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一改往日“生写师改”的死板模式,组织学生“品”文、“鉴”文、“赏”文,师生共同参与评改的过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推敲;评改;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偶然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这使我想到了宋朝诗人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会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千古名句。我想,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何不试试看。如果孩子们自己或在同学的帮助下反复推敲、修改习作,那效果一定很好。于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一改往日“生写师改”的死板模式,组织学生“品”文、“鉴”文、“赏”文,师生共同参与评改的过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品”文
组内互读,推荐佳作,是为“品”。六年级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于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读出自己的作文。
初步尝试时,学生都不敢读出自己的习作,也许是怕自己写得不好,读出来同学们会嘲笑;也许是胆小,不敢在同学面前读……于是,我一边鼓励他们大胆地读,一边充分发挥每组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一两次后,我发觉同学们能放开手脚,大胆地读了。为了自己的作文在读时受到同学们的称赞,为了在小组内作文被选上,他们想方设法去寻找素材,力求与众不同,作文的内容更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记得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作文,我极不情愿,那时心想:那怎么好意思啊!要是句子不通顺怎么办?要是同学们知道作文内容是胡诌的怎么办?……我不敢启齿,囧啊,如果有地缝,我宁可钻下去……可是后来我改变了对小组互评作文的看法。记得那天,上课铃一响,老師正端着一叠厚厚的作文本走进教室,我们的目光马上聚焦在那叠作文本上。老师开始发话了:这次作文,第一小组推荐了秦睿同学的作文,她的作文在小组内同学的帮助下进步最大……期待每次写作文的机会,因为可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
二、“鉴”文
组内交流,取长补短,作出修改,是为“鉴”。 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认识和体验,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找好伙伴互相交流,在字里行间里用心寻找,让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此时,教师不要做旁观者,要参与讨论,提供方案,收集信息,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赏析,一起由质疑到肯定,这就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读者与作者之间多维交流互动的局面。
记得同学们在写《第一次……》时,潘博同学写了《第一次当主持》这篇文章,其中有一段内容为:
“星期一中午,我早早来到广播站,我们打开广播器,调节好音量,就准备开始广播,先是徐萌说:各位同学,你们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五(2)中队的徐萌和潘博主持。说着,他便把话筒塞到我手里。我心里很紧张,说话竟一点也不好听。我说完了,徐萌接着播《天天新闻》,见他读得那么熟练,我渐渐地平静下来,第二次朗诵诗就好多了,不紧张了。”
针对这段,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学生1:我觉得写得不具体,作者应该把自己主持时紧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这样才可以让大家感受到紧张的程度;学生2:我也觉得写得较空洞,主持的内容可以写得具体一点……
学生互评之后,进行自改,然后推选出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再由全班同学点评,点评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从整体把握,比如文章的条理、结构、主题的确立等,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有针对性发言,比如用词、语句、修辞手法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对修改习作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学生从中受益,都非常乐意参与到互评活动中,写作水平进步很快。
三、“赏”文
推出佳作,全班分享,是为“赏”。组内交流,取长补短,做出修改后,推出了本组最佳习作,于是在全班一起分享。我采用教师范读和学生原创读相结合的方法。范读时可以是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是整篇文章。欣赏学生的佳作不仅是对作者的极大鼓励,而且会使其他同学产生羡慕心理和学习动力。诵读时,我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声情并茂地朗读他们的作文,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着全班羡慕而又敬佩的眼神,报出作者的姓名;或让同学们猜一猜,再请作者在掌声中领回自己的作文本。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其实孩子的心里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赞许,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我还时常利用晨读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随时将批改中发现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诵。班上杨子涵同学的《摘豌豆》刊登于《家教周报》,当我把这好消息公布于班级时,同学们都向杨子涵同学投来了惊羡的目光,而杨子涵同学更是内心洋溢着一种激动。每当此时,从孩子们那会说话的眼睛读出了他们一定是攥紧拳头,蓄势待发。
参考文献
[1]刘弘.改进批阅方法,“评”出一片精彩[J].作文成功之路, 2016(2).
