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到潮汕都是为了吃—只为了吃。
潮汕菜明明是从烟火之气中来,却被媒体称为“中国最高端菜系”,咸腥的海洋味道在潮汕这段海岸线发生了质的飞跃,声名在外的潮州商人最初是以一桌宴度来维系微妙的族群精神系统,古老的潮汕家宴能吃四小时,一桌吃食就如同一个江湖……关于吃的传奇,是潮汕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却也是潮汕人日日经历的家常。
汕头地区最有名的一家连锁店,主理人郑锦辉20世纪70年代从揭阳老家来到汕头打拼,开业不足50年。直到现在,郑锦辉现在还是每天亲自监督原材料的引入,香菇、虾米、红豆,都是大品牌、多年合作的厂家,米粉必须筛两遍以上。很多人希望郑锦辉把店面开出汕头,他因为“无法把控质量”而拒绝。沈宏非曾经著文说:“潮州菜那么好吃的东西,那么智慧的理念和那么精湛的技艺……偏安于潮汕粤港一隅……既辜负了天资,更有辱于使命。”而郑锦辉的选择似乎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理由。
拜老爷
“老爷”,是潮汕人对各类神的总称,除了祖先、神佛,古今英雄、开行先师,甚至任何有好生之德的灵、鬼、人,或是对个人有特殊意义的静物,都可以被当作老爷。逢年过节,潮汕妇女们在路上碰面时,话题都离不开“拜老爷”。潮汕人拜老爷的次数之多、膜拜的人群之众,有时会让外人难以理解。
营老爷
可简单理解为敬拜、祭祀活动,也称“游神”,“营”在这里有回绕之意。每逢吉日,各乡各村全员出动,求签择吉辰抬神出庙巡行。游神的方式各具特色,最普遍的是以带梢叶的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灯笼上写有“合乡平安”、“五谷丰登”等字样,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虎头牌、高灯彩旗、彩标、花灯、涂戏、潮州大锣鼓乐队,最后是安有诸神塑像的老爷轿。
平时再节俭的家庭,在游神拜神的时候也毫不吝啬。
潮汕地区的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木雕、灯谜等二十多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流传,很大程度上都与“营老爷”的兴盛有关。
潮商早在五百年前就以『红头船』闻名,因为独特的历史、地理原因,既有周旋于官船与海盗之间的艰辛,也有在无所依托的浩瀚大海中求生的勇猛、果敢,在潮汕人的餐桌上,也可以看到这两种性情的相互博弈,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潮汕口味。
潮汕人对于“苦”味情有独钟、颇具心得,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燥热潮湿,另外也是缘自长久生活习惯的养成。除了喜爱功夫茶的甘凉、苦瓜和芥菜的清苦,橄榄也是潮汕人一项独特的爱好。
吃橄榄是一项很费时间的细致活儿,先把苦涩干脆的果肉咬碎,再将其慢慢嚼出细腻甘甜的味道,最后感觉到一股清爽之气顺喉而下。初次尝试时,通常还没把果肉剔干净就已经忍不住要把整个橄榄吐出来。老潮汕人笑说,以前出海百无聊赖,嘴里嚼个东西,一来解馋,二来也让自己好像一直有事可做。潮汕人在家中待客,若是异乡人,会奉出加工过的橄榄零食,若是“自己人”,就会大方地递上新鲜的青橄榄。 青橄榄也可以拿来做汤。潮汕著名的橄榄猪肺汤,除了橄榄,还会加上川贝与杏仁,三种不同的苦味,通过长时间熬制,最终汤水变成乳白色,不带任何苦涩味道,反而回甘绵长。在饭馆点这道汤,动辄要价上百元,而潮汕人却从不以此作为家宴菜品,他们认为这几种食材本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不足以待客,至于那种奇妙的味道,不过是时间与努力的结果,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与张扬的。
