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画艺术及其活动是高雅的文化活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国历史深厚悠久,文化传承代代不息。每一个地区的书画艺术活动都是有其传承和发展的脉络,其根可寻、流传有序。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城一江相隔的浦口区,在书画发展的领域,历史上虽然没有兰亭雅集盛事和坦腹东床逸闻,但是笔者也想将本地区的书画艺术传承和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期为我区中国书法之乡的美名寻找内在的根基,探寻一下地区书画艺术发展的规律,并为今后我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的长久发展提供一些浅见。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父亲以“书圣”名世,儿子以“小圣”扬名。有关父子俩的书法佳话多有记载传世,而王献之与浦口的佳话则有桃叶山为证。在浦口区泰山新村转盘附近有一个高30米左右的小山,它曾壁立江边、吟听长江巨涛拍岸。历史志书记载,此山名桃叶山、山下江渡名桃叶渡,王献之在此曾迎送爱妾桃叶女,留下风流千古的爱情佳话。此处桃叶渡和秦淮河上的桃叶渡同名,讲的都是王献之、桃叶女的风流故事。从清代开始就有文人墨客为浦口桃叶渡“争名分”。王献之的《桃叶歌》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清代王安修的《浦口竹枝词四首》之三曰:“芦苇风来吹绿蓑,渔翁醉唱竹枝词。渡名桃叶山前是,莫任秦淮水上讹”。光绪年间成书的《江浦埤乘》在明代景泰年间诗人沈愚的《过桃叶渡诗》注释上说:“一则曰江,再则曰渡江,是明代犹知江渡曰桃叶渡也。二或任乃以目秦淮水上渡,直谓王献之渡桃叶处,虚妄不足信矣!”桃叶渡,大书法王献之的桃叶渡,从古至今浦口人民都以为在桃叶山下,君不见桃叶山下有优美的地名桃园、桃花坞和桃花坞井,以及传说桃叶女洗砚的碧泉。
浦口在六朝时期就是建邺的重要门户,南来北往的古渡口。西晋末年,司马政权内乱,五个司马王南逃到建邺(今天南京),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司马睿南逃渡口就在今天浦口区的泰山街道,古渡口因为沧海桑田已成为平地,江水已南退2公里之久。北方战乱人民大量南迁,琅琊临沂望族王氏家族也在迁徙之列,其南迁之祖王导为东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功绩,有童谣曰:“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王导家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王导的后人。为了安置北迁的广大民众,在浦口定山一带设置了侨置郡县——秦郡和尉氏县。南迁民众多为世家大族,在浦口居住、生存,必然带来文化艺术暨书画活动。因此,王献之的风流佳话在浦口流传,有其客观的因素,是不断南迁的望族文化活动对本土文化的综合影响,是秦郡和尉氏县集聚的有文化的、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人群的影响及其故事。
唐朝六合县令郏旁在关于浦口袛洹寺的序言中,记载了晋王杨广南征前,曾到寺中向解脱禅师求教怎样才能战胜陈国统一天下,解脱禅师给出的答案是“乘桃叶而渡必克”。因此杨广就在桃叶山屯兵,修筑了晋王城(就是浦口宋代的宣化镇、明代的浦口城前身),最终统一了中国。但是杨广给南京城带来的是灾难,隋统一中国后将陈国都城南京犁为平地。杨广在桃叶山屯兵平定中国,《桃叶歌》恰似老天的谶语,因为陈国有个叛将迎接隋兵进城,应了“我自迎接汝”诗句。清代翰林院编修、《康熙字典》编辑者之一、浦口学者刘岩写下《桃叶渡歌》:“桃叶复桃根,憔悴新林浦。艇子过江来,迎接韩擒虎。试问渡头人,何如井中苦?胭脂色未消,尚学桃花吐。寄语蔡容华,杨花乱无主。”该诗从桃叶女姐妹写到陈后主妃子投井等等事迹,感叹之余对大诗人的风流和帝王的荒诞均予以嘲讽,也是对千古桃叶传奇的另一种解读吧。隋唐之际南京了无生机,所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已然没有了六朝金粉的敏华鼎盛,以及世家大族的文彩风流。盛世华章的点缀——书画活动也就没有了物质经济的支撑,此后浦口也没了有重大影响的书画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传说。
