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先就有消息透露,上海正在做关于街头表演的试点和立法准备,探索化解街头艺人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至马年秋日,一支小小的街头表演先头部队在静安嘉里中心正式亮相了。按理这是一则小范畴的文化新闻,似乎无关宏旨,讵料激起不小涟漪,连京城主流媒体也加入热议,俨然视作“文化事件”。看来“小题大做”有其道理,对于“打造温情城市”的宏大命题而言,小股先头部队的尝试只是小试牛刀,接下来,如何延伸到街头文化、广场文化、地铁文化、剧场文化、商圈文化、机场文化等,自有其示范作用。
有人说,街头艺人与街头艺术,乃等而下之的草根艺人与草根艺术,不登大雅之堂。此言差矣。“差矣”之一,著名艺术家也会参与街头表演,带给观众以莫大惊喜。“差矣”之二,“非著名”艺术家,往往具有专业水准;“差矣”之三,不同场合,观众有不同“期待方向感”,他们更看重参与互动的接地气艺术,适宜专业场所之正规表演未必更有效。就以网络上广为传颂的“闪唱”而言,一群专业或非专业歌者,在商厦、在广场、在地铁,用突如其来的方式引吭高歌,唱的又都是耳熟能详的时代曲,引来无数知音。这样的“街头艺术”,完全可以和剧场表演媲美。近日微信群里被大量转发的“德国某超市突然熄灯,超市收银员集体奉献圣诞曲”,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从天而降的另类表演,让顾客获得猝不及防的无限惊喜,满场都是温情。
所谓温情城市,说的是,城市不仅有冷冰冰的高楼大厦,更有暖呼呼的城市文化,它不是只在有限的表演场所呈现,更要在街头随处撞见。一座宜居的城市应该有温情脉脉、善解人意的管理文化,对各色人群充分包容,让各色“艺人”都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城市管理和公共生活中。城市的艺术氛围,不但是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和谐之都的保证。无处不在的艺术使人心软化,软化的人心远离犯罪、暴力、冷漠和对抗。比起空洞的口号,这样的制度化街头景观,更具直抵人心的力量。
街头艺术还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很多艺术种类,都是在街头艺术中繁衍出来的,沪上最有名的滑稽戏,便是源于其鼻祖——马路说唱“小热昏”。而有些“著名表演”,也是在街头完成的,如当年风靡一时的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它甚至起到了“鼓舞人民抗日斗志”的作用。所以其伟力不可小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街头艺术由于高度接受市场检验,具有去芜存菁、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那份“被逼的完善”,恰恰是艺术成长的有效路径。舞台表演和街头表演之间,其实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草根”经市场的阳光雨露之后茁壮成长,一旦长成参天大树,谁也无法阻挡其伟岸。尤其是那些“达人”,更是街头艺术的集大成者,至于展露身手的所在是“庙堂”还是“江湖”,无足挂齿。
如今出国远足已是家常便饭,人们普遍看到,在欧美大小城市,街头艺术已然成为最为可圈可点的人文风景。这对于饱含“海派文化基因”的上海而言,无疑极具借鉴意义。所以这次八位街头艺术家的“持证上岗”,只是“破冰”的第一步,一旦这些“抽样”行走得步履稳健,便有加速发展的必要。作为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尺度稍稍放宽一点、步子稍稍加快一点又何妨?看似散漫的街头艺术,却构筑了饱满的公共信任和公共接纳,因了它的存在,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才会显得更加柔软,城市品质和城市气质才会显得更加高贵。
本刊编辑部
有人说,街头艺人与街头艺术,乃等而下之的草根艺人与草根艺术,不登大雅之堂。此言差矣。“差矣”之一,著名艺术家也会参与街头表演,带给观众以莫大惊喜。“差矣”之二,“非著名”艺术家,往往具有专业水准;“差矣”之三,不同场合,观众有不同“期待方向感”,他们更看重参与互动的接地气艺术,适宜专业场所之正规表演未必更有效。就以网络上广为传颂的“闪唱”而言,一群专业或非专业歌者,在商厦、在广场、在地铁,用突如其来的方式引吭高歌,唱的又都是耳熟能详的时代曲,引来无数知音。这样的“街头艺术”,完全可以和剧场表演媲美。近日微信群里被大量转发的“德国某超市突然熄灯,超市收银员集体奉献圣诞曲”,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从天而降的另类表演,让顾客获得猝不及防的无限惊喜,满场都是温情。
所谓温情城市,说的是,城市不仅有冷冰冰的高楼大厦,更有暖呼呼的城市文化,它不是只在有限的表演场所呈现,更要在街头随处撞见。一座宜居的城市应该有温情脉脉、善解人意的管理文化,对各色人群充分包容,让各色“艺人”都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城市管理和公共生活中。城市的艺术氛围,不但是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和谐之都的保证。无处不在的艺术使人心软化,软化的人心远离犯罪、暴力、冷漠和对抗。比起空洞的口号,这样的制度化街头景观,更具直抵人心的力量。
街头艺术还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很多艺术种类,都是在街头艺术中繁衍出来的,沪上最有名的滑稽戏,便是源于其鼻祖——马路说唱“小热昏”。而有些“著名表演”,也是在街头完成的,如当年风靡一时的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它甚至起到了“鼓舞人民抗日斗志”的作用。所以其伟力不可小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街头艺术由于高度接受市场检验,具有去芜存菁、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那份“被逼的完善”,恰恰是艺术成长的有效路径。舞台表演和街头表演之间,其实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草根”经市场的阳光雨露之后茁壮成长,一旦长成参天大树,谁也无法阻挡其伟岸。尤其是那些“达人”,更是街头艺术的集大成者,至于展露身手的所在是“庙堂”还是“江湖”,无足挂齿。
如今出国远足已是家常便饭,人们普遍看到,在欧美大小城市,街头艺术已然成为最为可圈可点的人文风景。这对于饱含“海派文化基因”的上海而言,无疑极具借鉴意义。所以这次八位街头艺术家的“持证上岗”,只是“破冰”的第一步,一旦这些“抽样”行走得步履稳健,便有加速发展的必要。作为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尺度稍稍放宽一点、步子稍稍加快一点又何妨?看似散漫的街头艺术,却构筑了饱满的公共信任和公共接纳,因了它的存在,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才会显得更加柔软,城市品质和城市气质才会显得更加高贵。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