潮商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因地制宜的灵活、敢为,是潮商生命力绵延的根本,这种特质也绵延到了潮汕的餐桌上。
昔日,潮州渔民没有冷冻保鲜的条件,收获的海产品,主要就是生吃和腌制。清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中说潮州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故蚝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有些食材比如扁蟹(拔蟹)和蟛蜞不宜生吃,就需要腌制,对此嘉庆年间的《澄海县志》也有记载:“拔蟹,蟛蜞同类。拔蟹形方而扁,蟛蜞形尖长而厚,脚有红白二种,且多毛。然皆不宜生食,腌食以代园蔬,膏颇似蟹。”
腌制本质上仍属生吃的范畴,腌制的目的,一是杀菌,二是增味,所用无非盐、酒和调味料。用盐是为了使介类脱水,易于保存并改善口感,也可以用酱油或鱼露代替;酒除了能杀菌,也能添加特殊风味;蒜头、花椒、辣椒、芫荽头、香叶、味精、白糖等调味料,同样既能添香增味又能杀菌。
在吃乃至生活上,潮汕人一方面不失传统,另一方面又永远保持着奇特的蓬勃的创造力。比如,如今像张新民这样的老饕做腌蟹,开始运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其一,用超声波仪器清洗螃蟹,不但能去除蟹壳外面的污垢,还能将蟹腮里面的污垢和细菌清洗干净;其二,腌制全程采用臭氧杀菌,通过臭氧发生器将高活性臭氧通入腌料液体中,消灭螃蟹体内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和重金属;其三,低温冷冻,将腌好的螃蟹用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冷冻3天以上,可以进一步杀灭细菌,同时增加口感和风味,吃起来就像是用海鲜做成的冰淇淋,既卫生又有时代感。
“红头船”是潮商的标志,也逐渐成为潮商的代名词。清朝中期,红头船进入全盛时期,从那时起,潮州出产的蔗糖,垄断国内市场长达两个世纪,潮州商帮建立的潮州会馆也遍布大江南北,多达20多家,包括北京、天津、苏州、上海、南京、汉口、芜湖、芝罘(烟台)、醴陵、南通、杭州、嘉兴、冕宁(四川)、龙州(广西)、长汀、海口、广州、香港、台湾等地。
清康熙时期,政府开放海禁,同时以颜色统计、管理不同地区的船只,苏州为黑色,浙江为白色,福建为绿色,广东地区只有潮州船队入编,船头涂红漆,称红头船。潮州海商作风大胆、合作紧密,很快迎来了红头船的辉煌时代。
菜系,其实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新名词,过去只有“帮口”或“帮菜”之说,其中“帮”指厨师所属的地方行帮,“口”指地方的风味特点。上海菜称“本帮菜”,是相较于外来帮口如“潮帮菜”和“甬帮菜”,出了上海一般就不这样叫了。潮汕老饕至今还有称呼潮菜为“潮帮菜”的习惯。
清乾隆四年(1739)由潮州商帮和漳州商帮共同建立,是天津最早设立的会馆,当时声名显赫。据记载,天津的闽粤会馆分为两个庭院,进门右侧是潮帮公所,左侧是建帮公所。潮帮公所内有潮州镂空木雕屏风和“潮勃凝和”横匾,设有厨房,由潮州厨师掌勺,招待各方来宾。清代,潮商纵横天下,潮菜也伴随着潮州商帮的足迹传遍中外,同时也从各地吸纳了很多饮食精华,比如天津冬菜就被潮菜吸收并本土化,在天津反而已经不太流行。
新加坡的“醉花林”成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早期新加坡“潮侨四大富”之一的陈成宝倡设。“四大富”的另外三位是佘有进、陈旭年和黄金炎,其中,佘有进绰号“佘皇帝”,他创设的义安公司是海外潮州人设立的最早和最大的慈善机构;陈旭年是当年开发马来半岛时最大的港主,他斥巨资在家乡潮州彩塘镇修建的“从熙公祠”,以精美绝伦的石雕著称。
醉花林聘请厨艺一流的“阿总”(厨师)掌勺,以正宗潮州菜式驰名,但需熟人引荐方能进入品尝,很多名流政要都曾是醉花林的座上宾。