(编辑:张驰)
【关键词】推敲;评改;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偶然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这使我想到了宋朝诗人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会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千古名句。我想,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何不试试看。如果孩子们自己或在同学的帮助下反复推敲、修改习作,那效果一定很好。于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一改往日“生写师改”的死板模式,组织学生“品”文、“鉴”文、“赏”文,师生共同参与评改的过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品”文
组内互读,推荐佳作,是为“品”。六年级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于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读出自己的作文。
初步尝试时,学生都不敢读出自己的习作,也许是怕自己写得不好,读出来同学们会嘲笑;也许是胆小,不敢在同学面前读……于是,我一边鼓励他们大胆地读,一边充分发挥每组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一两次后,我发觉同学们能放开手脚,大胆地读了。为了自己的作文在读时受到同学们的称赞,为了在小组内作文被选上,他们想方设法去寻找素材,力求与众不同,作文的内容更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记得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作文,我极不情愿,那时心想:那怎么好意思啊!要是句子不通顺怎么办?要是同学们知道作文内容是胡诌的怎么办?……我不敢启齿,囧啊,如果有地缝,我宁可钻下去……可是后来我改变了对小组互评作文的看法。记得那天,上课铃一响,老師正端着一叠厚厚的作文本走进教室,我们的目光马上聚焦在那叠作文本上。老师开始发话了:这次作文,第一小组推荐了秦睿同学的作文,她的作文在小组内同学的帮助下进步最大……期待每次写作文的机会,因为可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
二、“鉴”文
组内交流,取长补短,作出修改,是为“鉴”。 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认识和体验,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找好伙伴互相交流,在字里行间里用心寻找,让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此时,教师不要做旁观者,要参与讨论,提供方案,收集信息,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赏析,一起由质疑到肯定,这就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读者与作者之间多维交流互动的局面。
记得同学们在写《第一次……》时,潘博同学写了《第一次当主持》这篇文章,其中有一段内容为:
“星期一中午,我早早来到广播站,我们打开广播器,调节好音量,就准备开始广播,先是徐萌说:各位同学,你们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五(2)中队的徐萌和潘博主持。说着,他便把话筒塞到我手里。我心里很紧张,说话竟一点也不好听。我说完了,徐萌接着播《天天新闻》,见他读得那么熟练,我渐渐地平静下来,第二次朗诵诗就好多了,不紧张了。”
针对这段,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学生1:我觉得写得不具体,作者应该把自己主持时紧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这样才可以让大家感受到紧张的程度;学生2:我也觉得写得较空洞,主持的内容可以写得具体一点……
学生互评之后,进行自改,然后推选出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再由全班同学点评,点评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从整体把握,比如文章的条理、结构、主题的确立等,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有针对性发言,比如用词、语句、修辞手法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对修改习作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学生从中受益,都非常乐意参与到互评活动中,写作水平进步很快。
三、“赏”文
推出佳作,全班分享,是为“赏”。组内交流,取长补短,做出修改后,推出了本组最佳习作,于是在全班一起分享。我采用教师范读和学生原创读相结合的方法。范读时可以是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是整篇文章。欣赏学生的佳作不仅是对作者的极大鼓励,而且会使其他同学产生羡慕心理和学习动力。诵读时,我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声情并茂地朗读他们的作文,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着全班羡慕而又敬佩的眼神,报出作者的姓名;或让同学们猜一猜,再请作者在掌声中领回自己的作文本。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其实孩子的心里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赞许,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我还时常利用晨读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随时将批改中发现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诵。班上杨子涵同学的《摘豌豆》刊登于《家教周报》,当我把这好消息公布于班级时,同学们都向杨子涵同学投来了惊羡的目光,而杨子涵同学更是内心洋溢着一种激动。每当此时,从孩子们那会说话的眼睛读出了他们一定是攥紧拳头,蓄势待发。
参考文献
[1]刘弘.改进批阅方法,“评”出一片精彩[J].作文成功之路, 2016(2).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