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大部分特教学校将精细动作训练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训练效果有限。本文就发展精细动作训练课程进行探讨,开发专门的精细动作训练课程,能够解决现有训练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满足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希望能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课程开发
精细动作是儿童学习和活动的基础,亦是我们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受到生理障碍的影响,特殊儿童存在显著的发育迟缓状况,特别是在精细动作这一方面。系统的精细动作训练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精细运动技能,提升精细运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一、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的现状分析
当前特教学校在整体上缺乏专门的精细动作训练课程,要求不同学科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开展精细动作训练,主要体现在绘画与手工、生活适应等课程中,只有少数学校专门开设了精细动作训练课程。
特教学校学生障碍类型从单一障碍到多重障碍,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训练对象从脑瘫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和自闭症学生到多重障碍学生,训练的领域和方式需要不断调整,时间需要巡回。目前的教育模式中,接受精細动作个别化的学生主要采用教师推荐的方式。教师发现学生某一方面能力低下向学校汇报,学校再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个别化训练。部分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设有精细动作康复科,学生数量多,课时少,训练内容缺乏系统性。
二、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课程的开设目标
精细动作训练课程应使儿童能够灵活使用自己的手指、手腕和手臂操作物体,熟练完成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精细动作活动,掌握常用动词的含义和使用环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敢于面对困难的品质,在训练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在认知方面,训练课程注重对儿童开展动作的认知教育,也就是在儿童训练专门的动作时,建立语言符号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比如,当老师给出拾起地上物品的指令时,儿童要能够正确执行教师的指示,做出动作并用动词表达。在技能方面,训练课程要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精细动作技能,能够基本上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情感方面,训练课程要促使儿童独立、精确地完成动作活动,感受到成就感,形成自我认同。
三、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结构
精细动作训练课程的设计应当以“生活适应”或“社会适应”作为核心,训练内容接近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满足他们适应环境的需求。因而,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应分析儿童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选择基础精细动作技能作为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基本手部动作、学校手操作、居家手操作。基本手部动作属于儿童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如伸手、抓握等动作。后两者则是在掌握基本动作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学校手操作指的是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的手操作技能。居家手操作则是儿童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掌握的手操作技能。
2.课程内容的编排
基本手部动作、学校手操作、居家手操作这三个领域都可以从徒手和持具两个角度来安排训练内容,同时要适应生活情境。结合情境教学理念,相应训练学生完成各种动作,包括伸手、抓、握、放、动、数、搓、擦、绑、梳、拿、拍、挥、撒等。为了便于儿童理解,教师要具体讲解徒手动作和持械动作的操作形式外,还要选择常见例子进行训练,比如 “用手敲门”“用棍子敲木琴”等。
四、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课程的实施
1.开设形式
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三种形式:第一,不同学科的教师结合学科内容,开展非系统性、群体性的精细动作训练。第二,运动康复的专业教师开展个别化的精细动作训练。第三,丰富学校校本课程,增加精细动作康复训练课程。三种模式应当彼此协调配合,沟通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同时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渗透到特教学校的各类课程中,由学科教师和专业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实施训练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2.实施流程
课程实施过程包括准备、组织形式、训练方法、技能掌握、难度调整、课程评价这六个主要环节。其中,准备环节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训练对象的评估、制定训练方案、安排训练的设施设备等。培训组织主要是指培训人员的主导性,包括个别训练、系列训练。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被动训练、辅助训练和主动训练这三种类型。技能习得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师对精细动作的示范讲解、学生的尝试以及技能的自动化。难度调整是在训练期间,教师要按照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状况及时调整训练的难度。而课程评价则是对训练过程中儿童的表现加以评估,以掌握训练的成效。
总之,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开发专门的精细动作训练课程,能够解决现有训练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满足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苏群.智力落后儿童精细动作训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3):291-292.
[2]郝力强.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在特校康复课程中的应用[J].卷宗,2014(4):224-225.