唐末南京城恢复了生机,那是因为五代十国南方地方割剧政权南唐在此建都了。书画理所当然的恢复了繁忙的活动。中国书画历史上的名画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国》诞生于此。该画的主人公韩熙载,为浦口名刹惠济寺一块石碑撰写了碑额:“汤泉禅院之碑”。地方学着还认为该碑的碑文或与书法名人徐铉徐锴兄弟相涉。徐氏兄弟均有文名,号称“二徐”,徐铉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徐氏兄弟原来是扬州广陵人,地主志书说徐铉被贬、徐锴为乌江尉时,“遂卜居焉。故其后裔闳中及稚山、明叔父子均著籍乌江”。就是徐家后人在乌江定居了。到了宋代,浦口出了一批书画名家。一是徐兢、徐林、徐琛兄弟,这三兄弟为大书法家徐铉后代,他们均“以篆名家兼善山水人物,世共宝之。”二是乌江(今浦口)张氏家族。张氏在浦口的一世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张籍的七世孙是张孝祥,南宋状元,爱国诗人,其长调《六州歌头》是为代表作。《宋史》称张孝祥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其书写的札奏,宋高宗赞之曰:“张孝祥词翰俱美,必将名世”。《江宁府志》记张孝祥钦点状元的情况为:“宋高宗酷嗜翰黑,张孝祥廷对,顷宿醒犹未解。濡毫答问,立就万言。上阅之,字画遒劲,卓然颜鲁公也,亲擢首选。”张孝祥有《柴沟帖》纸本传世,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方家评论该帖:“有颜真卿的清雄伟岸之气。”张籍的八世孙为张即之,也是书法大家,他是张孝祥的侄子,宋史记载其:“以能书闻天下,金人尤宝其翰墨。”与南宋对峙的金朝女真人不惜重金求购其墨宝,可见其书法水平已远传北国大地。张即之其书法初学顾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并能“独传家学”,而以张孝祥书为主调,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加上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而达到相当的境界和水准,自成一家体系。张即之有《书杜诗卷》大字楷书纸本卷传世,表现了其擅长榜书和擘窠大字的特点。该卷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明代,朱元璋为了拱卫南京城,修建了周长16华里的浦口城,城内常年驻扎“五卫三仓”,其后每年均要在此“观风阅武”。江浦县治建城之初就设于城内。由于大批驻军及其家属驻扎浦口,形成了主城南京和浦口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浦口著名学者庄昶以其高尚的人品而开启了江浦一代文风,他为官时敢于上疏反对皇帝铺张浪费,被贬后赢得“翰林四谏”的美名。庄昶和明代大儒广东南海陈献章、学官娄谦;以及另一名浦口学着石淮于成化年间相聚江浦白马寺,联句作诗,陈献章束茅为笔写下《白马寺草书联句碑》:“人生须此会,何更问阴晴;动摇乾坤气,调和鼎鼐羹;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未了鹅湖兴,江城又杀更。寒风吹角短,细雨打更长;天意留行李,灯花喜对床;衣冠真率会,樽俎泰和汤;何限春消息,梅花不断香”。林散之先生生前对此碑的书法艺术倍加赞赏,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全碑以狂草笔法一气呵成,气势磅礴遒劲挺拔。明清之际,由于和南京城密切的书画交流活动,还出现一批书画杰出人才。例如明代的王维、王逢元父子其时人们将他们比为王羲之、王献之。王逢元曾与顾璘等人作《鞠讌书画卷》,是为流传有绪的传世珍品,明代文人雅集,饮酒、赋诗、作画于山石花木之盛的菊圃之中,何等的惬意、风雅。当时,南京是明代的南都之地,有大批的六部虚职官员和文人学士,他们文化艺术活动影响力,深刻的影响了浦口的书画活动。 1970年代,江浦大地出现“一代草圣”林散之,其影响所至,到今已有40多年。林散之早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在家乡做私塾先生。1930年代他曾经游历祖国山川行万里路,后又到沪上拜师学艺于书画大师黄宾虹。1950年代林老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后于1959年至省国画院任职。林老长期生活在乌江镇乡下,他早年曾筑草堂——“江上草堂”读书、书画和教授生徒。“文革”中林老受到迫害,于乌江镇乡下居住经年,因到镇上洗澡烫伤手掌,后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重新拿起毛笔。