潮汕菜明明是从烟火之气中来,却被媒体称为“中国最高端菜系”,咸腥的海洋味道在潮汕这段海岸线发生了质的飞跃,声名在外的潮州商人最初是以一桌宴度来维系微妙的族群精神系统,古老的潮汕家宴能吃四小时,一桌吃食就如同一个江湖……关于吃的传奇,是潮汕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却也是潮汕人日日经历的家常。
汕头地区最有名的一家连锁店,主理人郑锦辉20世纪70年代从揭阳老家来到汕头打拼,开业不足50年。直到现在,郑锦辉现在还是每天亲自监督原材料的引入,香菇、虾米、红豆,都是大品牌、多年合作的厂家,米粉必须筛两遍以上。很多人希望郑锦辉把店面开出汕头,他因为“无法把控质量”而拒绝。沈宏非曾经著文说:“潮州菜那么好吃的东西,那么智慧的理念和那么精湛的技艺……偏安于潮汕粤港一隅……既辜负了天资,更有辱于使命。”而郑锦辉的选择似乎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理由。
拜老爷
“老爷”,是潮汕人对各类神的总称,除了祖先、神佛,古今英雄、开行先师,甚至任何有好生之德的灵、鬼、人,或是对个人有特殊意义的静物,都可以被当作老爷。逢年过节,潮汕妇女们在路上碰面时,话题都离不开“拜老爷”。潮汕人拜老爷的次数之多、膜拜的人群之众,有时会让外人难以理解。
营老爷
可简单理解为敬拜、祭祀活动,也称“游神”,“营”在这里有回绕之意。每逢吉日,各乡各村全员出动,求签择吉辰抬神出庙巡行。游神的方式各具特色,最普遍的是以带梢叶的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灯笼上写有“合乡平安”、“五谷丰登”等字样,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虎头牌、高灯彩旗、彩标、花灯、涂戏、潮州大锣鼓乐队,最后是安有诸神塑像的老爷轿。
平时再节俭的家庭,在游神拜神的时候也毫不吝啬。
潮汕地区的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木雕、灯谜等二十多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流传,很大程度上都与“营老爷”的兴盛有关。
商从大海到餐桌的人生博弈
潮商早在五百年前就以『红头船』闻名,因为独特的历史、地理原因,既有周旋于官船与海盗之间的艰辛,也有在无所依托的浩瀚大海中求生的勇猛、果敢,在潮汕人的餐桌上,也可以看到这两种性情的相互博弈,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潮汕口味。
青橄榄之味
潮汕人对于“苦”味情有独钟、颇具心得,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燥热潮湿,另外也是缘自长久生活习惯的养成。除了喜爱功夫茶的甘凉、苦瓜和芥菜的清苦,橄榄也是潮汕人一项独特的爱好。
吃橄榄是一项很费时间的细致活儿,先把苦涩干脆的果肉咬碎,再将其慢慢嚼出细腻甘甜的味道,最后感觉到一股清爽之气顺喉而下。初次尝试时,通常还没把果肉剔干净就已经忍不住要把整个橄榄吐出来。老潮汕人笑说,以前出海百无聊赖,嘴里嚼个东西,一来解馋,二来也让自己好像一直有事可做。潮汕人在家中待客,若是异乡人,会奉出加工过的橄榄零食,若是“自己人”,就会大方地递上新鲜的青橄榄。 青橄榄也可以拿来做汤。潮汕著名的橄榄猪肺汤,除了橄榄,还会加上川贝与杏仁,三种不同的苦味,通过长时间熬制,最终汤水变成乳白色,不带任何苦涩味道,反而回甘绵长。在饭馆点这道汤,动辄要价上百元,而潮汕人却从不以此作为家宴菜品,他们认为这几种食材本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不足以待客,至于那种奇妙的味道,不过是时间与努力的结果,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与张扬的。
腌蟹的前世今生