[3]李晓萍.浅谈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32-33.
【关键词】 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课程开发
精细动作是儿童学习和活动的基础,亦是我们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受到生理障碍的影响,特殊儿童存在显著的发育迟缓状况,特别是在精细动作这一方面。系统的精细动作训练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精细运动技能,提升精细运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一、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的现状分析
当前特教学校在整体上缺乏专门的精细动作训练课程,要求不同学科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开展精细动作训练,主要体现在绘画与手工、生活适应等课程中,只有少数学校专门开设了精细动作训练课程。
特教学校学生障碍类型从单一障碍到多重障碍,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训练对象从脑瘫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和自闭症学生到多重障碍学生,训练的领域和方式需要不断调整,时间需要巡回。目前的教育模式中,接受精細动作个别化的学生主要采用教师推荐的方式。教师发现学生某一方面能力低下向学校汇报,学校再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个别化训练。部分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设有精细动作康复科,学生数量多,课时少,训练内容缺乏系统性。
二、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课程的开设目标
精细动作训练课程应使儿童能够灵活使用自己的手指、手腕和手臂操作物体,熟练完成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精细动作活动,掌握常用动词的含义和使用环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敢于面对困难的品质,在训练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在认知方面,训练课程注重对儿童开展动作的认知教育,也就是在儿童训练专门的动作时,建立语言符号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比如,当老师给出拾起地上物品的指令时,儿童要能够正确执行教师的指示,做出动作并用动词表达。在技能方面,训练课程要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精细动作技能,能够基本上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情感方面,训练课程要促使儿童独立、精确地完成动作活动,感受到成就感,形成自我认同。
三、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结构
精细动作训练课程的设计应当以“生活适应”或“社会适应”作为核心,训练内容接近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满足他们适应环境的需求。因而,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应分析儿童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选择基础精细动作技能作为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基本手部动作、学校手操作、居家手操作。基本手部动作属于儿童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如伸手、抓握等动作。后两者则是在掌握基本动作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学校手操作指的是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的手操作技能。居家手操作则是儿童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掌握的手操作技能。
2.课程内容的编排
基本手部动作、学校手操作、居家手操作这三个领域都可以从徒手和持具两个角度来安排训练内容,同时要适应生活情境。结合情境教学理念,相应训练学生完成各种动作,包括伸手、抓、握、放、动、数、搓、擦、绑、梳、拿、拍、挥、撒等。为了便于儿童理解,教师要具体讲解徒手动作和持械动作的操作形式外,还要选择常见例子进行训练,比如 “用手敲门”“用棍子敲木琴”等。
四、特殊教育精细动作训练课程的实施
1.开设形式
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三种形式:第一,不同学科的教师结合学科内容,开展非系统性、群体性的精细动作训练。第二,运动康复的专业教师开展个别化的精细动作训练。第三,丰富学校校本课程,增加精细动作康复训练课程。三种模式应当彼此协调配合,沟通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同时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渗透到特教学校的各类课程中,由学科教师和专业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实施训练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2.实施流程
课程实施过程包括准备、组织形式、训练方法、技能掌握、难度调整、课程评价这六个主要环节。其中,准备环节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训练对象的评估、制定训练方案、安排训练的设施设备等。培训组织主要是指培训人员的主导性,包括个别训练、系列训练。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被动训练、辅助训练和主动训练这三种类型。技能习得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师对精细动作的示范讲解、学生的尝试以及技能的自动化。难度调整是在训练期间,教师要按照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状况及时调整训练的难度。而课程评价则是对训练过程中儿童的表现加以评估,以掌握训练的成效。
总之,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开发专门的精细动作训练课程,能够解决现有训练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满足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苏群.智力落后儿童精细动作训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3):291-292.
[2]郝力强.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在特校康复课程中的应用[J].卷宗,2014(4):224-225.
[3]李晓萍.浅谈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