经此大劫林老书法技艺有了质的飞跃,多幅书法精品在此期间诞生。1971年中日关系正常化,面向日本发行的日文版《人民中国》刊发了林老的草书作品,在日本引起了轰动,日本书画泰斗青山杉雨评曰:“草圣遗法在此翁”。由于林老的巨大影响力,浦口本地及南京地区一大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都聚集在他的身旁,形成了以林老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团队。林老仙逝后,江浦县人民政府在求雨山建成了林散之纪念馆,随后又先后建成了萧娴纪念馆、高二适纪念馆、胡小石纪念馆。“金陵四老”聚首求雨山,使得求雨山成为当今的“兰亭”、书法的高地。与林老亦师亦友的兜率寺圆霖大师,除了具有高深的佛法修行之外,书画艺术也达到至高的境界,禅师创作的书画作品自成一路,极得弘一法师的衣钵传承。在狮子岭兜率寺内那些画在墙上的佛画以及一个又一个对联、牌匾,在在都是佛门之宝,也是艺术瑰宝。由于浦口区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以及“金陵四老”巨大的书法艺术成就,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求雨山设立了创作培训基地,召开了首届“中国金陵书法论坛”,浦口区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以上是笔者对浦口区历史上的重大的书画名人传说、历史、故事以及有关作品做了一些简要的介绍。笔者认为书画艺术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寻,书画艺术活动的繁荣,一是要有社会经济基础为后盾。浦口历史上书画艺术活动的繁荣时期一定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时期。二是书画艺术大家的不断涌现要有内外交流的环境。浦口书画艺术繁荣的时期都是和南京城的繁荣联系起来的,在于本地书画家们能够在南京城的影响力下开展交流活动。三是书画艺术有传承性的特点,一般而言文化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有其先天的优势。浦口从古到今书法大家均有家族的深刻影响。四是书画艺术大家博得大名,看似是一个又一个机遇,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他们都经过了经年累月的修行才成“正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路都很长、很远。因此,我区要保持中国书法之乡的名誉,今后也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文化馆)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父亲以“书圣”名世,儿子以“小圣”扬名。有关父子俩的书法佳话多有记载传世,而王献之与浦口的佳话则有桃叶山为证。在浦口区泰山新村转盘附近有一个高30米左右的小山,它曾壁立江边、吟听长江巨涛拍岸。历史志书记载,此山名桃叶山、山下江渡名桃叶渡,王献之在此曾迎送爱妾桃叶女,留下风流千古的爱情佳话。此处桃叶渡和秦淮河上的桃叶渡同名,讲的都是王献之、桃叶女的风流故事。从清代开始就有文人墨客为浦口桃叶渡“争名分”。王献之的《桃叶歌》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清代王安修的《浦口竹枝词四首》之三曰:“芦苇风来吹绿蓑,渔翁醉唱竹枝词。渡名桃叶山前是,莫任秦淮水上讹”。光绪年间成书的《江浦埤乘》在明代景泰年间诗人沈愚的《过桃叶渡诗》注释上说:“一则曰江,再则曰渡江,是明代犹知江渡曰桃叶渡也。二或任乃以目秦淮水上渡,直谓王献之渡桃叶处,虚妄不足信矣!”桃叶渡,大书法王献之的桃叶渡,从古至今浦口人民都以为在桃叶山下,君不见桃叶山下有优美的地名桃园、桃花坞和桃花坞井,以及传说桃叶女洗砚的碧泉。
浦口在六朝时期就是建邺的重要门户,南来北往的古渡口。西晋末年,司马政权内乱,五个司马王南逃到建邺(今天南京),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司马睿南逃渡口就在今天浦口区的泰山街道,古渡口因为沧海桑田已成为平地,江水已南退2公里之久。北方战乱人民大量南迁,琅琊临沂望族王氏家族也在迁徙之列,其南迁之祖王导为东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功绩,有童谣曰:“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王导家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王导的后人。为了安置北迁的广大民众,在浦口定山一带设置了侨置郡县——秦郡和尉氏县。南迁民众多为世家大族,在浦口居住、生存,必然带来文化艺术暨书画活动。因此,王献之的风流佳话在浦口流传,有其客观的因素,是不断南迁的望族文化活动对本土文化的综合影响,是秦郡和尉氏县集聚的有文化的、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人群的影响及其故事。
