
第二阶段:1994年1月--2005年7月21日。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第三阶段:从2005年7月21日起至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中国现今就业情况分析
2.1就业总量
2008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7480万人,其中城镇30210万人,占38.99%,乡村47270万人,占61.01%。1990--2008年,共增加从业人员12731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8.9万人。
2.2就业结构
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90--200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8.5%提高到33.2%,从业人员达到2571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1.4%提高到27.2%,从业人员达21109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60.1%下降到39.6%,从业人员为30654万人。
2.3失业率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8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50.4万人。
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就业影响分析
3.1相关分析
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就业人口进行相关分析。鉴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分别选择1991---1993年、1994--2008年和1991-2008年的汇率和就业总量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991--1993年人民币汇率与就业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712185,表现出高度正相关。由于分析采用直接标价法,可见,当人民币升值时,就业减少。1994--2008年人民币汇率与就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491835呈一定的负相关。这表明自94年以来,人民币呈现出升值国内就业将上升的趋势。但从1991-2008年总体数据看,即便考虑到1994年以后人民币在波动中逐步升值的影响,1991-2008年人民币汇率和就业间的相关系数仍达到0.43082786呈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贬值时,国内就业将上升。
为得出更准确结论,现将1991--2008年数据做回归分析。
3.2 回归分析
对就业情况对汇率变化反应程度做回归分析, 建立模型log(emp)= c + a*log(rate)
其中,emp代表就业人口总量,rate代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利用Eviews5 统计软件对1991--2008年的人民币汇率和就业人口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log(emp)= 9.273778+0.169424*log(rate)
由以上数据可知,在4.48%的显著性水平下,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为22.84%,表明回归方程具有的一定程度的解释力。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4.481%,反映了就业与汇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t检验值较大,显示出回归系数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169424,表明在1991--2008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值1%,就业人口就增加0.169424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就业量的基数很大,0.169424个百分点将造成就业总量的一定程度变化,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相对明显。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民币汇率比较稳定阶段(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汇率变动幅度较小对就业的影响不太显著。(2)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时(1994年以前),国内就业直接受到影响,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就业的减少,贬值在一定时期内可增加就业。(3)从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就业增长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就业的增加。
4.分析建议:
由以上结论可见,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我国劳动力就业是弱相关的,因为劳动力就业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本文,我们主要就人民币汇率变动这一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以本文研究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方式,缓解汇率波动而引发的就业压力
国内经济结构诸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优化的前提,是有效落实以质取胜、以名牌取胜和科技兴贸以及市场多元化等诸项战略的产业体系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始终保持高增长,甚至超过GDP增长速度,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应该重视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研发水平、积累技术专利,鼓励企业创造知名品牌,扶持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延伸加工贸易上游研发和零部件、下游服务业的产品链,降幅价值和科技含量高的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适度增长、梯度合理、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结构。
4.2适当增加贸易保护功能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在我国加快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势必在短期内造成就业压力的增大,这时适当增加贸易保护又显得势在必行,降低关税和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据估算,出口退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促进出口的效果,相当于人民币贬值两个百分点,相反,如果我们将出口退税率从17%降到996,对抑制出口来说,相当于人民币升值了16%。出口退税对贸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万解秋、徐涛:《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
[2] 姜烨、司端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南都学坛》,2006年第5期
[3]刘振彪,陈建中: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及其消除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6)
作者简介:罗腾蛟,男,重庆万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