潮商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因地制宜的灵活、敢为,是潮商生命力绵延的根本,这种特质也绵延到了潮汕的餐桌上。
昔日,潮州渔民没有冷冻保鲜的条件,收获的海产品,主要就是生吃和腌制。清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中说潮州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故蚝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有些食材比如扁蟹(拔蟹)和蟛蜞不宜生吃,就需要腌制,对此嘉庆年间的《澄海县志》也有记载:“拔蟹,蟛蜞同类。拔蟹形方而扁,蟛蜞形尖长而厚,脚有红白二种,且多毛。然皆不宜生食,腌食以代园蔬,膏颇似蟹。”
腌制本质上仍属生吃的范畴,腌制的目的,一是杀菌,二是增味,所用无非盐、酒和调味料。用盐是为了使介类脱水,易于保存并改善口感,也可以用酱油或鱼露代替;酒除了能杀菌,也能添加特殊风味;蒜头、花椒、辣椒、芫荽头、香叶、味精、白糖等调味料,同样既能添香增味又能杀菌。
在吃乃至生活上,潮汕人一方面不失传统,另一方面又永远保持着奇特的蓬勃的创造力。比如,如今像张新民这样的老饕做腌蟹,开始运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其一,用超声波仪器清洗螃蟹,不但能去除蟹壳外面的污垢,还能将蟹腮里面的污垢和细菌清洗干净;其二,腌制全程采用臭氧杀菌,通过臭氧发生器将高活性臭氧通入腌料液体中,消灭螃蟹体内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和重金属;其三,低温冷冻,将腌好的螃蟹用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冷冻3天以上,可以进一步杀灭细菌,同时增加口感和风味,吃起来就像是用海鲜做成的冰淇淋,既卫生又有时代感。
潮商兴,潮菜旺
“红头船”是潮商的标志,也逐渐成为潮商的代名词。清朝中期,红头船进入全盛时期,从那时起,潮州出产的蔗糖,垄断国内市场长达两个世纪,潮州商帮建立的潮州会馆也遍布大江南北,多达20多家,包括北京、天津、苏州、上海、南京、汉口、芜湖、芝罘(烟台)、醴陵、南通、杭州、嘉兴、冕宁(四川)、龙州(广西)、长汀、海口、广州、香港、台湾等地。
红头船
清康熙时期,政府开放海禁,同时以颜色统计、管理不同地区的船只,苏州为黑色,浙江为白色,福建为绿色,广东地区只有潮州船队入编,船头涂红漆,称红头船。潮州海商作风大胆、合作紧密,很快迎来了红头船的辉煌时代。
“帮口”与“帮菜”
菜系,其实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新名词,过去只有“帮口”或“帮菜”之说,其中“帮”指厨师所属的地方行帮,“口”指地方的风味特点。上海菜称“本帮菜”,是相较于外来帮口如“潮帮菜”和“甬帮菜”,出了上海一般就不这样叫了。潮汕老饕至今还有称呼潮菜为“潮帮菜”的习惯。
闽粤会馆
清乾隆四年(1739)由潮州商帮和漳州商帮共同建立,是天津最早设立的会馆,当时声名显赫。据记载,天津的闽粤会馆分为两个庭院,进门右侧是潮帮公所,左侧是建帮公所。潮帮公所内有潮州镂空木雕屏风和“潮勃凝和”横匾,设有厨房,由潮州厨师掌勺,招待各方来宾。清代,潮商纵横天下,潮菜也伴随着潮州商帮的足迹传遍中外,同时也从各地吸纳了很多饮食精华,比如天津冬菜就被潮菜吸收并本土化,在天津反而已经不太流行。
醉花林
新加坡的“醉花林”成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早期新加坡“潮侨四大富”之一的陈成宝倡设。“四大富”的另外三位是佘有进、陈旭年和黄金炎,其中,佘有进绰号“佘皇帝”,他创设的义安公司是海外潮州人设立的最早和最大的慈善机构;陈旭年是当年开发马来半岛时最大的港主,他斥巨资在家乡潮州彩塘镇修建的“从熙公祠”,以精美绝伦的石雕著称。
醉花林聘请厨艺一流的“阿总”(厨师)掌勺,以正宗潮州菜式驰名,但需熟人引荐方能进入品尝,很多名流政要都曾是醉花林的座上宾。