唐朝六合县令郏旁在关于浦口袛洹寺的序言中,记载了晋王杨广南征前,曾到寺中向解脱禅师求教怎样才能战胜陈国统一天下,解脱禅师给出的答案是“乘桃叶而渡必克”。因此杨广就在桃叶山屯兵,修筑了晋王城(就是浦口宋代的宣化镇、明代的浦口城前身),最终统一了中国。但是杨广给南京城带来的是灾难,隋统一中国后将陈国都城南京犁为平地。杨广在桃叶山屯兵平定中国,《桃叶歌》恰似老天的谶语,因为陈国有个叛将迎接隋兵进城,应了“我自迎接汝”诗句。清代翰林院编修、《康熙字典》编辑者之一、浦口学者刘岩写下《桃叶渡歌》:“桃叶复桃根,憔悴新林浦。艇子过江来,迎接韩擒虎。试问渡头人,何如井中苦?胭脂色未消,尚学桃花吐。寄语蔡容华,杨花乱无主。”该诗从桃叶女姐妹写到陈后主妃子投井等等事迹,感叹之余对大诗人的风流和帝王的荒诞均予以嘲讽,也是对千古桃叶传奇的另一种解读吧。隋唐之际南京了无生机,所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已然没有了六朝金粉的敏华鼎盛,以及世家大族的文彩风流。盛世华章的点缀——书画活动也就没有了物质经济的支撑,此后浦口也没了有重大影响的书画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传说。
唐末南京城恢复了生机,那是因为五代十国南方地方割剧政权南唐在此建都了。书画理所当然的恢复了繁忙的活动。中国书画历史上的名画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国》诞生于此。该画的主人公韩熙载,为浦口名刹惠济寺一块石碑撰写了碑额:“汤泉禅院之碑”。地方学着还认为该碑的碑文或与书法名人徐铉徐锴兄弟相涉。徐氏兄弟均有文名,号称“二徐”,徐铉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徐氏兄弟原来是扬州广陵人,地主志书说徐铉被贬、徐锴为乌江尉时,“遂卜居焉。故其后裔闳中及稚山、明叔父子均著籍乌江”。就是徐家后人在乌江定居了。到了宋代,浦口出了一批书画名家。一是徐兢、徐林、徐琛兄弟,这三兄弟为大书法家徐铉后代,他们均“以篆名家兼善山水人物,世共宝之。”二是乌江(今浦口)张氏家族。张氏在浦口的一世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张籍的七世孙是张孝祥,南宋状元,爱国诗人,其长调《六州歌头》是为代表作。《宋史》称张孝祥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其书写的札奏,宋高宗赞之曰:“张孝祥词翰俱美,必将名世”。《江宁府志》记张孝祥钦点状元的情况为:“宋高宗酷嗜翰黑,张孝祥廷对,顷宿醒犹未解。濡毫答问,立就万言。上阅之,字画遒劲,卓然颜鲁公也,亲擢首选。”张孝祥有《柴沟帖》纸本传世,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方家评论该帖:“有颜真卿的清雄伟岸之气。”张籍的八世孙为张即之,也是书法大家,他是张孝祥的侄子,宋史记载其:“以能书闻天下,金人尤宝其翰墨。”与南宋对峙的金朝女真人不惜重金求购其墨宝,可见其书法水平已远传北国大地。张即之其书法初学顾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并能“独传家学”,而以张孝祥书为主调,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加上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而达到相当的境界和水准,自成一家体系。张即之有《书杜诗卷》大字楷书纸本卷传世,表现了其擅长榜书和擘窠大字的特点。该卷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明代,朱元璋为了拱卫南京城,修建了周长16华里的浦口城,城内常年驻扎“五卫三仓”,其后每年均要在此“观风阅武”。江浦县治建城之初就设于城内。由于大批驻军及其家属驻扎浦口,形成了主城南京和浦口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浦口著名学者庄昶以其高尚的人品而开启了江浦一代文风,他为官时敢于上疏反对皇帝铺张浪费,被贬后赢得“翰林四谏”的美名。庄昶和明代大儒广东南海陈献章、学官娄谦;以及另一名浦口学着石淮于成化年间相聚江浦白马寺,联句作诗,陈献章束茅为笔写下《白马寺草书联句碑》:“人生须此会,何更问阴晴;动摇乾坤气,调和鼎鼐羹;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未了鹅湖兴,江城又杀更。寒风吹角短,细雨打更长;天意留行李,灯花喜对床;衣冠真率会,樽俎泰和汤;何限春消息,梅花不断香”。林散之先生生前对此碑的书法艺术倍加赞赏,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全碑以狂草笔法一气呵成,气势磅礴遒劲挺拔。明清之际,由于和南京城密切的书画交流活动,还出现一批书画杰出人才。例如明代的王维、王逢元父子其时人们将他们比为王羲之、王献之。王逢元曾与顾璘等人作《鞠讌书画卷》,是为流传有绪的传世珍品,明代文人雅集,饮酒、赋诗、作画于山石花木之盛的菊圃之中,何等的惬意、风雅。当时,南京是明代的南都之地,有大批的六部虚职官员和文人学士,他们文化艺术活动影响力,深刻的影响了浦口的书画活动。 1970年代,江浦大地出现“一代草圣”林散之,其影响所至,到今已有40多年。林散之早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在家乡做私塾先生。1930年代他曾经游历祖国山川行万里路,后又到沪上拜师学艺于书画大师黄宾虹。1950年代林老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后于1959年至省国画院任职。林老长期生活在乌江镇乡下,他早年曾筑草堂——“江上草堂”读书、书画和教授生徒。“文革”中林老受到迫害,于乌江镇乡下居住经年,因到镇上洗澡烫伤手掌,后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重新拿起毛笔。经此大劫林老书法技艺有了质的飞跃,多幅书法精品在此期间诞生。1971年中日关系正常化,面向日本发行的日文版《人民中国》刊发了林老的草书作品,在日本引起了轰动,日本书画泰斗青山杉雨评曰:“草圣遗法在此翁”。由于林老的巨大影响力,浦口本地及南京地区一大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都聚集在他的身旁,形成了以林老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团队。林老仙逝后,江浦县人民政府在求雨山建成了林散之纪念馆,随后又先后建成了萧娴纪念馆、高二适纪念馆、胡小石纪念馆。“金陵四老”聚首求雨山,使得求雨山成为当今的“兰亭”、书法的高地。与林老亦师亦友的兜率寺圆霖大师,除了具有高深的佛法修行之外,书画艺术也达到至高的境界,禅师创作的书画作品自成一路,极得弘一法师的衣钵传承。在狮子岭兜率寺内那些画在墙上的佛画以及一个又一个对联、牌匾,在在都是佛门之宝,也是艺术瑰宝。由于浦口区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以及“金陵四老”巨大的书法艺术成就,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求雨山设立了创作培训基地,召开了首届“中国金陵书法论坛”,浦口区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以上是笔者对浦口区历史上的重大的书画名人传说、历史、故事以及有关作品做了一些简要的介绍。笔者认为书画艺术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寻,书画艺术活动的繁荣,一是要有社会经济基础为后盾。浦口历史上书画艺术活动的繁荣时期一定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时期。二是书画艺术大家的不断涌现要有内外交流的环境。浦口书画艺术繁荣的时期都是和南京城的繁荣联系起来的,在于本地书画家们能够在南京城的影响力下开展交流活动。三是书画艺术有传承性的特点,一般而言文化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有其先天的优势。浦口从古到今书法大家均有家族的深刻影响。四是书画艺术大家博得大名,看似是一个又一个机遇,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他们都经过了经年累月的修行才成“正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路都很长、很远。因此,我区要保持中国书法之乡的名誉,今后也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